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使團風雲 第67章 災後重建
字數:3840 加入書籤
重複的動作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淩晨。
天空漸漸變為魚肚白時,密密麻麻的木樁將缺口堵住。兵士們將沙袋扔進去,雖然水止住了,但是依舊岌岌可危。
強大的水壓不是那些木頭所能承受的,河道衙門在左文的帶領下開始進行後續的修繕工作。
張子銘看見周圍的水已經消散,留下一眼望不到頭的狼藉。
毀壞的房屋,淹死的牲畜,孩子的哭泣。整個臨河縣周邊宛若人間煉獄。
即使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但是這慘絕人寰的一幕還是讓張子銘心頭一疼。
到底是什麽樣的人才會釀成這種悲劇。
看見周圍的人已經開始向臨河縣周邊遷移,因為大雨還在下的緣故,人們冒著雨帶著家人艱難的在路上行走。
這一刻,張子銘才知道一個人的渺小。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救世主,但是也格外珍惜生命。
“張捕頭,你歇歇吧。剩下的交給我們!”
一名兵士上前,給張子銘遞了一個水袋。張子銘沒有去接,此時的他早已精疲力竭,全靠著毅力在強撐。
一道青光飛來,張子銘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他暈倒在了燕兮月的懷裏,眼前的男人渾身都是泥沙和水汙。燕兮月難得沒有嫌棄,一顆丹藥塞進張子銘的嘴裏,蒼白的麵色才稍稍好轉。
燕兮月看著懷裏的張子銘,她不明白這個色胚子為何要這麽做。
在她眼裏,一切蒼生和螻蟻沒有區別。就像昨晚,她能為守城的軍士提前告知決堤的消息,就已經算是很仁慈了。
“張捕頭!”
河堤上的軍士都圍了上來,焦急的想看看張子銘怎麽樣了。
“沒關係,他隻是精力耗盡。睡一覺就沒事。”
燕兮月抱著張子銘,踩著飛劍飛回了平安鏢局。這一刻,臨河縣所有的人都抬起頭,看著天空上的一男一女,內心焦急。
左文和駱冰河站在臨時搭起來的高台上,一起抬著頭。
左文開口道:“臨河縣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駱冰河點了點頭喃喃自語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張子銘睜開眼睛時,看到的是坐在一旁打坐的燕兮月。
燕兮月保持著打坐的動作,沒有理會張子銘。知道他已經無大礙,開口冷冷道:“醒了就滾出去,你那個丫鬟吵的人心煩。”
張子銘從床上跳起,揮動手腳。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
果然,到底是修行的武夫。和打不死的小強一樣,越戰越強!
張子銘還要說話,但是看見燕兮月身旁飛起來的佩劍便自覺地溜出了房間。
一直走到院子門口,發現院門已經換了。他覺得劉青雲有時候太聽話了,不了解領導的意圖。
換個這個結實的門,自己萬一哪天想進來耍耍都沒得機會。
剛出院子,包子便撲進了張子銘的懷裏。哭泣道:“少爺,那個女道長說她要給你超度,讓我去準備後事。我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
好一個燕兮月,竟然用這種方式恐嚇小姑娘。不過包子你放心,等日後一定好好教訓她,讓她知道知道我的厲害。
安撫好了包子,張子銘在院子裏基本上沒看到幾個人。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拿著鐵鍬急匆匆趕路的鏢師,張子銘攔住道:“人呢?”
那名鏢師趕著去送鐵鍬,本來想破口大罵。但是看見是自己的老板,一下子笑道:“張捕頭,啊,張老爺。趙老爺說修護河堤是臨河縣所有人的責任,沒有出鏢的人都被帶去修築河堤,安置鄉親去了。”
這趙謙無意中搞了一個大動作啊,張子銘相信趙謙腦子裏絕對沒有做慈善拔高自己逼格的想法。頂多就是那正義感作祟。
張子銘點頭,放那名鏢師離開後他打算換身衣服。
燕兮月把自己救起來,衣服沒有換。按正常邏輯來說,燕兮月應該給自己換上衣服,看見自己渾身的腱子肉然後開始小臉變紅,開始考慮以後的事情。
難道是因為我魅力不夠?不應該啊,這副軀體比起前世來說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還是能打九分的。
換好衣服,張子銘走出鏢局。
縣城裏來來往往的人都麵色沉重,雖然說在縣城裏不會被水淹沒。但是,總有一些親戚朋友住在城外,這種時候是沒有分別的。
不過,他們在看到張子銘的時候都會停下腳步,對張子銘行禮問安。
張子銘都會一一回禮,並微微點頭。
剛出縣城大城牆大門,城外已經被縣衙招集城裏的富商和百姓搭起來臨時的三角茅屋。
因為還在下雨的緣故,災後的重建現在還不是時候。再加上剛剛經曆了一場災難,人心惶惶。
再加上糧食問題,黃知縣害怕有些人乘機做一些雞鳴狗盜的事情,便將失去房屋的村民都聚集在城外。
一方麵體現出縣衙對百姓的關懷,另一方麵方便管理。
在流民聚集的中心,城裏的富豪以四大家族為首,都開攤布施,為這些村民免費提供米粥和幹糧。
當然這隻是暫時的,後期還是需要官府的救濟和村民自己重建家園。
畢竟,這個世界沒有人願意掏錢養著遊手好閑,靠著救濟度日的人。
張子銘在流民之間行走,那些坐在臨時茅屋下的村民看到張子銘都會自覺的站起來,衝著張子銘報以感謝的眼神。
當然,這些對於張子銘來說可有可無。
他也都是一一回禮。
走到布粥的攤子,張家是老管家負責監管。張父心善,張家的粥鍋明顯比其他家的要稠。
張父穿著蓑衣,裹不住的大肚子已經被雨水打濕。
看到張子銘站在眼前,張父衝著張子銘點頭。
僅僅半日,他看到張子銘的鏢局有序的幫助村民。包子給管家送上銀票五百兩用以購買糧食救濟。
張父一直沒有對張子銘給予太多的希冀,隻希望他不要做一個無良的紈絝。
昨天夜裏,張子銘一人鑄堤的事他已經聽說。
今日的張父,腰杆子格外挺直。一聲聲的誇讚,張父也不回反。隻是笑著接受。
他覺得兒子配得上這些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