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 章 隨時會房毀人亡
字數:4287 加入書籤
第(1/3)頁
> 采薇一口應承下來,“二爺,你連日來一直沒休息好,今晚你好好睡一覺,明個兒一早咱們卯時出發。”
“如此甚好,”顧景之點點頭,“采薇,你留些糧食在府裏,若我二人不能及時趕回,城中軍民也能渡過難關,不至於挨餓。”
采薇點點頭,“好的,二爺,我這就去庫房,放三十萬斤糧食!”說罷走出房間。
她安排好了一切,便與顧景之一同歇息了。如今龍江府外的水勢不小,遇到險情的機率極大,必得養精蓄銳,才能勇於麵對危險不是。
次日,太陽剛剛露出笑臉,冉冉在東方升起,顧景之點完卯之後,突然道:“元誠,韋校尉,我欲出城探查水災險情,我不在期間,一切事物交由你二人協商解決,你二人務必多多費心,替我守好龍江府,若有險情發生,定要安撫好士兵和百姓。”
“都督,卑職能力有限,恐難當大任。”韋恒麵露難色,“且據百姓說,龍江府向來風調雨順,這樣的水災幾十年不遇,都督在,才有主心骨。”
顧元誠則更擔心他的人身安全,“主子,外麵洪水滔天,屬下怎能讓您前去涉險,有什麽需要打探的,屬下請纓前往。”
顧景之一擺手,“元誠,不必多言,我自會注意安全,你替我在龍江府坐鎮,便是為我分擔了。”
又對韋恒道:“韋校尉,龍江府地處高地,看當前的水勢,危險並不大,你們大可放心。且我相信你二人的能力,定能擔此重任,萬望不要再推辭。”
知道顧景之心意已決,多說無益,元誠和韋校尉隻能抱拳,“將軍放心,我等必當盡心竭力,不負所托!”
顧景之又囑咐一些注意事項,這時,顧長海牽來清輝,“主子,馬匹已備好!”
顧景之走出大廳,接過馬韁繩,低聲道:“長海,你責任重大,一定要守好庫房裏的糧食,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輕用。我備了三十萬斤糧,城中軍民節省著吃,可堅持二十餘日,屆時我們一定會趕回來。”隻要采薇回來,空間裏的糧食蔬菜有三百多萬斤,即使十萬二十萬人也盡夠用一陣子了。
”請主子放心,屬下一定竭盡全力,守好庫房,人在糧在!”顧長海跪在地上鄭重道。
眾人隨顧景之走出守備衙門,采薇一身戎裝等在門口,顧景之伸出手將她拉到馬背上。
龍江府的官員士兵們目送著一騎逐漸遠去,慢慢消失在天際。
顧景之和采薇騎著馬,向城外而去。
他們一路查看水勢,經過第一個村莊時發現水已進入房屋,村民們都離家逃難,整個村子十室十空。
第(1/3)頁
第(2/3)頁
顧景之看到空無一人一犬的村子心中悲痛,采薇安慰道:“二爺,一路上沒看見百姓的屍體,說明沒有人員損傷,等水災過後,村民再返回便是。”
“你說的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人活著就有希望!”顧景之點點頭,他看了看清輝腳下的水麵,歎了一口氣,“這個村子離龍江府近,村民們估計逃到城裏去了,別的村子距離遠,估計……”
“那咱們先去附近的村莊看看情況。”采薇向後靠了靠,“說不定情況也不會太糟糕。”
顧景之夾了一下馬肚子,清輝收到指令,在水中歡快地跑起來,動物到底不是人,再通人氣兒也理解不了人類的悲喜。
涉水走了大約兩柱香的時候,到達了最近的村莊,他們看到很多房屋內已經水漫屋地,土坯房東倒西歪,處處都是斷壁殘垣,許多村民正在搶救財物,還有人受傷了。
顧景之大聲喊道:“大家快走吧,水可能會繼續上漲!”
聽到顧景之的呼喊,一些村民停下手中的動作,抬頭看了過來,發現是一對氣質高雅的華服男女騎馬而來,那匹馬異常高大神俊,絕不是升鬥小民家能擁有的。
“這位公子,我們的房子和田地都被淹了,現在就這麽走了,沒錢沒糧,以後可怎麽活啊!”一位老者哭著說道。
顧景之心痛不已,他下馬走到老者身邊,“老人家,天災無情,但人有情。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你們先跟著我們一起去安全的地方吧。”
“老伯,附近最高處在哪裏?”采薇也下了馬,問道。
老者指著遠處的一座山丘,“小姐,那是大青山,在這地界最高,兩位若是要避險去那裏吧!。”說罷接著淌水走回院子。
采薇忙喊道:“老伯,大水要來了,咱們一起上大青山上躲躲,等水退去再回來吧!”
老者搖搖頭,“俺們就這點家當,能搶出來一件是一件。”
村民們繼續一趟趟回家中搶救財物。
看著忙碌的人們,采薇無奈地歎了口氣,她知道這些村民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心中很難受。但此時,腳下的水越來越上升,剛剛還在腳踝處,說話的功夫已到小腿肚子,如果現在不離開,一會兒水接著漲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顧景之看著采薇,拍了拍她的肩膀,輕聲說道:“我們盡力而為吧。”隨後,他提高聲音對著村民們喊道:“各位鄉親,時間緊迫,洪水隨時可能再次來襲。我知道大家舍不得家中財物,但生命更為重要!請相信我,隻要活著,就有希望!”
這時,一個中年人走過來,拱手道:“俺是六棵樹村的裏正,謝過公子的好心,你快帶著這位小姐走吧!俺們雖說遭了災,多少還能搶出些糧食,你二人單騎而來,無衣無糧還是顧著自個兒吧!”
第(2/3)頁
第(3/3)頁
“你是裏正?”顧景之一皺眉,“沒看到洪水來勢洶湧,隨時可能房毀人亡嗎?本侯命你立即組織村民向大青山撤離。”
他語氣嚴厲,上位者的氣勢不自覺地露了出來。
裏正一愣,隨即想起,本地有兩位侯爺,一個是顧老侯爺,另一個是他的孫子,聖上親封的抗胡英雄,定北都督顧景之。
此人年紀輕輕,氣宇軒昂,胯下騎著寶馬,一看便是一員武將,趕忙跪地行禮,“原來是定北都督,顧侯爺,小的眼拙,侯爺莫怪。”其他村民也紛紛跪地。
顧景之扶起裏正,“不必多禮,快組織大家上山。”
裏正站起來,大聲招呼著村民,“大夥聽好了,這位是咱的忠勇侯爺,他讓咱們趕緊上山避洪,都別磨蹭了,快跟我走。”
村民們這才如夢初醒,幾個戶人家停下手來。
采薇看著快到膝蓋的水麵,心中急得不行,連忙道:“裏正大叔,別多禮,快讓大家上山,晚了就來不及了,我們可以幫忙轉移物資,多一個人多一份力。”
顧景之附和道:“正是如此,還請裏正安排。”裏正見二人執意留下,眼中閃過一絲感動,“怎敢麻煩二位貴人!”
他迅速回家取了一麵銅鑼,一邊敲打一邊大喊,要求全體村民立即向大青山撤離。
一些心眼活泛的村民剛剛聽到了顧景之的話,也紛紛行動起來,幫忙勸說其他村民一起離開。顧景之也加入其中,他施展輕功,在水麵上輕點,將三個年幼的孩子抱到馬背上。
最終,大部分村民決定跟隨顧景之和采薇前往大青山。他們帶著簡單的行李,相互攙扶著,踏上了逃難之路。
時間緊,采薇和顧景之也沒閑著,協助年輕的村民搬運重要物品。經過眾人努力,大部分財物都被轉移到大青山的幾個山洞中。此時,天色漸暗,雨開始下了起來,並且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水位仍在不斷上漲,形勢越發緊急。采薇望著洶湧的洪水,憂心忡忡。顧景之握住她的手,“別怕,有我在。”采薇點點頭,心中稍感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