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賀新郎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A+A-




    五月初十,親迎大禮。
    阿七躺在高府門房徹夜未眠,天璿天璣正替她收拾垂散的幾綹發絲,又在她的黑眼圈上蓋了層粉。戴上步搖冠、串串金珠穿成流蘇垂至下頜,再蓋上一層銀紅薄紗。
    她抬手,將金翠交織的雉羽麵扇舉起。
    雙手有些發顫,不知是害怕還是激動。此時此刻,她仿佛真的隻是坐在閨房,等一場盛大的婚禮。
    鼓樂齊鳴、笙歌鼎沸,迎親隊伍越來越近,哄笑聲、高呼聲、推搡聲,大門口人聲熙攘。
    小門忽然打開,陽光瞬間湧入,她立馬走出去。同一時刻,衣飾與她完全一致的高舒月錯身閃進來,交換完成。
    在喜娘的指引下,她端莊執扇、款款跨出大門,正欲繼續走下台階,一雙手抓住她長裙後擺,迅速繞了幾圈、纏住她雙鞋。
    緊跟著,她感覺自己身體一輕,清雅的沉水香環住了她,她已被人打橫抱起。
    圍觀者哄堂大笑。
    元旻麵不改色,抱著她徑直走向花轎,天璿、天璣早已分開轎簾,隻待元旻躬身將她放入,便迅速合上。
    迎親儀隊吹吹打打、行至西安門,騎馬者下馬、乘車者下車,用禦輦抬進去是王後品階的特權,一行人隻能步行進入喜堂。
    阿七正遲疑著如何下去,轎簾被掀開,元旻再度躬身將她打橫抱起。
    過三道宮牆,跟隨著儀仗走過正殿前的空地,右轉,再過兩道宮牆,再往外右轉,走向丞相府正門。
    好體能!
    熟悉的氣息和體溫環繞著她,阿七雙頰緋紅、雙手顫抖、心跳如擂鼓,張了張嘴卻不知說什麽。
    “榮國風俗,新嫁娘從出家門到進喜堂,腳不沾地,你想漏出破綻麽?”元旻腳步不停,借雉扇遮掩,低聲耳語,將她的話堵了回去。
    一路行來,沒有任何掩體遮擋,禁衛分列兩隊,約三五百人,個個披堅執銳,一看便知是以一當十的好手。
    阿七暗自盤算著,到時如何從這麽多好手中脫逃,元旻再次低下了頭。
    “到時緊挨丞相府的這道門會被關上,我們出丞相府大門後直接左轉,上馳道、從安門出……到了。”
    阿七心下稍定,已被輕輕放下,站在柔軟的紅色地毯上。轉身時,她從扇麵的間隙瞄了一眼正堂。
    正襟危坐、居於主位的,是苻治與元璟。
    一段紅色姻緣綢,新郎新娘各一端,永結良緣。
    一拜天地,一叩拜謝天造一對佳偶,二叩拜謝地結金玉良緣,三叩拜謝天地共證此結發;
    二拜高堂,一叩拜謝父母生育教養,二叩拜謝師尊親長操勞,三叩拜謝異國君王不殺恩;
    夫妻對拜,一叩拜今結發比翼雙飛,二…
    “哐當!”琉璃杯被狠狠擲下,四分五裂。
    鐵靴奔馳而來的踏地聲如雷鳴,轉瞬已至殿門,槍尖朝內、刀鋒凜凜。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追殺的禁軍堪堪行至宮門,苻洵唇角閃過一抹冷笑,舉手重重揮下。
    飛矢如雨,萬箭齊發!
    他們出來了,苻洵快步過去攔在馬前,元璟見狀趕緊翻身下馬,其餘幾人也緊隨其後,對苻洵連連道謝。
    眾目睽睽下,苻洵清亮的雙眸滿含欣喜和關切,一瞬不瞬盯著阿七:“襄侯、公子……殿下可還安好?”
    阿七正不知如何應對,元旻卻已牽住她的手,臉色陰沉,徑直走向苻洵。
    說時遲那時快,他迅速伸手,從她頭頂拔下那支芙蕖簪,當著苻洵的麵、狠狠擲下。
    用僅三人聽得見的聲音,一字一字道:“你?也?配?”
    然後,徑直走了過去。
    從頭到尾,沒正眼看過苻洵一次。
    阿七不明所以,歉疚地瞥了一眼苻洵,張張嘴正要說什麽。元旻已飛身躍上馬背,揚鞭而去,其他人也緊隨其後。她隻好立即上馬、緊緊跟了過去。
    離宮門越來越遠,才逐漸回過味來,愕然看向元旻。
    元旻轉頭看向她,擠出個微笑,溫聲說:“是我行事不周,一開始沒跟你說清。”
    一行人縱馬衝進質子府,仆婢已全部散去,隻剩春羽守著分成一個個包袱的一大片行李守在前堂。
    阿七偏頭看了一眼元旻,他點頭應允。於是她揚聲安排道:“飛廉聽令!”
    “開陽、天璿、天璣,你三人與武煊一道,護送襄侯、春羽至樅陰。”
    “天璿、天璣隨武煊一路,務必引導武煊麾下將士走出戎陵群山,順利送到洛京,再藏兵於崇山。”
    “開陽率武士隊,負責護送襄侯、春羽過龍骨關,將二人平安送至龍城司南侯府。”
    不知是否是錯覺,她說到“司南侯府”四個字時,元旻唇角掠過一絲微不可察的笑意。
    元旻將已看過的、簽滿名字的衣帶血詔交還給元璟,鏗然跪地,稽首大拜:“侄兒替父王拜謝九叔!”
    元璟欲言又止,猶豫了片刻,還是提醒說:“這上麵,少了個很重要的簽名。”
    “鎮南公崔長治”,元旻沉聲道,“我將親去金州,與崔長治談談。”
    開陽擔憂地問:“隻有殿下與首領麽?”
    元旻點點頭,語氣不容質詢:“和談不是湊人頭,至於途中的兵匪流民,我二人足可應付。”
    於是半晌無話。
    元旻又麵向武煊、春羽、飛廉七星躬身長揖:“我替江山社稷、謝各位高義,且待我九月返回昇陽,敲響明德門上景陽鍾!”
    而後,不再多說,取了包袱縱身上馬,帶阿七一道,往東門疾馳而去。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