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劉家大院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A+A-


    劉權家的大宅,位於村子中央,是一座青磚灰瓦、高牆大院的建築,氣派非凡。

    與周圍低矮破舊的土坯房相比,顯得格外醒目。

    何皎皎走到大門前,隻見兩扇朱紅色的大門緊閉著,門上掛著一對銅環,門兩旁蹲著兩隻石獅子,威風凜凜。

    地主鄉紳,稱霸一方,比蘇裏正家要氣派得多。

    她上前,輕輕叩響了銅環。

    “咚咚咚……”

    清脆的叩門聲,在內外回響。

    等了片刻,門內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誰呀?”

    “我是村東頭何家的,想要求見劉老爺,有事相商。”何皎皎朗聲說道。

    門內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傳來一陣腳步聲。

    “吱呀”一聲,大門打開了一條縫,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仆探出頭來,上下打量了何皎皎一番。

    “你等著。”老仆說完,便“砰”的一聲,又把門關上了。

    何皎皎站在門外,耐心地等待著。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大門再次打開。

    老仆走了出來,說道:“老爺讓你進去。”

    何皎皎跟著老仆,走進了劉家大院。

    院子裏,種著幾棵高大的槐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樹下,擺著一張石桌,幾把石凳。

    一個身穿綢緞長袍,頭戴方巾,留著山羊胡子的老者,正坐在石桌旁,手裏拿著一把紫砂壺,悠閑地品著茶。

    這老者,便是劉權。

    “你就是何家的?”劉權抬起頭,看了何皎皎一眼,問道。

    “是,小女子何皎皎,見過劉老爺。”何皎皎上前,微微拱手。

    “早聽聞你姓名,這些日子常有人來告訴我,說村頭老槐樹開了個醫館,開店的是個小娘子,今日倒是見到了。”

    說著點了點頭,“比想的還要小啊,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劉老爺過譽了,小女不過是學了一技之長,養家糊口罷了。”何皎皎再次恭敬行禮。

    “哈哈哈……”劉權突然放聲大笑。

    又突然收起了笑臉,說道:“你來這拜訪我,照理說來了的都是客,我應當看坐。”

    “但今日,老頭子我略有不適,也就不請你留下喝茶了。若是有什麽事情,就找門房幫你辦吧。”

    說著,深深吸了一口茶,漱了漱口,吐出。

    繼續躺在藤椅上,眯著眼,仿佛從來沒有人來過。

    何皎皎站在原地,看著此時劉老爺子顫動的手指,目光微凝。

    她沒有多言語,轉身離去。

    出門前,劉權的眼睛微不可查地眯開一條縫隙,看著何皎皎的背影。

    何皎皎找到門房。

    門房見到何皎皎問道:“敢問姑娘有何事?”

    何皎皎笑道:“攪擾了,我家藥田開墾,請問有沒有帶可調犁評的曲轅犁和耕牛,能否借我一用?”

    門房搖搖頭,說道:“這我做不了主,這等器具可珍貴著呢,你得去問問我們家老爺”

    “剛剛我見過劉老爺了,他讓我找您,我可以出銀子租的,還請通融通融。”

    “不寫,若是我家老爺同意,會給你手書,若是沒有,那便是不同意。”門房繼續搖頭,“姑娘,你聽我一句勸,我家老爺可不缺銀子,既然老爺沒有主動說明此事,那便是不借。”

    “姑娘還是請回吧。”

    即使如此緣由。

    這劉老爺明知門房不會借予她,卻依舊讓她來找門房處理。

    想必是想讓她再回去找他。

    何皎皎抿唇淺笑,既然如此,她也便再回去見見那劉權,看看那老頭葫蘆裏裝的什麽藥。

    再次推開宅院大門,院子裏,老者依舊坐在樹下乘涼。

    見何皎皎回來,劉權終於懶洋洋地動了一下身子,笑著說道:“何姑娘又來此,是遇到了什麽難事嗎?”

    何皎皎拱手,“小女此來為了借犁具與耕牛一用,門房說需要劉老爺的手書,請劉老爺開個價,我好知道劉老爺需要什麽。”

    “哈哈哈……”

    院落中傳來劉權蒼老又爽朗的大笑。

    “何姑娘太有意思,今日不談此事,聽聞何姑娘醫術高超,村中無論大小疾病,何姑娘都是藥到病除。”

    “今日閑來,想與姑娘論道醫術一道。”

    說著,朝著門口喊道:“來人,看坐!”

    說罷便有人急匆匆趕來,端來椅凳,沏好茶水。

    何皎皎一時沒有轉過彎,這劉家的轉變過於突兀,這劉老太爺擺她一道,又突然要與她論道醫術。

    莫非這劉老爺患有什麽隱疾?

    既想要求她看病,又想給她來個下馬威,借她來求曲轅犁之事,反過來讓她求他。

    何皎皎胡思亂想著。

    “何姑娘,老夫前些日子去縣城拜會縣令大人,恰巧遇到方大夫去給縣令公子看診,於是便在門房等候了一會兒。”

    何皎皎微怔,去見了縣令?

    莫非他是受縣令所托,故意來此刁難於她的?

    何皎皎不語。

    “待到方大夫出來,我便瞧見縣令大人臉色不太好看,我就多問了一句,說是何事讓縣令大人如此心煩。”

    何皎皎配合地點了點頭。

    “我與縣令許多年前曾是同考,之後也一直有些交情,見是我來了,便說開始倒苦水。”

    “開始就罵保寧堂的方大夫無能,說他兒子起初得了消渴症,吃了保寧堂的藥有些好轉,可前些日子足部開始沒了知覺。方大夫看了後換了一些藥,可過些時日足部居然出現了潰爛。”劉老爺邊說邊歎氣。

    何皎皎聽後,這消渴症在京城富貴人家頗為常見。

    這足部潰爛是此病較為典型的並發症狀之一。

    此病脈象發沉,四肢血流不暢。

    故尋常大夫認為此病緣由乃是脾胃濕熱,血流不暢。

    還有人認為是飲酒過度,以至於傷了津液,所以才會口渴,尿頻,腎氣不足。

    然而祖父卻不這麽認為。

    曾有人上門求醫,祖父便說不許吃精米精麵,糖油忌用。

    平日裏可將苦瓜碾碎成汁液,煮沸後沉澱為漿液。

    需要日日服用。

    數月後,病人再次登門,雖有些許消瘦,可足部麻痹頓消,與常人無不同。

    病人以為自己大好,又是日日不忌米麵飴糖,不過數月後便離開人世。

    祖父哀歎,此病為多糖病,乃富貴人家之病,若要治愈難如登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