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要刨坑,先開地(二)
字數:4336 加入書籤
《僅思槿》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小刨子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知道說規定、規定、規定,真是霸王條款。
好了,既來之則安之。
總得找個住的地方吧,楊槿問小刨子那幾個可能成為朋友的人在哪兒,她現在也不知道去哪兒,總不能今晚住這荒地吧。
又冷又害怕的。
小刨子好像沒聽見,問了好幾遍也沒回,楊槿覺得不對勁兒,跑路了?不會吧,應該不至於?那,下班了?
真是的,一點也不靠譜。
楊槿也不知道要去哪兒,心煩得很,腦子也很亂,就又躺回醒來的那個位置,想著閉眼睡會兒,沒準一覺就回去了,也就不用幹這苦力了。
但是太亮了,這大太陽怎麽睡啊。
楊槿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天,心想:
‘如果到了晚上還不知道去哪兒,躺在這兒看星星也不錯,沒有被工廠汙染過的星空還真是少見,但最好還是不要了。也不知道小刨子什麽時候回來,晚飯前一定要回來啊,我不要餓肚子。’
正發著呆,看著天上飛的不知道什麽鳥,一顆腦袋突然出現在了楊槿的眼前。
楊槿一驚,連忙爬起來,跟對麵這個人保持距離,上下打量了一下對麵的人:
‘身著藍鬆石色長袍,立領絲質大衫,衫上繡竹紋,戴烏色方巾,著長靴。’
不像農民。
楊槿腦子裏想了最壞的可能就是要被打劫,但是好像這個人穿的更加值錢些,應該是楊槿去打劫才對,遂問:
“你是誰?這兒荒郊野嶺的,你怎麽突然出現了?”
對麵回答:
“我姓林,名錦清,家住中魚村。路過此處,看見你躺在這兒,怕是遭遇不測,故來一看究竟。
而且這不是荒郊野嶺,這裏就是中魚村的地界,隻是這荒地大了些。
既然姑娘無事,那我叨擾了,就此別過。”
對麵的人說完便要離開。
楊槿腦子飛速轉動:
“你家就在中魚村?”
楊槿想這不正好讓我撞上了,沒準小刨子說的那幾個人裏就有他:
“那可以帶我去你們村子嗎?我沒有惡意的,我是從外地來的,想尋一個世外桃源,我看這裏就很不錯,故想在此地長居,你可以幫我引薦一下嗎?”
林錦清看著楊槿,並沒設防:
“引薦談不上,我可以帶你去見我們村長,她會幫你安排暫時的住處。
我們村子別的不說,就是地多,你以後要是看上那塊兒地方想去蓋房子,可以跟我講,我們村子裏的人都可以幫你的。”
楊槿聽後覺得中魚村還是很友好的,隨後坐上林錦清的驢車,隨林錦清去見中魚村村長。
到了村長家後,楊槿看著村長,看呆了。
村長?我們家那兒的村長都是嬢嬢、叔叔的年紀呢!林村長看起來好年輕、好漂亮,但是那種常見陽光的、健美型好看姐姐。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僅思槿》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林錦清向王大娘說明了楊槿的來意,王大娘知道後熱情地招呼起來,跟林錦清說廚房裏有今天剛摘的菜,就等著林錦清回來露一手了。
林錦清擼起袖子,拿起炒勺,跟王大娘說:
“跟著王大娘學了小半年了都,我的廚藝雖說比不上王大娘您,但還是不會丟人的。你們就去吃吃茶、澆澆花,馬上就好。”
王大娘看來很是放心林錦清的廚藝,轉身就拉著楊槿去看看她要住的房間。
王大娘說:
“這些被褥都是幹淨的,以前有一個過路的姑娘在這兒住過一陣子,這被褥還是她做的呢。
那姑娘身上穿的也好看,跟你身上穿的衣裳一樣好看,這鳳尾裙還得是你們這個年紀穿才好。
她說要去京城找個活兒做。現在你們這一輩的人啊,看得開,這一輩子雖不能完全的隨心所欲,但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是有誌氣的。
我啊,就希望我閨女也能多長長見識,別到時候一遇到什麽事情就垮了,我們家老頭子去得早,我一個人能幫她的也有限。”
王大娘說著,摸起了眼淚。
楊槿忙說:
“王大娘這麽好的人,您的女兒一定也很厲害。”
王大娘覺得自己有點失態了,擦了擦手,略帶哭腔:
“哎,罷了罷了,你們的路終究是你們自己去走,我,我就在這兒守著你們,在做做吃食什麽的,我就最開心了。”
楊槿看王大娘閨女沒在家,就問王大娘她的女兒去哪兒了?
王大娘說:
“跟老劉家小七一塊兒去拾掇北邊荒地了,小孩兒,有自己想法,讓她們去做就是。
我們村可以種的地方就那麽點,每年自己吃的糧食都不夠,還要去鎮上買。
我閨女就想著去開荒,隻是這開荒那是那麽好開的。”
楊槿不理解:
“開荒種地確實可以多種些糧食,況且我剛跟林村長講,好像她很支持大家去開荒呢?
為什麽村裏不多組織點人去開荒呢?”
王大娘無奈地跟楊槿說:
“開荒哪是一件容易事兒,且不說那一堆長得比人還高的雜草,就那土,硬邦邦的,敲都敲不動,還老是把農具弄壞,不劃算,慢慢地也就沒人幹了。”
楊槿倒是覺得這也不是什麽難事,再硬的土我也能給他刨出來。
但開荒種地一個人可沒法幹,要不就等王大娘的閨女回來了問問她,能不能加入他們,一起去開荒種地。
但等來等去,林錦清的菜熱了兩遍,王大娘的閨女也沒回來,王大娘說不等了,沒準今天住地裏了。柳仰開的那塊地那兒有個草屋,如果忙不過來的話就住兩天。
吃飯的時候林錦清先下手了,問楊槿要不要和他一起開荒,還說了他可厲害了,看了好多農書,還考察了地方,去開那兒的地就看好了。
楊槿有點被說動了,反正和誰一起幹不是幹呢,先看看這個林錦清靠不靠譜吧,暫定林錦清為首批開荒種地搭子。
然而,第二天楊槿和林錦清去了荒地,要開始動工的時候才發現沒有一處荒地是無理由成為荒地的。
農田之所以是農田,是因為比這些地好開多了,村裏的農田基本都挨著河,澆水也方便,這打眼一看,全是荒蕪,楊槿眼一閉,心涼了,這家啊,沒個十幾、二十年是回不去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