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 章 淑妃娘娘的家書

字數:3856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耿月嬌上一世是顧景行的正妻,顧景之打算為顧業求娶耿月嬌,由此想起了上一世的糟心事兒,對宋婉如母子的恨意又在心中湧起。
    他派顧長海去找平安,告訴平安到二甸子村送點心的日子又到了。
    平安得了主子的令,按照以往的慣例,吩咐大廚房做了顧家常吃的點心,到庫房撿了兩匹緞子,一匹寶藍色,一匹暗紅色,及兩匹葛布,又去賬房處支了一百兩銀子,帶著兩個小廝去二甸子村。
    這條路平安常來,最熟悉不過了,很快到達二甸子村。
    宋婉如是反賊之女,若不是有顧老侯爺的麵子在,恐怕早已經被賜三尺白綾,或沒入教坊為奴了。
    分到二甸子村,條件相當艱苦,房是茅草房,院是籬笆院,伺候的人原本隻有忠心耿耿的繁杏。
    顧景之被大赦封爵後,為彰顯自己仁孝禮義,事母最孝,派了四個婆子來二甸子村,貼身伺候嫡母宋婉如。
    不過在選人上,他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
    不能派年輕的女子,怕被顧景行糟蹋了,不能派年輕力壯的男仆,怕他們幹了莊稼活,顧景行四體不勤,不利於他勞動改造,因此讓平安送來了四個四十歲以上,在流放路上被折磨得身體損失嚴重的婆子來。
    美其名曰:這些婆子本是京城中的官家正室夫人,和嫡母平日來往多,讓這幾個親近的老姐妹陪著她,能解離鄉之愁。
    殊不知,這些婆子從高高在上的官家夫人,跌落穀底,全賴宋婉如她爹六王爺要爭天下的邪念所害,對宋家的人恨之入骨,恨不能生啖其肉,表麵對宋婉如一團和氣,心中無時不在想辦法暗害她。
    這其中就有章柳的母親章夫人。
    章夫人今年三十八歲,十六歲嫁入章府,夫家門楣高,夫君勤學上進,夫妻和睦,舉案齊眉。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成婚一年後未誕下一兒半女。
    婆母便將她夫君的貼身丫鬟提為妾室,先是生下章陸,後又誕下章柳,記在她的名下。
    她無所出,對兩個孩子視做親生,尤其是章柳長得白白嫩嫩,從小粉妝玉砌似的,嘴也甜,她最是喜愛她,頂在頭頂怕摔著,捧在手裏怕化了,吃穿用度都是頂好的。
    第(1/3)頁
    第(2/3)頁
    章柳對她也親近,從不去她姨娘院子裏去。
    可萬萬沒想到,身體中沒流自己的血的人,怎麽疼都白費。
    在主子受封龍江府守備那一日,章柳突然消失不見,並且帶走了她的生身母,留下章夫人一個人不知所措。
    所幸主子顧伯爺沒有因女兒是逃奴遷怒於她,還將她送到二甸子村,伺候宋婉如,雖這裏居住條件不如顧家大院,但宋婉如一貫帶著溫柔良善的麵具,活計要少些 ,日子鬆快很多。
    今日宋婉如剛吃過中飯,章夫人端了洗手和漱口的髒水,準備倒在大門外。
    忽然見到一輛馬車駛來,平安大管事坐在車的前麵,她忙放下水盆,上前行禮問安,“大管事安好,又來給太太送東西來了啊!咱們伯爺惦記著太太,真是孝順!”
    人比人得氣死人,一樣是將小妾的兒子養大,看看人家顧伯爺,仁孝有佳,時時送東西過來,金銀首飾,衣物布匹麵麵俱到,怕嫡母嘴饞,居然十天半個月便送來顧家特製的點心來,章夫人羨慕得眼睛紅。
    平安下了車點點頭,讓小廝將馬車上的東西搬進屋,他則隨著章婆子去宋婉如麵前回話。
    宋婉如現如今住的隻是三間茅草屋,古人以東方為尊,因此婆子們住在西屋,她則和顧景行及繁杏住在東屋。
    雖居陋室,宋婉如依然儀態端莊,穿著正紅色緞子羅裙,頭上戴著上次平安送來的一對金釵,紅寶石的耳墜子搖晃著,嘴角噙著笑,仿若在京城忠勇侯府般秀麗齊整,隻笑起來,眼角堆起的皺紋深了許多。
    “平安來了,繁杏,看座!”宋婉如笑盈盈地,熱情招呼著。
    平安敷衍的作了一個揖,正色道:“太太,別忙活了,小的還有事情要做,繁杏姑娘點驗無誤後,小的就要走了!”
    繁杏搬來一個矮凳,宋婉如笑道:“平安,你先坐一會兒,你雖有事,也不差一炷香的時間,我有話請你捎給景之。”
    平安在矮凳上坐下,眼睛盯著宋婉如,看她有何事。
    “平安,我聽說景之在北山屯大捷,生擒了北胡人的四王子,可是真的?”宋婉如問道。
    整個龍江府都知道的事兒,沒有必要隱瞞,平安點點頭,“確有此事。”
    第(2/3)頁
    第(3/3)頁
    宋婉如推了推鬢間的金釵,欣喜道:“都說我家景之是福將,短短一年多,三戰三勝,立下不世之功。”
    平安不知道她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附和著誇讚主子。
    宋婉如眼神示意繁杏上茶。
    站在她身側的繁杏忙拿起茶壺,斟了一盞茶,端給平安 ,“平安哥,我昨日路過村子裏的學堂,聽學子們在背書,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平安嘲諷的一笑,宋婉如這是坐不住了,想要提條件了,接口道:“論孝悌,整個龍江府誰不知道,咱們伯爺最是孝順嫡母,有愛幼弟。”
    平安放下茶杯,站起來身,朗聲道:“三爺自幼體弱,是咱們伯爺請濟世堂的張淩穀醫好的。四爺調戲魏小姐,咱們伯爺雖也身陷囹圄,還是為他周旋,為四爺定下了親事。再說太太這裏,吃穿用度哪一個不是咱們伯爺派人送來的,繁杏姑娘,你說是不是?”眼睛不屑的瞥了一眼宋婉如。
    繁杏見平安似有不悅,看了宋婉如一眼,後者對她點頭,鼓勵她接著說下去。
    她繞到平安身前,福了一禮,笑道:“平安哥,咱們伯爺當然是一個大孝子,二甸子村哪個不看在眼裏,街坊鄰居俱言道:顧伯爺事母最孝,不忍母親受苦,與北胡人血戰,隻為多立戰功,以功代抵母之過!”
    平安在心中冷笑,見過臉大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居然以為主子殺敵,是為了以戰功請求皇上赦免宋婉如的罪過。
    他沒空和她們兜圈子,不悅道:“保衛邊疆,為國殺敵是男兒應盡的職責,怎能居功自傲?且雷霆雨林俱是君恩,有何封賞自有聖上定奪。伯爺就算有心以功勞換取太太的自由之身,也無從說起啊!”
    宋婉如抿嘴微微一笑,拿出一封信 ,對平安道:“聖上感念景之的一片孝心,已頒下聖旨,赦免我和景行之罪。這是婉淑妃娘娘的家書,特意提前告知咱們顧家此事的。”
    平安心中不禁一驚,這宋婉如都獲罪流放了,婉淑妃居然還和她有書信來往,看來這個宋婉如不簡單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