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
字數:5123 加入書籤
就在出兵琅琊之前,劉備曾回複北海的使者,請孔融棄了北海,來徐州共治大事。
算算時間,孔融估計已經準備南下了。
萬一撞著尹禮,那孔融豈不危險?
當然了,堂堂北海相,按理說不應該懼怕一個泰山寇。
但孔融他菜啊。
連黃巾賊都搞不定,更別說對上戰力彪悍的泰山軍了。
從軍事角度上講,圍城戰要比野戰難打十倍有餘。
孔融據守北海,通過守城對上黃巾軍,都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如今若是野戰對上更加強大的泰山軍,怕不是死無葬身之地。
“若孔北海有失,備之過也。”
劉備麵色凝重,有些懊惱。
曆史上的孔融是在一年半後,才被袁譚打敗的。
不過前一年是田楷幫他在前麵扛著,後來被打敗後,孔融就頂不住了。
被袁譚打得隻剩下幾百人。
史書上描寫這段曆史時其實寫的還挺幽默的,叫:
——“融隱幾讀書,談笑自若。”
也就是袁軍打來了,孔融絲毫不慌,還擱那讀書談笑自若呢。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周公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結果下一句就是:
——“城夜陷,乃奔東山,妻、子為譚所虜。”
晚上就被袁譚攻陷城池,孔融狼狽出逃,老婆和孩子全被俘虜了。
屬實是又菜又愛玩。
其實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孔融是真的不會打仗,更不會用人。
敵人突到臉上來了,你不到城牆上去鼓舞士氣,還擱那讀書嬉皮笑臉。
將士們看到了,會不會寒心?
“今尹禮北上,必攻北海。”
“孔北海棄城南下,若遇尹禮,必然交惡。”
李翊有條不紊地分析道。
臧霸有些疑問:
“袁本初對青州誌在必得,現在其正與公孫瓚交戰,暫時無法顧及到北海。”
“即便尹禮下了北海,又豈能長久?”
李翊笑道:
“公等盤踞琅琊多年,難道會不知天下之勢?”
“袁本初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用人多為世家子弟,此事眾人皆知。”
“尹禮出身寒門,難為袁氏所用,彼若能下北海,然後獻予袁氏,必得重用。”
“若袁氏未能克青州,其坐鎮北海,亦不失為孔融。”
李翊一席話,便揭穿了尹禮的動機。
臧霸、孫觀等人臉上驟變,紛紛露出驚奇的目光,齊聚這位年輕的軍師身上。
“我等與尹禮相熟多年,竟都未能猜透尹禮的心思。”
“李先生竟隻憑一張地圖,便能洞察尹禮的圖謀?”
“看來民間傳言,李先生乃天下奇才所言不虛。”
泰山眾將思緒翻騰,眼中漸漸浮現折服之色。
同時心底裏又有些後怕,大夥兒都紛紛慶幸當初同意了臧霸投劉的決定。
要不然,他們將麵對一個極其可怕的對手。
僅憑現有的信息,就能將尹禮的圖謀扒的底褲都不剩,實在是太可怕了……
當然,眾人之中最為心驚的是劉備。
“幸得軍師心思縝密,識破尹禮圖謀,若不然孔北海危矣!”
話落,麵色一正,當即喝道:
“趙雲聽令!”
趙雲從席間走出,慨然聽令。
劉備搖手一指:
“汝率八百胡騎,即刻北上,追擊尹禮。”
“我自率大軍在後,隨時跟進!”
趙雲拱手領命,匆匆告退。
曆史上的趙雲其實更像是一位特種兵,救火隊隊長,非常適合執行特殊艱巨的任務。
所以李翊才會推薦他。
這是從能力上分析的。
而劉備則是因為趙雲方回,有意給他立功樹立威信。
加之公孫老哥給的雜胡騎兵,都是從烏桓人裏麵挑選出來的精銳,非常擅長奔襲。
與趙雲最為相熟,由他去追擊,再無第二人選。
就在劉備整軍之際,李翊悄然離席。
來到了營外,趙雲此時已經點齊胡騎,提槍上馬,正準備出發。
“子龍將軍,且徐行!”
李翊上前叫住趙雲。
趙雲忙問:
“軍師有何吩咐?”
他忙下馬過來參拜,李翊扶住他,在他耳邊小聲說道:
“子龍將軍此去北海,當留心一人,將她接來此處。”
趙雲問是何人。
李翊嗬嗬一笑:
“太史慈之母也。”
太史慈是個大孝子,將她母親接來,一當然要保護好她的安危,青州現在大亂,她老人家上了年紀不好照顧自己。
二當然是為了增加吸引太史慈的籌碼。
“末將曉得了,隻是雲不識得此人,卻不知要去往何處尋找?”趙雲心細問道。
“此易事耳,你在接到孔北海之後,隻問他便好。”
李翊相信趙雲救人的能力。
要知道曆史上的趙雲可不隻是兩扶幼主那麽簡單。
當陽長阪坡,子龍不隻是把阿鬥救回來了,是連帶著甘夫人一起給救了回來。
這就是:“後主、甘夫人,皆得免難”的含金量。
……
青徐地界。
一場激烈的廝殺正在進行。
一千泰山軍正在圍殺兩千北海兵。
孔融在親衛的保護下,坐鎮中軍,指揮部卒抵擋賊軍。
“不想方出北海,便遇賊軍!”
孔融有些懊惱,看這數量,賊人還不少。
自己怎麽就這麽倒黴,以為離了北海,便能免於與袁氏的廝殺。
結果轉頭就遇上一支這麽彪悍的賊軍。
“可有探聽到是哪路賊軍嗎?”
孔融問手下士兵道。
“稟相國,此去是東安地界,這路兵馬應是尹禮的泰山兵。”
“……哼,真是一群匪寇!”
孔融氣得吹胡子瞪眼,他骨子裏痛恨賊人。
而尹禮這種被“招安”了的賊人,他更是恨之入骨。
臧霸等人原本都是匪寇,就因為剿滅黃巾軍有功,就被朝廷洗白轉正了。
孔融是不喜歡這些靠軍功混上來的底層人的,他更注重士人。
這種觀念被他帶到了軍中,導致從伍長開始,一路往上什長,屯長,曲長等都受到了影響。
軍中出不了人才,自然打不了勝仗。
以至於在擁有人數優勢的情況下,依然被泰山軍壓製。
統帥指揮不當,將士士氣低落。
很快北海兵便亂作一團,被泰山軍打得節節敗退。
就連孔融那幾百親衛也已精疲力盡,無從抵擋賊軍,很快被圍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