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 楊家姐姐,我有一事相求。
字數:4989 加入書籤
第(1/3)頁
> 豫章公主朝秦明等人嫣然一笑,輕聲喚道:
“郎君,楊家姐姐,你們可算回來了。”
豫章公主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嬌嗔,眼中滿是喜悅。
她輕盈地走到秦明麵前,挽住他的手臂,仿佛一隻歡快的小鳥。
蕭嫦曦等人看到豫章公主府,紛紛行禮。
與此同時,裴氏和裴梓涵見狀,皆是一愣。
“豫章公主?”
裴梓涵瞪大了眼睛,用不可思議的眼神望著豫章公主。
豫章公主聞言,這才注意到了跟在秦明身後的荊王妃一行人。
她俏臉一紅,連忙鬆開秦明,上前一步,斂衽一禮,恭敬道:
“侄女見過皇嬸,不知皇嬸駕臨,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同時,身著鵝黃色宮裙的長樂公主,也緩步來到眾人身前,朝裴梓涵盈盈一禮,恭敬道:
“侄女見過皇嬸。”
裴氏和裴蒹葭對視一眼,連忙朝長樂公主兩人行禮。
一旁的裴梓涵,在短暫的愣神之後,恢複了鎮定。
她溫婉一笑,柔聲道:
“兩位殿下不必多禮。”
長樂公主回以微笑,輕聲問道:
“皇嬸是專程來此,探望裴公的?”
裴梓涵微微頷首,眼中帶著一絲關切,輕聲道:
“正是,不知家父現在狀況如何?”
長樂公主嫣然一笑,微微側身,輕聲道:
“皇嬸放心,裴公現在已無大礙...”
言罷,長樂公主的視線便落在楊梓君身上。
她溫婉一笑,上前一步,挽住楊梓君的胳膊,親昵道:
“楊家姐姐...”
楊梓君被長樂公主這一番親昵舉動,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但她很快便恢複了鎮定,抽回手臂,盈盈一禮,輕聲道:
“妾身拜見公主殿下。”
長樂公主見狀,小嘴一癟,向秦明投去一個求助的目光。
裴梓涵、裴氏、裴蒹葭,見此一幕,紛紛露出驚詫的表情。
她們百思不得其解,這位以輕紗掩麵、身著一襲大紅色柯字裙的女子,究竟有何種魅力,
第(1/3)頁
第(2/3)頁
竟能讓身為大唐嫡長公主的李麗質尊稱她為姐姐,並且舉止間流露出如此親密無間的情誼。
這一刻,楊梓君身上仿佛散發出一股神秘的吸引力,令裴氏三女不禁心生疑惑與好奇。
裴蒹葭黛眉微蹙,有些好奇地打量著楊梓君。
[這秦府還真是藏龍臥虎啊!]
察覺到裴氏三女異樣的眼神,秦明先是給了長樂公主一個安撫的眼神,轉而望向裴氏三女,緩緩道:
“荊王妃,嬸嬸,裴二娘子,我先帶你們去見裴公吧。”
裴梓涵三人,輕輕點頭。
“有勞了。”
秦明微微一笑,自然而然地牽起豫章公主的小手,徑直朝福壽院走去。
裴氏三人見狀,又是一愣,旋即笑著跟了上去。
另一邊,長樂公主稍作遲疑,旋即眸中閃過一抹堅定。
她快步走到楊梓君身側,輕聲道:
“楊家姐姐,我有一事相求。”
楊梓君聞言,腳步一頓,有些不解地望向長樂公主,疑惑道:
“殿下,這個玩笑一點也不好笑。”
長樂公主輕輕搖頭,神色認真道:
“我沒有開玩笑。”
楊梓君聞言,柳眉微挑,輕聲道:
“哦?殿下,請講。”
長樂公主展顏一笑,將想要與她攜手一同刊印書籍的想法,提了出來。
楊梓君聽了一半,指了指一旁的涼亭,輕聲道:
“咱們去哪裏詳談。”
長樂公主微笑頷首,輕聲說好。
........
另一邊,秦明一行人則是來到了福壽院的東廂房。
此時,東廂房內,裴寂正躺在一張雕花大床上,麵色雖然仍有些蒼白,但精神明顯比昨日好了許多。
床榻邊,一襲黑袍的李淵,正坐在一張矮凳上,笑嗬嗬地與裴寂閑聊。
長孫皇後和臨海大長公主坐在窗邊的軟榻上,靜靜地品著香茗。
裴氏三女跟在秦明身後,走進了內室。
當內室的場景映入眼簾時,饒是她們早已做足了心理建設,仍是被震驚到了。
畢竟,開國皇帝親自侍奉病榻之側,當朝皇後娘娘與大長公主親臨探視,此等殊榮,實為世間罕見。
第(2/3)頁
第(3/3)頁
這不僅是裴家無上的榮耀,更是其家族史上一段輝煌的篇章。
如此盛況,不僅彰顯了裴寂在李淵心中的顯赫地位,更昭示了皇室對其的深厚恩寵。
這般禮遇,足以令裴寂名垂青史,成為後世傳頌的一段佳話。
裴氏三女隻是短暫地愣了一瞬,旋即連忙朝屋內的李淵等人行禮。
“免禮。”
李淵擺了擺手,笑容慈祥地看了一眼端莊嫻靜,落落大方的兒媳,輕聲道:
“涵丫頭,你們來得正是時候,快過來,與令尊說說話。”
言罷,李淵緩緩起身,讓出了自己的位置。
裴梓涵見狀,心中一暖,連忙上前幾步,來到床榻前,輕輕跪下,哽咽道:
“阿耶,女兒來看您了。”
裴家姐妹見狀,蓮步上前,斂衽一禮,恭敬道:
“見過叔祖。”
裴寂看著裴氏三女,瞬間紅了眼眶,他微微抬手,聲音虛弱道: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快起來...”
另一邊,長孫皇後緩緩起身,走到秦明身側,緩緩道:
“明哥兒,跟嬸嬸出去一下,嬸嬸有話要問你。”
秦明輕輕點頭,轉而朝屋內的卯兔和百裏芷,交代了幾句,便跟著長孫一同出了房門。
臨海大長公主望著秦明離去的背影,銀牙咬得咯吱作響。
[小賊,你給本宮等著!終有一日,你加諸在本宮身上的恥辱,本宮要十倍百倍地討回來!]
........
秦明隨著長孫皇後走出東廂房,來到閣樓正廳落座。
長孫皇後先是詢問了一下商隊的情況,秦明一一詳細作答。
在此期間,秦明也並未隱瞞蕭崇的身份,而是大大方方地說了出來。
長孫皇後聽罷,沉吟片刻,緩緩道:
“蕭子昂在塞外生活多年,對草原蠻夷的習性了如指掌,的確是總領商隊的不二人選。”
長孫皇後露出一抹笑容,語氣玩味道:
“為了勸說他放棄護送蕭後靈柩返回揚州的使命,你下了不少功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