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捉襟見肘
字數:3929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夜幕低垂,珠澳金灣機場的海麵上,畢方在輕盈盤旋。在上帝之瞳地俯視下,珠澳的夜景如同璀璨的寶石鑲嵌在海岸線上。遠處,港珠澳大橋的燈光如同一條光帶,連接著珠澳與澳門,閃爍著遊子的鄉情。近處,金灣機場的航站樓燈火通明,機場上飛機密集起降的軌跡劃破夜空,如同流星般劃過。海麵上,漁船的燈火點點,與岸邊的霓虹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動靜結合的畫卷。城市的天際線在燈光的勾勒下,顯得格外迷人,高樓大廈的輪廓在夜色中若隱若現,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活力。上帝之瞳捕捉著這一切,將珠澳的夜之美,永久定格。
無人機在一圈一圈地盤旋著,飛控室裏很安靜,再沒有任何聲音傳出。老甲看了一下表,已經18:30了。老甲對龍舞陽說,“你去給飛控室的工程師們準備晚飯吧,我估計這個盤旋不會很快結束的。”
龍舞陽看了看飛控室,然後對大家說,“那我們就先去食堂吃飯吧,然後順便給飛控室把飯打回來。大伯,你是跟我們一塊去食堂吃飯,還是我給你把飯帶過來?”
“你給我帶份飯過來吧,我就在這兒等。”老甲回答說。
正在這個時候,隻聽見於英博士在說:“趙天宇,你們在金灣機場跑道旁嗎?匯報一下跑道上的情況。”
“好的,於英博士,我們接機保障組4個人,現在全部在金灣機場的跑道附近,正準備迎接飛機的降落。但是目前金灣機場跑道非常繁忙,有大批軍機降落。俄羅斯的“勇士”和中國“八一”航空表演隊的飛機都到了。”高天宇大聲地說著,似乎能聽到他那邊呼呼的風聲。
“你能打聽一下軍機降落大概還需要多長時間嗎?”於英博士問道。
“剛才ZH塔台通知我們盤旋等待的時候,我就去側麵打聽了一下。原本這些軍機計劃在今天下午分批抵達的,但是今天下午海軍臨時增加了一個場地適應性科目,就是海軍陸戰隊有4架直8運輸直升機實兵實彈空投演練,所以原計劃臨時做了調整,一批參展軍機改為今天晚間陸續降落。目前推遲時間不好說,估計不會很短。”高天宇的聲音夾雜著風聲從擴音器中傳了過來。
“好的,明白,你們在機場繼續跟蹤,有信息隨時匯報。”於英博士說道。
緊接著於英博士又問道,“數據員,報告無人機油量和續航時間。”
數據員吳雨桐馬上答複,“油量還剩50%,航速350,續航還有4小時。”
於英博士發布了第九條指令,“規劃員接管無人機,航速350,高度3000,標準盤旋,操控員離崗休息。”
“收到,航速350,高度3000,標準盤旋。”規劃員林悅詩應聲答複。
龍舞陽打來了晚飯,操控室的女工程師們開始輪流換班吃飯。
老甲和於英博士坐在機庫的角落裏,一邊吃著盒飯,一邊閑聊著。
於英博士心有餘悸地說道,“甲總,幸虧聽你的話把油加滿了,今天這一路上都不順,老是不停地要給軍機讓道,飛機有油心裏不慌啊!大不了我在天上再盤4個小時,他總會讓我降落吧!”
老甲笑嗬嗬地搭話道:“你在天上不停地轉著,你以為地麵上的人他不著急不擔心嗎?隻要天上有東西飛,地麵上的人就睡不著覺!飛機全部安全落地了,他們心裏才踏實啊,所以呀,你急他們比你更急啊,哈哈!”
“嗯,是這個理兒。哎呀,你這麽一說,我心裏就踏實多了!來來來,吃塊肉,壓壓驚。”於英博士夾了一塊紅燒肉,塞到了老甲的碗裏。
老甲吃了一口紅燒肉,滿嘴流油,好不舒爽,然後羨慕地說道,“這個產業園的食堂不錯嘛,飯菜還真可以,貴不貴呀?”
“不貴,這個產業園對入住企業的生活後勤服務包括住宿都是蠻優惠的。政府有一些補貼,就是為了讓科研人員安心在這裏搞科研,解決生活上的後顧之憂。我們這幾套公寓都是產業園免費送的。”於英博士一邊吃著紅燒肉一邊說。
“看來全國各地搞低空經濟都是真金白銀地砸錢啊!隻有這樣才可以把航空產業快速地搞起來。在科技上投多少錢都是值得的。”老甲說道。
“哦,對了,”老甲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麽,於是四周看了看,見周圍同學們離得比較遠,然後神神秘秘地小聲問於英博士,“你們的科研經費有多少?夠用嗎?這不算是秘密吧,能不能透露一下?”
於英博士苦笑了一下,用餐巾紙抹了抹滿油的嘴,也小聲說道,“科研經費啊,總是捉襟見肘,給多少都不嫌多。我們這個項目啊,是我們這個航空學院第一個大型項目,所以呢,科研經費基本上算是有保障吧,這些年來陸陸續續投了快一個億了。”
“才一個億?!”老甲吃驚地問道,“一個億你們就能把這飛機弄出來,太不可思議了!一個億隻夠修一條1公裏的高速路!航空產業像這樣的項目不砸幾個億是搞不出來,連個樣機都搞不出來!”
於英博士嘿嘿一笑,說道,“這就是學校搞科研的優勢啊。學校的師生力量比較強大,這些高端人才搞科研都是兼職,用不了幾個錢。不像社會上搞研發,錢主要都是用在人頭費上了。”
“哦,確實,這確實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優勢。你看這些研究生博士生都在給你打黑工呢!你一個月可能就給他們開點飯錢吧?哎呀,於英博士啊,看樣子你才是黑心資本家呀!”老甲開玩笑地笑了起來。
“唉,沒辦法呀,我們科研經費太緊張了。為了優先保障研發製造,行政差旅費和給學生們的補貼確實不多,不過全國都這樣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嘛。”於英博士自嘲地說道。
老甲又故作神秘地說道,“我聽說喻園一年的科研經費有130多個億啊,比我們荊楚市去年的財政收入都要多。你這個項目這麽NB,怎麽這麽多年才搞了一個億啊,是不是不太受重視?”
“沒辦法呀,”於英博士兩手一攤,往後麵一坐,苦笑地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喻園曆史上,從來都是機械學院是老大,然後是電子學院。航空學院原來都是個小院,以前承擔的科研項目都是給國家級項目做配套,從來就沒有自己獨立研究過一個整機項目。這個無人機是我們院裏第一個整機項目,所以科研經費才多了一點。但是跟什麽機械學院那些老院大院比起來,他們隨便一個什麽項目那都是好幾個億的科研經費啊。說白了還是怪自己實力不行啊。”
“哦,原來是這樣,”老甲恍然大悟,“唉,我覺得倒也不是什麽實力不行。任何時代都會有一個主流的專業,代表了那個時代的先進生產力。比如說40年前是機械專業,20年前是電子專業,現在風水輪流轉,開始輪到輪船和飛機了。所以我相信未來幾年你們航空學院和船舶學院應該會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和標誌,這樣你們的科研經費就會多起來,當然了,你們必須拿得出像樣的大項目才行。”
“你說得沒錯,”於英博士說:“低空經濟,正是我們航空學院未來的陽光大道,也是航空產業的長坡厚雪。所以這些00後現在投身這個專業是選對了路。”
“確實是這樣,”老甲也感悟地說道,“中國用了40年的時間實現了工業化。現在中國是全球工業產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但是在諸如航空航天以及生物醫藥這些高端領域,我們還不是很強大,很多環節上還被別人掐脖子。當中國把所有的高端產業都拿下來的時候,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就成功了,這正是你們這一代人的職業方向,也是你們個人命運的時代紅利。”
兩個人就這樣海闊天空地聊著,彼此都覺得惺惺相惜相見恨晚,雖然跨越了兩個時代,但兩個人的心靈卻是相通的。
大家吃完了晚飯,又各就各位了。時間不知不覺地慢慢過去,一個小時過去了,飛控室裏很安靜,兩個小時過去了,飛控室裏還是很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