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戰車師團
字數:3732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05A式155自行榴彈炮的轟炸仍在繼續。
但是十五門05A式155自行榴彈炮發動的炮擊力度顯然已經沒有了之前那麽猛烈。
無數的炮彈依舊在前川秀一麾下的第138旅團以及第139旅團士兵分的衝鋒隊列中炸開。
帶走了不少倭軍士兵的生命。
但是05A式155自行榴彈炮給倭軍第138旅團以及第139旅團士兵們帶來的陰影和恐懼,已經遠遠沒有之前那麽巨大了。
一是因為龍魂軍炮擊的強度降低,二是在倭軍第138旅團以及第139旅團的士兵們心中,龍崗山陣地上的支那部隊的炮火已經不足以再支撐很久了,後續的炮擊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弱,而他們距離龍崗山陣地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
隨著勝利的越來越近,這剩餘的一萬多倭軍先鋒部隊的心中不但沒有恐懼,甚至還隱隱有著興奮和如釋重負般的喜悅之感。
最重要的是,後方的大部隊已經開始發起總攻了,這讓處在戰鬥最前沿的第138旅團和第139旅團倭軍士兵們的心中恐懼感幾乎蕩然無存。
又過了大約半個多小時。
衝在最前沿的倭軍部隊驚喜的發現,來自龍崗山的炮轟力度又開始降低了。
龍崗山陣地上,20輛05A式155自行榴彈炮還在繼續朝著倭軍士兵們開炮的僅僅隻有十輛了。
炮彈數量以及火力僅僅隻有最初的一半。
而倭軍第138旅團和第139旅團,方才半個多小時的傷亡情況已經隻有不到兩千人陣亡了。
因為155毫米殺爆彈的威力不同於這個時代的炮彈,隻要被155毫米殺爆彈波及,致死率高達驚人的90%以上。
因此,倭軍的傷亡情況幾乎就隻有陣亡,沒有多少傷員。
一個多小時算下來,整個第138旅團以及第139旅團總共陣亡人數也就隻有六千人左右。
而在這期間,整個第138旅團以及第139旅團又向前推進了大約七公裏左右。
現在最前沿的部隊已經逼近至龍崗山前方五公裏位置左右。
隨著來自龍崗山陣地的炮擊力度再一次下降。
這最後的五公裏,第138旅團以及第139旅團預計最多隻需要付出一千人的傷亡代價,就可以攻上龍崗山了。
後方的山崎師團的第141旅團以及長穀師團的第17炮兵旅團以及第18炮兵旅團已經到達距離龍崗山陣地十公裏左右的位置,並且已經在開始架設各式火炮了。
與此同時,其餘各部隊也紛紛從進入距離龍崗山20公裏範圍內,呈三個方向對龍崗山陣地進行包圍。
機動最快的宮本師團的一整個戰車師團甚至已經快要到達龍崗山腳下,距離龍崗山的北向山坡已經隻有三公裏的距離了。
“帝國的勇士們,勝利就在眼前了。”
“都給我衝啊!”
在龍崗山東向的正麵戰場上,山田將太整個人臉上、衣服上早已被彌漫的硝煙給熏黑,甚至整個人牙齒都是黑的。
灰頭土臉的山田將太感受到了周圍來自龍崗山陣地的炮擊力度再一次下降,頓時喜極而泣,隻感覺勝利就在眼前。
如果不是已經快要衝到龍崗山的腳下,再多出一段時間的炮擊,山田將太即便是心理素質再高,也都快要撐不下去了。
“弟兄們,衝啊,一定要把這些該死的支那人全部殺光,一個不剩!”
一名名倭軍士兵,端起三八大蓋,爭先恐後地朝著龍崗山陣地發起了最後的衝鋒。
在他們眼裏,早已經將龍崗山上那些素未蒙麵的支那人的仙人問候了個遍。
這近兩個小時以來,來自龍崗山上的炮擊讓他們吃盡苦頭。
已經陣亡了六千多名同胞,下一個輪到其他人還是輪到自己都說不定。
第138旅團以及第139旅團這剩餘的一萬多名倭軍的心理防線已然快要崩潰。
與此同時,倭軍的第133旅團、第142旅團、第143旅團以及第135旅團也已經來到了柳河的岸邊。
四萬多的倭軍士兵陸陸續續開始準備過河。
龍崗山北坡,地勢相對其他坡向更為平緩。
六百多輛倭軍的各式主力坦克已經快要逼近龍崗山北坡山腳。
六百多輛各式坦克當中,一共有400輛97式中型坦克、200輛89式中型坦克。
其中97式中型坦克重15噸、全長5.55米、搭載一式47毫米戰車炮,89式中型坦克重12.7噸、全長5.75米、搭載九零式57毫米戰車炮。
宮本康平麾下的第2戰車師團幾乎是清一色的中型坦克,連一輛輕型坦克也沒有。
當然按照倭軍的標準來算,無論是97式中型坦克還是89式中型坦克,在他們的眼裏都是統一劃入到重型坦克的範疇。
雖然全是清一色國際標準的中型坦克,但也足以預見宮本康平第2戰車師團的實力了。
在坦克的整體質量上要比當初直田次郎麾下的那些戰車旅團要強上太多了。
“前麵就是龍崗山的北坡。”
“看起來要登頂的距離雖然長了點。”
“但是坡度卻並不高。”
“要不我們將一部分戰車開上去?”
其中一輛97式中型坦克的駕駛室內,一名倭軍軍官用無線電通訊對著其他人說道。
這名倭軍軍官正是宮本康平麾下第2戰車師團第9戰車旅團的旅團長岸田隆之介。
“岸田君,我們是戰車部隊,我們的任務隻是要守好這山腳,不讓支那部隊從這北向山坡逃脫就行了。”
“進攻龍崗山陣地,那是步兵們的事。”
很快無線電通訊中傳出了另一名倭軍軍官的聲音,正是宮本康平麾下第2戰車師團第10戰車旅團的旅團長野村拓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