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他們都太想進部了(求訂閱)

字數:12800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很生氣,也很憤怒。
    他現在絲毫同情不了其餘人。
    他也不會再共情諸如以前的自己的那種人了。
    他全家餓死,向地主借塊地葬父母都沒有的悲慘經曆,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朱元璋是如今整個天下的皇帝,是全天下最尊貴的人了。
    他的屁股早就不跟尋常百姓坐在一起了。
    而且他坐的那個位置,除了他的好大兒之外,誰想靠近都不行。
    距離大明京師不足百裏的知縣,堂堂七品官,竟然會因為給母親治病湊藥錢,典賣了他的親兒子。
    這種事極為駭人聽聞。
    這不就是向全天下人控訴,他朱元璋給臣子的俸祿低。
    家裏人一旦得病,連官員都會陷入貧苦之中。
    不得不發賣自己的親兒子,以此來換取母親的生機。
    那大明其餘普通百姓根本就沒有錢去醫治了,隻能幹等死了。
    此事傳講出去,所有人都會痛罵他朱重八這個當皇帝的,對底下的臣子過於苛責。
    大明在他的手裏,人人都過的極為悲慘。
    人在走投無路之下,會做出什麽事情來?
    造反!
    朱元璋就是這樣操作的。
    反正老子都活不下去了,為什麽不反了他娘的,給自己找一條活路。
    可朱元璋最終是贏家,他成為了新一代統治者。
    自然而言的就要拋棄那些“同為造反”的老兄弟們紅巾軍餘孽,並且要把他們定義是反賊。
    隻有我朱元璋順理成章的是繼承大元的天下,進而吹捧大元。
    這是大明的政治正確。
    造反有理這句話。
    絕不能出現在大明朝。
    否則人人都要效仿他朱元璋搞造反。
    那朱家天下還如何能夠千世萬世傳承下去?
    越是出身賊窩,朱元璋越是要做好防盜工作!
    大殿內沒有人理會朱元璋的憤怒。
    因為他們都被楊饅的喝問。
    給問住了。
    王布犁先前一直都依照大明律辦事,爭取自己不出錯,也是為了保護自己。
    現在他聽著楊饅的喝問,眉頭微挑。
    老兄走到今天這步也算是情有可原。
    家裏的田都賣了,親朋好友能借的也都借了,最後被逼的賣親兒子。
    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
    咋就沒想用手中的權力去做事呢?
    他一個知縣,跟郎中藥鋪說句藥錢先欠著。
    他們還敢說怪話?
    不要小看知縣的力量,都不用他出手,使喚手底下的小吏就能折騰死尋常百姓。
    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可不是白說的。
    當然王布犁猜想楊饅如此恪守規矩,除了有朱元璋對於貪官的威懾之外,更多的是他內心並不是那麽一個想要以權謀私之人。
    要不是他母親以死相逼要他贖回兒子,楊饅都不一定會幹違法犯罪的事。
    按照張三老師說的,這算不算緊急避險?
    王布犁已經神遊天外了。
    實則是汗流浹背了,兄弟們。
    可以說在楊饅母親拒絕吃藥故意讓自己早死,不拖累兒子,想要贖回孫子之後,楊饅才開始黑化的。
    此事在王布犁看來,楊饅實在是黑化的有些晚了。
    大抵是他母親的死,成為了壓垮他的最後一顆救命稻草。
    他的所有堅守,全都成了無用功,竹籃打水一場空。
    世界觀開始崩塌了。
    “此事你就沒有向陛下求情?”
    王布犁幹巴巴的嗓子裏,不自信的問了一句:
    “若是上報,興許,咱就是說興許啊。”
    因為他也不確定老朱會不會給予幫助。
    “我在去歲十二月便上書請陛下開恩,提早發我一年的俸祿。”楊饅哼笑了一聲,眼裏留出恨意:
    “但我等了天子三個月,了無音訊。”
    “啊?”
    王布犁側頭看向一旁的太子。
    現在汗流浹背不止他自己了。
    太子朱標也極為懵逼。
    他從來都沒有收到過這種折子。
    朱標感到如芒在背。
    一下子也變得汗流浹背了。
    麵對王布犁的審視,朱標也坐不住,站起身來:
    “胡相。”
    “大明臣子的所有折子都發往中書省。”
    “楊饅的折子你可看見了?”
    胡惟庸萬萬沒想到這裏還有他的事,本來吃瓜的。
    聽到這話立馬手腕也不酸了,當庭反駁道:
    “太子殿下,咱也未曾見過,定然是楊饅胡亂攀咬。”
    麵對楊饅的喝問,從王布犁一開始的汗流浹背轉到了太子朱標身上,最後轉到了丞相胡惟庸身上。
    果然,汗流浹背不會憑空消失,隻是不斷的轉移。
    王布犁又看向右側作為記錄員的官員。
    他就是!
    胡惟庸?
    堂堂大明最後一任丞相,一品大官,榮祿大夫。
    作天作地做大死,順帶幫助朱元璋搞死了許多拿著免死鐵券的老臣們,宣告朱元璋給的鐵券就是個擺設。
    結果他現在給我當庭審現場的記錄員。
    而且還是後半夜把丞相給薅過來加班。
    小朱同誌還是挺猛的。
    怪不得胡惟庸案子,也是他親自主抓的。
    原來他從一開始就沒把胡惟庸放在眼裏。
    也對。
    老朱什麽事會瞞著小朱呢?
    王布犁仔細打量了一下胡惟庸的麵相。
    他也不會相麵,看不出來胡惟庸是個短命鬼。
    尤其是此時也看不出來胡惟庸頗為猖狂的麵孔,反倒是有些發虛。
    王布犁轉念一想,胡惟庸目前還沒有膨脹呢。
    老朱的“養豬”法子,並未見效,隻是剛剛開始。
    胡相麵對太子,慫一點也正常。
    啪。
    年輕的朱標也極為憤怒,走上去,拿過桌子上的醒木,重重的拍了一下,怒喝道:
    “胡相,此事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來人。”
    “臣在。”
    毛驤當即出列,高聲應道。
    “給我把原中書省的平章政事、左右丞、參知政事、中書舍人、左右司郎中、員外郎、都事、管勾,全都我“請”進宮來!”
    朱標幾乎是咬著牙說的。
    “是,臣這就去辦。”
    “等等。”朱標又側頭陰森森的道:
    “毛驤,此事叫手底下的人給我把嘴閉上。
    若是提前走漏了風聲,我活剮了你。”
    “臣明白。”
    毛驤當即半跪在地領命,請了皇太子的腰牌。
    他迅速轉身帶人去皇宮外“請人進宮”。
    都這個節骨眼了,誰都他媽的別睡了。
    本來以為是簡單明了的假鈔案,結果還有意外收獲。
    中書省的臣子欺上瞞下,此等事情,都不向皇帝匯報,直接自己做主私自截留。
    以至於讓楊饅走投無路之下,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王布犁稍微往旁邊靠了靠,朱標是殺過人的。
    空印案就是他主抓的。
    不管真假,至少現在看來,朱標是想要給楊饅一個交代。
    這件事,絕不是他們父子倆辦的不地道。
    確實是沒有收到伱的奏折。
    胡惟庸摸著短須坐在椅子上,他本來是被請來吃瓜的。
    在記錄過程當中才知道有人造了假鈔,還是大明官員。
    他方才以為如此膽大包天的人必定是他淮西黨人,結果竟然是非淮西人,倒是叫胡惟庸一陣輕鬆。
    那就沒事了,用不著他撈人。
    畢竟胡惟庸搞“小團體”,對於淮西黨人而言,家裏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的。
    圍繞在胡惟庸身邊的人,哪一個不想進步?
    他們都太想進(六)部了!
    現在楊饅卻是爆出了這件事。
    若是讓老朱知道,怕是於他不利啊!
    胡惟庸心裏還是有些發怵。
    畢竟他的權力才剛剛暴漲,還沒來得及過於猖狂,一下子就老實了許多。
    楊饅見太子與丞相如此失態,忍不住哼笑一聲。
    他很奇怪。
    如此轟動的大案,作為皇帝的朱元璋為何沒有出現?
    其實朱元璋早出現了。
    隻不過除了太子之外,沒有人曉得。
    李景隆瞠目結舌,他也以為這件假鈔案,就是楊饅他貪心。
    結果還有這般隱情。
    藍玉看著硬著頭皮審案子的王布犁,倒是看出來了,他心中是同情楊饅的。
    畢竟人家該想的路子都想到了。
    最後逼的他走投無路,才選擇走上犯罪的道路。
    老朱的製度確實暴露出來了一些問題。
    現在大規模的“逃官”事情,還沒有發生。
    藍玉認為楊饅把能做的都做了,還能挑剔他什麽?
    朱元璋重新坐回椅子上。
    他雖然早就知道有許多折子,是送不到他這裏來的。
    若是楊饅的折子送來,想必也不會出現如此大案。
    丞相這個職位。
    更是不該留了。
    因為皇帝的這個位置都是朱元璋他自己奪來的。
    等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他發現底下竟然有相權,還能限製他這個皇帝的權力。
    朱元璋對於來之不易的權力看的極重。
    如何能容忍他人來分權,自是想要連根拔除。
    隻不過他目前這般委屈自己,就是想要趁機拔出一些勢力。
    胡惟庸是一個無德之人。
    目前還不夠肆意妄為,沒法給朱元璋提供株連的借口。
    所以朱元璋一直都在養豬,等待著最後的獵殺時刻。
    太子朱標陰沉著臉,回到了一旁的座椅上。
    王布犁見場麵有些尷尬給眾人一個台階,輕輕拍了一下驚堂木:
    “楊饅,你接著說。”
    “他。”楊饅指了指一旁呆傻的應保:
    “陛下分天下四民為士農工商,他一個連童生都考不上的人,平日裏隻能靠著幫人寫書信、賣畫過活。
    要他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去種地,他能活著嗎?
    但是在陛下的定義當中,他就不屬於四民,乃是陛下嘴裏的逸夫,合該處死!
    百戶之內,裏長、鄰裏親戚都不管的話,全都要被牽連發配邊疆。
    我就鬥膽問太子一句,店鋪裏端茶倒水、唱曲寫戲、繪畫寫字為生者,當真是逸夫嗎?”
    朱標當然清楚的知道他爹製定四民戶籍的道理,其餘職業都是不被允許存在的。
    因為在朱元璋的邏輯裏,不幹這四樣的,都是社會的害蟲,需要鏟除。
    萬一再有一個遊民,跟他一樣從造反起家到成為天下之主呢!
    這種事必須從源頭上遏製住!
    大明將百姓戶籍分為三種,民軍匠,三大類又包含很多職業,儒生、醫生都是民籍。
    老朱規定戶籍是世襲製,根本就不允許更改。
    你要是軍籍,想要戶籍改隻有三種途徑。
    第一家裏男丁死絕,第二當官當到兵部尚書的職位,第三,等著皇帝大發慈悲給你改戶籍。
    這三種辦法,除了第一種特別容易辦到外,其餘兩種還沒有人成功過。
    王布犁自然是不能回答楊饅的詢問,因為他這是在問朱標。
    但是王布犁覺得楊饅自從被抓後,他就沒打算活著。
    而且好像也在期待著被抓住的那一天,想要在臨死前怒斥大明皇帝朱元璋。
    陛下,你這皇帝當的不行啊!
    嘲諷力度相當強悍。
    沒等到朱元璋,怒斥他兒子朱標也行。
    反正誰都曉得朱標的地位穩如泰山,跟皇帝沒什麽區別。
    朱標對於楊饅的喝問,此時還是要向著他爹的:
    “天子有令,下麵自然就是要執行。”
    皇帝那能輕易承認自己的錯誤嘛?
    不可能。
    尤其是遇到老朱這種較為偏執的皇帝,那就是全天下的人都錯了,他都不可能錯。
    “天子錯誤的指令,也要執行嗎?”楊饅遙指還未天亮的黑夜:
    “照太子這麽說,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可以執行,下場便是身死國破,斷送大周國運。”
    “晉武帝大肆分封諸王,導致八王之亂,便是對的嗎?”
    “楊廣三征高麗,三戰三敗,把國都敗完了,軍中士卒都不希望他再當皇帝了。”
    “趙構莫須有殺了嶽飛,也是對的?
    所有人都不得給天子錯誤的命令提意見是嘛?
    那是獨夫,會被天下人拋棄,會被後世人唾棄!”
    朱標被楊饅懟的啞口無言:“想來太子也明白,隻不過嘴上不能承認!”
    坐在後麵聽著的朱元璋已然起了殺心。
    老朱以前沒咋讀書,但是掌權後叫人給他念書學習,些許曆史大事件他也清楚。
    朱元璋一直都想當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的皇帝。
    結果下麵的臣子竟然罵他是昏君,還拿過來對比。
    老朱的內心深處是有些自卑的,此刻聽完楊饅的狡辯,他反到平靜下來了。
    因為他是真的要開始殺人了!
    楊饅哼笑了一聲:“接下來就陳乏可善了,事情也變得很簡單。
    在我娘故意自盡後,我萬念俱灰,連天子都不同意我的懇請,我還能有什麽辦法?
    我上不能盡孝,下不能護住我的血脈。
    連天子都不管我!
    我本想著盡早籌集錢財,把我兒子贖回來之後,這個官我也不當了。
    就在這個時候錫匠丘高山製造假鈔,落在了我的手裏,審問他之後,我心中便有了主意。
    那就是參與製作假鈔,完成我娘生前的遺願,把我兒子贖回來!”
    句容縣知縣楊饅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有我這個一縣之長在,如何不能製作以假亂真的大明寶鈔?”
    他了解朱元璋,更不會認為即使自己說出了那般隱情,自己就能活。
    對於敢於貪汙六十兩的官員,就要剝皮萱草。
    更不用說他這個製造了價值幾萬兩的假鈔的官員了。
    搞不好三族都得死。
    所以方才他才會那般暢快的喝問。
    可惜,朱元璋這個當皇帝的沒有露麵,要不然他就該好好問一問朱元璋了。
    楊饅也無所謂。
    他早就暗中派人送走了他的妻兒,就在得到楊金水第一次打賞反一半的錢財後。
    此次他極為自私,一文未分給其餘人。
    縱然他死了。
    自己的妻兒也能活著。
    朱元璋想要把他妻兒查出來,怕是不容易。
    因為他這個官開出來的路引,有很多。
    反正老家什麽都沒有,沒必要回去。
    大不了逃亡海外,張士誠的老兄弟們也有不少不服朱元璋的,在外麵當海盜,大家都是同鄉,也能有個照應。
    “楊饅,你製造假鈔的案情十分的清楚明白,證據確鑿,人證物證都已收起,按大明律會被處於死刑。”
    王布犁不想摻和這趟渾水:“至於你在本案當中的其他事情,稍後太子也會為你解答,給你一個交代。”
    楊饅哈哈大笑起來,他看著如坐針氈的王布犁道:
    “王半升,枉你斷案如神的名頭,竟然會如此膽小懦弱,不敢把事實真相說出來。”
    王布犁站起身,看著楊饅笑道:
    “太子隻交代我審案,又沒有叫我進諫,我隻做我分內之事。
    事到如今,你破罐子破摔,還想拉我下水?
    省省吧,結果是沒有用的。”
    “你還有一個人沒審呢,如何能結案?”
    楊饅看著王布犁:“我堂兄楊金水殺了五條人命,你判了嗎?”
    “灰狗的案情在你來之前,就已經清楚明白了。”
    “我勸你還是審一審,免得錯漏什麽。”楊饅哼笑了一聲:“是吧,太子殿下!”
    “審!”朱標看著楊饅:“咱倒是要看看還有多少事,是咱不知道的!”
    “王布犁,你接著審。”
    “帶人犯楊金水!”
    王布犁拍了下醒木。
    可千萬別再出什麽幺蛾子。
    可事情往往不會按照人的想法而改變。
    朱元璋目前還不明白這個道理。
    灰狗被帶上來之後也就在發笑。
    他在被關押的時候就聽檢校的人說去抓人了,灰狗心裏還有一絲僥幸。
    他做事如此小心謹慎,定然是在詐他。
    但是等到許多人被押過來的時候,他便知道全完了!
    “堂兄,事到如今,我們已然沒有活路,不如把你知道的事情與他說一說。”
    “有什麽可說的?”楊金水哈哈笑了兩聲:
    “他們之間鬥個不停,正該是你我願意見到的,為什麽要提醒朱明這狗皇帝!”
    “不不不,你說一說,我可不想黃泉路上孤孤單單的。”
    句容縣知縣楊饅也想要看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大明,快他娘的毀滅吧!
    當今天子如此無情,對待下麵臣子這般苛刻。
    楊饅就不相信,殺的人頭滾滾後,還有人願意給他治理天下。
    像這種獨夫的江山,能有什麽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