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五文錢和鵝卵石

字數:4074   加入書籤

A+A-


    《[聊齋]開局繼承一座道觀》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元黎並非一驚一乍之人。
    盡管她本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來到這裏後綁定了一個叫係統的時尚單品,並先後見識過幾等奇事,靈魂也得到了升華。
    而她總覺得這些是不足稱道的。
    畢竟做一個人,就得活著。活著,就需要吃飯。
    ——量他元天霸是個什麽品種,不也得種地擺攤賺錢吃飯嗎,沒什麽可奇怪的。
    故而元天霸顫顫巍巍用手指著小孩,臉上浮現出十幾個問號的時候,元黎還有心思上下打量了對方幾眼。
    鑽過的草叢把他的褲腿搞的亂蓬蓬的,向上看去,手指間不知抓過了漿果還是泥巴,可疑地染上了褐色印記。一把枯黃的頭發,看起來營養不良的樣子。
    哦,這個頭還沒她腿高。
    小孩在兩人的注目下感到一點兒心虛,他本就不是光明正大地跟上來的。對方兩個大人,還是兩個道士,氣場對他來說就頗為強大。他幾欲逃跑,還是忍住了不動任人打量。
    元黎見他在樹墩子邊上戰戰兢兢,忙招招手讓他過來,“你叫什麽名,今年幾歲啦?”
    隨手拿出一塊糖哄小孩兒。
    “七歲。這是給我的嗎?”小孩問,元黎便點頭。
    小孩自糖被拿出來就盯著它眼神發亮,他知道或許不應當把姓名告知陌生人,但那是兩位賣香囊的道長,還給他吃糖誒……
    小孩把糖塞進嘴裏,口齒不清地答道,“我叫阿譽,”
    阿譽家有三個孩子,除他之外,還有一個大兄,一個二姐。
    作為幼子的阿譽出生時像個粉紅色的小魚,被兄弟姐妹牢牢記在心裏,並半開玩笑半較真地叫他阿魚。
    這名字沒什麽不好,家附近的娃子叫什麽都不稀奇,還有叫阿大阿二小夥伴。隻是阿魚長到四歲,在茶坊聽說書先生講了個一諾千金的小故事,回來鬧著改名,自此便叫做阿譽。
    阿譽對著道長露出星星眼。
    對麵的道長似是思索了片刻,問道:“可是你家中供奉了狐仙?”
    小孩遮遮掩掩,元黎也隻能絞盡腦汁,想了個最符合邏輯的應答。
    這年頭隻有聘貓狸子的,沒有主動養狐狸的。但凡家裏出現了狐狸刺蝟黃鼠狼這類屬於“狐黃白柳灰”的靈性小動物,多數百姓會將其奉為保家仙,作為一種祥瑞看待。
    阿譽亮晶晶的眼睛都睜大了,立刻連連點頭,“是的,道長說得沒錯!”
    “自然是可以的。”
    見多識廣的元黎壞心眼地說:“不過香囊是掛在身上或家裏,熏香安神用的,平安符才是出入平安的,你要的是哪個呢?”
    阿譽歪了歪頭:“啊。”
    他方才眼尖,看到道長們收攤時,東西還沒賣完。
    當然,正經香客應當說請符的。可是想到坊裏藥師作保的香囊,和平安符……竟然不是一種東西嗎?
    阿譽還沒想明白,就見道長們把包袱裏的東西拿出來,“你來的正好,都剩的有,選一個吧。”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聊齋]開局繼承一座道觀》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阿譽一溜煙從山道上跑走。
    他對身後兩個奇怪道士研究自己身份的行為一無所覺,捧著平安符往家裏去。
    阿娘近來身體不太好,他要帶回去送給阿娘!
    -
    小孩直徑跑回玉塘橋西二弄,他家就住在南麵一側的廂房裏。
    攏共兩個房間,一個供他和大兄二姐用,一個給爹娘睡。隻不過爹娘的房還兼著待客,白日裏得把鋪蓋卷都收起來放到隔壁,入夜後再拿出來。
    灶房是公用的,打水也得去巷口水井排隊。如果不嫌棄有人浣衣,在河邊隨便提一桶也是一樣。
    夾道裏住戶眾多,有些房子就隻建了半邊兒,跟鄰居共用一道牆,既省了用料,又占不了多少地方,他們家就是如此。
    好在鄰裏之間沒什麽摩擦,最大的壞處就是住起來有點陰暗,尤其是下雨天,總是格外潮濕。
    即便是這樣的側廂,在城裏也是炙手可熱的,需要的賃錢不少,一年租子能抵得上城外一間小院。
    阿譽的娘身體不太好,家中人多,住著常邁不開腳,他爹攢了點錢打算搬家,這幾日正在尋中人看房子。
    “阿娘!”
    阿譽興衝衝跑進家門,衝著在榻上縫衣裳的婦人懷裏投去,手忙腳亂地把布袋裏的平安符拿給她。
    婦人笑著接下,細細摩梭一番,將幼子的心意放進荷包內貼身收好。
    她把小蘿卜頭一把子抱住,告知他一個好消息:“你爹晌午回來了,說是已經看中了一套宅子,等後日訂了契書,我們就搬過去。那邊有兩個私塾,到時候你們進學也便宜。”
    阿譽興高采烈道:“啊!果然這個平安符有用!”
    婦人一齊笑起來。
    “那我去找阿姐收整箱籠。”他蹭地跳下矮榻去找自家阿姐。
    阿譽是個精力旺盛的小孩,不必等到後日,今晚就能收拾行囊。
    他把攢著的飴糖和收進一個小包袱,準備拿到新家去。聽阿娘說,新家在城北,周邊都是讀書識字的人家,屋子也有現在的三個大,他能有一張自己的小床,不用再跟兄長擠在一起。
    雖然阿兄很好,但他還是很想要自己的床。
    阿譽期盼地想著。
    阿姐開始罵他:“你怎麽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往那邊帶?這石子兒能有什麽用?”
    她見阿譽往包袱裏裝石子,隻覺得小孩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備感頭痛。
    阿譽很不服氣,替自己辯駁道:“今兒我去廟市,還跟兩位道長用鵝卵石換了平安符呢。”阿譽看著他娘,企圖讓阿娘給他作證。
    阿姐十分困惑。
    正經的道長她聽說過,都是給家資出眾的檀越們開光,不正經的道長她也見過,上回還有個綢緞莊家的小子被騙。難不成她孤陋寡聞了,如今的道長們喜好都這般特別嗎?
    她隨即一想,對著搖頭晃腦的幼弟篤定道:“定是人家道長看你是小孩兒哄你罷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