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仁義之君

字數:4184   加入書籤

A+A-




    梁曉剛在心裏安慰過自己,不要焦躁,他等待已久的機會就出現了。
    站夠了一個時辰,梁曉被自己的同伴換下,一麵錘著酸麻的大腿,一麵向位於垂拱殿側後方的休息處走去。
    剛走了幾步,梁曉就被人攔下了。
    攔住他的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周身帶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梁曉連忙行禮道:“見過英國公。”
    這名老者正是大周朝的武勳之首,當代的英國公。
    英國公是大周皇帝最為信任的武臣,沒有之一,身上有多達十餘種的差事和身份。
    其中之一就是儀鸞司的指揮使,皇宮內所有侍衛的上司。
    儀鸞司的幾位副指揮使,也都是深受皇帝信任的武勳重臣。
    這些正副指揮使都有自己的主業,輪流入宮管理侍衛,每人一日。
    這也是侍衛身份的珍貴之處,不僅可以和皇帝朝夕相處,還多了很多和朝廷大員接觸的機會。
    利用得當的話,這都是未來的人脈啊。
    對於梁曉這個勤勤懇懇,不驕不躁的新晉侍衛,英國公還是很有好感的。
    英國公夫人是梁曉的媒人,做媒後和英國公誇過梁曉,還不止一次,這也讓英國公看梁曉更加的順眼。
    今日恰好輪到他入宮管理儀鸞司,又恰好趕上皇帝宣召梁曉,而他正好在側,所以他才親自來尋梁曉的。
    英國公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對梁曉說道:“陛下讓你過去,小夥子,要好好表現,把握住機會呀。”
    說罷,英國公還伸手拍了拍梁曉的肩膀。
    梁曉受寵若驚,這可是英國公啊,別看原劇中英國公府如同受氣小媳婦一般,被新帝及禹州勢力各種磋磨。
    但其實,英國公的底蘊非常厚實,稍微露出一點不滿,就讓新帝慌了神,不得不懲罰嫡係要員,向英國公府求和。
    隻能說,新帝和英國公相互忌憚,新帝稍占上風,英國公府示敵以弱。
    換了旁人,可未必有這樣的待遇。
    英國公之強勢,可見一斑。
    因是在垂拱殿前的廣場,梁曉也不好多說什麽,隻是又對英國公莊重的行了一禮,表明態度。
    進了垂拱殿,梁曉就見皇帝趙真伏在禦案上批閱奏折,不由得放輕了腳步。
    相較於普通臣子,垂拱殿侍衛覲見是不需要宦官通傳的,畢竟他們也是在皇宮中做事的。
    趙真批完了一本奏折,放到一旁,注意到梁曉已經到了,於是說道:“四郎,你父親上了奏本請假,說要去揚州下聘,給你娶媳婦。”
    上次梁曉在禦前將永昌伯誇成了一朵花後,皇帝連夜給永昌伯安排了一個京營練兵的差事。
    說是練兵,其實就是每日到軍營裏打卡上班,日常事務自有手下和幕僚去做,並不勞累。
    可是對永昌伯來說,卻是極為難受的,偏偏還不能拒絕。
    他每日早上就和自己的年輕姬妾們告別,天色將黑才回到家,覺得自己當真是苦極了。
    梁曉曾經暗自腹誹,覺得皇帝是嫉妒自己父親的播種能力,沒有任何根據,隻是胡思亂想。
    他也沒想到自己和皇帝的對話會從自己父親開始,老老實實地答道:“確有此事,臣的嶽父如今在揚州任職,下聘需要去揚州。”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這樣的事,朕自然是要準假的。朕是想問你,想不想去揚州親自下聘,見見你未過門的媳婦?”
    梁曉猛的抬起頭,臉上盡是愕然之色,還真不是裝的,他沒想到自己會有如此榮寵——皇帝金口玉言,既然如此問,自然是要給自己恩寵的,也就是很長的假期。
    可這份恩寵實在太燙手了。
    從汴京道揚州,就算是走水路,一來一回也要一個月左右,這還沒有算中間停留的時間。
    和永昌伯身上的閑差不同,梁曉身上可是肩負著護衛皇帝的職責。
    梁曉婉拒謝恩的話都已經到嗓子眼了,就被皇帝揮手打斷了。
    趙真微笑道:“四郎,你似是想多了,實話告訴你吧,朕想要尋人到天下各處探查,看一看民間真實的情況。朕恰好看到了你父親的奏本,就想到了你,朕給你三個月的假,讓你親自去揚州下聘。
    “納征過後,你就在揚州和淮南路好好轉一轉,看到的、遇到的事全都記下來,朕不會給你安排行程的,但你回京後,朕是要親自考問的,你可不要答不上來。”
    梁曉這才恍然大悟,行禮謝恩。
    雖然這是皇帝給自己安排的工作,但也屬於恩典了,甚至算是恩寵了。
    梁曉心中感慨當今皇帝確實是仁義之君,安排任務還考慮到手下的家事,都照顧到了,就算是現代社會的公司老板,能做到這個地步的也不多見。
    趙真似是心情不錯的樣子,招手讓梁曉過去幫忙,在他的麵前鋪開了一張宣紙。
    在梁曉震驚的目光中,趙真拾起一隻毛筆,刷刷刷在紙上寫了四個大字——佳偶天成!
    然後,趙真摸出了自己的私印,在宣紙的角落蓋上。
    見一向沉穩老練的梁曉被自己的舉動震住了,趙真心中很有成就感,笑道:“這算是朕給你的賀禮吧,喜歡嗎?”
    梁曉還能說什麽呢,再次行禮謝恩,同時指天為誓表忠心。
    在梁曉心裏,一種微妙的情緒在醞釀,但最終還是被他壓了下去。
    趙真不以為意地擺擺手,“加到你的聘禮裏麵吧,等你迎親時,朕和皇後還會有所表示的。”
    之後,不等梁曉再次表忠心,趙真就揮手讓他退下做事去了。
    ……
    梁曉休息一個時辰後,又換了地方站了一個時辰,他今日的任務算是完成了,回到休息處收拾好個人物品,準備回家。
    皇帝親筆寫的賀禮,會在裝裱後由專人送到永昌伯府,並不用梁曉自己帶回去。
    剛走了幾步,梁曉就遇到了和自己一同入選垂拱殿侍衛的榮顯,榮妃一母同胞的親弟弟。
    也不知道為何,榮顯蔫頭耷腦的,心事重重的樣子,和他往日嬉皮笑臉的模樣形成了鮮明對比。
    見了梁曉,榮顯眼前一亮,湊了過來,低聲道:“四郎,你也被官家召見了,是不是也讓你出京尋訪。”
    兩人同為侍衛,也沒什麽好遮掩的,梁曉大大方方地點頭表示確有此事。
    榮顯的笑容有點微妙,問道:“陛下派你去哪裏尋訪?”
    梁曉笑道:“揚州,還有淮南路,你呢?”
    榮顯的笑容僵住了,聲音中帶著壓抑不住的激憤,“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江南!你這哪裏是領了差事,你這是享福去了!”
    梁曉似有所悟,板起麵孔,不讓自己笑出聲,他再次問道:“顯哥兒,你被派去了哪裏?”
    榮顯從牙縫裏擠出了兩個字,“邊疆。”
    梁曉這下全明白了,這是個倒黴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