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宮
字數:5220 加入書籤
189年,洛陽,朱雀大街,醉仙樓。
自從時間,進入183年,袁熙感覺時間,好像加速了一般,過得飛快,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這期間,發生了好多事情,真是應接不暇。
同時,袁熙也遇到了,另一個女孩兒。
。。。。。。。。。。。。。。。。。。。。。
公元183年,這一年,袁熙剛剛7歲。
對他來說,是一個大事件,這一年,袁熙奉父命,入宮為,皇子伴讀,當然,這是一場,政治交易。
因為這一年,發生了黃巾起義。
靈帝需要袁家,配合出兵討賊,而又不放心袁家,於是,靈帝和袁家,一拍即合,讓袁熙進宮伴讀。
也就是,作為人質,讓靈帝安心。
就這樣,靈帝很滿意,袁家很滿意。
袁熙很不滿意,萬年公主,將會很滿意。這一年,袁熙初遇,萬年公主,劉妍,也多了一個,跟屁蟲。
。。。。。。。。。。。。。。。。。。。
“你,你是誰?我怎麽,沒見過你?”
萬年公主,看著新來的,小袁熙,疑惑道。
“我?我叫袁熙,那你呢?”袁熙反問道。
“我麽?你可以叫我劉妍。”劉妍大方說道。
“你好劉妍,很高興認識你。”袁熙也不矯情。
“對了袁熙,你從哪裏來?”劉妍想到了什麽。
“額,我?我從宮外來。”袁熙也差點想偏了。
“哈?宮外?袁熙,宮外好玩兒嗎?”
確定不是,那個想法後,劉妍高興問道。
“嗯,還行吧,挺好的。”袁熙應付著。
“那,那,袁熙你可以,帶我去嗎?”
劉妍拽起了,袁熙的衣服,可憐巴巴道。
“這個,恐怕不行吧。”袁熙頭都大了。
“不行,袁熙,你帶我去。”劉妍叉腰氣道。
“哼,我不要。”袁熙也來了,小脾氣。
“那,我哭給你看。”劉妍開始,醞釀情緒。
“哈?額!”袁熙已經,宕機了。
那一年,袁熙被威脅了,萬年公主的眼淚,好像不要錢似的,一直流個不停,反正最後,袁熙妥協了。
不過話說回來,劉妍到底是因為,袁熙不帶她出宮,而流淚,還是別的什麽,也許是,也許不是。
這種東西,誰又說的清呢,唉!!!
其實,他們去年已經認識了,不過劉妍屬魚的。
袁熙進入皇宮,可是有任務的。
那就是玩無間道,隨時向袁家,提供情報,在劉妍的陪同下,袁熙在皇宮內走動,基本沒有人阻攔。
何況,作為袁家二公子,別人多少,也給幾分麵子,這期間,袁熙得到了一份,很重要的情報。
那就是十常侍,勾結黃巾賊,絕密。
當然,萬年公主,劉妍,也參與了此事,當然,她是無知的,她被袁熙利用了,還給袁熙數錢呢。
隨後,袁熙秘密回袁家,上報袁家家主袁隗。
於是,袁家以此,對宦官勢力,發起了彈劾。
得知此事後,靈帝大怒,處理了幾個,不重要的常侍,作為妥協,靈帝同意,赦免黨人。
靈帝為了保住,張讓等常侍,同時也為了,安撫袁家,決定將萬年公主,許配袁熙,待其成年後完婚。
萬年公主,劉妍,很高興,因為有人,陪她玩過家家了,袁熙很鬱悶,因為這沒辦法,給高月解釋。
。。。。。。。。。。。。。。。。。。。。
二十三年後,冀州,鄴城。
“為什麽。”萬年公主,劉妍,悲痛欲絕。
麵對,劉妍的質問,袁熙默然無語。
“袁熙,我恨你。”淚水模糊了,劉妍的視線。
袁熙不忍看,她的眼睛,他怕自己會心軟。
“願來生,我為貓,君為鼠,生生扼其喉。”
劉妍看了看,桌上毒酒,又凝視著袁熙。
“走好。”說罷,袁熙便背過身去了,不過他的肩膀,在微微顫抖,他極力壓製著,自己快崩潰的情緒。
那一年,袁熙和萬年公主,皇宮初遇,也許,就是一個錯誤。一個貴為皇家公主,一個尊為袁閥公子,他們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們的命運,就已經身不由己了。
。。。。。。。。。。。。。。。。。。。。。。
因為袁熙的緣故,蝴蝶的翅膀,終於引起了連鎖反應,袁紹策反了唐周,黃巾起義,提前三月爆發。
而漢庭也提前五月,作出了準備。袁紹被靈帝,派遣至濮陽,為討伐黃巾,儲備糧草器械,算是美差了。
發小曹操,可就沒有,這樣好的運氣了。
他跟隨皇甫嵩老將軍,去了南陽戰場一線。
至於,我們的主人公,袁熙,他隻能無力地,看著這一切,不斷的發生,因為此時的他,位卑言輕。
即使他是,袁家二公子,也沒有指點江山的資格,此時的玩家,是袁紹、曹操、孫堅、劉備、董卓等人。
時勢未至,當潛龍勿用,不得已而為之。
184年,是漢庭同黃巾軍對壘的一年。
而袁家參與的,主要是北線,也就是冀州一帶的圍剿,因為這一片地區,是袁家影響力,輻射之地。
此次統帥,是大儒盧植,並擊敗張角於廣宗。
袁家從濮陽,給盧植軍,提供糧草物資和軍需。
不過左豐,因盧植不肯賄賂,所以打算回京告狀。
小袁熙,借許攸之口,提醒袁紹,此事之幹係。
於是,袁紹派袁家死士,將左豐暗殺於歸途。
而盧植也堅持到了,老將軍皇甫嵩的援軍。
在兩軍合圍之下,黃巾軍被擊潰。
張角突圍時,被袁紹和董卓伏擊,陣亡。
而袁紹和董卓,為了爭功,從而結下梁子。
也因為這,未來的幾年,以袁家為首的,關東世家,和以董卓為首的,關西豪強,開始了,政治鬥法。
而董卓可以說是,早期的大boss,也是袁家的,頭號敵人,若不是袁家,底蘊深厚,還真不一定,能贏。
而本書的故事線,董卓篇章,也是過不去的坎。
董卓和袁家,可以說是,不死不休,誰贏了,都要致對方於死地,這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就是局勢。
不過後來,董卓得到了,謀士李儒,在袁家的攻擊下,李儒很巧妙地,幫董卓化解了,真鬼才也。
。。。。。。。。。。。。。。。。。。。。
袁紹,字,本初,官至大將軍,河北霸主。
死後,被追封為,晉太祖,武皇帝。
子嗣,袁譚,袁熙,袁尚。
早期,入幕大將軍府,為士族領袖。對抗宦官勢力,靈帝殯天,為大將軍報仇,誅殺宦官,北邙救駕。
朝堂力拒董卓,後奔渤海,發矯詔,興義兵。
諸侯討董,舉為盟主。董卓遷都,避其鋒芒,盟軍內亂,退師河北,謀冀州,平青州,克幽州,據並州。
混一河北,援獻帝,清君側,南伐曹操。
一戰白馬,二戰黎陽,最後,功敗垂成。
臨終前,傳位袁熙,一代梟雄,溘然長逝,為宣武帝蕩平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留三大遺恨,曹操未平,草原未安,遼東未定,並讓袁熙,實現其遺誌。
根據父親,袁紹之遺誌,袁熙定下,三大目標,一,擊敗曹操,二,北伐烏桓,三,飲馬遼東。
並依次實現,袁熙並沒有,重蹈李存勖覆轍。
袁紹雖然,猜忌過袁熙,但是臨終之際,當機立斷,傳位袁熙。實現了袁家的,二次權力交接。
至此,袁家成為袁閥,也是化家為國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