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團滅第二戰車師團!
字數:4305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在這個時代,坦克戰車的體型幾乎等同於裝甲厚度。
隻是岸田隆之介不知道的是,99A式主戰坦克正麵的防護裝甲不是像魏瑪共和國的虎式坦克那樣隻有150毫米。
而是近一米。
而且采取的合金材料無論是硬度還是防護力都要遠遠超過虎式。
別說被倭軍的這些中型坦克轟擊了,就算是倭軍將他們威力最大的火炮拉來。
近距離對99A式主戰坦克展開炮轟,也無法撼動99A式主戰坦克分毫。
更令岸田隆之介吃驚的,則是99A式主戰坦克的機動速度。
99A式主戰坦克的機動速度比起他們目前駕駛的97式中型坦克都快上兩倍都還不止。
如此龐大的機身重量,還能夠以如此快的速度高速移動,岸田隆之介簡直聞所未聞。
三十輛99A式主戰坦克很快便穿插到了岸田隆之介麾下第9戰車旅團的近前。
一發接著一發的炮彈從99A式主戰坦克的炮管中激射而出。
每一發炮彈之下,都有一輛倭軍的97式中型坦克或是89式坦克被炸毀。
“該死的,這仗還怎麽打?”
“這些支那人的坦克,怎麽打都打不穿,簡直是太恐怖了。”
看到身旁自己麾下的坦克一輛接一輛的被摧毀。
岸田隆之介整個人都幾乎陷入了瘋狂當中。
整片叢林當中火光衝天。
到處都是倭軍97式中型坦克和89式中型坦克的殘骸。
每一輛被摧毀的坦克殘骸上,都不斷燃燒著熊熊烈火。
整個戰場上硝煙彌漫,到處都是倭軍士兵的哀嚎。
很快,野村拓哉的第10戰車旅團和成田大輔的第11戰車旅團也第一時間加入了戰局。
倭軍無數的坦克加速投入戰場。
雙方的火炮你來我往,方圓十公裏處儼然被雙方坦克上的火炮給波及。
被炸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廢墟,整塊區域連一棵完整的灌木都沒有留下。
這一場裝甲集群間的交戰這就像是一場拳拳到肉的純力量型的肉搏。
三十輛99A式主戰坦克對戰整整六百輛的倭軍坦克。
不講究任何的技巧,沒有閃躲,沒有撤退,隻有衝鋒和進攻。
一輛輛99A式主戰坦克在麵對倭軍坦克的炮火,連閃避都懶得閃避。
直接憑借強悍的裝甲硬接對方的炮火。
在硝煙過後,又第一時間展開反擊。
刹那間,火光衝天。
坐在99A式主戰坦克裏的龍魂軍士兵們是越打越興奮。
而倭軍的裝甲集群當中,倭軍士兵們則是越打越心驚。
看著周圍一輛輛坦克的陣亡,整個倭軍第二戰車師團這一支倭軍陸軍的王牌部隊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自信與驕傲。
就連岸田隆之介三人,之前一度以為憑借己方的數量優勢,可以輕易摧毀對方的這三十輛坦克的想法也蕩然無存。
“趕緊........撤退!”
“我們不是他們的對手!”
“再不撤退的話,我們連同我們的坦克全都要葬身在這裏。”
硬生生打了大約二十分鍾以後,無線電中傳來了成田大輔驚駭不已的聲音。
聽聲音,甚至能夠聽出成田大輔語氣當中的顫抖。
那是出於發自內心的恐懼。
從戰鬥開始到剛才也不過才過了半個小時,整整六百輛圍著三十輛99A式主戰坦克硬生生的采取了不間斷的炮轟。
光是炮彈都打出了整整兩萬多發。
兩萬多發炮彈,都能夠將一整座城池給炸毀了。
可楞是沒有撼動這三十輛支那人的坦克分毫。
這不由得使成田大輔陷入了絕望當中。
“快撤......!”
不用等成田大輔提醒,岸田隆之介也是瘋狂地通過無線電通訊對著手下傳達撤退的命令。
隻是,岸田隆之介驚奇地發現。
無論他通過無線電通訊向麾下部隊傳達什麽樣的命令。
壓根就沒有任何人回應。
直到這時,岸田隆之介才發現自己麾下的第9戰車旅團。
除了他自己親自搭乘指揮的這一輛97式中型坦克。
其餘二百多輛坦克,竟然已經全部被摧毀。
永遠的長眠於這一片叢林當中。
撤?
整個第9戰車旅團打得隻剩下他一個光杆司令了,這還撤個毛啊。
岸田隆之介整個人幾乎陷入到了絕望。
但還是拚了命的指揮自己搭乘的這一輛97式中型坦克以最大的馬力和速度,向著後方撤去。
再不撤退,他們旅團這最後一輛97式中型坦克也逃脫不了成為一堆廢鐵的命運。
而成田大輔麾下的第11戰車旅團和野村拓哉麾下的第10戰車旅團,此時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成田大輔麾下的第11戰車旅團,整整兩百多輛中型坦克,被摧毀了整整一百四十多輛,目前僅剩下40輛97式中型坦克以及30多輛89式中型坦克。
而野村拓哉麾下的第10戰車旅團就更慘了。
整整兩百多輛中型坦克,被摧毀了一百五十多輛。
僅僅剩下三十輛97式中型坦克和二十輛89式中型坦克。
而且,他們各自麾下僅存的坦克,彈藥也已經告急。
所攜帶的所有炮彈幾乎都被打空。
這一戰雙方的炮彈命中率都在90%以上。
也就是說,每10發發射出的炮彈當中,至少有九枚是命中了對方的。
倭軍的裝甲集群打出的兩萬發炮彈,至少有一萬八千發命中了這三十輛99A式主戰坦克。
而三十輛99A式主戰坦克,打出的六百發炮彈,至少是有五百多發命中了倭軍第二戰車師團的坦克。
不過,倭軍的命中率高是因為99A式主戰坦克壓根就不想浪費那個燃料去挪移躲避炮彈。
而99A式主戰坦克的命中率高則是實打實的依靠其自身的優異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