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經濟戰,那也是戰

字數:10872   加入書籤

A+A-




    高麗主使鄭夢周不是第一次來大明。
    洪武五年的時候他第一次出使大明。
    返回途中這一百多人的隊伍竟然在海上遭遇風暴。
    船被打壞了不說,還溺死了三十九名成員。
    鄭夢周與其他人在大海上漂流了十三天。
    一度割取馬鞍的墊子來果腹,全靠他掌握局麵沒有殺人食肉。
    他們好不容易才漂回中國沿海的岩島,僥幸撿回性命。
    這也是同年明朝使者出使琉球,發現dyd並登上去察看,後被劃為福建省管轄。
    鄭夢周來大明也是見識過“大風大浪”的。
    所以對於一些高麗來朝見大明皇帝的使者而言,完全是老師帶學生的狀態。
    尤其是鄭夢周的行動讓朱元璋很是滿意,遂同意高麗人在明朝留學,進入國子監學習。
    所以他身邊也聚攏了不少心向大明的高麗士人,同時也是跟著他站一塊,被高麗當今的權臣打壓。
    高麗王被殺後,高麗國內的守舊親元派以及新興起的親明派之間的爭鬥愈演愈烈。
    權臣李仁任派鄭夢周等人來大明,也有著借刀殺人的想法。
    大明皇帝能叫駙馬來接待,鄭夢周覺得自己隻要同眼前的駙馬多聊聊,讓他幫自己說說話,興許就能見到大明天子。
    作為親明的高麗使者,鄭夢周對於王布犁的倭寇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去年倭寇入侵高麗,還導致了元帥樸仁桂戰死。
    今年李成桂擊潰入侵的倭寇,才會名聲大噪,越發的受到高麗王的重視,為他謀取更多的政治資本,鋪墊了他將來政變登基的磚石。
    “駙馬爺是想要剿滅倭寇?”
    鄭夢周也知道這幾年倭寇動亂。
    大明也向倭國派出使者去製止,但效果一丁點都不顯著。
    “不錯。”
    王布犁坐在使館內輕微頷首:
    “上一次被抓的倭寇,有一個人自稱是高麗人,身著倭服假冒來的,所以想問一問是否有高麗人大規模加入倭寇”
    “定是被裹挾之輩,充當奴仆。”
    鄭夢周隨即給強行解釋了一下。
    不少高麗人被抓走當奴仆,混在倭寇堆裏也實在是正常。
    畢竟高麗軍隊對戰倭寇,也不是那麽的戰無不勝,還經常落敗。
    即使是號稱高麗第九元帥,聽著挺牛逼,可高麗將領手底下不過五百人左右,極其容易被倭寇給擊敗,導致元帥身死。
    高麗對戰倭寇,已經死了不止一個高級軍官了。
    因為老朱的一些操作,雖然沒有徹底消除倭寇,但也是打的狠了。
    使得倭寇入侵的陣地轉移,不敢來大明,反倒是去捏更軟的柿子高麗。
    “駙馬爺,如今我高麗權臣當道,幼主無法做出英明的判斷,所以才會轉投北元。
    若是大明能夠發兵協助藩屬國鏟除權臣,我高麗也能出兵輔住滅元,那今後大明必定能夠更快的擊潰北元。”
    鄭夢周隻想著高麗能夠盡快投入大明的懷抱。
    隻要大明天子派兵馬去了,些許倭寇問題就不足為慮,更多的是穩住高麗內政,清除朝內權臣。
    對於鄭夢周的話,還沒等王布犁開口,呂本先道:
    “高麗還沒有對弑君之事做出解釋呢,我大明豈能輕易就此出兵?”
    就是因為弑君這件事,明麗之間的關係開始惡化。
    弑君這個舉動,在老朱看來是極為大逆不道的。
    必須得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要不然說不過去。
    王顓是第一個被老朱冊封的高麗王,結果還冊封兩年就被宰了。
    此人早年間在元朝為質子,娶了蒙古公主,是元朝扶植起來的,用來取代高麗舊王。
    等他回來高麗掌權之後借著元末起義,就想要脫離元朝的控製,趁機宰了親元的勢力。
    但是年老寵信臣子,又挑選內衛,選的還都是年輕俊俏的貴族子弟們。
    結果他們搞得淫亂後宮。
    畢竟高麗王年紀大了,宮中年輕女子也耐不住寂寞。
    那麽多女人,再加上家世好,長得好,還比國王年輕有活力。
    妃子們被搞大了肚子。
    王顓得知這個消息後想要殺人,結果他還想殺給他報信的宦官,以此來保存王室臉麵。
    結果這個報信的宦官沒想到高麗王是這種人。
    咱對你忠心耿耿,探查出來的消息,結果還沒等卸磨呢,你先殺驢?
    於是他主動去跟那些人泄露國王知道你們弄亂後宮要殺你們消息,不如先動手。
    於是在恐懼以及煽動當中,高麗王還來不及調兵,就被淫亂後宮近在眼前的子弟衛,聯合起來亂劍砍死。
    國王連腦漿都激了一牆。
    弑君之事,惹得朱元璋大怒,連諡號都不給。
    鄭夢周也是想要解釋這件事的後續,所有弑君者全都被殺了,保證沒有一個錯漏之人。
    尤其是子弟衛都是國王親自挑選的,旁人無法插手,完全是他自己作的。
    王布犁倒是沒想到高麗還有這麽一段往事。
    “新王還沒有獲得大明的冊封。”呂本捏著胡須冷聲道:
    “我聽聞高麗不隻是大明的藩屬國,還侍奉北元,這件事可不能輕易略過。
    自古以來,名不正,則言不順!”
    “實不相瞞,權臣李仁任也派人前往北元請求冊封。
    新王在他們的影響下,對於我們這些心向大明的儒家子弟十分不屑,反倒喜歡打獵遊玩不喜政務,他完全背離了先王一心脫離元朝的心願。”
    鄭夢周是想要給大明當狗的。
    所以迫切的希望能過說服眼前的二人,然後請求大明發兵支援高麗,搞定高麗內政。
    侍奉二主在鄭夢周看來,對於高麗也是一種曆史的恥辱。
    尤其是他們這些心向大明的人手裏都沒有兵權。
    而李成桂這個年輕的將領,鄭夢周是有把握說服的。
    隻要大明能夠發兵,到時候國內李成桂也能響應。
    他們二人的關係不錯。
    隻不過待到李成桂想要篡位後,差人當街殺了鄭夢周,即使他們曾經無數次並肩作戰過。
    王布犁對於這些事都不感興趣,他稍微想了想:
    “你是說高麗權臣是親近北元的?”
    “對。”
    “那你們高麗與北元做生意嗎?”
    “不做,都是上供。”
    王布犁輕微頷首,隨即笑道:
    “既然你想要清除國內的親元派,莫不如與大明做生意,然後你們再同北元做生意賺個差價。”
    “駙馬爺,這是什麽意思?”鄭夢周感覺十分的不解。
    “此事我先同陛下說一說,畢竟北元如今窮苦。
    若是能有一些高級物資流入,想必北元高層對伱們高麗好感也會增多,到時候你們就請求他們發兵來對付倭寇。
    北元韃子一旦入境必然會同高麗當權者發生衝突,你們就坐山觀虎鬥,待到合適時機,大明會應邀出兵去清除親元派。”
    鄭夢周不明白王布犁為什麽要兜一個大圈子來辦這件事。
    大明直接出兵幫助藩屬國,那也是合乎道義禮法的。
    王布犁想卻是,沒有妖怪肆虐人間,高麗上下民眾,憑什麽要盼望大明這個王師去幫助他們呢?
    定然會遭到極大的抵觸。
    鄭夢周最想見到朱元璋訴說自己的理念,所以對於王布犁的提意持謹慎態度。
    並沒有立即答應。
    鄭夢周覺得王布犁也是在試探自己,是不是真心向大明。
    禮部尚書呂本也沒想到王布犁費這麽大周章的意義何在?
    況且通過高麗把物資賣給北元,這不是妥妥的資敵行為嗎?
    “駙馬,慎言。”
    二人招待完高麗來的使者團,便回宮複命。
    “駙馬,方才你說那話是在試探他?”
    呂本也回過味來,王布犁再怎麽膽子大,也不可能幹資敵的事情。
    “沒有什麽試探,也就是我內心的一個想法。
    回頭同陛下講一講,看看有沒有可行的空間。”
    王布犁想的是搞金融戰,繼續加快蒙古上層貴族們的腐化。
    就是他不清楚此時的蒙古人需不需要哈達。
    “呂尚書,蒙古人脖子上戴哈達嗎?”
    呂本聽著王布犁的描述,他也是從元朝過來的。
    “這是元世祖忽必烈時期流傳下來的,朝廷官員獻哈達有些嚴格的標準,但是民間越發的混亂。”
    王布犁輕輕頷首:
    “蒙古人雖然退卻,但是皇室以及貴族的禮儀要保持住啊!
    我大明有製造絲綢的能力,他們沒有,這裏麵就有可操作的空間了。”
    呂本還是不明白王布犁話裏的意思,這聽著還是像資敵的意思。
    二人拜見朱元璋,呂本說著有關高麗使者的情況。
    朱元璋一聽這個名字是有著深刻的印象的。
    然後又聽呂本說駙馬爺那個主意。
    朱元璋也分外不解,等著王布犁的解釋。
    “陛下,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朱元璋很想反駁王布犁。
    朕就一直保持著節儉的初心,可他早就回不去了。
    就連擦屁股也不是棍刮刮了,寶鈔司專門給他們造。
    “蒙古人過去靠著劃分幾等人,不斷的剝削漢民族的產出占為己有,其中上好絲綢這一項他們北逃後就無法複刻。
    我們不如利用高麗當權派心向北元,利用絲綢製作哈達以及華麗的衣服,賣給他們。
    這些東西無法給他們帶來戰爭的有效幫助,但是能夠無限消耗他們的銀錢,牛羊。
    增大北元貴族同底層牧民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瓦解基層士卒的戰意。
    我認為打仗始終打的就是錢,沒有錢武器裝備,人吃馬嚼,士卒賞錢死傷費用全都無法實現。”
    禮部尚書呂本瞪大眼睛。
    他開始不明白王布犁資敵的意圖在哪裏,經過他這麽一解釋,全都明白了。
    原來竟然是這樣深沉的心思。
    我方才怎麽沒想到呢。
    這法子好像沒聽過!
    駙馬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識,待到太子繼位,呂本都不知道王布犁會輔佐朱標會做出什麽功績來。
    於是作為太子嶽父的呂本情不自禁的道:
    “駙馬高見!”
    王布犁衝著呂本輕微頷首,繼續闡述自己的理由:
    “長此以往,北元貴族們為了享受,會向底下牧民收稅越來越重。
    他們手裏越來越沒錢,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
    貴族們越來越懂得享受,他們還哪有心思打仗?
    到時候大明重拳出擊,一下子就能摧古拉朽的幹掉他們。”
    “善,大善!”
    呂本都忍不住拍巴掌了,王布犁這個主意聽的他熱血沸騰的。
    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高級辦法嗎?
    朱元璋微微眯著眼睛在思考王布犁的話。
    太子朱標對於王布犁的說法很是讚同,幾乎都要抑製不住出聲讚同了。
    父皇總說王布犁喜歡用錢來推動人做事,是他不懂王布犁所言的經濟。
    用好經濟,也能削弱一個國家。
    就如同陶朱公賣煮熟的種子給吳國。
    呂本率先反應過來:“我又懂了!”
    他就把齊桓公與管仲的例子拿出來說。
    齊桓公想要吞並魯國問管仲有什麽辦法。
    管仲就給出了個主意魯國和梁國的百姓,都是依靠著絲織賺錢。
    您隻需要帶頭穿上絲織的衣服,然後下令大臣們也穿絲織的衣服,這樣百姓便會跟風穿絲織的衣服。
    接下來,您再禁止齊國的百姓私自織蠶絲,必須從魯國和梁國進口衣服。
    如此一來,魯梁兩國的百姓便可以從絲織貿易上賺取大量的財富,兩國的民眾便會無心耕地都跑去從事絲綢織造。
    管仲采取用高價向魯梁兩國收購絲織衣服的做法,讓兩國百姓忽略農業生產,更多著迷於商業貿易。
    等他們都搞絲綢忽略糧食,再下令說不要這兩國製造的衣服。
    絲綢賣不出去沒發買糧食,家裏的土地也荒了,在想種田也來不及。
    缺糧少食的兩國百姓都崩潰了,十之八九都投奔了齊國。
    朱標的眼睛更亮了,就是這個樣子!
    先讓高麗的親元派給蒙古人進貢上好的絲綢,讓他們多穿穿,北元的環境內,絲綢必然會容易遭受損壞。
    朱元璋聽了呂本從曆史當中找出來的例子,也是狠狠的讚同王布犁這個主意了。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目前老朱用兵謹慎的姿態,反應過來後,非常喜歡王布犁方才提的這個法子。
    管仲這個人,老朱是比較喜歡的,要不然也不會效仿他開青樓,也希望底下出現管仲這樣的人才。
    畢竟按照大明史官的尿性,對外戰爭打贏了有什麽好記錄的,這不是應該的嘛,寥寥幾筆過去了。
    可你一旦打輸了。
    好好好,連個番邦小國都打不過是吧!
    必須給你隆重的記錄下來,讓子孫後代好好嘲笑你!
    咱子孫後代一定要記得雪恥啊!
    對於經濟問題,朱元璋所知所想是少之又少!
    所以他對於王布犁提出來的主意也想不出什麽反駁的話來,但作為帝王養成的性子還是要多問問。
    朱元璋隻是開口道:“大明為什麽不直接派商人去邊境私自販賣,還要借助高麗這個不得朕心的番邦小國?”
    “可以這樣做,但是得先打開市場,借助高麗這個中介,更能取得蒙古人的信任。
    更何況我大明絲綢工藝如此之好,高麗貴族們就不會喜歡嗎?”
    王布犁覺得一魚兩吃沒什麽問題。
    “摟草打兔子嘛。”
    朱元璋對於王布犁這種隨便覆滅番邦小國的想法很不滿,畢竟萬國來朝的場景,他還是非常期待的。
    “當然了。”王布犁又補充了一句:
    “隻有高麗貴族們先穿上我大明更好的絲綢,他們才能更加認同我大明的文化,將來也能得到更好的教化,這就是摟草打兔子。”
    朱元璋對於王布犁的強行解釋,微微眯著眼睛,啥話都讓他說了。
    反正王布犁又沒有公然說要幹掉高麗國,朱元璋也認同他這個解釋。
    “不錯,這個主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朱元璋輕微頷首:“那你覺得大明邊境什麽時候應該出現走私絲綢之事啊?”
    “大明邊境嚴禁買賣,蒙古人所需要的鹽鐵都無法獲取,將來可以混合著茶葉來販賣絲綢,鹽鐵是堅決不能隨意走私的。”
    王布犁先強調了一下理由,然後才說道:
    “必須先嚴格控製這個渠道,待到蒙古貴族都喜歡起來之後,一件難求之後。
    我大明官方再進行走私,才能讓北元境內的經商經濟更加崩潰,換取的牛羊馬匹直接趕進長城內。”
    朱元璋微微張著嘴巴,稍微震驚的瞧著王布犁的。
    他真想過把北元的牛羊馬匹給趕進長城內,成為大明的牲畜。
    但那是再大明徹底覆滅北元或者是取得戰事勝利之後,才能實現的。
    朱元璋著實是沒有想到,還能有這麽兵不血刃的法子,把北元的這些牲畜,讓蒙古人主動的送來,趕進大明的長城內。
    這種設想,是老朱從來都沒有想過的預案!
    咱這女婿確實是挺有才華的,不輸劉基那個老小子。
    可惜劉基不肯真心為咱效命。
    王布犁這個小小子不是不為大明幹活,朱元璋認為他性子過於憊懶。
    若是能像朕一樣這般幹活,哪怕十分之一,朱元璋都覺得王布犁是治世能臣。
    奈何此子就喜歡浪費自己的才華,如此舉動著實是讓朱元璋無語!
    朱標再也坐不住,直接站起身來吼道:“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