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返童

字數:10415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時值端午佳節,初夏清清。
    草木葳,稻花飄香,鄉野之間生機勃勃。
    青橋裏的朱家,也越發興旺紅火了。
    朱家如今最大的事情,就是造奶糖!
    寧采薇的祖父,起家生意就是造糖果。所以即便幾十年後寧家成為商業巨人,已經不賺錢的糖果廠仍然沒有關閉,
    作為寧氏家族的子孫,畢業後還必須去糖果廠鍛煉一年,憶苦思甜。
    可是,寧采薇的父輩們作為富二代,以及和寧采薇同輩的富三代,大多都是紈子弟,很少在糖果廠認真鍛煉。
    寧采薇卻很認真。她花了一年時間,了解到糖果生產的各個環節,還做出詳細的報告。
    就是這份水平很高的報告,讓她受到祖父的絕對信任,繞過二代,直接讓她執掌寧氏財團。
    來到古代後,那一年的認真鍛煉,再次讓她得到了回報經過好幾個月的反覆實驗,寧采薇的糖果廠已能造出合格的產品,和後世奶糖的口感差不多,風味卻是更佳。
    因為是人工製造,用的香料也是天然的花粉和蜂膠,當然比後世的工業香精好吃。
    一旦上市就是味蕾風暴,必然成為最暢銷的獨家美食,絕對就是暴利,還能成為半剛需產品。
    用來造糖的各種人工機械設備,以及流水線操作實務,也都設計出最優方案。
    雖然效率遠不如後世的機器,但在古代肯定是效率最優化的工具了。
    為了熬製造糖的明膠和糊精,寧采薇承包了南京所有肉鋪子的豬皮。
    奶糖的包裝設計,內包裝用的是油紙,外包裝用的是印刷精美的紙盒,每盒半斤(五十顆)。
    寧采薇計算,隻需要五百名熟練工人,一天就能造糖一千斤,一年最少三十萬斤。
    一斤奶糖,售價一兩銀子。純利潤最少有50%!
    這個價格當然很貴。可奶糖的定位,本就是高端美食嘛。
    富人家可以經常吃。中產也吃的起。就是普通家庭,也能逢年過節的咬牙花上五錢銀子,買一盒奶糖解饞丶待客。
    一顆奶糖,什麽樣的孩子哄不好?不行就兩顆,
    隻要宣傳到位,奶糖和喜慶之事捆綁起來,那每一次喜宴,就能買幾斤丶甚至幾十斤啊。
    這麽算,光是江南市場,就足夠消化每年的產能。
    接下來,就是正式招募工人了。當然是優先招募朱家的佃戶和村中的窮人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五月初二,寧采薇正式豎起招工大旗,組織招聘工作。
    她給出了底薪每月一兩,再加獎金的模式。能讓好好幹活的員工,每月拿到二兩,甚至三兩!
    當然,她的招聘條件也不低。不但要年輕,乾淨,勤快,還需要清清白白,
    還要對方的忠心。
    可是直到晚上,也沒有人來應聘。
    寧采薇也不急,她很清楚,這還是試探期。
    夜裏,朱寅等三人洗了澡,焚了香,就在臥房中商議大事。
    博山爐中香菸嫋嫋,用的是提神醒腦的蘇合。東窗前的花案上,花瓶中插滿了梔子花。
    整個屋子香氣氙氬。
    中間的圓桌上擺著時鮮的瓜果。有剛成熟的西瓜,嶺南的荔枝丶菠蘿。
    屋中點著羊角燈丶絳紗燈丶六角宮燈足有十幾盞,照的華屋中亮如白晝。
    可見,主人的生活清貴華美。
    朱寅坐在書案前,腳下一雙木履,手中翻著學員的名冊,神色思索。
    黑虎也洗過澡,毛已經幹了,得以盤坐在主人腳下打盹。
    寧采薇坐在圈椅上,一頭秀發就這麽披散著,穿著一件月白鬆棉中衣,卻是光著腳丫子,看上去非常慵懶。
    寧清塵坐在羅漢床上,紮著一個衝天小辮,起箍的小胳膊猶如鮮藕,渾身散放著奶香味。
    如今,朱寅和寧采薇明顯高了一截。朱寅的乳牙也全部換好,整齊潔白,咬金截玉。
    朱寅十一歲,寧采薇十二歲,寧清塵和黑虎都是兩歲了。
    朱寅因為天天喝奶粉,營養也很豐富,還每日練習騎射武術,比起同齡男童顯得更高挑丶更結實,氣質也相對成熟,
    說他是十三歲的舞勺之年,也會有人信。
    金釵之年(十二歲)的寧采薇,也像個豆蔻少女(十三歲)。
    至於寧清塵,已經完全斷了母乳,開始在眾人麵前奶聲奶氣的說話了。
    即便她刻意藏拙,也像一顆無法掩飾的明珠。
    很多人都說,寧二娘子太聰明了,簡直就是個精靈。
    她居然開始識字了!
    黑虎完全成年,修長健壯,聰明如童子,不知不覺就成了村中的犬王。
    朱寅端起案上溫熱的牛奶喝了一口,說道:
    「不算康熙兄弟和雲娘,總共二十一個學員,咱們怎麽分?」
    一群培養的學員也都大了一歲。年紀最大的學員已經是十五歲的少年少女。
    經過一對小主人九個月的培訓,都能用了。
    他們已經畢業。
    這二十一個學員,將分為兩個係統。
    寧采薇剝了一顆新造出來的奶糖樣品,塞進檀口之中,含著糖說道:
    「不看數量,你分吧,我不和你爭。情報工作更加緊迫,你多分幾個。」
    朱寅將花名冊遞給寧采薇,「我已經做過記號了。二十一個學員,十三個人幹特務,八個人幹商業管理。」
    「加上康熙兄弟,就是十五個情報骨幹。我有十五個特工種子,暫時夠了。
    1
    寧采薇也不奇怪,因為本來搞情報就需要更多人手。
    她毫不在意的說道:「商業管理上,莪有八個骨幹足夠了。商業上也要看天分。不行就是不行,用了就容易虧損。」
    「我還有一個有商業天賦的人才可用,顧起元的妹妹丶趙嬋兒的小姑子。」
    朱寅頓時想起去年秋社,在鬥草戲中大殺四方的少女,說道:「顧紅袖?」
    寧采薇點頭,「就是她。我已經和她比較熟悉了,別看她有點瘋癲,卻是商業上的好幫手。」
    「這些女孩子,丁紅纓丶嘎洛丶薛素素是女護衛,顧紅袖可以做助手,靳雲娘是大管家,我都有分工的。」
    「所以我的人手足夠,你的情報係統反倒還缺人手。」
    她看看花名冊,朱寅在上麵圈出了十三個人,分別是:
    「慕容狗蛋丶範憶安丶安曉雯丶唐央央丶李鉉成丶李寒秋丶樂正遠丶羅言丶
    徐曉丶莫問丶許清源丶張玉堂丶白晶。」
    再加康熙兄弟,這十五人就是朱寅的特務情報係統骨幹。
    實際上,康熙兄弟和少數年紀最大的學員,去年就已經擔負使命,執行一些任務了。
    寧采薇點點頭:「嗯,十二個男特務,三個女特務。對了,情報係統的名稱你想好了麽?就算是秘密組織,也不能沒有名稱。」
    朱寅笑道:「我想好了三個秘密組織的名稱,然後讓你挑選一個。三個名稱是輿情室丶圓鑒堂丶錄事寮。哪個好?」
    寧采薇一聽,頓時心中有數。
    朱寅想用的是聽上去很有迷惑性丶沒有攻擊性的名稱。
    不是那種殺氣騰騰丶陰氣森森的見不得光的名字。
    既堂皇,又低調。
    就算有人聽到這種名字,也沒有什麽大不了,不會聯想太多。
    說明朱寅非常理性,符合他曾經的職業性格。
    寧采薇想了想,說道:「錄事寮吧。這個名字最為低調,煞有其事,正兒八經。誰也挑不出什麽。反正也是暫時的名稱,要是將來真的能奪了天下,再改名不遲。」
    寧清塵奶聲奶氣的說道:「乾脆叫奸細會,間諜門,細作堂,讓別人一聽就知道不是好人。嘻嘻—」
    朱寅懶得理她的玩笑話,說道:「那就錄事寮吧。這是情報組織的正式名稱,代號呢?」
    情報組織應該有兩個名稱。一個是正式名稱,一個是代號。
    寧采薇還沒有說話,寧清塵又說道:「代號就叫虎牙吧。」
    寧采薇笑道:「虎牙不錯,我讚同。」
    朱寅想了想,點頭道:「好,采納妹妹的意見,代號就叫虎牙。」
    三人一商量,世界上最專業的特務組織錄事寮(虎牙),就這麽成立了。
    至於特務組織的機構設置丶內部條例丶操作實務,朱寅早就製定好了,而且都是保密內容。
    錄事寮的主官名曰司寮。副手名曰寮史。
    如今的司寮,肯定是朱寅自己兼任,因為誰也擔不起來。
    至於寮史,當然是寧采薇擔任了。
    她是主母,又是寧寅商社的社長,商業本身需要情報,同時商業網絡也能作為情報網絡。
    兩者互補性極強。所以,寧采薇應該是特務機關的二號人物。
    寮史之下,就是左右司錄。
    再下麵,暫設五個小組,分別管理總務丶財務丶諜報丶監察丶行動。
    這個框架十分簡單,但鑒於骨幹力量不足,暫時也隻能如此。
    寧采薇笑道:「我是商社的社長,宣社的秋使,現在又是錄事寮的寮史,身兼三職啊。」
    寧清塵叫道:「我呢!我啥都不是!」
    幾人又商量了一下兩天後的端午佳節,這才一起入睡。
    五月初三。
    善於馴鷹馴鴿的慕容狗蛋,終於等到一對獵隼雛鷹羽毛漸豐開始學飛,他決定正式開馴了。
    他雖然是馴鷹人,但不是為自己馴的鷹,而是為朱寅和寧采薇馴的。
    所以,他在馴鷹過程中,需要朱寅和寧采薇的配合。
    這天大早,慕容狗蛋來對朱寅和寧采薇說道:
    「主公,采薇娘子,額今日正式馴鷹,還請去親自喂食。」
    朱寅笑道:「終於等到這一天了,這可是獵隼啊,羽蟲三百六十種,獵隼能排前三!」
    說完就帶著寧采薇,興衝衝的跟著慕容狗蛋去了花園的鷹室。
    但見兩隻剛剛長齊了羽毛的半大獵隼,眼睛被蒙住,無精打采的抓在鷹架上。
    這是被熬的。
    而且喂鷹時,一定要蒙住鷹的眼睛,戴上眼罩。
    不能讓鷹知道,喂養它的是馴鷹人。
    慕容狗蛋獻上兩片豬肉,對朱寅和寧采薇說道:
    「請主公和小娘子,親自摘下獵隼眼罩,親自喂肉—」
    朱寅和寧采薇當然都知道這個道理,兩人接過肉片,然後分別摘下兩隻獵隼的眼罩。
    兩隻獵隼的眼罩一被摘下,立刻撲打著翅膀,盯著主人手裏的肉,張開彎彎的鷹嘴,嘶鳴不已。
    顯然餓得很了。
    沒錯,餓鷹也是熬鷹的手段之一。
    兩人將肉片塞進嗷待哺般的鷹嘴中,那對獵鷹一邊吞食豬肉,一邊死死盯著兩人。
    兩人也按照慕容狗蛋教的法子,伸手撫摸獵隼的羽毛,和它們互動。
    接著繼續喂肉,然後又親自喂水。
    最後,又戴上眼罩。
    朱寅問道:「一天要喂幾次?」
    慕容狗蛋道:「早晚一次就可以。每次喂肉,都需要主公和小娘子親自到場,摘下它們的眼罩。如此百日光景,就能認主。一旦認主,終身不忘。」
    「這百日之內,是最關鍵的熬鷹期,不能讓它們見到額的臉,若是見到額的臉,就會認為是額在喂養丶馴服它們,它們就會認額為主了。」
    「百日之後,它們不但能認主公和小娘子為主,到時也能飛了。若是養的好,能活四十年哩。說到靈智,不比五六歲的孩子差。」
    朱寅點點頭:「好,你好好馴養。隻要成功了,我一定重重賞你。」
    朱寅不禁想到不久之後,外出打獵時鷹犬相隨的場景,心中很是期待。
    寧采薇也很是期待。
    兩人剛剛出了鷹室,已經十四歲的康熙就來匯報情報。
    「主公,王瑞芳那裏,傳回新消息了。十日之內,南直隸提督學政要來南雍巡視,準備八月鄉試事宜。」
    「王瑞芳和其同黨董釋等人密謀,發動整個南雍和南京士子,聯名上書,爭奪鄉試名額—」
    「還有一件事,就是阻撓主公參加鄉試—」」
    朱寅聽到康熙的秘報,冷笑不已。
    很快就是大比之年,王瑞芳終於要動手了。
    如今的菊社聲勢浩大,已經稱霸南雍,具備掀起一場士林風浪的實力。
    其實鄉試考試前,還需要資格考試,也就是科試丶院試。
    科試丶院試不及格,又可以補考,補考叫做「遺才大收」。
    通過科試院試或者遺才大收的考生,並非一定能參加鄉試,隻是有資格分配鄉試名額。
    由此可見,先不說鄉試本身很難,就是獲取考試的機會,就已經很難了。
    這種製度,既保證了考生的質量和相對的公正,也預留了學官的操作空間,
    保證了學官的權威。
    因為考試名額是學官分配。
    所以,王瑞芳要想讓朱寅無法下場,有很多手段。
    比如讓朱寅無法通過科試丶院試。
    科試和院試,考官製度沒有鄉試那麽嚴格,這一關可以做手腳。
    但是,即便朱寅無法通過科試丶院試,也可以補考,也就是遺才大收。
    所以,他也可以讓朱寅連遺才大收也通不過。
    但這些法子是要冒風險的,需要勾結督學,屬於考場舞弊,他不敢輕易嚐試。
    那麽最好的法子就是,搞臭朱寅,讓朱寅背負罵名。
    隻要罪名夠重,朱寅不但沒有考試資格,還會被趕出國子監,甚至吃官司。
    怎麽搞臭朱寅呢?辦法很多。但是相信不需多久,王瑞芳就有毒計出來,
    「繼續盯緊他們。每日一報!」朱寅吩咐道,「不要心疼銀子,線人那裏,
    再加錢」
    「是!」康熙認真聽完朱寅的吩咐,立刻去辦。
    寧采薇冷哼一聲道:「這個王瑞芳,真是個壞種。設下毒計壞人前程,這是多大的仇?」
    朱寅順手摘下園子裏的一朵花,輕輕一嗅,漫不經心的說道:
    「這就是他找死了。他以為背後有一群大人物撐腰,就能吃定我,那就別怪我毀了他。」
    說話間,手中的花朵已經被他捏碎,瓣瓣飄落泥塵。
    「他不讓我參加鄉試,我不但要參加,還要考中!」
    寧采薇忍不住問道:「還有三個多月就考試了,你有多大把握?」
    朱寅也不隱瞞:「沈師說,我破題功夫大進,文章越發圓潤穩當,火候差不多了。沈師說,再下三個月苦功,有五六成把握能中,比他預料的要好。」
    「就算今年不行,下一屆也多半能中。」
    寧采薇聞言,心中很是高興。
    五六成把握啊,已經很高了。
    「小老虎,今年要是考中,你就是十一歲的舉人啊。」
    朱寅卻是知道,就算今年能考中鄉試,成為十一歲的舉人,他也不是大明曆史上最年輕的舉人。
    雖能空前,卻不能絕後。
    因為曆史上的萬曆三十年,也就是十幾年後,有個叫趙昌期的超級神童,十歲中舉。
    十歲的舉人!
    考官見他太年輕了,勸他晚幾屆再考進士。他就故意推遲兩屆,十八歲中了進士。
    否則,趙昌期可能會成為十一歲的進士。
    當然,朱寅若是考中舉人,絕不會接受「緩考」的好意。他隻會再接再勵,
    一鼓作氣勢如虎,成為十二歲的進士!
    出名當然要趁早。
    什麽故意晚幾年考進士,所謂磨煉性子,那是狗屁!
    PS:今天就到這裏了,睡了。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