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上火上的太大了

字數:7845   加入書籤

A+A-




    王布犁聽著郭主事的抱怨,他認同的點點頭:
    “你說的有道理,不少人都覺得自己能闖一片天來,用不著家裏的扶持,興許等他碰壁了才知道按照父輩的安排要好上許多。”
    這話讓朱元璋連連讚同,聽聽,不愧是進入過仙境當中的人,想法就是跟咱一個樣。
    “可若是你祖上是種地的,很大概率聽他的意見也沒有用,因為你的父輩隻能在種地經驗上幫助你,想要換行業還得自己摸索,做出決斷來。”
    緊接著王布犁的第二句話,就給了老朱一頓暴擊。
    他祖輩全都是種地的,也就是到了他這輩全家幾乎死絕,朱元璋才成功的幹了皇帝這麽一個全天下最高的職業。
    “我爹是郎中,我若是不學醫,我在縣衙裏的一些工作,他的經驗也幫不上忙的。”
    朱元璋頷首,王布犁能進入仙境這件事,怕是他爹娘都不知道。
    “咱祖輩都是土裏刨食的,可老天爺不讓咱好好種地。
    咱好不容易在戰場上廝殺才擁有今天的一切,又不想讓後代子孫全都給葬送了,咱是個操心勞碌的命。”
    朱元璋急的都給王布犁展示他嘴裏的火泡,可見他不在京師這段時間內,家裏的子嗣沒有按照他的意思走,上了多大的火。
    “郭主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你要相信後人的智慧,萬一他們去北方更容易混好了,待到回來之後比你官職還高,你就偷著樂去吧。”
    朱元璋對於王布犁的話連連搖頭。
    王布犁哼笑了一聲:“實在不行你就整條家訓,鼓勵後代強宗勝祖唄。”
    聽到這話,朱元璋就越發的難受,看看自己滿嘴大泡就行。
    他對於大明這些個皇帝,真的是報以極大的期望,奈何他們真是爛泥扶不上牆呐。
    朕都把祖宗製度嘔心瀝血整理好了,就算後代子孫真有不成器的,照著抄還不行?
    結果這些個後世子孫一個個全都當做耳旁風。
    伱小子還叫咱相信後人的智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咱這麽英明神武尚且許多事都無法解決,隻能慢慢來。
    大明要是靠著後世那些更加不靠譜皇帝的智慧,你王布犁可真是會說話啊,咱都親眼見到了,根本就沒法指望他們。
    一個被女人拿捏的死死的,一個被太監哄得團團轉,還有一個自斷雙目雙耳胡幾把亂幹的。”
    當然了,老朱內心吐槽的話,並沒有說出來。
    他隻是歎了口氣道:“咱們邊走邊說吧,去你爹的醫館看看,咱這嘴裏的泡一說話就疼,讓你爹瞧瞧。”
    王布犁今天在書店這裏瞧瞧,避免有人來鬧事。
    目前而言大家都是來買書的,便也跟著朱元璋往自家醫館方向溜達。
    王布犁曉得郭主事是有著自己的固有認知的人,想要改變這種人想法,那簡直是難如登天,除非他自己想開了那種。
    “有關傳家之事,咱確實是考慮的不夠全麵,總想著謀萬世,畢竟咱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基業啊。”
    聽著朱元璋的話,王布犁瞥了他一眼,一個刑部主事,又不是軍方的人,還妄想子孫後代全都幹這個職業。
    真是癡心妄想。
    現在老朱的獠牙還沒有漏出來,他們這些官員不曉得老朱後麵牽連甚廣,此時不在朝中做事,興許還能挽回性命。
    別以為去北邊曆練就不是什麽好事。
    當然了,這種話,王布犁也不會往外說出來。
    “你讓兒子去當兵啊。”王布犁揮舞著扇子道:
    “隻有這樣,你兒子立下軍功成了正幾品的官員,子孫後代踏入官場就是正幾品。”
    因為文官以及吏員這種官職是不世傳的。
    戚大帥的老祖宗就跟隨朱元璋打天下,成了正四品的官員,他十幾歲就是這個官職了,比旁人高上許多。
    就算考科舉,你是張居正不世出的天才神童,想要混上四品官,那不知道要奮鬥多少年呐。
    朱元璋搖搖頭:“咱正是當過兵打過仗,才知道戰場上有多危險。
    你的那套說辭在咱這根本就不管用,也就糊弄一二那些渴望強宗勝祖的傻小子們去北邊曆練。”
    郭主事的這話,倒是讓王布犁沒有反駁,因為他說的太他娘的有道理了。
    當年聚在朱元璋身邊的老鄉可是有不少,戰死在沙場的就不知道有多少,隻有在戰場上活下來,才能享受封爵以及榮華富貴的日子。
    就算是戰功赫赫的徐達,身上也有許多舊疾。
    老兵從戰場上活著下來運氣不錯,晚年沒有被病痛折磨,那更是幸運兒了。
    “郭主事,萬一他們真的闖蕩出來了呢?”
    王布犁扇著扇子道:“盡管你我都清楚的知道,隻可能是少數人才有機會辦到,但也不能因為大部人闖蕩不出來名堂,就否定這件事。”
    朱元璋現在沒心情同王布犁辯駁什麽去北方曆練的事情,他對於這批人自然是有著安排。
    現在他隻是對於如何能夠讓後世子孫聽他這個開國皇帝的話,感到憂心。
    要不然也不會被氣的滿嘴大泡。
    大明要都是這樣的皇帝,那別說什麽千秋萬代了,能有二百年,朱元璋就覺得自己沒白幹了。
    可以說大明後期的三個皇帝,直接讓朱元璋血壓拉滿。
    怎麽就看不見一個明君咧?
    朱元璋在思考使用銀子來代替寶鈔的隆慶皇帝,是不是個明君?
    畢竟他算是幹了一件讓朱元璋十分滿意的事。
    可以讓他肆無忌憚的去印刷寶鈔,又派人出海去尋找金銀礦。
    於是朱元璋把話題給拉回來:
    “王典史,咱自是清楚你心思縝密,否則也不會破獲那麽多案子,咱就問你一句話,你有沒有讓後世子孫聽話的法子?”
    “沒有,我將來興許讓我兒子聽我話的能力都沒有,更不用說什麽後世子孫了。”
    王布犁揮舞著蒲扇道:“郭主事,你不過是個六品官,將來你的子嗣也不會繼承你的官職,總是想那麽多做什麽?
    搞得自己上火上的滿嘴大泡,不用我爹給你診脈,我就能猜出來你食欲不振,睡不好覺,精神萎靡。”
    “啊?”
    朱元璋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王布犁,因為他說的全對。
    這便是醫學世家耳濡目染的本事嗎?
    “你猜對了。”
    “什麽叫猜?”王布犁頗有些得意的道: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我自幼跟隨我爹走街串巷,那可不是白跟著他胡亂逛的,隻不過我去縣衙當了書吏後,我爹才重新培養我那年幼的弟弟。”
    朱元璋頷首,那對王布犁就更加清楚了,願不得這小子也懂得一些醫理。
    朱元璋突然止住腳步。
    他這麽多年對於兒子們的教育,好像都是假手於人,自己並沒有親自教育一二。
    朱標也不過是從去年才開始跟在他身邊學習的。
    對於兒子幼年教育的缺失,朱元璋稍微皺了皺眉頭,那個時間點他正在打天下,哪有時間教育兒子?
    不讓他們隨意欺負自己部下的孩子,就算是當爹的做到位了。
    所以目前而言,朱元璋才恍然大悟,為什麽沒有一個兒子像他!
    朱元璋掰著手指頭仔細核對,別說帶在身邊的朱標了,老二老三老四稍微大點的孩子,全都不像他的性子。
    原來問題是出現在這裏,隻管生沒管過怎麽養兒子,幾乎全都托給自家妹子了。
    朱元璋深呼一口氣,長子標兒性子仁慈原來不僅僅是那些名師造成的,也是被帶著他長大的母親影響的。
    “咱倒是羨慕你爹。”朱元璋摸著胡須歎息道:
    “咱早年間跟隨天子南征北戰,孩子都交給他們娘養著,現如今哪一個都與咱不親近。
    他們表麵上都順從我的話,可背地裏大抵是不會這樣做的。”
    “孩子大了,終究會有自己的想法,我有時候也不會聽我爹的話。”
    王布犁給朱元璋墊了句話:“別說你死了想要讓他們按照你的思路走,就算你活著,他們也不一定會按照你的思路走。
    所以我說,郭主事哎,放寬心,別總想自己的身後事。
    天下缺了誰都照常運轉,你沒那麽重要的。”
    王布犁真誠的話語,著實是讓朱元璋心裏更加不好受了。
    朕可是天命之子!
    從古至今,哪一個有咱這經曆的?
    到了你小子嘴裏,就說咱不重要了?
    朱元璋著實是被人吹捧久了,小十年的皇帝生涯,讓他自己個都相信別人吹捧的話了。
    現在猛地聽見王布犁如此“真誠且合理”的話語,他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
    索性就裝作嘴疼不便說話,開始又生悶氣來了。
    等到了江寧縣之後,王布犁的麵孔就變得熟悉起來,街上賣貨之人也敢壯著膽子同王布犁問好。
    朱元璋瞧著王布犁還時不時的點頭回應。
    又問有沒有遇到什麽小偷小摸的,得到沒有的回答後,他才滿意的繼續往前走。
    朱元璋不得不承認,王布犁這個典史幹的,確實讓他名聲大噪起來。
    關鍵他還挺滿意這個職位,對於周遭百姓也是多有了解,完全不像是躺在辦公衙署裏天天睡大覺之人。
    雖說整個京師百姓都聽過王布犁的名頭,但據朱元璋了解,還是在江寧縣更有辨識度。
    以前便是王半升為民做主的名頭,然後又成了大明第一個平民駙馬,緊接著又當街殺了琉球使者為民報仇雪恨。
    現在在江寧縣修建了不少公共廁所,避免了大家夥隨地尿拉的現象,街道都比以前清潔多了。
    或者說從上元縣走到江寧縣之後,朱元璋能從中感受到兩縣之間的差異。
    待到江寧縣有什麽優缺點都暴露出來後,明年才能在上元縣更好的進行建造。
    試點這個主意,朱元璋是非常讚同又覺得十分的新奇的。
    若是去北方曆練的學子整的不錯,他就準備按照王布犁的建議,在南邊也搞出第二批曆練的學生。
    廣西都是大明的邊境,這顯然是不符合朱元璋的想法的,還得繼續往外擴。
    拿了雲南之後,那些蒙古餘孽指定會繼續往安南等地跑的,那大明就該把戰線繼續往南推。
    到時候也少不了去酷暑之地治理少民的官員。
    “咱聽同僚說過,你弄這些公共廁所和澡堂,讓百姓講衛生,能有效避免大家染上疾病?”
    “這是當然了。”王布犁指了指廁所外的水管的閥門:
    “雖然現在總會有滴水現象,但是大家在餐前便後洗手,就能有效避免肚子裏長蟲子這種事。”
    朱元璋頷首,許多地方的百姓拉出來的屎都有白色的蟲子,他對這方麵不懂。
    原來王布犁竟然還有這方麵的考慮,不愧是從宋朝就流傳下來的醫學世家,懂得就是多。
    人肚子裏長蟲子這種事,直到九十年代還屢次出現,要吃什麽蟲子藥預防,更不用說在大明這個時代了。
    “所以我出門從來都不怎麽喝外麵的水。”王布犁拍了拍自己一直隨身攜帶的竹筒:
    “喝涼白開也能有效避免肚子裏長蟲子。”
    “好好好。”
    朱元璋早就聽過王布犁說過涼白開的含義,願不得他跟帶個酒葫蘆似的累贅。
    原來是有預防自己肚子長蟲子的深層次考慮啊!
    “等咱回~家也要搞一個,今後出門都帶涼白開。”
    王布犁也頷首:“有時間我會向天子建議大家都喝涼白開,如果有條件的話,能避免自己的肚子裏長蟲子,至少水是燒開過的,蟲卵都能被燙死。”
    “蟲卵咱們眼睛看不見嗎?”
    “佛語有雲一滴水裏有三千世界,人眼當然有許多東西是看不見的。”
    朱元璋以前是不相信這種話的,但是自從他進入仙境當中,便信了這句話。
    他把這件事記在心裏,倒是不著急推廣,反正有條件的也多是富貴人家,尋常百姓是舍不得把辛苦砍來的柴火都燒成熱水喝的。
    “咱聽聞你在京師招募了不少工匠,準備大幹一場?”
    聽到這個問題,王布犁瞥了旁邊的朱元璋一眼:“郭主事,對我的事,倒是消息靈通啊!”
    “你王布犁的名聲有多響亮,你自己個不清楚嗎?”朱元璋卻是絲毫不怵:
    “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暗中盯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