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找到死者信息

字數:4800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法務團隊是幹什麽的,是你用來處理這樣不占理的私事的嗎?”
    “快別說氣話了。”
    “走吧,我帶你去吃點別的東西。”
    聽出來周知墨對他的關心,元藍山高興的急忙打開車門:“那就走吧。”
    不得不說,元藍山周圍的人都很厲害。
    楊醫生辦事的速度也是坐火箭的,出乎人意料。
    第二天早上十點,周知墨就接到了他的電話:“你好,楊醫生。”
    楊醫生直截了當告訴他:“周警官,和你昨晚說的那些條件相符的病患,找到了幾個。”
    “我加你微信,具體的資料,發給你。”
    “我覺得,這裏麵至少有一個人,一定是你們要找的人。”
    周知墨笑了:“好,我現在加你,謝謝了啊。”
    雖然楊醫生說的好聽,周知墨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畢竟大家查了這麽多地方,都沒有找到線索。
    短短一晚上的時間,非專業的人,怎麽能這麽快找到。
    很快,周知墨就被自己的大意和輕視打臉了。
    他打開楊醫生發來的資料,越看越吃驚。
    裏麵一共有三個人符合他提供的信息,三個人除了姓名、年齡、身高、血型和地址。
    還有每個人詳細的住址,工作經曆等等。
    周知墨看著這份完美無瑕的文檔,真是驚掉了下巴。
    他甚至自愧不如,就算自己出去查,都不一定能做到,這麽快整理出這樣一份完整的檔案來。
    這會兒,顧不上感歎這些,他趕緊拿著打印出來的文件,去找小馮和蘇法醫。
    “小馮,你快看看,這三個人,哪一個和死者的相貌更吻合。”
    小馮站起來,接過他手裏的資料:“第二個人。”
    周知墨問他:“怎麽判斷的?”
    小馮告訴他:“這個人的臉龐,其實是瓜子臉。”
    “這張照片應該是前幾年的,臉上還帶著嬰兒肥。”
    “但是仔細觀察,就能看到,她是瓜子臉。”
    “再說死者吧,雖然麵目腫脹腐爛,但是骨架是不會騙人的。”
    “而那兩個人,臉部尺寸和死者對不上。”
    第(1/3)頁
    第(2/3)頁
    小馮繼續看著詳細的資料,他越來越肯定:“對,一定就是這個人了。”
    周知墨問他:“怎麽這麽肯定?”
    小馮回答:“這份資料上寫了,這個人結婚早,生孩子的時候在老家。”
    “找的老一輩接生婆去接生的,腿骨被掰裂開過。”
    “我看過死者的屍體,當時以為是出過事故,就是這個位置。”
    “這上麵寫了,這女的生過兩個孩子後,自從外出打工,就不想再回家了。”
    “而帶她出去的人,都是早些年出去打工的小姐。”
    “她去的地方也是足浴店和洗頭店這些地方,這也許就能解釋她曾多次流產的原因了。”
    “因為在老家生孩子,在外地做流產手術。”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我們找了所有的醫院,都沒有找到她的生孩子記錄。”
    “她根本就沒有入院,當然沒有檔案。”
    周知墨按著小馮的肩膀,讚許的說著:“小馮,你做的越來越好了。”
    “這一番分析,很到位。”
    小馮有點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頭兒,這些東西你什麽時候查到的?”
    周知墨看著手裏的資料笑著說:“這哪裏是我查到的啊。”
    “昨天下班時候,咱不是還都沒線索嗎?”
    “晚上出去看牙醫,遇到一位高人,當時也沒抱太大希望。”
    “沒想到效率這麽高,還快,剛才就把這些給我了。”
    小馮吃驚的看著他:“這也太厲害了吧?這麽神奇的人物啊。”
    周知墨點頭:“是啊,挺出人意料的。”
    “先不說這個了,能確定是這個人嗎?”
    小馮認真的點頭:“頭兒,錯不了,就這個了。”
    “死者身上的特征,和這個人都對上了。”
    “這裏麵帶的這個片子,也能對上。”
    “絕對不會錯的。”
    得到肯定答案,周知墨就帶著這個人的資料,叫上人出發了。
    資料上寫的清楚,這個人名叫方月月,家住在柿子村。
    工作這麽多年,周知墨還從未到過這個地方去。
    這一次,他們跟著導航來到了這裏。
    第(2/3)頁
    第(3/3)頁
    地如其名,這裏真的是路邊和山上,有很多柿子樹。
    已經入冬了,樹梢上的柿子隻剩下一些,是留作山間鳥兒過冬的食物。
    聯係了這裏的村支書,由他領著大家,去了方月月家裏。
    一處小院子,幾間瓦房,隱匿在竹林深處。
    周知墨問:“方月月之前的婆家在哪裏?”
    村支書放慢腳步:“婆家就在不遠處。”
    “那時候他們年紀小,我記得不上學了沒幾年,他們兩個人就在一起了。”
    “大家都是鄉裏鄉親的,也都知根知底。”
    “孩子非要在一起,大人發現的時候,都已經住在一塊兒了。”
    “大人也沒辦法,不好說什麽,就隨了他們。”
    村支書回憶著:“當時年齡不夠,也不能打結婚證,就是叫著大家一起吃了飯,辦了酒席。”
    “這就算結婚了,兩家人就成了親家。”
    “時間不長,方月月就懷肚子了。”
    村支書停下對他們說:“為這事,當時我們幾個村幹部,還被鄉上和縣裏罵過。”
    “說我們計劃生育工作不到位,大會上劈頭蓋臉罵我們。”
    周知墨問他:“那後來生孩子是在家裏嗎?”
    村支書告訴他:“是在家裏。”
    “那家也窮,沒多少錢,再說了,結婚證,什麽都沒有,怎麽去醫院生孩子呀。”
    “本來就抓典範,把他們罵的,他們再去醫院生孩子,不但辦不成,搞不好還要被罰錢。”
    “一來二去,就在家裏把孩子生下來了。”
    “這年輕娃娃也不知道計劃,生了一個還抱在懷裏,肚子就又大了起來。”
    “哎,眼瞅著老二也生了。”
    周知墨問他:“那兩個孩子呢?”
    村支書歎聲氣:“哎,兩個女兒,都被一家人帶走了。”
    “好了沒多久,方月月就和那些女人一起出去打工。”
    “跑出去見到外麵的世界了,心就回不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