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明航海王

字數:5277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戰船過大江,一早醒來朱瞻墡便看向了窗外的風景,兩岸的陸地正在消失,他們馬上要入海了。
    因為在船上並沒有人喊他,又是睡到日上三竿的一天。
    “殿下您醒了。”楚兒伺候朱瞻墡船上了衣服,穿的都是普通的衣服,粗布棉衣, 禦寒還是可以的,就是難看的了些。
    走上甲板往前望去便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了,今日天氣也好,遙遙望去心情舒暢。
    “殿下,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海。”楚兒昨日暈船今天情況好多了。
    走向了船頭視野好的地方,當然風也很大。
    “殿下,馬上入海了, 風大, 您先回船艙休息吧。”
    “距離倭寇所在的地方還有多遠距離?”
    鄭和指著地圖說:“如果不碰到風浪, 不用一日時間,隻是搜尋島嶼估計得耗些時日。”
    朱瞻墡看著幾艘戰船,如果不是為了等後麵的戰船就三艘蒸汽船的話耗時還會短一點,但是第一次作戰不敢讓蒸汽船冒險孤軍深入。
    “鄭和大人,你遠赴西洋,碰到的國家海戰如何?”
    “西洋一路上的國家,他們的船隻,他們的武器都很差,麵對大明的戰船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有來犯者幾乎全殲, 這些國家有些對咱們進行朝貢,但是他們的土地上經常有叛亂發生, 一旦上岸我軍不熟悉當地的地形, 優勢就會蕩然無存。”
    每次下西洋帶的人多, 但是也怕人數損失,一旦到陸地上打仗, 損失就很大,所以很多時間鄭和會盡可能的避免登岸戰鬥。
    好在絕大多數的沿岸國家都還算是老實的,麵對大明也少有敢挑釁的行為。
    “鄭和大人,下西洋沿途有哪些國家?”
    鄭和拿出了一份更加詳細的海事地圖,上麵有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
    “殿下,我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先到了占城(今越南占城),走了一小段彎路路去暹羅(泰國),而後到了三佛齊舊港(今印尼巨港)。”
    說到舊港的時候,鄭和展開了說:“我招諭當地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詐降,圖謀襲擊船隊。我率軍擊敗了他,殺敵五千餘人,燒毀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人,而後任命了新的舊港之主,現在舊港仍然由其國統治,對我國朝貢。”
    “但是我軍也損失了一千餘人,破損船隻7艘, 後來過了柯枝和古裏(印度)就隻能返程。”
    聽著鄭和將下西洋的事情,幾人都聽著津津有味。
    “第二次下西洋, 路線差不多,我們在古裏冊封了古裏王,將來訪大明的使臣全部送還,還有陛下賞賜給他們的禮物,為了表示大明的強大,這些誠服於我朝的國家使臣都帶了不菲的禮物回去。”
    “第三次前麵的路線一樣,在錫蘭(斯裏蘭卡)聽聞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戰鬥我們避開了錫蘭,到了古裏而後走訪打探,確認了路線往更西方去。”
    鄭和指了指地圖上那表示這阿拉伯半島波斯灣的地方:“這裏是我那次去的最遠的地方,忽魯謨斯(伊朗霍爾木茲灣)。”
    “當我們返程的時候遇到了錫蘭山國國王亞烈苦奈兒誘騙我到國中,發兵五萬圍攻船隊,我趁敵軍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領隨從二千官兵,趁夜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
    鄭和說來這隻是一段話,但是可想而知當時的情況有多麽的緊急,錫蘭山國想要鄭和的寶船和財物,鄭和最終還是依靠著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打贏了這場戰鬥,雖說是小國,但是畢竟兵力上敵方占優。
    我們有更好的艦隊,更好的戰士,更好的裝備,更好的指揮。
    但是鄭和打贏了戰鬥也不是將對方國家洗劫一空,而是另立了順從大明的國王,畢竟以後他還得以此為落腳點,繼續遠洋。
    第四次下西洋也就是最近的一次,永樂十年出發。
    “第四次下西洋,蘇門答剌的蘇幹剌剛剛弑君篡位,明朝方麵認為他是“偽王”,他則惱怒明廷不賞賜自己,遂率大軍截殺我們船隊,最終還是不敵我軍,又另立了新王。”
    “我們又去了忽魯謨斯,想再往西走卻找不到路了,最終帶回來了異獸“麒麟”。”
    朱瞻墡看著這幅地圖,鄭和去了波斯灣,尋遍了阿拉伯半島,卻找不到繼續的路,其實如果在紅海登岸往西北走就是地中海了,不然的話再往西得繞過廣袤的非洲大陸。
    隻是他們沒有世界地圖。
    與朱瞻墡和姚廣孝這樣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不同,鄭和是一個堅定的有神論支持者。
    鄭和是回族人,又信奉佛教,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他信這個世界上有神,他想要去追尋聖城,也想去看看這個世界上到底哪裏是神國。
    海上的人們信仰著天妃(媽祖),他也將這個信仰隨著他的艦隊帶到了世界各地。
    欲見神者,先見自我。
    萬裏航行他還未見他的聖城,也未見他的神。
    這樣極具冒險精神的人在整個曆史上也隻是極少數。
    朱瞻看著對海事說起來就不停如數家珍的鄭和,如果給鄭和更多的時間,更多次的航行那會是怎麽樣的呢。
    “鄭和大人,您看占城,每次您出發的海外的第一站就是去那,位於交趾南部,現下黎朝反叛,便是在南部,若是明年下西洋之前尚未平叛,您的艦隊就必須先打一仗。”
    “殿下放心,若真是如此,我從海上與陸地軍隊兩麵夾擊,定能平叛,我與交趾人打過不少交道,他們的戰鬥力不強,他們的朝廷能力也弱。”
    朱瞻墡搖了搖頭:“自從打下交趾,多年來,安穩的時間甚少,總不能去一次打一次,得想辦法一次搞定,永絕後患。”
    鄭和搖搖頭:“就算沒有我們,交趾也是連年有叛亂,那是個土地肥沃的地方,水稻一年能比中原大地多熟一次,但是那裏的人民難以教化。”
    “鄭和大人,假設,我說的是假設,我們在廣州府設立一個新的蒸汽船廠,並且訓練海軍,以蒸汽船現在的發展速度,隻要有足夠的蒸汽船和軍隊,交趾不管如何叛亂,我軍都有隨時介入平定的能力,你覺得是不是這樣。”
    鄭和細細一想朱瞻墡的假設,而後寒毛倒立,瞪大了眼睛看著朱瞻墡。
    他想明白了朱瞻墡話後麵的意思,隻要交趾有叛亂我就出兵,出兵到他們不敢叛亂為止,以蒸汽船的發展速度,將來若是將廣州府到交趾的航行時間縮短到三五天內,交趾的叛亂便顯得非常簡單就可以解決,畢竟他們的軍隊完全不是我軍的對手。
    甚至可以派下重兵把守。
    朱瞻墡微微笑著說:“隻是假設而已,交趾的土地肥沃,若是種上糧食,蒸汽船運著北上,我朝的糧倉必然年年豐足。”
    看著笑得天真的五殿下,那稚嫩的臉龐,鄭和不禁想起之前太子偶爾提到過的,朱瞻墡想要封地在廣州府附近。
    他的心中隻剩下一個疑問:五殿下是什麽時候考慮他的那個假設,剛剛想到還是早有預謀。
    “他要從不還是那片土地,而是讓它成為一個穩定的糧倉。”
    所計深遠,難以想象。
    蒸汽輪航行在大海上,鄭和並未遠離大陸航行,遠遠的還能看到岸邊。
    看到了有漁船出現在蒸汽船麵前的時候,鄭和看了眼地圖:“殿下,我們快要到舟山島的範圍了。”
    “根據口供,接下來得搜尋附近的島嶼,先靠岸舟山島,詢問一下漁民,周圍是否有倭寇蹤跡。”
    “可以。”
    明朝的海防重視大陸,舟山邊上這種易攻難守的小島經常成為倭寇海盜們的聚集地,防衛力量的不足導致島上的居民,必須得向倭寇海盜們低頭。
    鄭和靠岸舟山稍微整頓。
    其實像舟山這樣的島嶼在航海時代就是江浙一帶的海上門戶,這種戰略地位是絕對不能有損失的。
    一旦被倭寇海盜占領舟山島,就有了一個離陸地很近的休整場所,他們就可以無休止的侵擾沿海。
    蒸汽船出現之前大明側重陸地衛所,但是蒸汽船出現之後,這個方向將會有一個大變化,從陸地向海洋轉變,從守到攻。
    臨近晚上的時候登陸舟山島。
    舟山島上現有一個千戶所,看到這些戰船靠岸,上麵飄著大明軍旗,千戶所的千戶陳柏月就迎了上來。
    鄭和常走水路所以陳柏月認得他。
    “鄭和大人,您怎麽來了?”陳柏月並未接到任何鄭和要來的消息。
    鄭和隻是簡單的說了一句:“船隊需要靠岸休整,暫住一晚。”
    “您可是稀客啊,這邊請,這邊請。”
    “不用了,全部船上過夜,陳千戶請您上船一敘。”鄭和拒絕了對方的邀請。
    陳柏月一臉的不解,猶豫了一會帶著幾個人上了從未見過的蒸汽戰船。
    鄭和也不轉彎抹角:“陳千戶,最近舟山島邊上可見過倭寇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