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熱芭勸那紮你把握不住,破十億!

字數:13934   加入書籤

A+A-




    鮮花社采訪,還沒刊登,先到了一些人手中。
    電影,和電視劇不同。
    熱映的電影,能夠成為社會話題,甚至引領社會思潮。
    有人讚賞。
    也有人皺眉。
    專訪結束,沈三通投入工作。
    他的根基在產業,至於後台什麽的,不是說沒有關係,而是搞依附走不遠。
    依附了,就很難自立。
    雖然08年之後的版本答案之一,房地產是很吃關係的,但未來版本是屬於比亞迪、化為、大疆,以及還在成長中的低空經濟這類公司。
    韓三瓶暗示過讓沈三通做一些事,沈三通也是一直以來的態度,誌同道合那就做。
    就像是他和韓三瓶的關係,私人關係有,但不是很重要,也不會送禮酒局之類。
    別人搞是別人的事,沈三通不搞,甚至還從韓三瓶那裏套些東西。
    沈三通存在本身,並且堅持做好電影,就是對韓三瓶最大支持。
    這種支持比私人關係重要的多。
    同樣的,沈三通自身存在根基,一個是提供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另一個是不同於西方塑造的視角。
    他保持住這兩樣,就有自己一席之地。
    兩者其實一體,觀眾喜聞樂見的,自然是外部力量所不喜歡的,和西方敘事格格不入的。
    維持住這個立場,最差也是回歸導演的身份。
    最好就是沈三通自己描繪的未來。
    至於能不能做到,沈三通也沒把握。
    準確的說,把握不是很大。
    做不到也不是大問題。
    不要太緊張。
    馬開源火星計劃改了多少次了,一點點小成功大吹特吹,和蘋果版本更新一樣。
    他沈開源都沒定具體時間,先畫個餅再說。
    沈三通很理智。
    《赤壁(下)》國內票房越來越接近突破十億,他已經在思考接下來做什麽。
    開會。
    先是高管會。
    “公司不到五年時間,走到上市這一步,不是我們多牛,而是對手太廢物!”
    “他們是一群被外部敘事洗腦了玩意,把大眾壓製的太久了!”
    “如果有一天,我們也變的傲慢,今天的榮耀,總有失去的時候!”
    三通娛樂成功上市,利益聯係更加密切,沈三通說話也更加簡單直白。
    主要是潑冷水。
    總結思想,降降溫。
    “三通娛樂上市隻是第一步,未來還很長遠,不能躺在功勞簿上。“
    “先從我們集團一級的高管開始集體學習,誰不學習,誰就滾蛋。”
    定期請一些專家講課,形成製度。
    曆史、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國際關係等等,定時上課,更新知識。
    都是篩選過的專家。
    總的來說,不正常專家確實有,但是東大能發展那麽好,說明還是正常的專家占大多數。
    至於輿論不好,那是因為報道集中在了不正常專家的身上。
    另一邊。
    那紮和姐姐,還有熱芭一塊來公司這邊看大船。
    她和熱芭在《鯊灘》試鏡後,簽了一個短約。
    熱芭來到三通大廈這裏時,直接就被公司的熱鬧給驚訝到了,一臉難以置信的大呼小叫道:“人也太多了點吧?”
    她放假就進組一部電視劇,混個角色演員,沒想到公司變化這麽大。
    新聞裏說這裏人山人海,實際看,真是人山人海。
    那紮早就看膩了。
    放假就來bj,兼職做做模特、拍拍照什麽的,然後陪家人看病。
    三人裏麵也隻有熱芭是第一次。
    那紮幫忙介紹:“現在但凡來bj旅遊,都會來看一下,三通大廈和三通影院旗艦店,成為了景點,很多遊客還有影迷都會過來拍照留念。”
    心想你迪麗熱芭·迪力木拉提土包子一個,沒我古力那紮爾·拜合提亞爾有見識。
    熱芭不知道被小姐妹小小鄙視了一下,很開心。
    在遊客羨慕的眼神之下,掏出三通大廈的員工證件。
    那紮介紹道:“公司之前一個證件可以帶一個人,後來取消了。”
    熱芭:“為什麽啊?”
    那紮解釋:“出現了騙子,公司都報警了,通哥氣死了,本來是好意,竟然形成了產業鏈條。”
    “一個名額賣五百,一些小公司來公司租辦公室開會,對外謊稱自己是三通娛樂的分公司,能介紹人進入,騙財騙色。”
    熱芭長見識了:“還可以這樣啊。”
    那紮問道:“你知道怎麽發現的嗎?”
    熱芭:“你知道?”
    那紮得意:“我當然知道,是後來開會發現沒有會議室,全被外麵的人預定了,最後把訪客邀請取消了,隻有到了一定級別才能邀請。”
    到了時間。
    大屏幕亮起。
    熱芭不可思議的望著大船驚歎:“真是太厲害,沈大哥就是電影之神。”
    絕對的頂尖科技。
    網上有介紹,是現如今最尖端的顯示跟攝影技術,就算是好萊塢那邊也沒有的高科技。
    那紮見熱芭一臉崇拜,也是很開心:“通哥最厲害,他做的電影能直接帶動線下旅遊,做的綜藝能引發熱潮,赤壁景區爆滿。”
    那紮姐姐去買飲料。
    小姐妹私下聊天,熱芭探問:“你一口一個通哥叫的,我也隻是叫大哥,快說!你們有什麽我不知道的事?”
    那紮驕傲道:“就是通哥覺得我很好,很溫柔,很善良,覺得我很有潛力。”
    熱芭隻是一詐,沒想到還真有。
    立刻心碎。
    自己的偶像,竟然和那紮沒什麽頭腦的笨蛋
    “你們到哪一步了,是不是一些肉文裏寫的,很厲害。”
    那紮立刻害羞道:“哪有,通哥說我還小,沒有真的過。”
    熱芭一聽還可以挽回好姐妹;“那紮,作為好姐妹,我勸你一句,沈導什麽都好,就是太花心,我怕你把握住不住。”
    7月20日。
    經過刪減的采訪見報,三通娛樂股價再次漲停!
    沈三通的誌向,市場不在乎,在乎的是沈三通給出的t。
    電視劇、電影製作翻倍,利好,漲!
    從明年開始,全國主要檔期三通娛樂統統有主打電影,利好,漲!
    未來萬億大市場,利好,還是漲!
    一眾圈內公司看的目瞪口呆。
    王忠軍學到了。
    立刻吩咐手下:“到時候,我們也要拉出片單。”
    感覺回到舒適區,前麵有沈三通頂著,還能被討厭沈三通的各路人馬收買,爽歪歪。
    王忠軍猶豫以後上市轉不轉互聯網方向,實在是沈三通給出了一條不同的路徑。
    一些媒體和公知唱衰。
    《三通娛樂一統江湖,壟斷的危害性!》
    《沈三通應該分清夢境和現實,我們還很困難!》
    《商業末路,看他起高樓,看他宴賓客,看他樓塌了!》
    北電某院長連發四篇博客。
    《藝術不能淪為商業的奴隸!》
    《藝術不能淪為政治的奴隸!》
    《藝術不能淪為野心家的工具!》
    《電影要走學術和商業相結合的道路!》
    實在是“學院派”感到了嚴重威脅。
    沈三通走的是產業之路,電影不搞擦邊,不好卡審核。
    而且出現虹吸效應,從各大學院大量招收人才。
    按道理來說,沈三通和行業是互利共贏,但有些人根本不靠市場吃飯。
    錢多賺了不假,可獲得感減少了,存在感降低。
    網友卻高度評價。
    很有人看到了沈三通的宏圖大誌,很能和沈三通共鳴。
    用電影“立言”。
    沈三通要以電影留名青史,以電影證道“不朽”。
    古人追求立功立言立德以此來流芳百世。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很多人年少時,喜歡這句話。
    縱使生活蹉跎了誌向,但誰都有年輕中二之時。
    7月21日。
    《赤壁(下)》慶功會。
    上映18天,票房突破十億!
    創下了華語電影首日票房最高紀錄!
    華語電影單日最高票房紀錄!
    華語電影首周最高票房紀錄!
    華語電影最快破1億,破2億,破3億、4億、5億、6億票房記錄!
    華語電影次周最高票房紀錄!
    華語電影單片票房冠軍!
    華語電影單周最高票房紀錄!
    華語電影第三周最高票房紀錄!
    國產電影首部票房過10億的華語電影!
    東大電影,不分進口、國產片,首部首部票房過10億的華語電影!
    國產電影影史票房第一!
    東大電影,不分進口片、國產片票房第一!
    沈三通國內個人總票房三十八億多,奔著四十億去了。
    如果算上國外票房,已經破四十億!
    當四十億這個總票房出現的時候,都沉默了!
    港島沉默!
    一打導演加一塊,對於這個數字,也隻能可望不可及!
    華夷沉默!
    綁住一個馮曉剛,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導演,小鋼炮個人票房破十億,但和沈三通沒法比!
    大陸其他學院派也沉默!
    票房也許不能說明什麽,那是票房不夠多!
    一些文藝人士吹逼賈章科電影賣版權超過一億,那是吹牛逼。
    沈三通是一部接著一部的大賣。
    三通娛樂上市,再有鮮花社專訪登報,如今《赤壁(下)》破十億!
    沈三通是以一己之力,要成為電影行業,甚至娛樂產業的主神!
    關鍵他正一步步實現自己說過的話。
    慶功會上。
    沈三通砸開一連串讓人眼花繚亂數字。
    記者采訪環節。
    沈三通保持謙虛。
    “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深厚的地基,就不可能有我的成績。”
    “經濟發展,大家腰包鼓了,才能更多消費。”
    “院線建設,所有從業者努力,才有創下記錄的基礎。”
    “感謝韓董,《赤壁》這部戲,他找我來,事實證明大片戰略的正確性。”
    “感謝《赤壁》台前幕後,這部戲時間跨度大,大家辛苦了。”
    “最後,是我們觀眾,歸根結底是觀眾支持,觀眾捧場。”
    這一刻,沈三通不需要彰顯自己,或者說謙虛,本就是在彰顯自己。
    韓三瓶道:“最主要是我們的導演,做出了一部時代性的作品。”
    站在主位的韓三瓶,說話都帶著笑。
    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麽想,臉都笑爛了。
    他和沈三通真是太厲害了!
    兩部戲算上國外票房,轟下二十億。
    沈三通兩部《赤壁》,賺的最多的還是中影。
    而且證明了大片戰略完全正確,以前有爭議是導演不行!
    第二天有報紙報道《赤壁(下)》破十億,化用了沈三通《乾元大帝》中的一句話。
    電影有路誰為峰,一望三通道成空!
    然後刷屏各大論壇平台。
    鮮花社專訪後,很多人找來沈三通《乾元大帝》看,才發現裏麵有太多宏大設定,文筆稚嫩,但是氣勢如龍。
    沈三通隨後把手機裝兜裏。
    這個是私人手機。
    拒絕了熱芭小妹妹的約會邀請。
    對小姑涼沒什麽興趣。
    那紮他也沒什麽興趣,當妹妹看待。
    以後他打算真的修身養性,好好幹事業。
    沈三通去找顏丹辰:“晨姐,我們一塊看日出吧。”
    顏丹辰嘴上道:“你又想哪一出呢?”
    內心還是很欣喜的。
    如果沈三通能夠和她過過二人世界,多尊重尊重她,最好別有什麽亂七八糟的
    “哎呦,你幹嘛?”顏丹辰猛的被抱了起來。
    沈三通認真道:“晨姐,你是我的太陽!”
    顏丹辰:“你能不能要點臉沈三通!”
    翌日。
    沈三通天沒亮就起床上班。
    車上。
    助理把準備好的晨報交給他。
    說起眼下重要的事:“加工鯊魚的圖片,我們小範圍炒熱後,被一些媒體還有大v轉發,已經蔓延到了線下,很快就會到樂清市蒲岐。”
    沈三通問:“視頻準備好了嗎?保證我們有終結話題的能力,不要影響了當地就業。”
    《赤壁(下)》上映的時候,《鯊灘》營銷團隊,就在悄悄的推進一組照片傳播。
    這也是前世發生過的事。
    一組在網上流傳的有關當地加工鯊魚的照片,將蒲岐卷入輿論風暴。
    “殘忍”、“血色經濟”、“大量捕鯊”等各種譴責充斥網上。
    導致有著“鯊魚加工基地”蒲岐大量失業,隻能另謀出路。
    這個宣傳方案,是宣傳小組給的許多方案之一。
    他覺得很好,就采用了。
    有點類似於以火滅火,先延燒,然後再撲滅,或者說打疫苗,給大眾打預防針,再有類似的事,有了心理預期。
    最差結果宣傳期撲不滅,《鯊灘》上映後,也能撲滅,不會失控。
    沈三通之前想做《鯊灘》,是想推廣私貨。
    現在不一樣了,《赤壁(下)》破十億,3d電影熱了起來。
    《鯊灘》在3d方麵,完成度比《赤壁(下)》還要高。
    也許票房比不上曆史題材受眾大,但也是大幾億的收入。
    《赤壁(下)》沈三通投資份額不多,隻有一成,票房高也沒有《鯊灘》賺得多。
    而且《鯊灘》是推廣範兵兵第一彈,塑造陽光、健康形象的第一槍。
    同時,東大也越來越積極的走向世界,走向海洋。
    《鯊灘》原版是絕望的,沈三通這版拍的很美,整體是充滿希望的。
    東大四萬億帶動經濟發展,也帶動世界經濟前進,應該以更積極主動的心態,麵向挑戰。
    哪怕是有“鯊魚”,也終會戰勝。
    放在現實中,東大保持高速增長,是為世界做了重大貢獻。
    拯救了世界經濟!
    官方說為了世界經濟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是有綜合考慮。
    但媒體上也是這個說法,跟著外麵的宣傳走,把自己的功勞往小了說,那成什麽了?
    這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呢?
    好比沈三通在《赤壁》慶功會的謙虛,那是謙虛嗎?
    一句客氣的話,謙虛的話,當成真的了,媒體忽然就聽話了?
    這是聽話嗎?
    沈三通猶豫《鯊灘》上映後的宣傳。
    主要是聯名的人很多,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影響力很大。
    說這是外麵甩鍋,很多裝糊塗的人,怎麽裝下去?
    好比一個濾鏡很重的女明星,演的都是清純角色,然後一個人跳出來說,不是這樣的。
    然後有理有據的進行了一通分析。
    是,說的是很有道理,但粉絲一定很不高興。
    不僅不高興,還要想辦法摁死。
    7月24日。
    暹羅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米國國務卿拉鏈夫人,首次拋出“重返亞太”概念。
    這可不是簡單說說,隨後,米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再隨後還有亞太再平衡。
    “再平衡”,對應的是20世紀初以來,米國一直奉行“亞太平衡戰略”。
    這一戰略的理論基礎大致有兩個:一是修昔底德“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大多會爆發戰爭”的所謂“修昔底德陷阱”論。
    二是攪屎棍代英,地緣政治學專家哈爾福德·麥金德的“地緣戰略衝突”論。
    沈三通看媒體報道很是火大。
    對於四萬億,很多雜音,不是大水漫灌,就是救米就是救東。
    尤其是後者。
    這句話消解了東大的合法性和正義性,邏輯應該是東大為了自身發展,實行了刺激政策,讓自己保持高速發展,由此帶動亞洲,再帶動世界。
    是東大發展救亞洲救世界!
    東大是亞洲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大恩人,是救世主。
    但救米就是救東,消解了這個意義。
    不僅是諂媚,也含有救米國,也是東大自救,所以沒什麽了不起的含義。
    這就是大問題!
    沈三通還是那個態度,東大做了好事,不會像米國那樣,一副救世主的樣子,也不用別人感恩戴德,什麽“我們東大太厲害了”。
    但至少,至少,要有一份心照不宣的感知。
    “謝謝”都不用說,但要有一份感知。
    在通俗文化中,也應該有東大做了貢獻的這樣的傳播。
    難道怕國民驕傲?
    怕別的國家來要好處?
    否定的時候,ua的時候,不在乎否定的後果,相信專業人士能做好自己的事。
    誇兩句,就怕誇過頭了。
    而且這都不是誇,隻是正常的表述。
    可是卻做不到。
    是怕冒頭,被米國注意到。
    問題是你不冒頭,米國就不注意了嗎?
    理論上來說,東大這番內在驅動,然後帶動亞洲,帶動世界,把宣傳做好,做到應有的高度,那麽這番米國重返亞太,將會背負很大的道德壓力。
    農夫與蛇的故事。
    米國不要臉,不在乎。
    但是這種壓力,會增加米國的成本,消耗它的國際信譽,也是媒體該做的。
    事實上。
    媒體缺位了,沒有在該有的環節做好宣傳。
    沒有給米國該有的道德壓力。
    懼美。
    或者說對米國負麵的視而不見。
    沈三通也不好評論。
    他已經很高調了,再指點這種大事,不合適。
    “《鯊灘》宣發每個環節都要做好。”
    沈三通把怒火化為動力。
    《鯊灘》涉及環保,年底要舉行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已經開始吹風。
    對“魚翅”“鯊魚”的操作,和碳排放有類似的地方。
    不是沈三通要和世界為敵,而是這個年代,做個正常人真不簡單。
    24日,還發生了一件事,通鋼股份引發了點小事。
    也改變了以後國企發展路徑。
    史密斯專員很生氣!
    他最近研究《錄音的基本原理》,要一步步將沈三通在輿論上切出去,讓他格格不入。
    回頭發現,有媒體炒作起了鯊魚加工圖片。
    史密斯專員找一眾主編喝咖啡:“先不要抄這個,降低聲音。”
    時機不到。
    還沒到把屎盆子全扣上的地步。
    史密斯專員下意識以為又是哪個傻逼,想要舔他咪哩堅,破壞了節奏,耽誤了事。
    “不是我,我還覺得是您在吹風呢?”有位主編道。
    另一個道:“也不是我。”
    史密斯專員心猛地一沉。
    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