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字數:4939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瞧著王布犁的方案。
    縱然秦淮河兩岸的職業婦人多,但出挑的隻有十六家,統稱十六樓。
    至於什麽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都是不入流,純皮肉生意。
    這小子一出手就是要橫壓十六樓唄?
    這份商業策劃案當中,王布犁針對的目標客戶人群主要有兩類。
    一個是豪商富戶子弟,另一個是勳貴子弟。
    正所謂崽賣爺田心不疼。
    這些人都有錢,有閑。
    重點勳貴子弟,他們爭強好勝,正是年紀輕狂的時候。
    在荷爾蒙以及酒水美女的催促下,很難把持得住自己,不去一擲千金。
    這些人家裏要錢有錢,要勢力有勢力。
    連朱元璋都不能給他們的壞習慣掰回來,無奈隻能放棄,進而培養勳貴家族裏的幼小孩童,妄圖從小培養勳貴子弟的好習慣,為大明肅正風氣。
    潘驢鄧小閑,光是明麵上他們就占據了三個。
    配上姑娘們的紮暖濕香軟,誰能扛得住此等誘惑?
    “郭主事,青樓咱一定選秦淮河最好的黃金地段。”王布犁侃侃而談:
    “青樓門外站他媽什麽醜陋的龜公啊,就得站一水的皇宮裏的宮女,身著華服,八字排開。
    客戶一進門,甭管有事沒事。
    姑娘們都得齊刷刷的跟人家說我能為您做點什麽嘛?
    一口地道的吳儂軟語,保準進門的客戶倍有麵子。
    外在主打一個奢華,進門就給姑娘們一兩銀子小費打賞,你能拿得出手嘛?”
    “啊?”
    朱元璋張著嘴,不知道要如何反駁。
    得益於出身低微的緣故,他出行的排場並不是很講究。
    對於這方麵是一點研究都沒有,就是規定車輛什麽的得到什麽品級才能描金雕飾龍鳳。
    當然朱元璋也對排場進行了細致的劃分,比如京官三品以上才能乘轎子出門,可有的官員並不能養得起一輛轎子(四個人抬,八人抬屬於僭越)。
    “咱再外麵還得畫上一片停車場,不能免費。
    全都是高頭駿馬,一般的牛車驢車你都不好意思停這。
    再說樓裏全都得是唱跳俱佳的姑娘們,琴棋書畫,吹拉彈唱。
    最重要的是姑娘們腰還得軟。”
    “嗯?”朱元璋麵露疑色。
    “腰乃人體中樞結合處,體態的呈現上占了七分功勞。
    腰粗則壯;腰細則軟。
    腰壯則勁足;腰軟則體酥。
    勁足者剛猛強硬,虎虎生威;
    體酥者纖柔嫋娜,步步生蓮。
    酥如春水柔似弓,剛似法杵勁如鬆。
    道德經有雲,剛不可久,以柔克剛。
    正所謂是美女殺人不用刀,勾魂奪魄全靠腰!”
    啪。
    王布犁說道興奮處,忍不住拍了下桌子。
    朱元璋瞪大眼睛,被王布犁給先聲奪人。
    一頓輸出說的腦瓜子嗡嗡的。
    這都他娘的什麽跟什麽啊!
    按照朱元璋以前的理解,當皇帝就是餓了可勁吃大餅大肥肉不限量,睡醒了膩味還能換點麵條接著吃。
    讓他想象山珍海味,真沒想出來過。
    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雖然沒有讓東宮娘娘天天烙大餅,但也就是羊肉、鵝肉、豬肉輪換著來,不怎麽吃過牛肉。
    要不然禦廚徐興祖跟了他二十多年,怎麽能做的一直合乎他的口味。
    珍珠翡翠白玉湯可不是誰都能做出來的。
    還是朱元璋從小窮慣了,這個人心中有他朱家的大理想,對於一般享受的事不在乎。
    光看朱元璋天天勤政的樣子就能瞧出來了,可不是結局一根繩的崇禎似的天天瞎勤勉。
    即使製定政策在某些方麵屬於老朱家祖傳的技能了。
    朱元璋還真是不奢侈。
    或者說很多人要是同樣有朱元璋的經曆,不知死了多少次了。
    就算沒有死,在麵對巨大的成功,很難有人不飄起來的。
    “郭主事,崩管其他的,咱主打的就是一個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朱元璋對於品控管製並不怎麽在意,比如發寶鈔這事。
    但是一聽別人花最多的錢來逛他開的青樓,還是很滿意的,唯一就是有點小瑕疵。
    “王典吏,咱雜瞧著這排場比皇帝還大咧。”
    朱元璋稍微有點不滿意這一點。
    還用宮女?
    “你沒見過陛下的排場?皇帝的排場比這大多了。”王布犁毫不在意的道:
    “那陛下出行千呼萬喚始出來,前麵武將開路,後麵文官跟著,中間親軍護著,周遭沒有幾百上千人能行嗎?
    他們有什麽資格敢跟當今陛下比排場!”
    “哈哈哈,也是。”
    朱元璋咂咂嘴,咱平時出行排場這麽大嗎?
    能讓旁人羨慕,朱元璋就覺得很爽了。
    王布犁的這份策劃書寫的內容不少,朱元璋了解了前期後,就是這宮女的問題,他還得回去問問自家皇後,能不能放行。
    不過朱元璋相信,咱家妹子肯定跟咱一條心。
    他接著往下看策劃案。
    首先第一條被圈住的重點就是炒作。
    請文人寫點酸詩鼓吹幾個姑娘,競選花魁,在給花魁們找幾個相互不對付的金主。
    暗地裏叫花魁鼓動那些人用真金白銀砸榜。
    看到這裏,朱元璋是有點懷疑的,叫他們出錢他們就出錢?
    你小子是誰啊!
    朱元璋帶著疑惑仔細往下瞧。
    原來花魁金主打賞砸榜的錢,五成返回。
    一成歸花魁,一成作為青樓運轉經費。
    另外三成歸國庫。
    “十成裏,咱才拿三成銀子?”朱元璋瞪大眼睛顯得不可置信:
    “這也太少了吧?”
    王布犁卻毫不在意:“咱們從零到三成,已經很不錯了,不這樣做,你連拿三成的門子都沒有呐。”
    “他娘的。”
    朱元璋對於王布犁的收入分成極為不滿意,嘴裏罵罵咧咧的。
    這策劃案的分成也忒他媽的少了。
    朱元璋壓製住心中的不忿之意。
    你前麵說的那麽好這麽好,結果搞這麽複雜,咱這個大明皇帝才得三成銀子。
    豪紳子弟都拿五成,朱元璋是極為不滿的。
    當然這十成銀子全都是他們出的,朱元璋也不拋開事實不談。
    “全都該是朕的銀子!”
    朱元璋覺得這樣費勁巴拉的整如此多的花活,還不如他娘的多印寶鈔,來錢快呢!
    “花魁憑什麽得一成,太多了。”
    聽到郭主事這種小家子氣的話,王布犁都被氣笑了。
    花魁說破大天去也是賤籍。
    一點分紅都不給,或者選擇給她分紅以及畫個大餅,她們發揮出來的主觀能動性那是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