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4章 人要出名豬要壯

字數:3420   加入書籤

A+A-




    清輝是神馬可日行千裏沒想到祥瑞 這隻白虎也不差,兩人一虎在天亮之前便趕到淩昌縣城。在遠處看城門口人山人海,都在等著城門。
    “侯爺,是否勞煩你下馬,不,下虎。我把祥瑞收起來,別驚擾了百姓。”采薇道,她考慮雖北地有老虎,可平常人並見不著,更何況這凶惡的白虎了,突然看到這麽個凶神惡煞的玩意,會嚇尿的,要是有那年齡大的 心髒不好的,再驚嚇猝死,那責任可就大了。
    顧景之搖搖頭,“不必,王者德鳥獸白虎動,讓百姓看看咱們的祥瑞也好,讓他們知道,我顧景之乃此地之主,天降祥瑞輔我大業。”
    采薇聽明白了,顧景之想借此在百姓麵前立威造勢 。她點點頭,“二爺,行啊,你這一招妙啊!人要出名豬要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成大事者默默無聞一路潛行可不行,要宣傳,要立人設!”
    “不知所謂!”采薇的話令顧景之一笑,,“看來以後定要請李瑞久好好教教你了。”他夾了一下祥瑞的肚子,“來,吼上一聲!”
    自打出空間就憋著不讓張嘴的白虎,可逮住機會了,張開血盆大口,“嗷嗷嗷!”
    一時間山林震顫,鳥兒齊飛,聚集城門口的人紛紛回頭,見一斑斕白虎踏著薄霧飛快而來,虎背之一男一女。日出的霞光照在他們身上,形成一個光圈,仿佛神仙下凡。
    人們肝膽俱顫,爆發出一陣驚呼聲,有人四散奔逃,有人紛紛下跪參拜。顧景之神色淡然卻難掩心中得意,采薇則有些不好意思地揪緊了衣角。
    這時,城門突然打開,有幾個穿著士兵服飾的人走過來,他們互相交換了下眼色。打頭的拱手道:“這位仙人,請問打哪座仙山來?”
    “嗬嗬!”采薇一笑,“不是仙人,這位是忠勇侯爺,定北大將軍顧景之顧侯爺微服私訪來到這裏。”
    顧景之是定北將軍,所轄之地便包括淩昌縣,聽聞上官來到,那士兵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但很快恢複鎮定,再次拱手說道:“原來是顧侯爺,失敬失敬。不過侯爺此般帶著神獸前來,實乃罕見之事,小的們得向縣老爺稟報一番,請侯爺稍作等候。”
    顧景之微微皺眉,感覺有些蹊蹺,一是這個守城門小兵見到自己竟然不跪,其他士兵居然也和他一樣並不將定北將軍放在眼裏。二是老者說淩昌縣縣令私逃了,那這小兵又向何人稟告?雖有疑惑,但他還是點頭同意了。
    不多時,那士兵回來,恭敬地引著他們進城。城中氣氛卻顯得有些壓抑,街邊百姓雖好奇竟然有人讓白虎乖乖的跟著後麵,但隻敢掀開窗戶偷窺,祥瑞一個眼神過去,立馬閃躲。
    進了縣衙後,縣令匆匆趕來,滿臉堆笑跪在地上戰戰兢兢行禮,“拜見侯爺,……,下官淩昌縣令左世智,……,恭請…侯爺安。”
    淩昌縣令確實是左世智,不過由於時間短暫,各種各樣的事務,顧景之並未與之見過麵,且文官的事不歸他管,他也沒打聽過左縣令的事情,他扶起左世智,“左大人不必如此大禮,我此來突然,隻是隨便走走,哦…這白虎是我的坐騎,不會傷人 莫怕!”
    左世智牙齒直打架,“下官不怕!”
    顧景之頓了一下,開門見山道:“左大人,麻煩請淩昌守將張平遠來見我。”
    左世智就著顧景之的手勉強站起來,微微一笑,“侯爺…稍安勿躁,下官已…派人去請…張將軍。”
    雖然左世智滿麵堆笑,熱情招呼,然而顧景之總覺得這笑容背後藏著什麽秘密,不過有祥瑞這個白虎在側,左世智能擠出笑容,也算個人物。
    正寒暄間,外麵突然傳來吵鬧聲。
    “來人!”左世智喝道。
    一個人快步走進來,左世智招手,讓他附耳過來,悄悄叮囑幾句,很怕說的話被顧景之聽了去。
    顧景之是何人,耳朵是何等靈光,聲音再低也聽得清清楚楚,左世智說的是“把那些刁民給我抓起來,塞到大牢裏,別現在給我上眼藥。”
    而顧景之卻沒有如他所願,對采薇使了一個眼色,采薇站起來,“侯爺,你們談,妾身出去走走!”
    左世智的臉色一沉,但很快恢複正常,“侯爺,這位如夫人怕是無聊 ,可否請她入內室休息?”
    “欸…,左大人,這是我的正室夫人,聖上禦旨親封的忠勇侯夫人韓氏。”顧景之語氣中滿是不悅。
    “啊!夫人,請下官恕妄言之罪。”左世智忙站起來 對著采薇作揖道歉。
    采薇的臉別到一邊,顧景之則擺了擺手,“無妨,不知者不怪。”又對采薇點點頭,讓她出去看看情況。
    采薇出了屋子後,順著吵鬧聲走去。隻見一群官兵正在驅趕一群衣衫襤褸的百姓,百姓們麵露憤怒卻敢怒不敢言。
    采薇心中疑惑,拉住一個落單的老婦人輕聲問道:“大娘,這是怎麽回事呀?”老婦人看了采薇一眼,拉著她的衣袖跪了下來,哭訴道:“姑娘,這縣令和縣裏的富商勾結,強占我們的田地,我們聽說定北將軍到來,特來喊冤,希望大將軍為我們主持公道。卻被說成是刁民,我家兩個兒子被抓進了大牢。”
    采薇心裏一驚,原來如此。她不動聲色地安撫了老婦人幾句。又有其他人圍了上來,說的都是相似的話。
    采薇很是奇怪北地發生水災,田地被淹,村民們流離失所,找到縣衙卻不是因為要救濟要糧食,便問了一個老者,“這位大爺 ,你們沒受災嗎?”
    老者抹了抹眼淚,“姑娘說的哪裏話,咋沒受災,地都泡上了,房子也衝倒了!”
    “那你們有吃的嗎?沒挨餓嗎?”采薇奇怪道。
    “沒挨餓!”
    “多虧了大恩人張將軍!”
    “張將軍漲水前就通知我們進縣城躲避。”
    “糧食到帶著,沒餓著!”
    ……
    眾人七嘴八舌說起來,采薇很快明白,淩昌縣城附近的老百姓在發洪水前便被強製要求拖家帶口撤離。縣城裏有親的投親,沒親的隨便找個地方搭窩棚。有不聽話的,還挨了皮鞭子,而下達命令的正是他們口中的張將軍,淩昌縣守將,參將張平遠。
    至於縣令左世智,老百姓提到他,便是和別人勾結,趁百姓受災巧取豪奪他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