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你能看見?
字數:4793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聽見了長穀健一的話,前川秀一的臉色變得更黑了。
他哪裏不知道長穀健一和禦田蒼太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
就連兩個人麾下的部隊,甚至都因為兩人的關係,已經好到可以組建成一支部隊了。
並且,這長穀健一麾下的兩支炮兵旅團雖然也同樣在禦田蒼太的安排當中。
但是這進攻的序列,還是有優先級的。
他們的兩個師團處在最前沿。
中間的則是山崎雅紀的第141旅團給兩支炮兵旅團打掩護。
而長穀健一的第7、第8炮兵旅團則是在這一波進攻的最後方。
要論安全來說,長穀健一的兩支炮兵旅團是最安全的。
因為對方即便是將主要目標放在炮兵部隊上。
也必須得阻止他們前川師團第138、139兩支旅團的衝鋒。
兩個旅團近兩萬人的衝鋒可不是開玩笑的。
稍微一個不注意,整個龍崗山的山頭,就會被這兩萬人給拿下。
到那時,對方勢必會拚死反撲。
眼下,包括禦田蒼太在內,倭軍的六大師團長都認為。
龍崗山上的龍魂軍部隊雖然厲害。
但是其整體實力,也就相當於他們半個最多是一個師團的實力。
對上他們六個師團的聯手,是必敗無疑。
現在隻是看,到底哪一個師團打主力,攻下龍崗山後,哪一個師團損失最重。
“行!”
“聽你的!”
前川秀一又將目光看向了山崎雅紀和久門哲也,但是發現這兩人壓根就沒有站出來替自己說話。
隻得咬牙同意了禦田蒼太的部署。
“前川君,一旦拿下龍崗山,我會稟明總部,你們前川師團當記首功。”
“還請前川君給麾下發布指令吧。”
看見前川秀一咬牙同意了下來。
禦田蒼太笑著說道。
很快,前川秀一便通過臨時指揮部的電台給前線部隊發去指令。
與此同時,其餘五大師團的師團長也各自給各自麾下的部隊發去電報。
指揮各部隊的調動。
很快,前川秀一麾下第54師團的第138旅團、第139旅團的倭軍士兵就紛紛背著上各式武器奔赴龍崗山。
“都給我快一點。”
“我們的任務是在半天之內趕到龍崗山。”
“一天之內拿下整個龍崗山。”
一名名倭軍士兵整理了行囊,一個個有序地朝著龍崗山的方向快步小跑了過去。
一名第138旅團的倭軍小隊長對著麾下的士兵大聲道。
“該死的,這支那人還真是會選地方。”
“偏偏就將陣地選在這龍崗山。”
“這要想進入到遼東平原,這龍崗山可是必經之路。”
“是啊,之前一路過來,一個大夏人都沒有看到。”
“也沒有遇到任何的大夏軍人的抵抗。”
“我還以為這龍魂軍都已經放棄抵抗,開始逃亡了呢。”
“沒想到在這龍崗山等著我們。”
倭軍大部隊當中,幾名倭軍士兵一邊跟隨著部隊快步朝著龍崗山方向跑去,一邊不斷議論著。
“沒想到,這龍魂軍的士兵還算是有種,竟然在龍崗山這個地方等著我們。”
一名倭軍士兵笑著道。
“有種?”
“他們跑又能跑到哪去?”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大夏的地界。”
“他們的南邊又有夏北方麵軍。”
“跳海的話,又有我們的海軍艦隊在等著他們。”
“唯一的生路,那就是往北。”
“可北邊那是羅刹國人的地界。”
“他們要是膽敢逃進羅刹國人的地界。”
“怕是會被羅刹人的坦克壓得渣子都不剩。”
一名倭軍士兵笑著說道。
“都快一些趕路吧。”
“師團長有令,誰先攻上龍崗山。”
“會有獎賞。”
“後麵可是會賞賜大把的大夏人的金銀財寶,還有女人的。”
一名倭軍士兵咧嘴笑道。
聽到了獎賞二字,一眾倭軍士兵的步伐不由得加快了一些,全都變得更有幹勁了起來。
“大夏的女人,嘻嘻!”
“我們來了!”
一名名倭軍士兵露著猙獰的麵孔,雙手握著三八大蓋,猛地朝著龍崗山所在的方向衝了過去。
龍崗山的山頂。
楊成以及張士新正在向著山腳下眺望。
“倭軍的部隊已經朝著我們過來了。”
“不過,這還不夠。”
“人數還是太少了,隻有兩個旅團的兵力。”
楊成看著山腳下遠處密密麻麻的倭軍士兵低聲喃喃道。
“兩個旅團?”
一旁的張士新在聽見了楊成的話後,表情一愣。
隨後,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朝著山腳下看去。
隨後,張士新臉上露出了驚駭的神情。
很快,張士新便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一臉不可置信地看向了身旁的楊成。
“大帥,倭軍士兵還真的朝著我們過來了。”
“你......你能看得見?”
張士新張大了嘴巴,一臉不可置信地看向了身旁的楊成。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跋涉。
這倭軍的兩個主力旅團,距離他們足足有二十公裏。
可這也不是他們站在龍崗山山頂上憑借肉眼能夠看見的。
張士新也都是用了望遠鏡,才能看見山腳下那密密麻麻的小點。
甚至都還看不太清,而他沒想到自家大帥不僅不用望遠鏡就能看到山腳下二十公裏外的倭軍士兵。
甚至還能大致看得清對方派出了多少部隊,這就讓張士新整個人大為震撼了。
“不僅僅是兩個旅團。”
“這兩個旅團還隻是先頭部隊而已,後麵還有兩個炮兵師團在一個步兵旅團的掩護下,也朝著我們這裏過來了。”
“位置大概在這兩個旅團後方五公裏的位置。”
沒等張士新從震驚當中回過神來,楊成看著東邊那些倭軍部隊來襲的方向繼續開口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