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又學一招
字數:10211 加入書籤
高麗很多東西都是學大明的,或者說自古以來學中華的,被中華文化影響極為深刻。
即使高麗國內的權臣李仁任等人是親元派,可他們也穿的都是大明的服飾,即使是朝鮮製造的。
以中國的文明時刻影響著周遭的番邦小國,待到李成桂政變創立朝鮮後,也是朱元璋同意了他的這個國號才被允許使用下去。
至於朝鮮讀書人自幼研習中華學問,倘若能夠擔任使臣親眼見到中原,實是極其幸運的經曆。
這些使者到了中原王朝後,無一不仔細記錄他們在中原的所見所聞,並且極為自豪能前往燕京等地。
“駙馬請教我。”鄭夢周連忙又看向王布犁。
“如今大明還有北元這個敵人,貿然出兵倭國,顯然是不現實的。”王布犁先給定了個基調:
“更何況有蒙古人遠征倭國兩次都遇到了風暴,陛下也會有所考慮這種風險,更不用說你們高麗前來朝貢,數次都遇到了風暴。
要不是這個緣故,那個李仁任也不會派你來大明當主使。”
鄭夢周也明白打倭國不現實,但是大明的水軍多啊!
將來明軍巡視山東等地的時候,稍微奔著高麗海岸線靠近一二,他也能接受的。
總之就是小弟有難,希望大哥能夠出手相救。
至於王布犁所言的風險,那是客觀存在的,再加上鄭夢周經曆過了一次,所以他反倒沒有那麽的害怕了。
“你回去之後先同李仁任說,大明會賣給你們絲綢瓷器等貨物。
你們出使倭國叫他們的當權派限製倭寇的行動,並且承諾在高麗開通對倭國的通商口岸。
你們高麗把大明賣給你們的絲綢一點點賣給倭國,甚至還能把大明的絲綢賣給蒙古人。
一件貨物,無論是高麗還是倭國,亦或者是北元,那些當權派都能得到好處。
誰能不支持?”
鄭夢周一愣,實在是沒有想到王布犁會拿出絲綢為媒介。
以此來調停幾國之間的戰事。
“駙馬爺,可是我記得陛下是在立國之初就定了片版不許下海的命令,如今我們都是朝貢貿易。”
老朱實行海禁,起到了對日本實行經濟封鎖,加強海防作用,但是也把本國的海貿貿易給切斷了。
中國商人不許出海經商,外國商人也不許來華。
鄭夢周也知道以前的高麗使臣來大明帶私貨進行買賣,被中書省發現要求收稅,但是天子卻是非常大氣,說夷人遠道而來,用不著征稅。
待到洪武十七年後,老朱直接下令凡是來朝貢的,夾帶私貨買賣全都免稅。
如此來擴大大明對海外諸國的影響力,實現和平共處的環境,
待到朱棣上位,洪武三十五年的時候,他派人通知海外諸國他繼位的消息,同時也延續他爹不收稅的政策。
如此一來擴大海外影響,鼓勵諸國前來朝貢,同時瓦解了海外走私力量,以保證朝貢貿易的順利進行。
朱棣放鬆海禁後,中國在東南亞的航運和貿易上獨占鼇頭百年之久,直到嘉靖登基才中斷。
那個時候日本重新進入混戰,倭寇又卷土重來,再加上正德時期內部起義此起彼伏的,以至於嘉靖二年下令海禁,導致日本爭貢。
這個時候的東南地主們已經嚐到了海外貿易的甜頭。
他們上下勾結,倭寇未必是真倭。
胡宗憲的前任朱執來浙江等地剿除倭寇嚴格海禁,搞得有聲有色,但耽誤了人家的財路,被既得利益者上書扳倒。
他一死,浙江等地倭寇又卷土重來。
朱標覺得王布犁的法子挺不錯的。
他爹在洪武七年加強了海禁的政策,畢竟蒙古人才是大明目前最主要的敵人。
為此,老朱的所有內外政策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
在對外政策上采取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對蒙古是必須選將練兵,時刻準備著,對於其餘遠鄰派遣的使臣則是采取拉攏策略。
“高麗朝貢物品我也看了,不過是人參,棉花,還有什麽大藏經之類的,少量的金銀。”
王布犁又加了一點:“高麗還有礦石可以運來嘛,都能進行貿易的。
這樣,你們國內百姓也能通過幹活換取食物,減少衝突。”
朝鮮的金銀儲備也是極少的,多是製造銀瓶作為貢物獻給大元。
到了大明後朱元璋要求他們進貢金銀,高麗全國開采銀子才一百零四兩,以至於高麗王都想要學習大明,廢除金銀作為貨幣的想法。
鄭夢周很奇怪王布犁為什麽沒有順著他說的話題繼續往下聊。
天子不是搞海禁嘛,怎麽太子也沒有反應?
“這些都是在朝貢貿易下進行的,況且我相信天子為了幫助高麗,會小小的開一道便利之門。”
王布犁緊接著給鄭夢周解釋了一句。
“哎。”朱標趕快就接過話茬:“妹夫,這種事還得看父皇的意思,莫要隨便作主。”
王布犁這才拱手道:“太子哥,我隻是提了個建議,並沒有說立即能辦。
商船搞起來的話,大家正規途徑都能掙到錢,倭寇的匪患就會少許多。”
朱標也裝作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不錯,我大明雖然也有不少水軍,但父皇也是派人去倭國交涉,盡量采取和平的方式止住倭寇。
如今我大明初立,百廢俱興,還是要著重對付蒙古人,覆滅北元才是第一要務。”
王布犁瞥了朱標一眼。
老朱又往日本派出使者了,這件事自己一丁點風聲都沒聽到啊。
鄭夢周又重新坐下,仔細思考著王布犁的話。
若是能加強大明同高麗之間的貿易,那些親元派肯定會讚同,賺錢他們能不樂意嘛?
再用一些上好的貨品去同北元做買賣,趕回來一些牛羊賣給大明,同樣可以獲利不少。
說實在的,鄭夢周自己個都發現這個商機是巨大的。
誰能不心動,拒絕加入這場狂歡當中?
如此一來,駙馬王布犁所提的建議,還真是可以思考一二。
至少高麗國內也沒法子完全擊潰倭寇,目前隻能選擇這麽辦。
高麗的那些權臣有錢了之後,鄭夢周相信他們對國內百姓的欺壓就會少上許多。
“駙馬爺說的有道理,這件事是可以操作的。”鄭夢周先是讚同了一句:“太子殿下,可是李仁任等人會把絲綢等東西賣給北元,不賣給倭寇,這能行嗎?”
“這種事是無法避免呢。”王布犁輕微搖頭道:“畢竟太子仁厚,豈能因為忌憚這點小事就不去幫助向我大明納貢稱臣的小國呢?”
聽到這話,鄭夢周感動的幾乎落淚。
這正是他向往的天朝上國的形象。
有事,宗主國是真上啊!
待到大明收拾完北元,那就有機會騰出手來去幹倭國了。
在此之前,先短暫的讓他們吃點好處,放鬆警惕,也是十分正常的。
鄭夢周立即就清楚了王布犁的算計。
王布犁又開口道:“不過要想實行這個法子,必須得有一個前提。”
“什麽前提?”
鄭夢周立即又來了精神:“還望駙馬爺教我!”
“高麗軍隊必須正麵擊潰倭寇一次,否則他們憑什麽要坐下來聽伱這個使者講話?”
鄭夢周輕微頷首,隻有讓倭寇知道高麗不是好惹的,那才能讓他們選擇比較和平的方式賺錢。
“駙馬爺放心,東北麵元帥李成桂能征善戰,先後同元朝、紅巾軍、倭寇、女真等勢力作戰,戰功赫赫。
如今他正值壯年,是可信賴之人,也是心向大明之人。
我回高麗後,便會協助他策劃對倭寇的進攻,爭取在戰事的勝利,然後尋機出使倭國。”
朱標聽了輕微頷首。
有關高麗的情況他有所接觸,這個李成桂南征北戰的,在高麗算得上是一個人物。
鄭夢周輔佐他去擊潰倭寇一次,可能性是很大的。
王布犁卻知道就是這個人發動政變推翻高麗,建立了朝鮮王國,結果晚年苦澀,當了太“上上”王。
一個朝代,三個王,最小的王手握兵權,說話算數。
“我大明不僅有絲綢,基於高麗如今的銅錢質量不行,我們還是以物易物吧。”朱標也是定下了基調:
“交易的品種不限於礦石、馬匹、耕牛、藥材、貂皮等土特產。”
鄭夢周完全沒有反對的意思,大明已經做出很多的讓步了。
放眼周遭小國,有哪個能有當朝太子準許開的小門的?
鄭夢周突然回過神來,此事怕是大明天子已經完全交給太子來操辦了。
“事不宜遲。”
他重新跪在地上給朱標行禮,說著他這就返回高麗,訴說商船的事情,待到三月一到,船隻立馬就啟航前來南京,到時候希望太子能夠提前備好貨物。
朱標輕微頷首,也就不留手了,直接掏出早就寫好的一封信,交給鄭夢周。
待到他回去之後,交給高麗新王,叫他好好配合。
二人瞧著鄭夢周急匆匆遠去的背影,朱標雙手背後:
“真是一個為國奔走的忠臣呐。”
“王朝末年的忠臣往往沒有什麽好下場。”
王布犁同樣雙手背後,毫無顧忌的提了一嘴。
朱標先是詫異了一二,隨即想起後輩子孫崇禎的待遇,他想要有忠臣都沒有。
就江南這幫地主文人,全都被朱元璋給騙了。
他們先前支持南宋,關鍵南宋打不過,本以為蒙元來了之後對他們必定會有迫害。
結果忽必烈說這塊地盤你們自治,沒別的要求,隻要給錢就行。
誰不給錢就幹誰!
然後這幫文人大多都是讀書世家延續下來的,就算是少部分人不是家族世代讀書為官,那也都是被忽必烈劃為儒戶,祖上全都是南宋的舉人的底蘊。
這幫人得了自治後,感覺很爽,但是一直都無法參與到大元執政當中去,又感到分外的苦惱。
因為我儒家學識這麽牛逼,你等夷人來我中原必須要學習。
什麽叫皇帝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管理法子。
可那些粗鄙的蒙古人根本就不肯被同化。
草原漢子一直秉承著祖宗之法的經驗。
祖宗們說,草原上誰拳頭大聽誰的。
要不然就是個死。
你以為讀幾本嘰裏呱啦的破書,就能讓我聽你們的。
腦瓜子被羊踢的挺嚴重啊!
蒙古人主要是吸取了金遼等教訓,不給這些儒家子弟施展“胸中抱負”的機會。
但正所謂飽暖思淫欲,江南這批人也紛紛想要“進部”。
可一直都沒有機會。
於是在混亂年代,朱元璋橫空出世。
相比於其餘勢力,他更加懂得團結士大夫們。
這幫人大多都投入了朱元璋的懷抱當中,他們想要登上新朝的政治舞台!
但是朱元璋可是一個從底層爬上來的皇帝,屬實是人精當中的人精,能被這幫人給擺弄嘍?
於是淮西集團與浙東集團在朱元璋的操縱下進行黨爭,甚至辦起大案來,也在努力清洗這幫人。
老朱又發現了科舉製度的漏洞,完全被元朝遺留下來的“讀書世家”所把持,他們相互聯姻以及收徒,用不了多久朝廷就到處都充斥著南人。
這是不被老朱允許的。
所以他在聽了王布犁的牢騷後,便果斷的停下科舉。
朱元璋發現能辦事的技術官僚,或許並不忠於我;
忠於我的政治官僚,卻又辦不成事。
相比之下,他認為恢複科舉,可以對鞏固朱家王朝的統治,產生更大的效果。
所以當他再次恢複科舉,一直都想要從中找出辦法製衡這幫人。
從後麵的兩榜案件,以及製定晦澀難懂的八股文都見到了他的辦法。
按朱元璋的這番製度設計,科舉的核心功用已不再是為大明選拔合格的治理人才。
而是為了摧折“天下才智”,為了將那些“負血氣者”的精力,消磨在漫漫的科舉之路上。
這也是朱元璋選擇八股這種對治世毫無用處的知識,作為科舉考試核心內容的主要原因。
既然你們有心思從政,那朕就給你們機會來考,進一步削弱江南這些“讀書世家”的家族優勢。
也算是給了其他戶籍讀書崛起當官的機會,諸如後期的張居正等人。
所以當江南士大夫們發現被老朱欺騙後,許多人都懷念大元能夠殺回來。
待到清朝入侵之後,江南地主們以為女真人跟蒙古人一樣。
故而沒多少人抵抗,都盼望著王師能來,結果他們發現女真人比蒙古人更狠。
他們不僅要你的錢,還會要你的命!
就這,你還得跪在地上求著我能用你。
想當奴才你都得被抬旗才行。
你們還想要自治?
去地底下見能給你自由的大元皇帝去吧。
朱標咳嗽了一聲:“高麗如今的情況還能撐上十年,我希望在這十年內,能有效的削弱北元的實力。”
“十年?”
朱標見王布犁麵露疑色,輕微頷首:
“父皇給出的判斷,百足大蟲死而不僵,敲敲補補總能撐上十年。”
“誰關心高麗亡不亡國的。”王布犁瞥著朱標道:“我說的是父皇打算十年滅北元?”
“打住。”
朱標連連搖頭:“你不要過度猜想,滅元這件事是萬萬急不得的,尤其是到了草原上,我大明的騎兵對比蒙古人的騎兵,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
就算想要同他們決戰,他們四散而居,也很難實現這種事。”
王布犁輕微頷首,就大明的騎兵,相比於秦漢唐等朝代,也不是沒有什麽優點,至少馬磴子這玩意是有的。
如此就減少了同蒙古人的騎馬技術的差距。
“不如想法子集體招降個蒙古部落,讓他們來當領頭羊。”王布犁瞧著冬日的陽光:“總比我們胡亂瞎竄要強上許多。”
“這種事父皇不是沒有想過。”朱標輕微的搖搖頭:
“他們的信任程度較低,對我大明的忠誠也不能保障,一旦成為蒙古人的奸細故意引誘我大明士卒進入埋伏圈,後果不堪設想,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不錯。”王布犁輕微頷首:
“但我相信總會有人想要獲取在大明的榮華富貴,我覺得朝廷需要搞出一個蒙古底層人能夠當上侯爵的榜樣來吸引他們為大明效力,而不是封什麽蒙古人的名門之後當侯爺。”
“嗯?”朱標同樣瞥了王布犁一眼:“什麽意思?”
“北元是貴族多啊,還是普通人多啊?”
“這還用想。”
“所以我們為什麽不從普通人下手,非得要選那些貴族。
他們在蒙古本來就是享受榮華富貴,到了大明依舊可以享受榮華富貴,那他們憑什麽來大明享受啊?”
王布犁拍了拍自己衣袖上的塵土:“可是那些為蒙古貴族拚命的士卒以及牧民就不一樣了,他們在北元的統治下受苦,可是立下功勳到了大明就能享受榮華富貴。
光是這種激勵之法,傳到北元去,動心之人到底會有多少?”
朱標倒是聽出了王布犁的話外之音,他爹就是從底層廝殺上來的,當然更是要抓住這來之不易的改變命運的機會。
那放在北元治下的百姓也是一個樣。
“可是我們上哪去找這麽一個蒙古底層人呢?”
“我們編纂一個真實的人名,一個具體的蒙古底層人身份信息,他在不在都無所謂,重要的是這個假消息一定要傳到蒙元去,讓他們相互討論。”
王布犁哼笑了一聲:“情報嘛,真真假假的,有人相信就行。”
朱標微微張嘴,這是他從來沒有料想過的戰爭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