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四章

字數:1273   加入書籤

A+A-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煤城往事—東北流金歲月》最新章節。
    大,又嫩,這是宋鳳桐的媳婦,自從種子下地後,勤澆水、勤施肥,小安徽屯的人家每人都吃過,因為他家的菜要比別人家菜早10天。到了秋天,園子裏的大白菜,紅蘿卜,綠蘿卜,土豆都豐收了。每家要醃酸菜,各種蔬菜要放到菜窖裏,儲存起來準備冬天吃。秋天還要曬很多幹菜,豆角切成絲嗮,土豆烀熟後切成片嗮,角瓜用旋刀切成薄薄的片曬幹,茄子烀熟控幹水掛起來曬,這些都要在入秋陽光充足,氣候幹燥時完成。男人們中秋節前下河捉魚;稻田放水時,稻田裏的魚順著水流出來,隻要在出水的口上放一個篩子,一晚上能接到一擔泥鰍魚,小鯽魚,小柳根等雜魚,挑回家放在院子裏,撒些鹽,把缸蓋上蓋兩個小時,魚死了把水控幹,倒在席子上,秋風吹、太陽曬,一個星期後形成了小魚幹,裝到牛皮紙袋裏,放到倉庫裏陰幹,冬天抓出幾把,放在油鍋裏煎熟,那才叫香,是吃米飯,喝粥最好的佐食小菜。小魚幹還可以用水衝一下,稍變軟裝到小鐵盆裏放上蔥、薑、蒜,放點豆油、醬油,用鍋蒸熟了後,又軟又爛又香,無論配上什麽飯都好吃。人勤有飯吃,這是任何年代更改不變的道理。
    “小安徽屯”的人們在這裏生活得很美,但美中不足的是生活用水是大溝裏的流淌的水,是煤礦井下抽出來的水,含有煤的成分,看著黑乎乎的,做飯,洗衣服不衛生。他們每家都備用兩口大缸放在院子裏,把水擔回來,放到一個缸裏沉澱,然後把清水盛出來,放到另一個缸裏,水缸裏放上白凡繼續沉澱,這時水清了,才能做飯,洗衣服用。他們問了礦裏的技術員可不可以打井,技術員說,這種地表水不能用,要打太深的井,你們的能力做不到,他們似懂非懂,明白不能打井了,也隻好維持現狀,吃不衛生的水也成了他們的心病。
    八戶人家的小安徽屯幾年過去了,已經發展到三十多戶人家了。有江蘇人、山東人、河北、河南人、還有兩戶東北人。住的人家多了,人口也多了,事情也多了,也複雜了,原來的八戶人家沒有安全感了,園子裏的菜被人偷著摘走了,家禽隔幾天少一隻,丟一隻家禽,不僅僅是一隻家禽,還連著丟掉了蛋,這蛋能生雞、雞能生蛋的道理。女人們拎得清,所以他們組團到處找雞,沒有找到雞,卻找到了雞毛。她們輪班上陣,連續大罵幾個小時,讓偷雞的人聞風喪膽,家禽再也沒有丟失。男人們還是要力挺女人們的鬥爭精神,背後議論說,“這些娘們兒真厲害,咱們掙一塊板,他們還真能攢出一扇門,以後我們要多疼疼她們,邊說邊一陣壞笑。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