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築祭壇

字數:4394   加入書籤

A+A-




     秋收結束後,薑玄立刻著手準備祭祀的事。
    這一次祭祀,對藤部落來說很重要,因為這是藤部落成立以來,第一次正式的祭祀。
    之前那次祭祀,實在是太過寒磣,以至於薑玄說出來以後,被老巫鄙視。
    “我一個穿越者,還能讓你給比下去了?”
    薑玄琢磨著,這次祭祀儀式,一定要把規格提升,不說震驚那老巫,至少不能讓人看扁了。
    同時,他準備在這次祭祀儀式上,把甘鬆等十二個遊人正式成為藤部落的族人。
    除此之外,因為糧食充足,薑玄準備再增添一些人口。
    隨著部落的發展,人手不夠用的問題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他打算再招收二三十個遊人。
    一下子招收太多的話,藤部落根本養不起,招得太少,人手又不用夠。
    所以,招收三十人左右,薑玄有信心能讓他們安然渡過冬季,也容易控製一些。
    此時已是深秋,每年這個時候,各個部落之間為了爭奪食物,都會打得昏天黑地。
    有一些部落崛起,有一些部落則會被滅掉。
    那些部落被滅,又僥幸逃走的人,就成了遊人。
    這個時候招人,是最容易的。
    因為食物和過冬物資匱乏的原因,南荒部落幾乎沒有蓄養奴隸的做法,要麽殺掉,要麽在有需要的時候,把其它部落的女人和孩子搶回去,擴充人口。
    冬季將至,這些遊人想活命,就必須找機會加入別的部落。
    招收遊人的事不急,眼下最重要的是準備祭祀的祭品,以及建造更大的祭壇。
    那一座小小的黃泥祭壇,粗糙而寒磣,必須築一座更大的祭壇。
    考慮到神藤是植物,並不喜歡石頭鑄造的祭壇,因此,薑玄打算挖掘更多的泥,建造更大的土築祭壇。
    建造祭壇,最好的土是五色土,也就是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的泥土。
    而且,這五種土壤要求是天然的,不能染色。
    然而,想找到五色土是很難的,因為它們天南地北的分布著,藤部落目前是沒這個實力。
    所以,薑玄隻能退而求其次,用白色黏土建造祭壇。
    黃泥沒有韌性,之前建造的小祭壇幹燥之後已經布滿了裂紋,非常的不美觀。
    細膩的黏土則不一樣,隻要像製造陶坯那樣,慢慢和泥,把黏土做成一塊塊泥磚,然後建造成祭壇,幹燥之後不僅不容易開裂,而且很堅固。
    說幹就幹,薑玄召集了所有人,開始挖掘黏土,建造祭壇。
    藤部落旁邊的小溪很長,岸邊分布著大量黏土,足夠築祭壇所需。
    薑玄先帶人把小溪旁邊的表層的雜草和泥土以及石塊刨開,露出下方灰白色的黏土,然後用骨耜賣力的挖了起來。
    “挖出來的土直接裝進藤筐裏去,然後背到石山腳下,不要弄髒了。”
    薑玄一邊挖,一邊指揮著其他人幹活。
    在他的安排下,有四個人專門負責挖黏土,有八個人專門負責運送,還有三個人負責在石山腳下,清理地麵,然後把運過來的黏土和好,做成泥磚。
    還有兩個人則負責拆除已經布滿裂紋的黃泥祭壇。
    部落人認為,建造祭壇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能參與其中,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因此,所有人都熱情高漲,拚命的幹活。
    在眾人的努力下,他們隻花了三天的時間,就把建造祭壇的黏土挖夠了,
    這些黏土全部運到石山下,經過和泥,摔打,變成了一塊塊大小相近的泥磚。
    隨後,薑玄親自動手,把這些泥磚一塊塊的壘起來,築成祭壇。
    這項工作比較細致,在眾人的幫助下,又花了三天的時間才完成。
    在藤部落所有人的努力下,六天之後,一座全新的祭壇,終於建造好了!
    祭壇呈圓台狀,上窄下寬,高三米,底部直徑達六米,頂部直徑五米,前麵有寬闊的階梯可以登上祭壇。
    這樣的祭壇,對於一個小部落來說,可謂是非常高大了,甚至比薑玄他們現在居住的竹屋還要大。
    一般的小部落,因為要經常遷徙,絕對不會築這麽大一個祭壇。
    就連老巫看到這座新的祭壇,眼神中都帶著驚訝。
    “畫上圖騰紋,祭壇就完整了。”
    薑玄撿了幾塊鋒利的石片,經過粗略打磨之後,當成刻刀,開始在祭壇上刻圖騰紋。
    這麽大一個祭壇,靠他自己刻完所有圖騰紋,耗時太久了,因此,他讓赤芍也一起幫忙。
    實話說,薑玄的繪畫天賦並不是很好,畫了一年的圖騰紋,也僅僅是能看,稱不上好看。
    赤芍不一樣,赤芍的繪畫天賦比薑玄強多了,畫出來的圖騰紋好像有一股靈氣,非常漂亮。
    因此,薑玄負責刻背麵的圖騰紋,赤芍則負責刻正麵的圖騰紋,兩人分工合作。
    刻圖騰紋花了兩人一天的時間,隨後,薑玄又製作了一些顏料,給圖騰紋上色,以及對祭壇進行最後的打磨,又花了一天的時間。
    最終,耗時八天,藤部落的新祭壇終於真正完成了!
    “真不容易啊!”
    薑玄站在高大的祭壇前麵,看著祭壇上的那些圖騰紋,發出感慨。
    十七個人,花了八天的時間,才完成了這一座簡單的土築祭壇。
    如果是石築祭壇,需要一塊塊的打磨石磚,圖騰紋,恐怕得花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祭壇雖然做好了,不過好像還缺點什麽。”
    薑玄左看看,右看看,覺得光有祭壇實在太單調了。
    “對了,可以在祭壇上麵擺上兩尊陶鼎啊,祭壇旁邊也可以豎一些圖騰柱,這樣就美觀多了。”
    薑玄眼睛一亮,覺得這主意很不錯。
    鼎,在目前的各個部落中,都是作為一種烹煮食物的器具來使用,以三足陶鼎居多。
    包括藤部落,現在也是用三足陶鼎煮食物。
    但是薑玄卻知道,當陶鼎發展成為青銅鼎之後,它就慢慢演變成了祭祀禮器。
    人們把獸血或食物,裝在鼎中,用來祭祀神靈和先祖。
    有些祭祀上,還會把具有芳香氣味的植物磨成粉,放在鼎中燃燒,稱之為焚香。
    焚香也是祭祀禮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不過考慮到藤部落的圖騰神是植物,應該不喜歡火,所以薑玄不打算製作香爐,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薑玄想清楚之後,立刻喊人再去挖了一大堆黏土,先是建造了一個更大的土窯,用來燒製陶鼎。
    隨後,他耐心的用黏土製做了三尊高大的三足陶鼎粗坯,並且在外壁上細心的刻上藤部落的圖騰紋,以及一些鳥獸圖案。
    至於豎圖騰柱的事,薑玄交給了其他人。
    有時候,事必躬親並不是一件好事,不僅自己累得半死,下麵的人也得不到鍛煉和表現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