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橄欖枝
字數:5120 加入書籤
“宋主任,您不知道,剛才他還跟我打了個賭。”
“我說我認識你,他不信,說我要是認識你,就用舌頭舔遍整個手術室。”
“你說這人好不好笑?真是莫名其妙。”
宋鎖聞言,臉上露出一絲不悅。
“知硯確實跟我認識,有什麽問題嗎?”
馮朗驚得連連搖頭。
“沒,沒問題。”
旁邊的楊宇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連忙嗬斥道,“還不趕緊去打掃一下手術室?”
舔遍整個手術室,這個不現實。
方知硯也懶得跟這種人計較,掉價。
楊宇罵了一聲,算是給了馮朗一個台階下。
可今天這臉麵,是徹底丟了。
而且以後以副院長為首的一群領導心中,肯定給這個馮朗打上標簽了。
馮朗以後想要在二院混得好,那幾乎是很難了。
見宋鎖如此看重方知硯,葛東也是主動示好。
“剛才小方醫生說,你是帶病人轉診?怎麽個事兒?”
“我帶了一名外傷導致急性腎衰竭的患者,需要做透析。”
“但是腎內科需要提前很久預約,早就已經排滿了,根本輪不上我們。”方知硯老老實實地解釋著。
聽到這話,葛東也是點了點頭。
“這樣啊,那我看看能不能給你安排一個透析機出來。”
畢竟是副院長,這點能力還是有的。
宋鎖還在這裏,給方知硯麵子,就是給宋鎖麵子。
但,方知硯並不想浪費其他病人的機會。
每一個需要透析的病人,基本都是相似病症。
自己的病人插隊進去,說不定就會讓下一個病人失去生病。
因此方知硯微微搖頭,“算了,不用安排。”
“不過,有沒有腹膜透析的設備?”
腎衰竭的患者,放在現在是難以處理的。
可若是在以後,完全可以通過簡易的腹膜透析技術來解決。
“嘶?”
可聽到方知硯的話,副院長葛東卻倒吸了一口冷氣。
腹膜透析的設備,二院有。
但問題是那種簡單快捷的技術,並沒有多少人會用。
哪怕是本院的醫生做腹膜透析都很勉強,眼前這個方知硯,能做腹膜透析不成?
“有是有,但你?可以嗎?”
葛東還是有些懷疑方知硯。
可方知硯卻直接點了點頭。
“當然可以,沒問題的。”
“這?”
葛東不理解。
旁邊的宋鎖卻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沒關係,相信他,你會得到一個驚喜的。”
“好吧,確實是有的,你要是有這個能力使用,我可以給你安排一下。”
葛東點了點頭,對他而言隻是順手的事情。
況且,他自己也比較好奇,這個宋主任都如此推崇的年輕人,究竟厲害在什麽地方。
得到葛東的應允,方知硯臉上露出一絲喜意。
他匆匆出了門,將病人從救護車上推下來,送去了透析室。
先是簽字,術前準備。
接著方知硯要來了一個b超機。
這番操作,驚得葛東又是倒吸一口涼氣。
可隱約之間,他似乎又猜到了方知硯想要做什麽。
這種新型技術,好像還從來沒有人運用過,他是怎麽想到這樣的組合的?
葛東心中更加期待了,就這麽跟著方知硯,看著他的操作。
方知硯笑了笑,快速在病人的腹壁塗抹耦合劑,然後進行b超檢查。
超聲線陣探頭在他的操作之下,在病人雙側腹壁動脈旁探查著。
方知硯掃了一眼,快速記住了血管的位置。
緊接著,是血管位置,皮下組織和腹直肌厚度。
各種數值被他記下來之後,方知硯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測量,標記。
望著他的動作,葛東嘖嘖稱奇。
他已經開始相信宋鎖的話了。
這小子,簡直他娘的是個天才,竟然通過這種方式配合腹膜透析使用,不簡單啊。
方知硯對外人的反應充耳不聞。
他選擇恥骨聯合向上大概十厘米左右的位置,往左旁開兩厘米,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局部浸潤麻醉。
緊接著,快速切開皮膚,還有剛才記下來的腹直肌前鞘,將穿刺針經切口處穿刺入腹腔。
再往裏麵注入大概三十毫升的生理鹽水之後,他開始使用超聲凸陣探頭觀察。
各種動作,顯示出方知硯老練,沉穩的心態手法。
眼前這一幕幕,讓在場所有人都感慨不已。
這小子,穩,準,狠,冷靜!
難怪宋鎖誇他是個天才,可不就是嘛!
而且,這麽厲害的小子,還是第二醫科大學畢業的。
不是?怎麽沒留在自家醫院?
葛東眉頭擰成了麻花。
簡直混賬!
這件事情,要好好查查才行!
這麽優秀的天才,跑到別家醫院去了,這他娘的不是搞笑嗎?
方知硯繼續動手著。
在檢查確定沒有問題之後,他開始著手用導絲經穿刺針置入腹腔引導置入擴張器。
接著拔出擴張器的枕芯,置入腹膜透析管,撕開擴張器外鞘並拔除。
然後再度通過探頭觀察透析管的末端是否位於最佳位置。
等確定沒問題了,再將腹膜透析管從裏麵穿出,縫合組織以及皮膚,最後掛上透析液。
如此操作,完美結束,簡直漂亮的不像話。
葛東站在原地,除了驚歎,還是驚歎。
“小方醫生啊,你這是跟誰學的?”
他忍不住問道。
這小子,太對他口味了。
種種操作,完全打開了他的新世界。
b超技術也好,透析技術也好,都會。
可兩者結合,用超聲引導下腹膜透析置管,這就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出來的了。
方知硯聞言一笑。
這個技術,現在還沒有。
但過幾年,就會爛大街。
所以他聳了聳肩,“就是平常看到了這兩個東西,覺得可以組合一下。”
“妙啊!”葛東忍不住稱讚道。
同時扭頭看向了宋鎖。
“宋主任,我現在相信你的話了,這小子,可以啊。”
“小方醫生,我聽說你也是我們東海第二醫科大學畢業的?”
“怎麽沒有留在我們東海第二醫院?”
“我們醫院的就業前景,還有就業環境都是很不錯的啊。”
“在這裏,可比你在江安市什麽中醫院要好多了啊。”
“要不要考慮來我們醫院試試?”
“反正你的同學也在這裏嘛,互相之間也有照應,對不對?也不存在什麽適應新環境的問題。”
葛東對方知硯拋出了橄欖枝,企圖讓他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