第二章 會周瑜
字數:3640 加入書籤
“諸位將軍,如今我們雖依附於袁術,但袁術絕非明主,我們若想成就大業,必須擁有自己的軍隊,我打算向袁術借些錢糧,待平定江東後,再圖發展,不知諸位意下如何?”陳風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說道。
“公子,那袁術奸詐狡猾,恐不會輕易借錢糧與我們,且就算借,也定會提出苛刻條件。”程普擔憂地說道。
陳風微微一笑,說道:“程老將軍所言極是,不過我自有妙計,諸位且看好了便是。”
眾人不解,那袁術是何等人也,想從他手裏借錢糧,便是他兄弟袁紹都做不到,何況他一個目前還隻是依附於他的孫堅的公子。
隻是眼下大家也被他那一臉的自信感染,心想公子如此有信心,自己等人等等又何妨?
若是公子真的成功借來了錢糧,大家跟著他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番天地,不比給他袁術賣命強上百倍!
接下來的幾日,陳風一麵安排將士們休整,穩定軍心;一麵派恒階前往荊州城,與劉表談判贖回孫堅遺體的事宜;同時,也在為向袁術借錢糧做著最後的準備。
空暇之時陳風也終於提槍上馬,試了試自己這具新身體。
果然是霸王之姿!
別的不說,隻說他的武器霸王槍,通體長一丈三尺八寸四分,重達六十二斤。
自古以來,除了西楚霸王項羽,便隻有他小霸王孫策能用得起如此長且重的大槍了!
然後陳風看著軍陣裏,除了自己的嫡係人馬,那些小兵大多身高不過一米六,這一下就解惑了為何古代大將能夠一騎當千,更有甚者堪稱萬人敵。
兩軍陣前,一個萬人敵的大將真的能打萬人嗎?
若是真有數百個人悍不畏死,那就算是項羽在世,也不可能真的可以贏過他們。
畢竟人力有時窮。
可是每每有一個這種萬人敵的大將在兩軍陣前斬將奪旗,便是己方隻有千人,亦可輕易滅敵數萬。
那便是因為對方怕了,誰都怕成為他槍下的下一個亡魂。
他這種身高,武器,加上全身著甲,在對方小兵眼裏,那跟高達也沒什麽區別!
所以怕了就會想逃,士氣一崩,滿盤皆輸,八十萬大軍和八十萬豬仔沒有什麽分別。
話說恒階去了那荊州城,麵見了老同鄉劉表,劉表知他來意,也是盛情款待。
酒足飯飽後,恒階拱手道:“劉州牧,我家主公本不欲與你為敵,隻是迫於那袁術淫威,不得不前來攻打襄陽,現在主公身死,公子孫策無意再為那袁術征戰,隻盼劉州牧能歸還主公的屍體,以盡公子孝道。”
劉表一聽,覺得事情確實如此,他和孫堅又無私仇,他孫堅能來打襄陽,自然是聽了袁術指揮,現在已然孫家公子無戰意,他劉表年事已高,立意自守,並無四方之誌。
於是也對那恒階說道:“弟知我素無大誌,隻求自保,如果那孫家公子願意談和,我當然願意歸還孫堅的遺體。”
恒階聞言,心知自己任務完成,亦是言道:“我公子孫策為表誠意,另派我送上一萬石糧食,以求諒解。”
劉表見他果然是有誠意,又道:“我劉表一向佩服你家主公的勇武,並且早就用上好的棺木盛貯在此,隻要孫策願意放回黃祖,我們兩家即可罷兵言和,從此再不互相侵犯。”
恒階拜謝劉表,心想自己總算是完滿的完成了主公交代的任務,便欲歸去。
卻見那恒階剛走出大殿,那劉表的謀士蒯良就說話了。
“主公不可如此,我有一計,可以讓那江東諸軍片甲不回,主公請先斬了那恒階,然後用計。”
“現在那江東孫堅已喪,其子年不過十五六歲,趁他們虛弱之時,火速進軍,江東豈不是唾手可得!”
“若是還了他父親的屍首,再過些年,那孫策長大成人,又怎麽會不來報複?”
劉表覺得他言之有理,但是亦言道:“黃祖一向對我忠心耿耿,我卻是如何能忍心讓他就此喪命,如此這般,豈不是讓天下人說我劉表不仁義不義。”
蒯良又道:“主公舍了那無某的黃祖,用來換取江東,難道不劃算嗎?”
劉表道:“我與黃祖乃是心腹之交,倘若哪一天你不幸被俘,我一樣會去換你。”
蒯良不言,卻是知道劉表仁義,隻得作罷。
陳風換回了孫堅遺體,罷兵回了江東,將屍首葬於曲阿之原。
待到喪事做完,又引軍到了江都。
到了江都,陳風整頓了一下軍務,便派人去接孫策的母親和幼弟幼妹前來江都。
一切就緒之後,陳風心想,自己是時候去見一個他早就傾慕已久的人物,周瑜周公瑾了。
周瑜之才,當世罕有,天下之間可以與其匹配者,唯有千古智將之首的諸葛孔明。
隻是現在臥龍尚未出山,孫策和周瑜在曆史上便是在這個時候一同結盟,開始了東吳的王圖霸業的。
隻是後來有一呂蒙玩了個白衣渡江,以一己之力將他江東豪傑變成了江東傑瑞,陳風這一世斷然不會再讓江東豪傑之名蒙羞。
周瑜現在居住在廬江舒縣,陳風準備一番後,便帶著數名親隨,快馬加鞭趕往周瑜所在的舒城。
當陳風一行抵達舒城周府時,周瑜正在府中彈琴。
曲有誤,周郎顧,這說的是周瑜精通音樂,哪怕酒過三巡,演奏者稍有差錯,他必能察覺並回頭看。
此個典故體現周瑜音樂造詣,也反映其才華橫溢、細致敏銳,後世文人常引用以表對其傾慕。
陳風對這個當世音律大家自然是傾慕已久,現在聽到他的琴聲,果然堪稱一絕。
周府下人見他來訪,正欲通傳,卻被陳風製止了。
他對那下人道:“讓我聽他彈完這首曲子。”
過了半響,琴聲一止,留給陳風的,卻是一種悵然若失之感。
這時的周瑜剛才聽聞孫策來訪,他心中一喜,趕忙出門相迎。
“伯符兄,別來無恙!”
周瑜一襲青衫,英姿煥發,果然不負史書記載的美如冠玉之名,當然,他孫策也不差,孫策周瑜二人可都是僅憑相貌就可以在史書上留下一筆之人,可見兩人的硬件有多麽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