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

字數:5134   加入書籤

A+A-




    李翊安撫好了趙雲、田豫的情緒。
    這個才是需要關照的重點。
    至於徐州接領問題,李翊倒不是那麽擔心。
    因為劉備本人本就更加傾向於接領徐州,又有關張二將極力支持。
    陳群說到底隻是豫州大族,哪比得上與關羽、張飛與劉備的關係。
    劉備心中已有決斷,不過李翊一直沒在這個問題上發表意見。
    便主動開口詢問:
    “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李翊沒有根基背景,所以劉備一直在給他造勢尋找表現的機會。
    盡管在這件事上他心中已有答案。
    李翊正色說道: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今遇大州而不取,追悔莫及矣。”
    李翊的態度很堅決,這天底下哪裏還有像這樣白嫖大州的好機會。
    雖然說徐州已經被蹂躪的不成樣子了,那也總比待在小沛那種一窮二白的地方好啊。
    “……唉!”
    陳群搖頭一歎,他知道,當李翊也站出來時,他就已經輸了。
    劉備要接領徐州牧,在徐州開始創業了。
    陳群內心裏是喜歡劉備的,不然不會這麽極力勸阻劉備留在豫州。
    但他跟陳登一樣,都有著自己的家族事業要背負。
    對於這些世族而言,誰控製了他們的家鄉,他們就跟誰。
    劉備離開豫州,陳群就離開劉備。
    劉備離開徐州,陳登就離開劉備。
    劉備是個有能力的人,但是沒有根基。
    世族希望像劉備這樣的人來管理當地,但是有根基的世族,除了麋竺那樣敢把家底都壓在劉備身上的,不會有人會跟著劉備走的。
    “好,此事就這般定了。”
    劉備又何嚐看不出手下人已有別的心思,隻是眼下還是應當先把徐州拿到手再說。
    少時,劉備重新請領陳登、麋竺、孔融入內。
    “劉將軍考慮的如何了?”
    孔融開門見山地說道:
    “袁公路豈是憂國忘家之人?塚中枯骨耳,何足介意。”
    “當今之事,百姓擁立賢能者為主,劉將軍可莫要棄徐州百姓於不顧。”
    常言道,隻要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便無懈可擊。
    劉備坦然接受。
    “既如此,備便受領徐州牧。”
    “備駑鈍,日後還望麋別駕與陳校尉多多指教。”
    麋竺聞言大喜:
    “使君寬心,我等受陶使君重托,豈敢不盡心竭力?”
    麋竺是個實誠君子,對此欣喜不已。
    陳登雖有家族考量,但他本人還是欣賞劉備的。
    至少目前來看,這個結果算是皆大歡喜。
    但每個人心裏都清楚,真正的問題還在後麵呢。
    至少現在,大夥兒可以鬆口氣,徐州終於平穩落地了。
    待諸事均已了結之後,李翊私下裏找到劉備。
    向他說明了趙雲、田豫的問題。
    而劉備隻是眉頭微皺,長長地歎了口氣:
    “不想先生才來我軍中幾日,便察覺到了這個問題。”
    “哦?”李翊輕聲一笑,“這麽說,使君也意識到趙田二人已有出走之心?”
    劉備苦笑道:
    “我本非其主,彼若棄我而去,如之奈何呢?”
    多年的朝夕相處,劉備又何嚐不喜歡這兩個人?
    李翊暗自佩服劉備的識人能力。
    此時的趙雲、田豫都還年輕,沒有闖出什麽大名堂來。
    但劉備卻知道這兩人有大才,將來不可限量。
    事實也正是如此。
    趙雲就不用說了,一直是蜀漢集團的核心將領。
    總有人說趙雲是什麽雜牌將軍。
    孰不知趙雲作為劉備的創業元老,從來就沒有脫離過蜀漢的權力高層。
    如果說諸葛亮、關羽、張飛在蜀漢是高官幹部,那趙雲起碼也是穩穩的正……廳級幹部。
    能力地位自不必多說。
    田豫更不必說了,跟陳登一樣,妥妥的六邊形戰士。
    在曹魏時久鎮幽燕,威震北疆。
    不僅限製了北方遊牧部落的統一速度,更是極大的維護了漢末邊境的安寧。
    妥妥的民族英雄。
    這樣的兩個年輕、忠誠、人品高尚的將領,錯過就太可惜了。
    趙雲還好,公孫瓚死後,又回到了劉備身邊。
    而田豫就倒黴許多了,在公孫瓚手下熬不出頭,在曹魏更是不得重用,一直在北疆鎮守。
    “使君,今晚我已宴請了趙雲、田豫兩位將軍。”
    “使君不妨和我同去。”
    李翊向劉備表明自己的想法。
    劉備點了點頭,“善,有勞先生操心了。”
    他與李翊心照不宣,這宴會,就是要盡可能的挽留田趙二人。
    是夜,月白風清。
    劉備與李翊早早地設下宴席。
    宴會也並不隆重,隻有相關人員到場。
    劉備起初是想把關羽、張飛等高級軍官全部叫上,用自己的誠意來打動田豫、趙雲。
    但被李翊攔了一把,他認為現在兩人本來就很敏感。
    如果把高級軍官都叫過來給兩人施壓,反而會適得其反。
    若要真誠,倒不如就他和劉備兩個人,彼此放下君臣之別。
    僅以兄弟、朋友相稱,這會令兩人感到舒適的。
    現實也是如此,在外人麵前,劉備與趙雲、田豫是上下級關係。
    但私底下就是兄弟朋友,劉備也常說:“我與子龍親如兄弟。”
    劉備也覺這個建議很中肯,便答應了下來。
    須臾,
    趙雲、田豫聯袂而來。
    雙方敘禮已罷,便各自落座。
    宴席一開,劉備率先朝二人敬酒。
    “子龍、國讓隨我多年,曆經艱難險阻,總算撥雲見日,備再次敬二位一杯。”
    “以表謝意!”
    劉備言辭懇切,眸中飽含深情。
    趙雲、田豫誠惶誠恐地接過酒盞,向劉備還禮。
    “此乃我等分內之事,還請使君勿要多禮。”
    劉備彎唇笑道:
    “不然,我知汝二人沉穩幹練,智勇兼備,這些年在備身邊更是克己奉公,有始有終。”
    有始有終……
    聽到最後這句話時,趙雲與田豫俱是一怔。
    他二人名義上仍是公孫瓚的下屬,可這些年一直跟在劉備身邊,在抵禦曹軍時更是多次同生共死。
    內心裏,早已把劉備當成了自己的主公。
    可是……
    終不能做背德之事啊……
    趙雲、田豫喜歡劉備,但他們的主公終究不是劉備。
    “今日請二位來,其實使君還有一件禮物想贈給二位。”
    李翊在旁側忽然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