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若非這小子出身寒門,早就與長孫家、高家撕破臉皮了。

字數:5280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蕭嫦曦腳步微頓,微微欠身,淺笑道:
    “夫人,您太高看妾身了。”
    “兩家合作這種大事,向來是郎君拿主意,妾身區區一介女流,可做不了主。”
    這時,一旁的繆氏,聞聽此言,輕笑一聲,打趣道:
    “蕭氏,你就莫要自謙了。”
    繆氏緩緩道:
    “如今長安城裏的命婦們,誰人不知道你秦蕭氏的大名。”
    “以你的才智與手段,秦府的許多事務,皆離不開你的參與。”
    “若非如此,皇後娘娘也不會這般重視你。”
    蕭嫦曦聞言,微微一笑,柔聲道:
    “多謝齊國夫人的誇獎,但妾身確實不敢擅自做主。”
    “畢竟水泥生意牽涉甚廣,還需郎君親自定奪。”
    韋氏見狀,蕭嫦曦不鬆口,眼珠一轉,轉而問道:
    “既然如此,那蕭氏,你可知當初太原王氏、清河崔氏,以及滎陽鄭氏,”
    “是以何等價碼,從賢侄手裏獲得了水泥的配方嗎?”
    蕭嫦曦聞言,目光微閃,輕聲答道:
    “此事過於隱秘,郎君又與他們幾家簽訂了契約,妾身不便多言。”
    韋氏和繆氏見蕭嫦曦說話滴水不漏,不由得有些心急,麵色也有些不太好看。
    另一邊,經過這一番交談,蕭嫦曦也大概明白了她們的意圖。
    考慮到秦園裏那兩個身姿高挑,容貌出眾,各有千秋的小姐妹。
    蕭嫦曦斟酌一二,這才開口說道:
    “若是,韋氏真的有意想要參與到水泥生意當中。”
    “妾身現在可以派人去到前院,知會郎君一聲。”
    話音落下,韋氏柳眉微蹙,一時間竟有些拿不定主意。
    正在此時,繆氏不知想到了什麽,附在韋氏耳邊,輕聲低語了幾句。
    韋氏眼眸一亮,輕輕點頭,旋即朝蕭嫦曦歉然一笑。
    “此事不急,可否勞煩你,帶我們去趟後宅,見見幽若和沁羽那兩個丫頭。”
    “臨行前,我們還有些瑣事,要與她們交代一番。”
    韋氏輕啟朱唇,語氣中帶著幾分懇切。
    蕭嫦曦聞聽此言,便明白眼前這兩位,怕是不相信自己,想要自家女兒親自出馬。
    對此,蕭嫦曦隻是微微一笑,笑容溫婉道:
    “申國夫人言重了。”
    “妾身,這就帶你們去秦園。”
    第(1/3)頁
    第(2/3)頁
    言罷,她轉過身來,領著繆氏與韋氏調轉方向,朝著秦園而去。
    .......
    與此同時,秦家莊外的水泥路上。
    一眾騎著高頭大馬,英姿勃發的勳貴子弟,剛好與一輛被十餘名護衛簇擁著的華貴馬車,擦肩而過。
    馬車上,崔誠透過車窗,看了一眼,那些騎馬而過的勳貴子弟,眉頭微微皺起,喃喃自語道:
    “奇怪,今日是什麽日子,為何會有如此多的關隴子弟,齊聚於此?”
    “他們又是什麽時候,和秦府扯上關係了?”
    這時,坐在一旁的盧鴻,緩緩開口道:
    “近來秦明在長安城聲名鵲起,且前幾日其又被李世民升遷為工部侍郎。”
    說著,他還瞥了一眼,身側滎陽鄭氏的鄭文,揶揄道:
    “說不定,他們就是過來恭賀這小子升遷的。”
    鄭文抬了抬眼皮,輕哼道:
    “盧兄,咱們此來是與秦家是商討正事的。”
    “你最好收起你那點兒小心思。”
    盧鴻聞言,露出一絲不以為意的笑容,隨即輕描淡寫地說道:
    “鄭兄所言極是。”
    “不過,我這人向來心直口快,如此說,也是替鄭和賢侄感到惋惜而已。”
    “畢竟,他這些年擔任工部侍郎,一直兢兢業業。”
    “眼瞅著來年有機會更進一步,卻被秦明這麽一個毛頭小子,給擠了下去....”
    一旁博陵崔氏的崔秀,聞聽此言,也跟著輕歎一聲,附和道:
    “唉,真是可惜啊...”
    鄭文聽著兩人的一唱一和,臉色立馬沉了下來。
    此次,如果不是,他們兩家得罪了長孫無忌那條毒蛇。
    他鄭家的麒麟子---鄭和,又怎麽會被禦史們彈劾,被李世民免去工部侍郎一職。
    如今,他們居然還想借此,挑撥他鄭家與秦家的關係。
    實在可惡。
    若非,此次朝堂上鬧得太大,且五姓七望相互聯姻多年,早已同氣連枝,
    他恨不得給這兩人,一人一個大逼鬥。
    “夠了,你們兩個。”
    “哼,我家鄭和被貶,已成事實,你們不必反複提醒老夫。”
    說著,鄭文冷冷地掃了崔秀和盧鴻一眼,輕哼道:
    “再者,鄭和賢侄落到今日這般田地,到底因何而起,你們比老夫更清楚。”
    車廂裏的其餘兩人,見三人間的氣氛不對,連忙出言勸和。
    第(2/3)頁
    第(3/3)頁
    “諸位,我們此行是為與秦家合作而來。”
    其中,年紀最長的趙郡李氏的李鎮,開口勸和道:
    “莫要因族中晚輩之事,壞了今日之籌謀。”
    “是啊,如今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朝堂紛爭,我們幾家本應團結一致,共渡難關才是。”
    窗邊的崔誠見狀,也適時地插話,然後岔開話題道:
    “對了,你們說剛剛離開的那些關隴子弟,來秦府到底所為何事?“
    “他們該不會真的是來給秦明賀喜的吧?”
    盧鴻聞言,冷笑一聲,不屑道:
    “是不是賀喜,老夫不知道。”
    “但僅憑長孫無忌家的長子,當初與高士廉家的獨子合謀,在隴右暗害秦明這一件事。”
    “秦明就絕不會與這些關隴子弟有什麽交情。”
    一旁的崔秀也跟著附和道:
    “不錯,此子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不僅深得李世民的寵幸,而且還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絕非易於之輩。”
    崔秀停頓了一下,繼續道:
    “依我看,若非這小子出身寒門,不得不顧及長孫皇後和長孫無忌的關係。”
    “否則早就與長孫家、高家撕破臉皮了。”
    崔誠和鄭文聞言,沉吟片刻,煞有其事地點了點頭。
    崔誠緩緩開口道:
    “老夫與他雖隻交談過一次,但也知道,此子確非池中之物。”
    “他行事謹慎,卻也不乏果敢決斷。”
    “在與我等商討水泥一事時,更是不卑不亢,遊刃有餘,對我等的身份,似乎也毫不在意。”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李鎮,眼眸閃爍了一下,再次開口道:
    “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眾人聞言,紛紛望向李鎮,疑惑道:
    “什麽問題?”
    李鎮捋了捋花白的長須,語氣幽幽地說道:
    “當初想要謀害秦明的兩人,如今一個早已身死,一個至今下落不明。”
    “你們說,這些事是不是太湊巧了些?”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