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朝堂風雲,紀皇楊炯

字數:4238   加入書籤

A+A-




    玉京城,作為大紀王朝的京城,天下之源頭中心,左右著一百多億人的命運。
    此刻的朝堂議事廳中。
    六部九卿以及皇宮內的十二監當中的所有大員和宦官等人,已經吵成了一團。
    “東北地方的官是怎麽辦事兒的,天下土地丈量了多少次,自打太祖皇帝開始,就要求各個地方,必須對於當地可能存在的武道洞天、靈境福地、寶庫秘藏等情報,有必須的掌握,將它們拿捏在手上。”
    “結果,立國一百五十多年了,居然不知道長白山之中,有著一座聖龍寶庫?”
    “這件事,要是早點能夠匯報上來,至於現在鬧得如此被動嗎?那地方下麵的靈脈對於元朝而言,完全就是讓他們紅眼的東西,而聖龍寶庫,還極有可能將運朝的目光也吸引過來。”
    “到時候,我們大紀將有可能麵臨兩大王朝的圍攻?社稷有倒懸之急!”
    “這個時候,根本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吧,東北地方,當年從太祖皇帝收複的時候,就有著許多地方問題,甚至當地的妖仙信仰都被迫允許保留了,這麽些年來,朝廷對於東北的掌握,其實是不夠的,就更別提知道長白山脈之中的真相了。”
    “似聖龍寶庫這種級數的寶藏,也不是摸底篩查就可以輕易查出來的,肯定是被那幫妖仙將秘密守的很緊。”
    “我們在這裏吵翻了天,也不知道閣老們商議出了一個結果沒有?”
    於議事廳更深處,是皇宮內苑當中,
    這裏才是真正主掌天下的內閣,一共設立三位閣老,加上六部尚書,總共九位核心大員。
    “現在西南一帶,李神通雖然勉強抵抗住了元國聯軍,但若是元軍將戰線拓展到了東北,我們就必須盡快從後方抽調兵馬,盡快支援東北,免得東北西南都被打開缺口,中原便危矣。”一位長須及胸的紅袍官員沉聲道。
    “那兩湖之地的黃仙客怎麽辦?”另一位同樣身穿紅袍的尚書問道。
    “兵部尚書說的是持國之言,東北既然已經傳來急報,那麽必須前往屯兵,不能慢,我們慢一步,元國就快一步。”坐在中央椅子上的一個白須老者沉聲道:“老夫提議,從中原四省、兩湖之地,各自抽兵十萬,五十萬前往東北戍邊,另十萬援兵李神通。”
    “五十萬大軍奔赴東北嗎?那該誰來領軍?難道是東北的曹豔骨?此人雖然兼領長白省陸師提督,個人修為在十三境,但從未指揮過大戰……”禮部尚書問道。
    一瞬間,九個人又開始重新商議起來,分別保舉不同的人。
    這個時候。
    “聖上口諭。”
    自偏殿之中,傳來了一聲嘹亮的聲音,一瞬間,大紀王朝九位權勢最高的人,同時起身,撩起官服衣擺,跪在同一處:
    “吾皇萬壽無疆。”
    自從太祖皇帝殯天之後,如今的聖上是為太祖皇帝胞弟,太祖皇帝一生無子,皇位便留給了胞弟楊炯。
    紀皇楊炯登基之後,便創建內閣,將所有政事交由他們處理,自身於武廟之中一心武修,但卻是在國家一些大事的情況下,會傳出口諭,令所有人都得照辦。
    那小黃門輕聲咳嗽,念道:
    “陛下有旨,值此國家危亡之際,朕意拜永王為長白總督,北上駐守長白,總管全國戰事。”
    三位閣老,六部尚書聞聽這道旨意之後,盡皆呆滯抬頭。
    很是驚震。
    因為永王不是別人,正是與當今皇上、昔日先皇太祖同為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擁有滔天武道修為,名為楊寒。
    然而,在當年先皇太祖殯天之後,當今皇上繼位,其中過程有太多不好言說的辛秘。
    總之,永王自從當年進京奔喪之後,便一直被今上禁在京城之中,從來不允許離開玉京城。
    一百多年了,所有人都在猜測,今上乃是忌憚自己這位親兄弟,並不怎麽弱於先皇的武道天賦,是以不敢將之放回封地。
    卻沒想到……
    今天,因為東北之事,皇上居然願意將禁足一百多年的永王楊寒放出來,並讓他帶五十萬大軍北上,駐守東北。
    這……
    其中到底,別看在場的九人,都是老人,每一個都一百歲左右了。
    但對於大紀開國初期的終究還是不太清楚其中具體的,甚至包括太祖皇帝楊胤駕崩的過程。
    此刻,唯有首輔張猇亭跪在地上,沉聲開口:
    “老臣遵旨,即刻令內閣擬旨,發往七省。”
    在首輔的開口之下,其他八人,也同時領旨。
    別看今上一百餘年不掌政事,但因著武廟的武道氣運加持,據說早已經達到了先皇太祖的武道修為,真正的十五境存在。
    所以才能夠壓得住天下,壓得住朝堂當中的一切心思。
    而在九個人準備起身的時候。
    那小黃門卻清了清嗓子:
    “陛下還有第二道旨意。”
    九人動了一下的身軀,再度停住,跪在地上。
    小黃門朗聲開口道:
    “陛下有旨,前方戰事緊急,須得盡快催促神武山學子的修行成績,在此之外,更是言道,天下既然是我楊氏之天下,那麽便沒有隻讓百姓子民為國征戰的道理,即日起,所有宗室成員,各脈分出一人,進入玉京天地,受先皇烙印考核,能過者,往永王軍中領兵!”
    這第二道旨意,更是令九位大臣震驚,催促神武山學員學業,不算什麽,關鍵在於,皇上這意思居然是讓皇室成員全都奔赴前線沙場嗎?
    還有,受先皇烙印考核?
    這舉動太詭異了。
    若真的有人得了先皇的烙印承認,那,當今太子又算什麽?
    他們不敢細想。
    隻因一百多年來,今上的威壓,一日更勝一日。
    十五境的存在,若無意外,幾乎可以保住一個國家千年萬年。
    但……
    曆史上卻隻有上古天子做到了這一點。
    就連統一了天下的先皇太祖,十五境開國太祖,居然也隻是在禦極四十年後,就詭異駕崩了。
    但隻要是在位的十五境,那就代表著可以扭轉一切的無上偉力。
    “臣等遵旨。”
    當皇宮內的旨意傳到了各個皇族宗室王府之中,引起的震動一半一半,有一半的宗室成員發出絕望,他們根本不想去從軍。
    也有一部分宗室成員,心中似乎被引燃了某種野火。
    羽王府上。
    楊熙作為陳苦的分身,來到京城,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這大半年的時間內,他一直在為本尊探尋著俠王寶藏之中‘賒月令’的下落。
    卻始終沒有多大的眉目。
    卻沒想到,等到了可以去玉京天地,這武廟最為核心的玉京天,經受先皇太祖楊胤考驗的機會。
    “這件事,不知道對於本尊而言,是好是壞,我需要將事情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