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無相者籠中困獸,笑坐高樓
字數:4225 加入書籤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由季通開路,工地裏的工人盡數讓開。
很快便找見了一處遠離高樓的工棚,小樓傾聽著數個道士的匯報。
楊暮客也是一身道衣,樸實無華。跟那些道士站成一起也分清例外,唯手中一把扇子顯得身份與眾不同。季通湊到楊暮客耳畔說了句還有事情,便輕聲退下。
領頭的道士匯報完了工作,小樓抬頭看見了拿著折扇站在外頭的楊暮客。招手讓他過去。
“府衙那邊怎麽說?可要耽擱棚戶區那頭的遷居?”
“就是見財起意的小事兒。今日過去也變了了,小樓姐不必掛心。”
小樓點點頭,“你既辦好,那棚戶區那邊也要開始動工。也不必分期候著。方才道院的道士說,荒地裏有些荒墳。有主的給錢打發便好,無主的處置起來比較麻煩……也不知是誰家留下的,無名無姓,夷平之後要擺科儀請神鎮壓煞氣。你覺著如何?”
楊暮客摸著下巴,些許汗毛不似往日光華,“貧道許給虞慶山修個雕塑給他。那裏便紀念當今英雄,虞太保吧。英靈鎮守,總比那些不靠譜的道士行科強些。”
小樓笑了笑,“你有法子就行。省下的錢讓玉香給你開小灶。”
楊暮客一拍手,“這個好。”
一行人頂著正午太陽回家。曬了會兒太陽,楊暮客終於覺著有些熱,舉起傘遮陽隨賈小樓上了回別院的飛舟。
飛舟上小樓拿出一個畫本,裏麵是道院裏選出的門獸。
有獬豸,有貔貅,有玉虎,有贔屭。
因為是人民公園,自是開放與民眾。獬豸肯定是不用了……圖財,貔貅倒是不錯的選擇。玉虎幾個姿態憨態可掬,也比較符合小樓的審美。至於贔屭,文人喜贔屭駝碑,若有好文章引文人騷客亦是不錯。
楊暮客插嘴說,“門前站兩隻鶴吧。”
小樓抬頭看他,“我做生意,不選貔貅,選鶴鳥?而且這本子裏也沒畫鶴鳥。”
楊暮客笑了笑,“還不是那些個工匠圖省事,鶴鳥細腿支撐,工藝難做。若用祭金,雖堅固卻受靈炁侵蝕。若用原石一體,則易碎易倒。”
“你都說了缺點,為何還要用鶴?”
“姐姐是自朱顏國來的,朱顏國天妖與人共治。擺了兩個鶴鳥既說明了身份,也預兆吉祥。”
小樓輕笑一聲,“你當真是會難為人的。若真用了白鶴雕像,怕是那些工匠要罵你哩。”
玉香過來甜茶,也多嘴說了句,“少爺若是喜天妖,不如坐兩隻大鵝。又厲害又好看。”
小樓點點頭,“玉香的主意不錯。”
楊暮客搖頭,“大鵝太凶。比老虎還凶,人民公園,日日來往之人看到凶獸,福氣都被嚇走了。”
小樓搖了搖頭,提筆建議白鶴。若白鶴難做則選貔貅。
與道院俗道來往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道士為了討好貴人,送來中州的奇物供貴人消遣。
到了鴻臚寺別苑。吃完午飯玉香將道士送來的“花間樂本”拿出來放在桌上。
小樓輕輕打開樂本盒蓋,裏麵第一張是天妖羽絨織做的扉頁。三個清秀的字跡,花間戲。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道爺慢走。”
楊暮客背著手出了屋子。
京都裏的人道氣運還在變。尤其是朱雀門,本來殺伐煞氣堵住了宮門口,內外不通。但昨日一把火燒幹淨了煞氣。內外相通,人心浮動。
亞爾道長的骨灰被送進了官祠,朝廷的淡化處置讓民間議論紛紛。
楊暮客溜達在城裏,人們隻要是見著道士,都要插手彎腰。遠遠看著皇城,本來羸弱的氣運聚集在了前殿,亦或者說是議政殿。南離火明耀,居內宮的金炁退讓一方。
城中的守衛更多了,來往的巡察不但沒有減少,甚至比宣王作亂之後還要多。
可見昨日有道士衝進禁宮教訓人主的事情,讓護衛部門都敲響了警鍾。楊暮客又掐了奇門陣道之變,竟然隻有國神應了,其餘神官都還未應。他嗬嗬笑著散去法訣。
虞慶山乘風而來,“拜見紫明上人。”
楊暮客轉到拐角,捏了個訣走進陰間。“護法神何事來尋?”
虞慶山深揖道,“上人擺奇門,我等未應,本神得神司之命,來問明詳細。”
楊暮客將虞慶山扶起,“沒啥,就是想看看街麵上那些人的命數。看看這京都氣運可改,又有哪些當改未改。”
虞慶山抬頭看了看楊暮客的表情,這小子竟然隻是微笑,讓虞慶山琢磨不透。虞慶山位列三公,跟著兩個老狐狸鬥法鬥了半輩子,一個人可能如此轉性麽?他不信。莫不成以前那小道士天真耿直的性子是裝的?
楊暮客齜著白牙,“護法神在瞧什麽?貧道可是比以往俊俏了?”
虞慶山搖了搖頭,“小神隻是怕上人生氣,所以細細觀察。”
“貧道不氣,奇門之法諸神官應對周全一些本就是好事。尤其是京畿重地,昨兒貧道行徑點醒諸位,該記貧道功德。”
“是是是……”虞慶山趕忙應下。這小子說話雖然還是一副俏皮模樣,但明顯比之前要收斂許多。尤其是最後一句,該記他的功德。這話非是說給虞慶山聽,而是說給陰司聽。
紫明上人點明了要求,道牒文書上要寫得好看些。要先記功德,再記放浪行徑。
楊暮客跟著虞慶山行走在陰間,舉手投足之間靈炁將陰陽二分擾亂,他二人能見著野鬼流竄,陰氣濁灰成絮,也能見著人來人往,叫賣之人匆忙。
楊暮客跟虞慶山說,“本來要給你修個雕塑,修在正中央。現在有個好地場,是那永平坊的一片小荒山,荒山裏竟是些舊墳,用你的香火氣去鎮壓陰煞。想來護法神願意幫襯我等吧。”
虞慶山笑笑,“怕辜負了上人厚愛。”
“就是清理陰煞而已,給你添添陰德。”
二人說話間竟然走到了國子監,再往前不遠便是東市。東市以北是勝業坊,虞慶山生前的宅院就在勝業坊。他們溜達著便看見了那棟宅院。虞府的匾額已經摘了,虞慶山死後,虞府便歸還給官家。不過街口牌坊下多了一個贔屭獸駝碑,書寫了虞慶山的一生。
再往北走,不遠處就是米家。車來車往,米家也在準備搬離京都。
二人打陰間裏看見的米慧,米慧在街口牌坊下燒紙。
虞慶山感慨道,“這是燒給他兒孫的,倆人都沒入米氏宗祠,成了孤魂野鬼。”
楊暮客站定了打量,“這米老兒是個狠人。”
虞慶山側頭看了看上人表情,“不狠……做不得三公。”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