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涼涼的說桃花溪
字數:4360 加入書籤
兮合所用移景法乃是六丁六甲之術,這方丈雖是地主,卻也進不來聽不見。至秀出去請方丈進來,也要兮合允了才行。
扶禮觀方丈進來後就貼著門口牆邊一站,低著頭。
楊暮客想湊過去瞧一瞧那低頭下麵是個什麽表情。
至秀坐好後靜靜喝茶。
兮合琢磨了下開口說,“方丈欲煉煞神成遊神之計已經不成。紫明師叔所下敕令,歲神殿領了授權。不知方丈如今何計?”
方丈聽後低頭站著一會兒,才抬頭露出笑臉開口道,“上門法旨我等定然遵守。”
楊暮客看著皮笑肉不笑的方丈,覺著真是太欺負人了。怎麽能這樣為難人家小宗門……所以楊暮客正襟危坐,言道,“貧道以為兩位真人坐鎮此方天地,隨人道昌盛,扶禮觀亦會與之同進。”
方丈趕忙作揖,“多謝紫明上人吉言。”
兩位真人都不吱聲,楊暮客隻能繼續說。“貧道有份功德於周上國,未曾收回。不知方丈可代為監管?”
方丈恭恭敬敬地問,“不知上人有何吩咐。”
楊暮客抿一口茶,“周上國與塗計國之戰,定然死傷慘重。貧道與周上國主有約,塗計國手無刀兵者,餓死一人,減他一刻陽壽。這事本來我待出了國,那戰打起來囑咐周上國國神檢查。然走得匆忙,疏忽此事。如今交予你扶禮觀代貧道監管,可否?”
方丈低下頭,“上人吩咐,扶禮觀定明察秋毫。”但他心中卻不明這小道士言說此事何意,打一巴掌給個甜棗的話,那這甜棗也太小了點,這棗果怕不夠一個遊神所用。
楊暮客眯著眼,他當然不會以為如此便足了扶禮觀之需。他本就想出了周上國遇著合心的妖鬼送了此份功德,了卻因果。但方才所觀炁脈之象,塗計國妖氛濃重。那琅神算計楊暮客一場,這梁子本就結下。扶禮觀如今又結因緣,那便攛掇扶禮觀去得罪琅神。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琅神侵染人間該不該管,該。那該誰去管?正法教盧金山。
楊暮客如何得知?
盧金山福景子說是領命徹查淮州郡邪蠱之事。本就是有頭有尾。淮州郡邪蠱是誰放的,是金蟾教掌教。放的是什麽巫蠱,是琅神巫蠱。
兮合道人也說了後麵之事,人道與天道進程未改。但塗計國呢?塗計國可不算小事了吧。
盧金山的遊神為何會出現在周上國的路途之中,楊暮客上一次與兮合真人相談,雖記不得,但玉香一字一句複述,楊暮客也猜得出,兮合真人與盧金山並非同事。
那就有個問題了,這盧金山管得了麽?若還是福景子,那定然是管不得。那日船上福水子欲言又止,想談什麽?福水子是船上值守,停船靠岸短短時間便離開,楊暮客與他交集不深。那麽唯有為他人帶話,所以福水子才徘徊許久。
楊暮客眼界雖淺,但有跡可循之事他又怎能不知。那福景子定然也已在周上國。
於是楊暮客借由周上國功德作引,要扶禮觀去協助盧金山清理塗計國邪神侵染。他問兮合真人,“塗計國受琅神侵染,正法教可有處置之法?”
兮合真人笑道,“自然有行走處置。盧金山行走已助周上國人道,先守住周上國人道,才能徐徐圖之。”
而後楊暮客看向扶禮觀方丈,“周上國本就是你扶禮觀俗道收攏香火之地,你扶禮觀也處置了邪神降蠱之災。可有其他動作?”
扶禮觀方丈終於憋不住冷笑,“我等自然全力協助周上國國神。”
在座沒有傻子,楊暮客的心思眾人皆知。
楊暮客也不藏著掖著,單刀直入,“貧道見過邪神傳教妖氛,不忍再有生靈受苦。請扶禮觀相助盧金山行走,快快解決才好。”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這個聲音沒聽過,不是迦樓羅,不是兮合,亦不是至秀。眾多人眼皮底下關照自己,是否會是上清門的大能?暫且保留疑問,畢竟在周上國醫治屍身的時候,那一戒尺確實是自家高人打的。
楊暮客就這樣滿懷心事地乘雲回到了小院之中。斯基道長目送小道士進了院子才乘雲離去。
小樓讀了一天的書,顯得有些疲憊。閉著眼睛小憩,玉香在她身後站著捏頭。楊暮客瞧了瞧沒做打擾,轉頭去找季通。
季通也不是憨傻之人,進了書庫又怎能不尋一些俗道之術。雖用不出那些需氣感、靈覺之術,但長了見識。季通已非當初那駕車的糙漢子。若披上一身俗道道袍,他亦能裝得有模有樣。
季通見自家少爺進屋,笑嗬嗬地上前,“今個兒又做了大事兒?”
楊暮客懶洋洋地往坐榻上一躺,“你又知道了?”
“北方山頭星象迷蒙,電光閃爍,靈炁都散了。還能是小事?”
“去了觀星台,那書中的觀星之法可用得熟稔?”
“方位有些偏差,卻也比自己觀想順暢許多。許多計算錯誤之處已經改正。小的如今可自行冥想七星天罡變。如今也明白是在四象星宿其中擇七星定位,並非特指七顆星辰。”
楊暮客點點頭,“你倒是機靈,知曉學以致用。今日那些個俗道可有什麽趣事發生?”
季通聽完站著愣住,臉色瞬間脹紅。“小的聽不來那些道士論經。”
楊暮客眨眨眼,然後怒道,“你這不學無術的。肚子裏沒半點墨水,與其他俗道交流的機會你偏偏付之東流。愚蠢!”
季通哼哼唧唧,“少爺你又有許多學識?我也不曾見你著書立作。”
“哼,夏蟲不可語冰。”楊暮客說完走進裏間打坐清修。
於扶禮觀第三日依舊是早起采霞,修了早課穗光再次來接。楊暮客早有預料,扶禮觀開放的書院定然非是正法典籍之所。但到了那閣樓後還是感慨,這麽大的書樓隻留一日可惜了。
穗光將楊暮客引進樓裏,囑咐了幾句便離去。
楊暮客在一樓打量著書架。
書架上碼放著紙質書籍,書架隔層都刻畫著驅蟲祛塵的符文。再回頭一看,大門上鍍著一層靈炁隔膜。冷熱常溫,幹燥無風。倘若俗人進了這屋子,估計兩個時辰便要脫水而亡。哪怕修士可運轉靈炁交互,但久了也使人疲勞。
第一層是俱是典儀書籍。有記述曆史上邪神於蝦元時代的典儀,有龍元龍族祭祀先天神隻的典儀。這些個楊暮客都沒多大興趣。
蹭蹭上了第二層,第二層是有關禮的書籍。
楊暮客記得那斯基道人所說,扶禮觀有禮經。他找了一圈,果然在末尾的書架上找到了一本原本。前麵的大多都是修士批注版本。他隻想看看扶禮觀的得道之人所著書籍,沒興趣拾人牙慧。於是抽出一本原典捏在手裏繼續往上走。
三樓是雜書。多是些遊記,雜記之類的書籍。
楊暮客挑了一本《西海見聞》,然後又拿了一本《中州遊記》。作者同為一人,叫祁昶真人。祁昶不是道號,就是本名。楊暮客對於扶禮觀幾位仙人入觀之後就見過香火牌位。這祁昶正是其中之一。想來成仙得道之人的留筆應該有趣。
三樓的隔間有閱覽室。閱覽室裏開窗通風,隔絕與書樓陣法。在此看書自然不懼失水之疾。
禮經有點類似於逍遙遊。通篇都是寓言故事。講述了各種禮的由來和規章。
其卷首卻有禮教乃治民之本這句話。但並非最重要的句子。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