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繼續進攻!
字數:4860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什麽?”
“這.......這怎麽可能?”
聽見了幾名倭軍通訊兵的回報,眾人全都大吃一驚。
前川秀一更是整個人陷入了短暫的失神當中。
第138旅團和第139旅團的團滅可謂是打光了他們第54師團近乎所有的家底。
“支那人的炮擊能夠讓一萬六千多人在一瞬間全部陣亡?”
“這不可能。”
“這個世界上,怎麽會有這麽厲害的火炮?”
禦田蒼太一臉不可置信地喃喃道。
隨後,禦田蒼太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麽。
“難道是真的和宮本君你說的一樣。”
“方才的震動,不是地震,而是炮彈爆炸造成的震動?”
“這.......要真是這樣的話,這也太可怕了。”
禦田蒼太整個人一個踉蹌,差點跌坐在了地上。
宮本康平等人,此刻的神情也全都和禦田蒼太一樣。
“諸位師團長,剛才的震動的確是支那人的炮火導致。”
“那些炮火簡直是太可怕了,一共有一百多枚炮彈從天而降。”
“爆炸足足籠罩了好幾公裏的範圍。”
“就連後方的部隊,也有不少被波及的。”
幾名倭軍通訊兵繼續說道,印證了禦田蒼太的猜想。
然而,就在這時,又有一名倭軍通訊兵衝了進來。
“禦田師團長,不好了!”
“正麵戰場已經全線潰敗,第132旅團的士兵已經不聽指揮,開始瘋狂後撤了。”
通訊兵一臉焦急地對著禦田蒼太匯報道。
聽見了通訊兵的匯報,久門哲也倒是鬆了一口氣。
132師團是他的嫡係部隊。
是緊緊跟在第138旅團和第139旅團後麵作為進攻龍崗山陣地的主力之一的。
久門哲也完全沒有因為自己手下的潰逃而生氣。
而是感到慶幸。
按照對方一輪炮擊直接殲滅一萬多人的恐怖殺傷力來看,還留在原地那就是傻瓜。
基本等同於白白送命,不顧一切地向後逃跑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第132師團全線潰逃?”
“這......”
禦田蒼太頓時大怒。
“他們怎麽能逃跑呢?”
“在他們的後方是第141旅團和第17、第18炮兵旅團。”
“他們逃了,那不是將後方的三個旅團全部暴露在支那人的炮火之下了嗎?”
禦田蒼太大怒道。
“給我下令,誰要是敢擅自逃跑,擾亂軍心,一律擊斃!”
“給我致電第141旅團,讓他們抽調出一個大隊的兵力作為此戰的督戰隊。”
“誰敢後撤半步,殺無赦!”
禦田蒼太果斷下令道。
“嗨,師團長!”
幾名倭軍通訊兵在聽到禦田蒼太的命令之後紛紛點頭回應。
“禦田君,你是什麽意思?”
“對方的火力你也看見了。”
“一輪炮擊就可以殲滅萬人。”
“你說不許後撤,你是要讓我的麾下的第132旅團也像第138旅團和第139旅團那樣全軍覆沒是不是?”
聽見了禦田蒼太的命令,久門哲也頓時就不幹了。
直接跳出來對著禦田蒼太大罵道。
“是啊,禦田君,如果不撤,以支那人那恐怖的火力,第132旅團繼續衝鋒也隻是做無謂的犧牲罷了。”
“要我看也別成立什麽督戰隊了。”
“這第132旅團得撤,我們第141旅團也得撤。”
“隻有先撤下來,才能從長計議。”
一旁山崎雅紀也站出來幫腔道。
山崎雅紀對於自己麾下的第141旅團的處境也是十分擔憂。
“撤?”
“我們倭軍可沒有撤這個字。”
“你們別忘了,我們可是先鋒部隊。”
“損失一些人馬都隻是小事。”
“如果不能拿下龍崗山陣地,延誤了後續大部隊的進攻。”
“尾野司令會放過我們嗎?”
“到時候我們一個個的,都得切腹自盡,為倭皇盡忠!”
禦田蒼太冷冷地看向幾人說道。
眼下已經是騎虎難下,隻得硬著頭皮繼續騎。
後麵還有五十多萬大軍等著進軍大夏。
如果他們這些先鋒部隊,不為大部隊掃清道路。
在龍崗山前遲遲不能推進。
尾野信義八成會拿他們所有人開刀。
聽見了禦田蒼太的話,幾人全都沉默了。
當初尾野信義率軍準備進攻大夏。
那可是在陸軍的杉山元帥以及倭皇的麵前領過軍令狀的。
一旦戰事不利,就連尾野信義這個七十萬遼東軍的最高統帥都難辭其咎,會被重罰。
那就更不用說他們這幾個師團長了。
“要我看,不能放棄進攻。”
“雖然我不知道支那人的火力為什麽這麽強大。”
“但是,我敢肯定一點,這樣的武器對於他們支那人來說,也一定是極其寶貴的大殺器。”
“不是可以輕易動用的。”
“也有很大的可能,以他們的底蘊,也就隻能支撐他們打出一波方才那樣的攻擊。”
禦田蒼太斬釘截鐵地說道。
“諸位都想想,這樣恐怖的爆炸,需要多少噸的炸藥?”
“他們支那人哪裏來的工廠給他們生產如此之多的炸藥?”
“所以,剛才那一波攻擊,已經打光了他們的庫存。”
“不信各位可以親自看看,現在外麵是不是已經沒有了動靜?”
眼看眾人還在猶豫,禦田蒼太繼續說道。
而正如禦田蒼太所言。
PHL03式遠程火箭炮的攻擊並不持續。
因為現在龍崗山陣地上,龍魂軍士兵們正在給已經打空了的十輛PHL03式遠程火箭炮重新裝填300毫米雲爆火箭彈。
一百二十枚300毫米雲爆火箭彈裝填至少也得需要個半小時以上的時間。
聽見了禦田蒼太的話,幾人頓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像對方的確沒有再發動第二輪的炮擊了?”
長穀健一淡淡開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