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這書不讀也罷!

字數:5310   加入書籤

A+A-




    “什麽意思?”梵聆月質問道,但心裏已然有了一個答案。
    望海閣是大乾一個商閣,唯一一個敢賣給自己鹽鐵兵甲的商閣。
    李淳也不遮掩,直言不諱道“望海閣是本王的”
    “若不想斷了你們的鹽鐵供應,就拿出你們的誠意。”
    “否則,後果自負!”
    梵聆月櫻唇緊抿,片刻後,歎道“說說你們大乾的底線吧。”
    “或者說,殿下的底線吧”
    李淳這才讚許一笑,回身坐下,朗聲道“這才像談話的模樣”
    七日後,西戎北蠻大軍,浩浩蕩蕩的撤出歸乾關。
    在薛原清理一遍歸乾關之後,李昭再次站在了歸乾關的城頭。
    失神的看著這裏的一磚一石。
    數月之前,自己便在這裏跟一眾漢子拚殺禦敵。
    如今,站在這的隻剩自己,而他們,大多數已然魂歸渺渺。
    李昭忽然問道“薛將軍,什麽時候能重建西北軍!”
    薛原沉聲道“半年!”
    李昭點點頭。
    “好!那就再辛苦薛將軍在這待半年!半年後,朕許你禁軍主將一職”
    城頭上,一眾節度使意味深長的看著梁王李沌。
    這個現任的禁軍大統領可還活著呢陛下這是都不避人了啊。
    可即便如此也沒人說什麽。
    甚至梁王自己也神情平靜不以為意。
    因為,這已經是心照不宣之事了。
    自從大軍龜縮不前,歸乾關失陷,在之後陛下在漠北被大軍襲殺,就已經算是撕破臉了。
    現在西戎北蠻已退,剩下的就到了該算賬的時候了。
    一眾節度使雖然也心頭凜然,但並不緊張,因為他們覺得陛下的矛頭,現在對準的是宗親。
    回京路上,李昭身邊軟玉溫香。
    讓想要覲見的於廷臉拉的老長。但是眼下這些老臣誰不知道陛下就是個演子。
    這一幕指不定又是釣誰呢!
    本來於廷還想請示一下陛下大軍如何安置,結果成興聽到於廷來意之後,告訴他“陛下說了,節度使率軍辛苦,現在馬上天寒地凍,帶著各自的兵馬回防吧”
    “順便讓於閣老轉告大軍,諸位辛苦了”
    聽到這話,於廷差點繃不住。
    五十萬大軍奔波千裏,舟車勞頓,結果換來一句,諸位辛苦?
    要是以往,於廷還真拚了命要規勸陛下不要如此苛待士卒。
    但是現在,於廷隻想笑。
    因為比起陛下在關外受的苦,這關內的四十餘萬大軍受的委屈算什麽?
    而且他們受的委屈越多,那些節度使就越難受。
    因為本來一個擴土三千裏的曠世奇功,被自家節度使給推了!
    擱誰受得了?
    現在於廷估計這些軍士現在沒有給一眾節度使臉色,就已經是足夠忠誠了。
    這邊回到洛京之後,李昭立即昭告天下,在皇陵動土。
    建陵。
    陵,那是隻有皇帝才有資格享受的墓葬標準。
    天下人有些不解,這位少年皇帝,年不及弱冠,為何現在建陵?
    這不是咒自己呢?
    然而,看了李昭的聖旨之後,一眾節度使臉色黑了。
    各路節度使麾下的士卒驚了。
    滿朝文武則是坐不住了,
    陛下要建烈士陵?!
    要讓那些陣亡在歸乾關的將士,入皇陵?!
    不僅如此,更是下旨各州府,就地起烈士陵,準備收容那些遠走他鄉,為國犧牲的烈士。
    此舉瞬間引得天下人心震動,無數家中有人當兵的百姓自發前往皇陵,要為這座大乾曠古爍今的第一座陵墓獻上自己的一份力。
    然而,這些人剛到皇陵,就被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鎮住了。
    他們發現,好像自己沒有動手的機會。
    那些身形健碩人高馬大的‘百姓’正如火如荼的施工。
    讓這些自發前來的百姓有些無語,你們是百姓嗎,啊?
    哪裏的百姓渾身刀口箭傷?
    怕不是脫了甲衣的士兵吧!
    確實是士兵,還是那些未能跟隨李昭出關的禁軍。
    當聽聞陛下要讓陣亡將士入皇陵,還讓他們享受與帝王同等規格的陵墓。
    這些人就瘋了。
    文武百官也瘋了。
    百官想入皇陵,那是要賢明公正,為國有大功才行,大乾立國至今,能入皇陵者不過百位,還都是公卿規格的墓!
    但眼下,那特麽是陵!
    那是帝王大行之後才能享受的陵!
    自己蠅營狗苟一輩子,為的不就是一個身後名麽?
    結果不及人家大頭兵死一下?!
    想到此,百官頓時抓心撓肺,看向皇宮的目光有些不善。
    昏君這是要自絕與廟堂麽?
    而這,還並未完,李昭的又一道詔書,再次在大乾掀起巨大風波。
    “陛下,要建講武堂?!是專授領兵打仗之能的學堂?!”
    “廣邀天下人來考校?!還不限身份?”
    “學成之後,便是校尉?!”
    “你知道陛下在講武堂的題字是什麽嗎?”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這下一眾節度使麾下的士卒徹底坐不住了。
    試問,誰想整日當個大頭兵?誰不想領兵打仗揮斥方遒。
    而眼下,陛下給了如此明晃晃的機會。
    哪怕是陷阱,那些不甘平凡的士卒,也想去嚐嚐鹹淡。
    於是,三十六路節度使麾下,突然多了許多‘休假’的士卒。
    他們不想準許,但人太多了
    而且若是不準,消息一旦傳出去,小皇帝正巧找不到收回兵權的理由!必然借此發難,誰不準誰倒黴!
    而後,京城再次傳來一道詔書。
    “著令各州統計所有為國犧牲之人的後人,統一送往京師。”
    “自今日起,所有為大乾犧牲之人,其後人可免試入太學或講武堂。”
    “其家人和就學一應所需,皆由朕出!”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陛下陛下這是要做什麽?!
    那些大頭兵,值得的陛下這麽尊崇?!
    這麽說,在大乾當了兵犧牲之後,生前事就不說了,這身後事不僅能讓自己進皇陵,與國同休同享香火,孩子還能進講武堂,或者能進太學成為矜貴的讀書人?
    這特麽還能猶豫?!
    看著禁軍大營門外竄動的人頭,李昭得意一笑。
    不過很快,他笑不出來開了。
    劉晟滿頭大汗的被人扶著跑到李昭麵前。
    “陛下,大事不好了!太學學子罷學了!”
    “為何?”李昭蹙眉,太學是先帝留下的另一個後手,是為了對抗萬聖書院所建。
    不論原身還是自己,可從未慢待這些學子。
    就是講武堂也跟他們沒什麽衝突。
    那這幫讀書人想要做什麽?
    “他們他們現在想要進禁軍,想要進講武堂”
    “這些逆徒,他們說他們說”
    李昭知道他們不是背叛自己之後,心下鬆了口氣,不由得好奇問道“說什麽?”
    “他們說要投筆從戎,為大乾效死!進烈士陵!”
    “還說這書不讀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