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揀選儀式(上)

字數:6184   加入書籤

A+A-


    1月6日的淩晨,整座聖十字堡都蘇醒了。
    阿馬裏克一世這幾天都難以安眠,需要希拉克略拿些罌花奶給他才能入睡,今天他更是喝了一些撒拉遜人的黑色飲料,以保持頭腦清醒,反應迅速。
    他一旁的希拉克略也難得地跟著喝了一大杯,希拉克略的狀況比國王還要差些,連接七個白晝與夜晚,他都在調配藥物,觀察反應,照料清洗,重新調配藥物……這個循環中度過,好不容易,兩個孩子都睡了,他還要跑到阿馬裏克一世那裏去匯報情況,期間還要不斷地接受國王的試探。
    阿馬裏克一世倒不是懷疑希拉克略,他現在煩惱的是塞薩爾太好了,好得超過預期。
    他已經想好了,在他的次子誕生後,他將會為鮑德溫指定兩個輔政大臣,一個肯定是希拉克略,而另一個他會在雷蒙與博希蒙德之間選一個,這樣,即便鮑德溫即位後會因為病體羸弱而無法打仗和理政,這兩位大臣也能夠確保聖城不會落入異教徒或是教會的手中。
    問題是,鮑德溫現在有了塞薩爾,一個才九歲,換做別的貴族男孩還在女主人的裙擺下學習禮儀和詩歌的時候,阿馬裏克一世就已經在他身上看出了權臣雛形的男孩。
    雖然希拉克略一再保證他對鮑德溫的忠誠,但忠誠是樁好事嗎?有時候未必是,阿馬裏克一世想到,如果塞薩爾確實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將鮑德溫看做一個主人甚至兄弟,他的次子就會成為塞薩爾的敵人——無論是鮑德溫缺失但他的弟弟生來便有的健康身軀,還是他決定讓鮑德溫成為一個過渡甚至台階——這孩子都注定了不會被塞薩爾喜歡。
    但他必須這麽做,無論作為一個父親,還是一個國王。
    阿馬裏克一世閉上了眼睛,深深地吸入一口冰冷的空氣,隨著他的這個動作,火把,蠟燭和油燈都點亮了,仿佛這裏的黑暗也被他盡數吸入了體內似的——一群人簇擁著國王,登上了主塔樓的最高處,聖十字堡的禮拜堂。
    教羅馬的那些教士們來看,這座樸素的小禮拜堂完全不夠資格供奉“真十字架”,它很小,最多隻能容納三十個人(還得站著),穹頂用的是最基本的四分肋拱架而不是更精致的六分肋拱架,供奉聖人的壁龕隻有六個而不是十二個,沒有墩柱,沒有凸雕與側柱,沒有拱門飾,窗飾,小尖塔和華蓋,羅曼式樣的圓頂窗雖然使用了藍色與紅色的玻璃,但沒有照如今最時興的那樣拚出聖人畫像,隻是用了常見的幾何形狀。
    地麵上沒有鋪著厚軟的地毯,也沒有光滑的大理石,隻在祭壇前吝嗇地鋪了一大張獅子皮。
    石頭的祭壇粗糲笨重,上麵蓋著白色的亞麻布,深藍與朱紅色的綢緞,陳列著水晶,金和銀的各類祭器,兩側立著帶有拜占庭風格的祭壇屏風,上麵的聖人正以一個身體側向麵部正向的經典姿勢注視著前來做聖事的眾人。
    在祭壇上,擺放著“真十字架”。
    據說,十字軍每次出征,若是能夠舉著“真十字架”,就能百戰百勝,這是否是真事,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不過後世的人們從影視化的作品中,看到的往往是一根與真實刑具大小相似的木質十字架,鑲嵌著黃金與珠寶,也就錯誤地認為,聖海倫娜(羅馬皇後)找尋到的聖物十字架就是那麽大——事實上並非如此。
    聖海倫娜找到的並不是一整根十字架,而是真十字架的碎片,它們被撿拾起來,收藏在一個聖物龕裏,平時這個聖物龕被收藏在一個密室裏,今天才放上了祭壇,看見這件聖物的人,都不由得露出了難以抑製的激動之情,就連一向陰沉內斂的博希蒙德也不例外。
    希拉克略先是讀了兩段經文,基本上就是切合主顯節的內容,我們在這裏不再贅述,而後眾人一同齊聲禱告,希望自己也能得到如三位賢人一般的引導,往信仰的光亮處行走,三位賢人在天主的引導下找到了耶穌,而作為基督徒的他們也同樣能夠找尋到耶穌,而且不是嬰兒的耶穌,而是在二次榮光下降臨的耶穌。
    之後,阿馬裏克一世為首,公主希比勒次之,代王子鮑德溫行聖事的塞薩爾最後,依次向祭壇獻上了黃金、沒藥和乳香,希拉克略為他們念了獻禮經。
    接下來,眾人領了聖餐,念了誦謝詞,不過這次與以往略有不同,希拉克略並沒有立即收回裝有聖血(葡萄酒)的金杯,而是往裏麵注滿了清澈的泉水,從聖物龕中拿出了一枚碎片——塞薩爾可以感覺到身邊的人急促的呼吸聲——修士將真十字架的碎片放在泉水中浸了三次,而後拿出來分給人們喝了。
    塞薩爾端著兩隻杯子回到鮑德溫身邊,以往鮑德溫都是幹脆地一飲而盡,這次卻將浸泡過真十字架碎片的水分了一半給塞薩爾。
    “沒什麽味道。”塞薩爾一口喝完,點評道。
    鮑德溫搖搖頭,沒說什麽。
    此時遊行隊伍已經準備妥當,他們要走過整個聖城,然後在晨禱(約清晨五點)的時候登上通往聖墓大教堂的階梯,將鮑德溫與塞薩爾護送進聖墓大教堂的大殿,也就是聖墓所在的地方,而後關閉各處的大門,隻留他們在裏麵,等待天使與聖人的來臨。
    這是一個足有上百人的隊伍,而且隨著遊行時間的增長,隨行的人還會越來越多。參與者都是男性,全部步行,打頭兒的是阿馬裏克一世與他的臣子們,還有各大騎士團的大團長,之後是舉著聖像和十字架的修士,修士身後應當是亞拉薩路的宗主教,但他突然“病倒了”,所以就由希拉克略代替。
    這位深得國王信任的修士一直緊皺著眉頭,憂心忡忡的樣子,緊隨著他的是聖墓騎士團的騎士們,之後才是善堂騎士團與聖殿騎士團,騎士們倒很少有麵帶憂色的,他們謹慎地閉著眼睛,亦步亦趨地跟隨著修士們,偶爾抬一抬頭,看看那些聚攏在小徑兩側的人群——這裏的居民,還有朝聖者們,他們要等到遊行隊伍走出一段距離後才被允許跟上,不然就得挨上幾棍子。
    這些虔誠的民眾一直很安靜,但等到晨曦露出,他們即將踏上通往髑髏山的台階時,一些記憶被喚醒了,有人開始討論今天要舉行“揀選儀式”的兩個男孩,塞薩爾的名字被不斷地提起,人們沒有議論他是否會被“選中”,他們對塞薩爾的信心可比他自己多多了,“聖人不選中這個孩子,還能選中誰呢?”他們都那麽說。
    也有人提起鮑德溫,有人說,王子能夠有這麽一個品行高潔的同伴,足以說明他染上了麻風病不過是天主給予他的考驗,所以才叫這麽一個好人來看護他,免得他過早夭折。但馬上就有人反駁說,孰不知罪人的身邊也會有看守呢,或許正是因為他罪孽滿身,所以才要有個聖人來到他身邊,嚴厲地教導他,免得他走入歧途。
    走在隊列中的若弗魯瓦不禁為王子的小侍從感到慶幸,阿馬裏克一世已經快要抵達受難廣場,聽不到有人說這些話,若是聽見了,他必然會勃然大怒,說話的人活該被絞死,塞薩爾的日子也會難過——隻希望這裏沒有太多多嘴饒舌的家夥,他在心中想道。
    他這麽想著,就沒注意到身前的人,兩人撞在了一起——也要怪那個人突然站住了,沒再繼續往前走,“怎麽了?”若弗魯瓦問道,隨後出於一個老聖殿騎士的警覺性,他馬上推開身前的人,往前跑去,結果一眼就看到在阿馬裏克一世的前方,站著一列同樣舉著聖像與十字架的黑衣教士與灰衣修士。
    這些教士和修士猶如群星拱衛月亮似的拱衛著一個人,他戴著前後角的主教冠冕,身著白袍,披著紅色的祭披,這可不太對頭,在主顯節,他應當披著白色祭披才對。
    這位當然是亞拉薩路的宗主教了,他被羅馬教會的特使說動了心,或者說,他也早有此意,誰不願意成為聖城的主宰?何況之前拒絕為阿馬裏克一世的獨生子治療,就已經得罪了國王,如此,繼續欲蓋彌彰,遮遮掩掩的又有什麽意思呢?不如索性來個了斷!
    阿馬裏克一世憤怒地瞪視了善堂騎士團的大團長一眼——既然要在聖墓大教堂舉行“揀選儀式”,必然要保證聖墓大教堂這裏不出任何差錯,可以說,在幾個月前,塞薩爾所做的苦修與善行為他們節省了很多功夫,傑拉德家族的修士在教堂的內部爭鬥中占據了上風。
    但國王的視線掃過這些教士和修士的時候,卻沒能看到多瑪斯,連帶那幾張熟悉的麵孔也未能看到,這就表明,被他交托了保證聖墓大教堂一切無虞的奧格.德.巴勒本辜負了他的期望,叫這樁十全十美的好事一開始就有了破綻,而他們的敵人也沒能辜負這個疏漏,準確地抓住了它。
    “罪人無權行任何聖事!”宗主教洪鍾般的高聲道,但凡是需要宣講的教士,都有這麽一項本事——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都能將自己的聲音傳得很遠:“我憐憫你,亞拉薩路的國王,我也憐憫你的孩子,但天主洞察一切,國王,你犯下的罪要勝過你的孩子百倍!千倍!萬倍!
    有一天,耶穌走到城外去,見到了一個麻風病人,他見了耶穌,就跪下對他說,隻要你願意,就能讓我潔淨,於是救主就將手放在他的頭上,說,你潔淨了。他果然就潔淨了,他就能進城,並在祭壇上獻祭了。
    請注意了,各位!
    耶穌是有大能的,並充滿了憐憫的心,但他有說,麻風不是罪孽麽?他潔淨了那人,才叫他進城,去行聖事,有因為自己的仁慈心,就放縱這個罪人去汙染和毒害無辜的人麽?
    沒有!
    國王,你的孩子因你的罪孽受了苦(注釋1),你就應當償還這份罪孽,啊,你說,你是有職責在身的,要為天主打仗,並不能走到荒野裏去,披著粗麻的鬥篷,赤著雙足懺悔——這番說詞聽起來冠冕堂皇,十分有理,但這是懺過麽,這是改悔麽?不!”
    他大叫道,“這是魔鬼在誘惑你,叫你貪戀凡俗的權勢與血肉的牽係,而無視靈魂的得救!所以我才要說……”
    宗主教激烈但快速地喘了一口氣:“你又在說謊了,你又在犯罪了!就連救主也不敢叫汙穢的人行聖事,你卻敢叫一個麻風病人走到這裏來!”
    他猛地往後一指:“若我不曾知曉,若我不曾來到,這個罪人要走到哪裏去?走到釘死了耶穌的地方去麽,走到耶穌被放下,聖母與眾聖人圍繞著他哭泣的地方麽?走到耶穌安眠又複活的地方去麽?叫他潰爛的雙足,走過每一個被虔誠的基督徒親吻過的地方麽?”
    他這樣說,果然引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
    一個隱晦的笑容在宗主教的麵孔上稍縱即逝,他向前一步,走到了阿馬裏克一世的身前,那張原先稱得上有幾分端正的麵孔又紅又亮,瞳仁縮得隻有針尖那麽小。他看見國王已經將手放在了腰帶上,那裏掛著一柄裝飾用的短劍,但就算是裝飾,它也是能殺人的,他不但不感到恐懼,還大笑起來:“來吧!”
    他張開雙臂,大叫道:“來吧,來吧,在救主受難的地方,用你的劍戳刺我的胸膛吧!我應叫人用布蓋住我的臉,免得受不起這份榮耀!”
    希拉克略衝上來拉住國王,急切又小聲地勸說:“他說的沒錯,他穿著紅祭披!”(注釋2)人們一看見這件紅祭披,就知道他今天是要來殉難的,阿馬裏克一世若是真的在眾目睽睽之下動了手,亞拉薩路就真的要被交給教會了。
    事實上希拉克略之前提過,是否可以在1月6日之前,設法叫一些人控製住宗主教或是加派駐紮在聖墓大教堂的人手,但阿馬裏克一世有著獅子般的軀體與膽魄,也有著獅子般的剛愎自用,他說,宗主教在聖誕主日那天,派遣使者送了一封信來。
    在信中,宗主教無比謙卑,又帶著幾分沮喪地承認,落在王子鮑德溫身上的隻是天主的考驗,並非責罰,他受了一些人的蠱惑,才生出了些不切實際的妄想,如今,他知道自己犯下了一個無法饒恕的錯誤,他願意接受懲罰,願意叫他的教士來為鮑德溫治療,隻要國王願意寬恕他,他可以去做一個葡萄園裏的修士。
    對於這封信,希拉克略一個字也不信,但國王認為,這是因為“揀選儀式”就在眼前——他相信自己的兒子必然能夠被選中,若是如此,教會的說法必然會不攻自破,宗主教的這封信不過是在未雨綢繆——眼見沒希望了,這些教士又都是膽小鬼,提前告饒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他沒有接受希拉克略的提議。
    此刻,宗主教就站在他麵前,他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在大肆嘲笑阿馬裏克一世的愚蠢。
    宗主教呼呼地喘著氣,眼中帶著幾分得意,更多的是瘋狂,一個教士忽然像是發覺了什麽,靠在他身邊竊竊私語了兩句,他就露出了一個充滿譏諷的笑容:“哦。”他說:“我看見了,一個有罪的孩子,還有一個虔誠的孩子,你們將他放在罪人的身邊,是要借此來蒙蔽人們和聖人的眼睛麽?”
    他擺著手,示意教士上前,“快,把那個孩子救出來吧,別叫他和罪人繼續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