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大膽去幹
字數:7355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衝脈也要分陰陽男女,男主陽,所以最好從督脈開始打通。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裏,上行入腦,並從脊裏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係。
如若是女人,任脈主陰,行於腹麵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所以,女子衝脈,最好是從任脈開始。
果然是博大精深,這裏麵竟然有這麽多道道。
不過經脈他懂啊,前世師傅雖然沒教他什麽這心法那內功的,但教回天十八針的時候,什麽八脈十二經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繼續往下看去,隻見書上說,衝脈之前必須能自如地控製內氣,讓其循序漸進,不然衝脈錯亂會容易走火入魔,而且切忌急於求成。
每衝一個穴位,需要鞏固經脈寬度和強度後再衝下一個穴道,不然會造成經脈破裂難以修複。
因此,要先學會控製內氣很重要。
控製內氣要增加丹田氣海的容納,也就是內氣的儲備,丹田之氣多了,自然就感受更為直接,就能更好地控製內氣。
丹田內氣增多最直接而且永恒的辦法就是每日吐納調息,日積月累自然會增加丹田之氣,並且能擴寬丹田氣海。
還有一種捷徑就是通過丹藥、特殊藥草、食物甚至特別功法增加內氣。
普通食物吃入身體會產生熱量供人消耗,而特殊藥草丹藥食物等,進入身體會產生特別的熱量進入四周經脈,最後匯聚於丹田之內,隻要好好利用,就能轉化成內氣存於丹田……
林風心想這就是所謂的靈丹妙藥了吧,丹藥不可求,不過奇花異草應該可以吧,自己沒事可以去山上采。
他翻到了最後一頁,也沒有什麽特別藥草的介紹,看來隻能通過漫長的呼吸吐納來增加內氣了。
果然成為武俠高手不是那麽容易的。
他又翻回所看的那一頁,繼續看下去:
至於特別功法,其實就是速成功法,不過對於初習內功之人來說並不可行,因為很可能會導致丹田破碎,從此再無修習可能。
因此必須打通一條完整的經脈後,丹田完全凝實了方能用特殊功法修煉。
還有一些比如陰陽雙修之術、采補之術、吸納之術等,這些都是較為邪惡的功法,雖然能快速成功,但也有可能走火入魔經脈錯亂,讓人迷失心智。
我擦!陰陽雙修之術?這個應該很精彩吧……
林風合上了書,還是老實的循序漸進吧,他閉上眼睛開始冥思吐納,一個時辰之後,不但沒有困意,反而更有精力,這玩意可以代替睡覺啊。
林風沒有繼續修習,而是坐到臥室書案前拿出一張紙,他要重新畫一張人物關係圖。
這個人物的中心就是聖女。
寫下聖女兩字後,他在一邊寫了夷州國三個字,然後連在了一起。夷州國既然已經被倭國侵占,那麽聖女很可能也跟倭國有關係,於是他又寫了倭國兩字跟聖女連在一起。
接著就是高山國,劉廣樹既然寫信說把銀子送往高山國,那麽說明高山國也跟著聖女有關係。
怪不得高山國經常侵入沿海,原來是劉廣樹吃裏扒外啊。
他又寫下了劉廣樹和吳繼業,吳繼業旁邊打了個問號,這個需要調查後才能確定。
這個聖女是個絕對危險的人物,不但跟大楚周邊國家有關係,而且一定收買了不少大楚的官員。
她甚至有圖謀不軌的可能。
好在林風離開楚都時給老皇上的一封信上說了此事。
林風相信楚帝一定會查的,現在他對於這內憂外患的事情非常敏感。
另外林風說了南宮博侵占金銅礦的事情,這事關乎錢財,老皇上恐怕更不會同意。
信鴿信鷹也差不多了,該讓它們試試送信了,不能對楚都的事情一無所知啊。
林風想起田曦兒她們來,不由得有些惆悵。
都怪自己,幹嘛給文妃看病?差點惹出滔天禍端。
林風突然想到這是義母的主意,義母到了楚都後好像變得有些奇怪,應該說有些勢力,又是讓他娶郡主又是讓他給皇妃看病的,當然也是為了另外一個郡主楚玥瑤。
雖然這一切都是為了林風好,但這確實都不是林風計劃之內的事情,尤其是文妃的事情,讓林風不得已離開楚都。
他沒事,可那文妃不行啊,林風若在楚都,真怕她隔三岔五的以生病為由讓自己去後宮給她看病。
老皇上可不是傻子。
林風甚至懷疑老皇上已經知道了,那可是後宮啊!
就在他眼皮子底下。
想到此處,林風不由得心下一跳,老皇上眼睛可揉不得沙子,如果他知道了文妃對自己如此依戀,一定不會放過自己。
怕就怕在他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那就肯定以後再找他算賬。
所以,必須要跟楚都建立聯係了,這樣有什麽風吹草動林風就可以知道。
楚都。
皇宮養心殿。
“黑蛇,有沒有平州南境的消息?”
“南境的南海國軍隊已經駐紮到了南夷的朗月城,目前沒有下一步的動靜。大概是想養精蓄銳吧。”
“朗月城?這不是大烈國祖宗發家的地方嗎?”
“沒錯皇上,因為我們當時跟大烈國的戰爭,致使大烈國對那裏疏於管束,因此成了無主之地。”
“大烈國在那裏發家,說明那裏應該不錯,可惜朕這些年並未開疆拓土,而且遺忘了幾個大烈國的疆土,比如東海的夷州國,本也是大烈國的版圖,朕若是當年及時出海收複,也不至於被倭國乘機占領並且給我們大楚造成威脅。”楚帝說道:“對了,那高山國以前也是大烈國的版圖吧?”
“是的皇上,提起夷州國,不知林風可向您說過那個聖女的事情?”
“他給朕的一封信中說了此事,還有渤海城萊遠縣的那個金銅礦的事情。”楚帝眼中寒光一閃,“這個南宮博膽子還真是大啊,這麽大的金銅礦也想占為己有,是想造反嗎?!”
“皇上,你想怎麽處治他?”
“現在跟南宮家的關係有些微妙,重罰不妥,不過不罰也不行,不然有損皇家威嚴,這樣更助長了一些大族的囂張氣焰。”
“皇上說得沒錯,我聽聞東麗國現在也不老實,如果他們對大楚有覬覦之心,那麽首先遭殃的就是燕州,那麽南宮世家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現在東麗國雖然沒有在我們邊疆找事,但他們不斷地向北擴張,都擴張到北域沙俄國的邊境了。其疆土實際麵積已經超過了內陸所有國家,其野心不言而喻。”
楚帝一笑,“內陸五大國,也隻有朕這個老不死的還在位吧。”
“皇上,你一定會千秋萬世的!”
“朕倒是真想千秋萬代,就像林風的詩詞說的那樣,做一個千古風流人物,可這是不可能的。其他四大諸國的君主都年輕有野心,朕跟他們無力去爭,隻能寄希望於太子了。隻是太子太過軟弱……”
“皇上,太子德行出眾,未來一定能成為明主。”
“明主?”楚帝搖搖頭,“他當不了明主,不過做個平庸的皇帝當然沒問題,可未來諸國形勢複雜,他太過平庸恐怕誤國……”
黑蛇一臉冷汗,這老皇上為何跟他說這些。
雖然他是楚帝信任的屬下,但楚帝從未跟自己聊過關於繼承者的事情。
他不敢多言,隻能低頭聽著。
“不過這畢竟是朕定的太子……而且換太子事關國運,所以朕決定全力扶持太子。”楚帝說道:“不過不能讓他太過軟弱了,有些事情需要交給他獨自處理,朕也該放放手,也正好休息一下。”
黑蛇抱拳道:“皇上聖明。”
“朕想以身體不適為由暫時不上朝了,讓太子替朕監國。我不上朝的這段時間,你們黑衣衛暫時聽候他的差遣。南宮博占礦的事情你報給太子交給他處理。”
黑蛇無語,皇上是不想得罪人吧,讓太子當這個冤大頭。
以太子的性格,肯定不會讓南宮博占領這個金銅礦的。
“皇上,那個所謂的聖女的事情呢?”
“這個不要告訴他,你們黑衣衛秘密調查此事,而且在黑衣衛中也要找靠譜的人,朕認為北鎮撫司正合適,畢竟是林風的手下。”
“遵命。”
“對了,有林風的消息嗎?”
“暫時還沒有。”
“朕突然覺得不該這麽早讓他去平州。”楚帝說道:“如果他在,讓他調查聖女的事情應該沒問題,朕知道他破案也是一把好手。”
黑蛇一笑,“皇上莫忘了高山國也是夷州國的附屬國,林風所在的泉州郡沿海就相鄰這高山國,那個聖女既然跟夷州國有關係,說不定跟高山國也有關係,林風說不定在泉州郡也能查到蛛絲馬跡。”
“希望如此,不知這小子在泉州郡怎麽樣了?現在估計已經上任了吧?”
“估計這幾日就有那邊的消息了。”
楚帝說道:“告訴他,別忘了庫監司司長的身份,別忘了掙錢。”
“這點他一定不會忘。對了皇上,林風臨走前曾讓我跟您匯報一下關於開兵工廠的事情,”
“兵工廠?”
“對,他說既然庫監司掌握了鐵礦資源,那就要好好利用起來,首先開一個鐵製品廠,主要用於民計民生。然後開一個兵工廠,用於支持大楚軍事。”
楚帝說道:“別人我不相信,我相信林風一定能夠幹好,他曾經說過他改造投石車巨弩車等遠程武器的事情,正好讓他在兵工廠中大力生產,把它們投入到各軍隊當中。”
黑蛇點點頭。
“寫信告訴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什麽想法,不用請示上頭,更不要管地方上的那些官員,隻要是對大楚對百姓有好處的事情就大膽去做。”
“是!”
泉州郡,郡守府。
“老爺,劉廣樹果然派了人去了東海岸,連夜乘船離開了福寧城,船的方向正是高山國那裏,暗影也已經潛伏在船上跟著去了高山國。”雪影說道。
“南海國那裏有什麽動靜?”
“南海國攻陷了南夷為數不多的一個郡城朗月城以後,就休養生息按兵不動了。”
“這是什麽意思?”
“或許是知道了大楚跟南越國和西川國達成了聯手協議,不敢進攻了。”雪影說道。
林風問道:“朗月城距離南部關隘多遠?”
“大約五十裏地。”
林風笑道:“他們不是不打,而是想伺機而動,距離這麽近,搞個偷襲很容易。”
“伺機而動?現在都在明處,怎麽找機會?”
“這就不好說了,主要是我們對南海國缺乏了解,不知己知彼,就不好猜測他們下一步的行動。”
“老爺,不如我親自去一趟朗月城。”
“你一人去不行,必須有個接應的,讓燕小六跟你一起去吧。別忘了帶上手槍和暗器,遇到危急情況一定先要自保,一定要想著脫身。”
“好的,老爺。”
雪影走後,林風帶著小武小毛還有幾個黑衣衛衙役騎著馬去巡查。
兩個縣的城牆已經開始修建,林風讓四門各自擴了一裏地,既然弄就弄得大方一點,不但增加麵積,縣城也要重新規劃。
兩個縣的東北西北主要為居民區。
東南主要為縣衙辦公地帶,設立各種官辦機構場所。並且準備在東南區建一所學院,所有孩童和書生都可以免費讀書,並且食宿免費。
西南為商業區。
中心建便民百貨市場,為老百姓采買提供方便。
正好朱家、明家和風家的店鋪大部分在西南,可以直接使用。
很多店鋪本想拍賣,不過有錢的人太少了,林風隻好近水樓台先得月,把陳家鋪子開在了西南區。
大掌櫃就是辛小妹,反正她最有經驗。
林風一路行來,百姓山呼海嘯般對林風行禮,高喊林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