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導演係的異類

字數:516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2004年,7月。
    北影,籃球場。
    嘭嘭。
    火熱的身影揮汗如雨,健壯的身體運球如飛。
    猛地跳起,來了一個勾手,滯空。
    嚓!
    球入袋。
    “有人找我,有點事,你們玩。”
    沈三通招呼一聲,走到球場外,脫掉白色的汗衫,露出精壯的肌肉。
    “給口水。”
    從觀戰的江依燕,後世的江大建築師手裏接過水,咕咚咕咚灌下去。
    “跑獎回來了,獎金夠不夠路費?”見邢愛那和寧昊兩口子來了,沈三通笑問。
    “去你的,你就篤定沒有什麽獎。”邢愛那笑罵。
    “《香火》是一部好片,一部好的劇情片故事片。”沈三通漱了漱口,評價道。
    《香火》的大致劇情是:
    一個破廟裏生活落魄,形容猥瑣的孤獨的年輕和尚。
    時值年關,和尚賴以生存的佛像塌了,為了修葺佛像,他開始了漫長的籌錢旅程。
    “好片為什麽不得獎?”寧昊好奇。
    導演拍片上電影節,怎可能沒有期待。
    結果,就幾個野雞獎。
    也就是電影節組織方報銷路費,否則真沒錢跑。
    “部門間的推諉,拆遷,發展中的問題,拜托,這都是現代社會的議題。”
    沈三通笑了笑:“你看看賈科長、婁燁這些人弄的電影,就不能有任何現代化的痕跡,在外國評委眼裏,你,我,我們,也配談論現代問題?”
    “獲獎,你就要迎合別人眼裏的那個,也就是《小武》那樣的。”
    “我甚至可以預言,現如今那些獲獎的第六代導演,他們總會探討一些現代的議題。”
    “有些像你的《香火》那樣,有些是後現代,比如同性、金融詐騙之類的,我可以肯定的說,原來捧他們的人,立刻會拋棄他們。”
    什麽?
    有發展的問題,有後現代化的問題,有城市化發展帶來的一些文化衝擊......
    你有這些,你還是那個貧窮、落後、醜陋的......
    我們眼中的那個你嗎。
    之前那些買片的,放在藝術院線長線放映的,哪怕拍的再好,角度再刁鑽,甚至很黑,很迎合了,也不行。
    因為探討這些問題本身,就意味著構造的某些印象的破滅。
    “你要是想搞文藝片,可以學學賈科長,他是真正的文藝片電影商人,很懂這些,他拍的電影,賺大了。”
    沈三通講了講文藝片獲獎的關鍵。
    人家買片,隻買這種,想賣就要有賣的樣子,不要扭扭捏捏。
    “不愧是導演係最特立獨行的學生。”
    邢愛那見寧昊麵色有些不好看,趕緊岔開話題:“聽說,你有一部片子?”
    “是的,喜劇片,商業片。”沈三通點了點頭。
    他是重生而來的。
    前世因為家裏關係,他父母在山影工作,不是很大的領導,但也有一些關係,想讓他學影視製作方麵。
    沈三通不是很喜歡,他喜歡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這四個字,聽聽。
    有一種男人浪漫的感覺,就好像路上看到了一支筆直的樹枝。
    不拿來玩耍一下,就好像不對勁。
    所以,報了土木工程。
    正好趕上了這個行業的大擴張,也算見過吃過玩過。
    有一天,捏腳勁大了,一下子沒緩過來,抽了。
    睜開眼,回到了01年,高三上學期。
    腦子裏還有記憶,因為重生的緣故,各方麵硬件加強了。
    前世吃過土木的苦,也嚐過鹹,這輩子想嚐嚐娛樂圈的味道。
    主要是不像再工作之後,從小帥變成大黑胖。
    努力了幾個月,報了北京電影學院02級導演係。
    很牛的,02級國內隻錄取了六個人,分數要求非常高。
    光是分數夠還不行,還要有專業要求。
    因為父母的關係,有家學熏陶。
    上輩子他也是攝影師,愛好。
    工作之後本來丟了,08年又撿了起來,懂得都懂。
    總之上了北影。
    按照他的想法,應該腳踢老謀子,暴打凱子哥,實際情況有些出乎預料。
    這個時代老謀子和凱子哥屬於非主流,主流是什麽?
    故事片、文藝片,作者電影,或者是台灣大師電影那一套。
    商業片?
    俗!
    去年老謀子的《英雄》上映,行業內一片罵聲,不親身經曆都想不到,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
    老謀子拿了許多國際大獎,殺穿了文藝片之後拍的商業片,也要如此。
    凱子哥好一點,他有一個好爹,大家給麵子。
    說實話,沈三通挺失望的,仔細想想又覺得合理。
    越往前拍電影越是一種特權,不僅是一個職業,也是地位的象征。
    他現在的老師,係主任,一個個在北影廠、青年廠有深厚的關係。
    很多曾任職廠長,又轉到了學院。
    有資金支持,拍點故事片,上不上映無所謂,觀眾喜不喜歡也無所謂。
    還能繼續拍,有獎項拿,有地位。
    為什麽要去拍商業片呢,如果拍不好怎麽辦?
    再說了真是商業片起來了,自己的地位圈子怎麽辦?
    這是很簡單的利益問題。
    至於本土電影產業發展情況,好萊塢電影的入侵,港片大肆傾軋內地電影。
    甚至港圈欺負內地人,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別說什麽大紅明星,就算是鷹皇的楊老板,安樂的蔣老板。
    見了他們也要叫一聲老師或者主任,這就是地位。
    ......
    沈三通認為電影首先為觀眾服務,對文藝品嗤之以鼻,認為是小圈子自嗨的產物。
    不要說之後,就是現在,拍出來的一些文藝片,也隻有幾個觀眾。
    除了專業相關的學生,有拉片需要。
    觀眾都不看一眼,這樣的片子拍出來有意思嗎?
    作為有過經曆的人,這樣的態度沒有直接表現出來,也不會說一些讓人下不來台的話。
    但就算是傾向,也在導演係裏麵顯得格格不入。
    ......
    “你手裏有活嗎,沒有就來幫幫我,青年廠的指標拿到了,劇本也過審了。”
    04年電影不是誰想拍就能拍,哪怕電影追求不一樣,沈三通也是北影科班出身。
    大三要弄電影實踐,花點錢,從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申請指標不難。
    “哦,你這運作挺正規的。”
    邢愛那接過沈三通的電影項目書。他們兩口子今天來就是為了這事。
    找活嘛,拍《香火》把錢造完了,當然要工作。
    沒想到沈三通的學生作品,很正規。
    火車頭電影工作室製作,青年電影製片廠掛名,投資來自於三通娛樂集團,版權所有。
    “你真自己投資,兩百萬,你哪來的錢?”寧昊看了投資額,驚了,你小子是富二代?
    “他寫的書,賣了三百萬本了。”江依燕自豪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