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

字數:5153   加入書籤

A+A-




    就在李翊與劉備飲宴談笑之際。
    一名親衛匆匆而入,稱是有急報。
    劉備眉頭一皺,“急報,哪裏來的急報?”
    他暗想此時還有什麽問題沒有解決。
    就連李翊都在認真思考,老劉這個時間段,還有什麽緊急要務嗎?
    那親衛回答道:
    “是,是北海相孔融的使者,說是有十萬火急之事。”
    聽到這話,李翊嘴角斜揚,臉上浮現一抹玩味笑容。
    “主公,您所慮者,唯時機耳。”
    “如今時機已到。”
    時機已到?
    劉備眉梢一挑,“軍師指的莫不是琅琊臧霸?”
    “正是。”李翊點頭。
    “那孔北海這兒……”劉備略有遲疑。
    “主公不妨先見見這位北海使者,看他有何話說。”
    劉備應允,命人請入使者。
    俄頃,使者風塵仆仆來到劉備麵前拜見。
    一問來意。
    原來是青州刺史田楷被袁紹大將臧洪打敗,孔融來向劉備求援。
    田楷臧洪其實都是青州刺史,隻不過一個是公孫瓚任命的,一個是袁紹任命的。
    兩人的目的都隻是為了搶奪青州而已。
    孔融與公孫瓚一個陣線,自然是幫田楷的。
    尤其他的北海毗鄰平原,袁紹一來,北海必然遭殃。
    秉著唇亡齒寒的道理,孔融知道自己必須幫助田楷來對抗袁氏。
    “我主已與袁軍交鋒,隻恐不是其敵手,便遣我來向使君求援。”
    “望使君念在昔日舊情的份兒上,務必相救我主!”
    使者說完,跪倒在地,聲淚俱下的磕頭。
    李翊暗自冷笑,這使者說話倒也圓滑,什麽叫“隻恐不是其敵手?”
    是百分之一百不是敵手好嗎?
    莫說袁紹了,孔融連個黃巾軍都搞不定。
    完全是被吊打的那種。
    後來更是被袁紹的兒子袁譚,打得隻剩下幾百個人。
    這小子雖貴為建安七子,除了文章寫得好外,在軍事方麵真的是菜的不行。
    以至於他對太史慈母親有那麽大的恩情,太史慈都看不上他。
    “此事備已知曉,來人!”
    劉備背著手,招呼一聲。
    “且先將這位使者請去驛館歇息。”
    那使者被從人攙扶著起身,擦了擦眼淚,不忘叮囑道:
    “望使君勿負孔北海!”
    好好好!
    一個個都道德綁架是吧。
    什麽叫勿負孔北海?
    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沒有什麽是理所當然的。
    李翊在旁邊都有些看不下去,有些心疼老劉了。
    真就老實人該被拿槍指著唄。
    之前太史慈來找劉備求援的時候,也是玩兒道德綁架這一套。
    偏偏老劉還真就吃這一套。
    唯一讓李翊感到欣慰的是,劉備沒有馬上應允。
    而是先讓人把使者請到驛館歇息,顯然是想征詢自己的意見。
    果然,在使者走遠之後,劉備這才轉而來問李翊道:
    “不知先生方才說的時機是什麽?”
    李翊分析道:
    “既然孔北海向我等求援,不妨以假道滅虢之計。”
    “北上以援助北海之名,趁勢除掉臧霸這個隱患。”
    嗯……
    劉備微一沉吟,假道滅虢確實可以打臧霸一個措手不及。
    但以劉備現在的實力,一個“措手不及”是否足夠滅掉臧霸呢?
    李翊的話還在繼續。
    “我們既然是北上援助孔北海,不妨召臧霸率軍前來會合,讓其與我等一同北上。”
    “然後主公再以臧霸於國有功為由,提拔他為州官,將他調至帳前聽用,解除他的兵權。”
    “如此,便可不費吹灰之力將琅琊與東海整合一處。”
    劉備忙道:
    “倘若臧霸不聽我調遣,不肯前來呢?”
    李翊摸了摸下巴,笑道:
    “那就讓他不得不來。”
    不得不來……?
    劉備眼神疑惑。
    李翊從手中取出一個錦盒,遞給劉備。
    “主公可還記得,我昨日與你看的精鹽?”
    “此物的煉製之法,我已交予麋別駕,命他抓緊時間提煉。”
    “此物並不難煉製,麋別駕那裏很快便能輕易煉製出大量精鹽。”
    “若是能將這精鹽投入到民間中去,必能謀取暴利。”
    劉備豁然開朗,“軍師莫不是想?”
    “不錯。”
    李翊點了點頭,“我欲以管仲買鹿製楚之法,對付臧霸。”
    管仲作為齊國宰相,極為擅長貿易戰。
    無論是衡山之謀,魯梁之謀,還是買鹿製楚,都是通過貿易戰,來達到不費一兵一卒使敵國屈服。
    比如魯國擅長做魯縞,齊國就大量購買魯縞。
    導致魯縞價格飆升,然後每一個魯國人都放棄種田,去織魯縞了。
    等到時機成熟,齊國立馬停止購買魯縞,導致魯國魯縞大量滯銷,然後農田又已經荒蕪,百姓連飯都吃不上。
    無奈之下,魯國人隻能找齊國買糧食。
    齊國便把糧食價格提高了百倍,讓魯國國力被透支一空,真正做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後來無論是對付梁國,楚國還是衡山國,都用的是差不多的套路。
    管仲的貨幣戰爭戰術,核心的思想就是“輕重之術”。
    價低為賤,賤即為輕。
    價高則貴,貴即為重。
    守住本國所有的重要物資,不通過貿易流出去,再將別國重要物資,通過貿易泄進來。
    以此調節戰略物資的供給,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操縱一國的經濟命脈。
    李翊有條不紊地分析道:
    “精鹽可帶來巨大利潤,我們可以讓麋別駕組建商人團,到琅琊去置購糧食。”
    “必要之時,可以以精鹽以物易物,來換取糧食。”
    “以精鹽之利,料琅琊百姓必無拒絕之理。”
    “同時我們要約束徐州本地商人,嚴格禁止他們對外出售糧食,違者重罰。”
    “要不了多久,我們便可把控琅琊命脈,臧霸便如網中之魚、籠中之鳥,受我等約束矣!”
    妙啊,妙啊!
    劉備連連拍手叫好,“此計甚妙。”
    “孫子兵法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若是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將琅琊整合入徐州,則徐州重歸一統矣!”
    “隻是……”
    話鋒又一轉。
    “孔北海那邊怎麽辦?”
    劉備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我們這兒打著幫孔融的名號去對付臧霸,那讓梨哥那裏還救不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