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逢
字數:3612 加入書籤
得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傘沿落雨,珠連成簾。
邁出明遠侯府那一刻,林知瑤回過頭,雖視線模糊,卻清晰見門內動亂,緝人抄家,刀光血雨。
她靜靜望了半響,終於將心頭堵了五年的那口氣,吐了出來。
奉元六年末,康王聯合明遠侯起兵謀反,被奉元帝提前知曉行動,以失敗告終。
消息一出,滿朝震動。
明遠侯其人以軍功立身,前些年勝仗歸京,頗有跋扈之勢,起初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如何。
後來其子裴少煊橫刀奪愛,偏要娶中書令林仲檢之女,皇帝怒斥無果,漸有隔閡。
這裴林兩家結成親家,便是一品軍侯和百官之首站到了一邊,別說皇帝有所忌憚,滿朝文武大臣也是人心惶惶。
因而明遠侯反了,眾臣倒覺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他的同盟者,竟是一貫懦弱的康王,而非中書令。
一樁大案下了定論,朝廷上下,各勢各派都在打聽內情,無奈事態嚴峻,口風太嚴,到最後不少人也是一頭霧水。
隻有極少數人,探得內幕說是中書令之女知曉夫家欲反,暗通消息,才因功脫罪,致林氏無恙。
總歸是些不能明著討論真偽的話,隨著年關在即,閉朝封印,便都消散去了。
冬雪紛飛,由年前下到年後。
林知瑤在這期間聽曲看戲,樣樣不落,擺出了一副誰敢亂嚼舌頭,就得挨上幾巴掌的架勢。
眾人有口不敢言,反而默契的得出個結論,便是有強勢的娘家撐腰,就算成了寡婦照樣是高門貴女。
這日天清氣朗,晨霧蒙蒙,林知瑤在茶樓二層倚窗出神兒,目光所到之處,正是不遠處驛站門前景。
“來了!”
立於一旁的丫鬟銀花開口打破寂靜,隻見一人身著粗布麻衣,風塵仆仆,牽匹棕馬進了驛站。
林知瑤隻遠遠見了那人背影,唇角便溢出淺淺的笑來,須臾,她收回視線,端起桌上早已沒了熱氣的茶水一飲而盡,似乎在平靜內心的波瀾。
轉眼下了樓,林知瑤於街邊站等,竟一時有些緊張,左走兩步,右轉一圈,溜達半響,終見人出來。
“阿淵!”
子淵是他的字,而阿淵這個十分親昵的稱呼,從小到大,唯有林知瑤會喚。
街麵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二人隔路相望,周圍的喧鬧仿佛漏掉一瞬。
旦夕之間,一別五年。
青梅褪去了少時的稚嫩澀氣,舒展了眉眼,如今是膚如凝脂,傾城之貌,華服簪玉,通身掩不住的貴氣。
竹馬亦不似從前世家公子哥模樣,拔高了身條,壯實了體態,想是從北疆鋪天蓋地的黃沙中飽經風霜。
如此對視,讓兩人感到無比陌生。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得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緒使然,林知瑤走上前,湊近了梁頌的耳邊,故意用輕快的語氣道:“可能我這人比較念舊,還惦著你,等我膩了厭了,自然會甩手放開,再擇良婿。”
梁頌年身側雙手不自覺地握拳,隨著耳邊言語地遞進越來越緊,直至指尖陷進皮肉滲出黏膩的血液,他才換回些清醒。
林知瑤說完便站直了身體,微笑著又道:“回梁府去吧,多年未見,老將軍和老夫人定十分掛懷,至於你和我,來日方長。”
微風輕輕拂過裙擺,才掀起些弧度,便被統統收緊馬車簾內。
林知瑤進馬車坐穩後,銀花方才開口道:“三娘子,回相府嗎?”
林知瑤神情淡淡,充耳不聞。
“娘子?”
“嗯?”林知瑤眨了眨眼,還未回神兒,嘴上卻詢問,“什麽?”
銀花複道:“咱回府嗎?”
林知瑤也不知聽沒聽進去,又是默了好一會兒,才自言自語了句:“現下有個急事要去辦了。”
銀花沒再多言,隻見自家主子這般神態,便知很快就會與那人再見。
隻是沒成想,這麽快。
僅用了一日半。
銀花跟著林知瑤踏入了梁府,同行的還有數位侍從和成箱成箱的吉禮。
“你到底要做什麽!”
梁頌年匆匆趕來正堂時,林知瑤正與梁父梁母座談,他滿身怒意,卻將聲音壓住了。
林知瑤今日穿了一身淡綠色的襦裙,梳著簡單的垂鬢,唯有素釵玉鐲點綴,溫婉清秀,絲毫不見相府貴胄的氣派。
梁頌年看愣了神兒。
林知瑤笑著叫他,喊得十分親昵,“阿淵,快來坐。”
“你來做什麽?”
梁頌年皺著眉,氣卻消了大半,語氣也沒那麽生硬了,“若是……”
“你定是來得太急,院內的吉禮都不曾瞧見,”林知瑤麵上仍是帶著淡淡的笑,“我是來與伯父伯母商議招婿的。”
“林知瑤你欺人太甚!”
“子淵!”
梁母看不下去,忙起身上前,將兒子拉到了一旁,低聲斥了句:“總不該失了禮數。”
“她——”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