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與“文明”世界為敵!卷死同行!
字數:14476 加入書籤
郭凡來找沈三通。
他想拍科幻片。
郭凡開門見山道:“忙完《李世民》,我想試試科幻片,以我們的技術,能拍科幻片了,沈導你的《盜夢》也是科幻片。”
沈三通欣然同意:“你想加擔子,行,《盜夢》第二部交給你。”
“構造出一個超凡宇宙世界觀,不要急,兩三年完成就行。”
沈三通很清楚自己能力,他有強大記憶裏不假,但是在深入做好一件事方麵,距離天才差很遠。
郭凡前世《流浪地球》一篇短篇,擴充出來一個世界觀,正好把超凡宇宙交給他。
“我們先積累經驗,可以直接征文,挖掘網絡作者中的人才,從超凡宇宙入手,以後洪荒、封神也要電影化。”
“培養一批世界觀搭建人才,你這種主動精神,值得肯定!”
無語了,郭凡無語了:“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想做不帶太多懸疑元素的科幻故事,而且我手頭上有《武侯(諸葛亮)》後期,還有《李世民》,沒時間。”
《李世民》項目要到明年,再來一部《盜夢》續集,未來三年時間都要填滿了。
從加入沈三通團隊,郭凡工作沒停過。
他是人,不是驢!
“唉。”沈三通歎息一聲,說起故事:“前幾天,我參加了一個飯局,王忠軍組的局。”
老板談心,郭凡感覺到不妙,但也是有情商的:“華夷大王?”
沈三通讓他坐下:“大王,和他的朋友,混跡商界多少年,左手倒右手,能力海了去了。”
郭凡腦子很好:“公改私?”
沈三通沒有多說:“有些飯局我也很難拒絕,喝了不少酒。但是談的不愉快,不能說當場冷場,也是牛頭不對馬嘴。”
說到這,沈三通喝了口水,等郭凡來問。
發現他不問,沈三通納悶了:“你不好奇我們談了什麽?”
郭凡說不好奇是假的,沈三通接觸圈層很高:“我不想知道太多,我就是小導演。”
沈三通:“不要妄自菲薄。郭凡啊,我們的任務很重,時代賦予了我們使命。”
“小咪不是人類燈塔,也不是世界燈塔,但它確實是資本燈塔。”
“準確的說非工業、非長期、非耐心資本的燈塔,也就是金融、短期、掠奪資本的燈塔。”
“我對建築類的數據比較關注,你知道小咪如今是什麽情況嗎?”
郭凡情商有的,遞話道:“什麽情況?”
沈三通:“現在,我們每年的建築建成麵積是小咪建築建成麵積的十倍往上。”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每年的建築業gd總量低於小咪每年的建築業gd。”
沈三通前世做的就是土木,對這方麵很關注。
這種局麵,哪怕以後社會上到處都在說東大是靠房地產驅動經濟,也是這種情況。
“而且我們建築全是鋼筋混泥土,就算是豆腐渣工程,也隻是在地震中扛不住,比木頭拚接房,一拳能把一麵牆轟爛的建築,質量好得多。”
“小咪大部分是木頭房子,建成麵積我們是小咪很多倍,質量上也是一個天一個地,然後在gd數據之中,小咪總量比我們多。”
“這意味著什麽?”
郭凡給出結論:“小咪社會有大問題。”
沈三通:“小咪經濟很虛,這種搞法,早晚要涼。”
“我把小咪當做死人來看,從沒有正眼看過它。”
郭凡倒吸一口涼氣!
沈三通這語氣也太狂了!
不過很爽,他成長青春期,是在四大恨中長大的,911之時也曾歡欣鼓舞。
沈三通繼續道:“小咪總能蠱惑一個國家最腐朽的一波人,或者說也隻有這樣一波人會倒向小咪。”
“而我們腐朽的力量之中,其中就有精英和國家利益分離。”
“曆史上有過教訓,漢人兩次亡天下就是如此。”
“第一次,教育了精英,光有錢屁都不是,還是要有武力。”
“第二次,教育了精英,別光想著當罕見。”
“以為過上一百年好日子,然而人家也會反思的,元朝以寬失天下,清就逮著漢人精英殺。”
“我覺得殺的好,講道理是教不會的,但是事情可以教會,八旗屠刀包教包會。”
“有人說,近代史從明末就開始,我不怎麽認為,但目前小咪主導的世界秩序,鼓吹的新自由主義這一套,正好和曆史腐朽的力量交織在一起了,也和近代史積累的黑暗共鳴。”
“曆史說的明明白白,精英沒有了國家力量支持,不過是待宰的豬羊。”
“隻是總有人不吸取教訓,總有人覺得自己特殊。”
“撈了錢就想跑,賺的錢都是憑能力賺的,想怎麽花就怎麽花?”
“幼稚!”
“而且小咪倒了,所有掠奪、短期、金融資本全部要受到牽連,無論是計價體係還是世俗的道德體係,都要推到重來。”
“離的越近,越倒黴。”
“無論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無論感性還是理性。”
“所以,我拒絕了王忠軍和他朋友們的邀請。”
“這些人嘴上說一塊玩玩,互相幫忙,但實際上做的事,是另一回事。”
“讓我進一步擴大和媒體鬥,在電影裏推動思潮的變化,摻雜小政府好處,私有化好之類的。”
“我們做影視行業和這些人靠近,很難獲得觀眾認可,脫離了觀眾,就會失去支持。”
一些媒體是有一定作用的。
沈三通和一些媒體鬥爭,也隻是鬥它們外向,沒有全部否定媒體的力量。
有些記者,真信了自由那一套,相信媒體的力量,把自己賣進黑煤礦。
報道很有力度,刺破地方上的利益團體。
當然,隨著時間流逝,調查記者在南方係越來越沒有位置。
郭凡聽的很沉重。
拒絕招攬,一定有代價。
沈三通歎息道:“和華夷關係算到頭了,以後要在獎項方麵要下大力氣。”
“否則很多獎要和我無關,連公司旗下的藝人也會受到影響。”
“我把學院派得罪死了,學院派在評獎方麵,話語權極大。”
“之前和華夷達成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後漸行漸遠,這部分合作要斷了。”
“評獎方麵,華夷影響力很大,和成長經曆有關,從大院、國營廠一步步走過來,各種關係千絲萬縷。”
從前世吳晶的經曆就能窺見一二。
自18年拿到百花獎以後,六年多時間,中間吳晶1部50億級,3部40億級別的電影,0獎。
不是錢,也不是地位的問題。
這些人不是資本所能撼動。
郭凡看到積極的一麵:“我們也有支持者,你也是北電科班,每年北電就業流向,很大一部分到公司。”
“再加上也不是所有人都信小咪那一套,也有人不這樣,隻是之前沒有機會。”
“我們在學院派裏也有支持者。”
沈三通:“不過可以確定,未來幾年要被輿論按著摩擦。”
郭凡寬慰:“暫時的困難。”
沈三通起身,拍了拍郭凡的肩膀:“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要構建敘事和產業鏈條,不跟著對方節奏走。”
“使用受冷落的學院派,構建學校到產業的渠道。”
“我們要做的事,注定艱難!外麵批判我的聲浪,簡直和全世界為敵。”
“這話沒錯,我不願意接受小咪構造的敘事體係馴化。”
“如果小咪的世界秩序,也就是除了少數人之外,其他都不算人,這樣的世界是文明世界的話,我確實在和這個‘文明世界’為敵。”
“公司內,我還壓製互聯網業務端,因為講故事,圈錢,套現,是容易的路。”
“但我不想走容易的路,我要走困難的路。”
“而在內容第一的道路上,我需要一員大將,懂電影,懂管理,關鍵有能力,頭腦堅定。”
“郭凡,我們要和一個世界做鬥爭,在敵人最擅長的地方做鬥爭。”
“我不難為你,你要是依然自私的選擇實現你個人的科幻夢想,我成全你,馬上給你預算。”
郭凡還能說什麽?
“沈導,你說吧,哪裏需要我?”
沈三通掏出一本書:“我希望你的目光不要局限於一個項目,而是要站在電影之上。”
“這是介紹《工程控製係統》的,公司以後的方向,是把前期籌備、中期拍攝、後期製作,每一個環節,做到平均分以上,然後讓整個項目最終達到‘良好’‘優秀’的地步。”
“用工程設計理念,來進行電影、遊戲等項目的製作。”
“給你加加擔子,先從曆史題材入手。”
郭凡:“那《盜夢》續集?”
沈三通一揮手:“也是你的,我不能殘忍的扼殺一個人的夢想,你先練練手,這也算科幻。”
“超凡宇宙世界觀架構也是你的,我會成立一個小組,我做組長,你來做具體負責人。”
“我給你保證,5年,我們把公司框架搭好,那個時候,我們特效能追上好萊塢水平,你想拍什麽都可以。”
郭凡走出辦公室心情澎湃。
和一個世界戰鬥,想想就很燃。
這才是男人的浪漫。
然後。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緩了緩覺得不對。
《李世民》項目要一年多,多了《盜夢》續集三年時間沒了,現在是未來五年也都安排好了?
時間去哪了?
他在哪?
6月1日兒童節。
《曹操》首映。
郭凡、陸陽、文牧野聯合執導。
首映禮上。
沈三通介紹他們三人。
“郭凡手頭上有《諸葛亮》《李世民》,《盜夢》第二部我也交給他。陸陽也是《諸葛亮》雙導演之一,文牧野有一部聯合執導作品。”
郭凡往電影部門主管方向發展。
陸陽和文牧野兩人單純培養做導演。
郭凡後世證明過自己,陸陽和文木野始終有學院派氣息在裏麵。
沈三通暢想未來:“三通娛樂要形成一種氛圍,電影項目是一項工程,導演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導演要聽取團隊意見,形成有效互動。”
“不是推廣製片人中心製,也不是改變導演中心製。”
“劇組一定要有一個中心存在,這是客觀現實。行業現狀,不適合推廣製片人中心。”
“隻是事情要商量著辦,電影是團隊的作品,不是導演一個人的,不能導演想怎麽幹就怎麽幹。”
在場影視行業的嘉賓很震驚。
沈三通鐵了心要對影視行業開源。
想一睹電影為快的觀眾更在乎《曹操》到底如何。
《曹操》已經拍完,郭凡、陸陽、文牧野三位導演的簡曆不是秘密。
郭凡學法的,北電管理研究生沒畢業。
第一份工作和拍電影沒聯係,然後進入火車頭電影公司,隻做過分組導演。
陸陽最早沒報考北電,上的工科大學,在鳳凰衛視幹了一年,才考了北電,《曹操》是第一部導演作品。
文木野更是一張白紙。
沈三通對曹操的態度也不是很好,一些喜歡曹操的人,擔心沈三通亂搞。
曹操沒抓住機會,袁紹劉備諸葛亮也不中用啊。
就算再不喜歡、再貶低曹操,他也當得起軍事家、文學家的稱號,建安風骨奠基人。
關鍵是曹操還北擊烏桓,暫緩了草原民族南下中原的時間。
沈三通有點強行把五胡亂華的鍋給了曹操。
《曹操》掛了火車頭電影公司出品的廠牌。
哐哐哐!
聽著熟悉的聲音,觀眾心情沉靜了下來。
幾年過去,火車頭電影公司就是電影精品的象征!
電影放映三十分鍾後。
一些觀眾把心落在了肚子裏。
專心看起來電影。
《曹操》電影劇情,貫徹人物偶像劇的策略,同時立足曆史。
把曆史人物放在當時的情景中去。
如曹操、曹丕、曹叡時期的司馬懿,確實真的就是大魏忠臣,勤勤懇懇領著大魏的俸祿效忠著大魏國。
劉裕,早年也就是個隻想著攢點軍功混口飯吃的北府兵小軍官。
北魏孝昌年間的高歡,也不過就是一個四處流竄想找個地方安穩落腳的兵頭子。
同理,漢靈帝光和年間的曹操,那就是一個努力奮進的普通大漢熱血青年。
那個時候的他們,誰都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走到權力的頂峰,甚至成為皇帝。
隻有當人的權力和實力上升了,然後有一天發現:“我現在的實力,奪權也不是不可以?”。
這個時候才能稱得上是“野心膨脹”。
當司馬懿成為了曹芳的輔政大臣,然後發現曹芳幼弱曹爽廢物,外加上之前的那群曹魏老臣基本都掛了,這個時候才是司馬懿真正野心膨脹的時期。
當劉裕平定了桓玄之亂,步入權力階層外加上晉安帝是白癡的情況下,野心也起來了。
當爾朱榮進入洛陽奪權後被刺殺,權力真空北魏內亂的時候,有地有兵的高歡的野心也起來了。
而在三國末期亂世中,曹操有了自己的地盤與兵力,他的野心才會起來。
《曹操》這部戲,沈三通隻管總。
要求做成《教父》的感覺。
不是學台詞和劇情,而是極致裝逼和格調。
毫不掩飾,態度鮮明的表現出對曆史人物,和曆史文化的熱愛。
把熱愛用電影手法表達出來,落實在劇情、台詞、畫麵構圖上。
要裝逼,浪漫,充滿豪傑氣。
很多人喜歡曹操,也是因為這種感覺。
沈三通把《人民的名義》如何塑造祁同偉,《狂飆》如何塑造高啟強的方式借鑒了一下。
有鮮明的成長印記,不同人生節點,穿的衣服不同,不用太多,三個節點就行。
體現出人格魅力,就算在屠城的時候也是如此,用其他英豪來做配。
這些要求,郭凡三人執行的很好。
呈現出來的《曹操》電影,有一種史詩感,浪漫的梟雄。
觀眾看得很爽,曹操是升級文,一路成長。
曹操刺殺董卓時,還是個熱血青年,有理想有抱負,所以才敢玩命。
而在初平三年192年,三十七八歲的曹操,往梟雄方向轉化。
這一年,陳宮拒絕曹操招降,決意赴死。
陳宮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和年輕時期的曹操很像。
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時戰死,陳宮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
後來,陳宮遊說張邈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並先後取得兗州與徐州。
下邳城中,呂布不聽陳宮兩麵互補之計,以致失敗。
初平三年的時候,陳宮戰敗後,隨呂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拒絕曹操招降,決意赴死。
電影裏。
多年以後,看著陳宮的表情,曹操突然反應過來,他成當年董卓般的壞人了
當初,身為京官的陳宮,在遠大前途和曹操這個逃犯之間,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曹操。
如今,在作為丞相的曹操和死之間,陳宮毫不猶豫選擇了死。
曹操心裏防線崩了一半。
就像有一天富貴了,身邊不乏美女,開著法拉利到前女友麵前。
本以為對方會回來跪舔自己,卻發現她情願和坐自行車的現男友殉情也不看自己一眼。
這一刻,也許終於明白,當初她對自己是真愛,離開自己也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失望。
知道當初的自己錯過了多麽好的姑娘,這樣的姑娘再也不會有了。
而且拒絕本身,也說明當年的她,到現在沒有變。
陳宮沒變。
曹操卻不是當年的自己。
伐董的時候,曹操還想著匡扶漢室,如今徹底從豪傑邁向梟雄之路。
《曹操》這部戲,充滿裝逼鏡頭,各種不明覺厲的構圖。
美好的初心被權力一點點腐蝕,然後發酵成最美的酒。
赤壁之戰戰敗,朝堂之上反撲勢力襲來,五十三歲曹操徹底化身梟雄。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孫權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後,曹操表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
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取代漢朝自稱大魏皇帝。
曹操將孫權來書遍示內外群臣,拒絕了手下勸進,不過給自己兒子鋪路。
曹操說:“如果天命在我,我做周文王足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還軍洛陽,同月庚子日,病逝在洛陽。
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結束。
影院裏響起激烈掌聲。
參加的同行,一個個掛起營業笑容。
具體想什麽難說。
看到觀眾反饋,沈三通鬆了口氣,就看票房表現了。
如果票房表現不錯,就代表曆史人物偶像化,成了!
《曹操》的風格除了《教父》電影,故事上借鑒了後世的劉備文。
不是黃書,真劉備文《玄德》,,刻畫的劉備很好。
劉備的生平也很勵誌,也很主角。
《曹操》成功的話,可以進一步推出三國係列。
曆史名人本身非常適合做成爽文類電影。
映後交流環節。
觀眾問道:“沈導,你不是對曹操持有批判態度麽,我看拍的很正麵。”
沈三通:“先說明,這部戲我隻是監製,導演是郭凡、陸陽、文牧野。然後,我依然不喜歡曹操。”
場下觀眾輕笑。
沈三通道:“比如陳宮之死,曆史中的曹操未必多麽在乎,隻是給自己的墮落腐壞找借口。”
“一說理想,就是忠君愛國、建功立業、體恤民情,一說廉潔奉公都不願意。”
又有觀眾好奇問:“不喜歡,為什麽電影拍的很好。”
沈三通:“因為這是《曹操》電影啊,他是主角。也是我們的曆史人物。”
“隻是一些人別有目的的鼓吹,所以我才唱反調。”
“《曹操》電影,自然要突出曹操,強化他的個人。”
“我早前有一個想法,把人物偶像化,曹操是第一個。”
“後續武侯更重要,曹操是梟雄角色,難度不大,如何把一個光輝正麵的角色,拍的好看,不呆板而生動,才是重點。”
“給反派弄高光非常過癮,或者給灰色人物找亮點也很積極,到了真正英雄,一個個就靈感缺失。”
“如果《諸葛亮》再成功,以後能向很多方向延伸,很多英雄角色,不管是古代的還是近代的,現代的都可以進行創作。”
“英雄人物的故事存在,精神永存,讓更多人記住,那麽英雄沒有真正死去。”
“如果能通過電影給予英雄們二次生命,會是件美妙的事。”
又有觀眾問:“這部戲有《教父》的感覺,借鑒教父了嗎?”
沈三通坦然道:“隻是鏡頭語言和構圖方式有一定參考,《教父》是街頭霸王,曹操厲害多了。”
“我們主要學習意呆利導演對於自己文化的熱愛,哪怕是黑幫文化,人家也拍的很好。”
“我們曆史很輝煌,根基很渾厚,如何進行表達和共情,才是其中關鍵。”
“這部戲有點趕,曹操的人生很精彩,一部有點放不下,如果票房達到預期,會進一步推出《曹操》的係列,弄個三部曲。”
沈三通描繪曆史題材的未來:“《曹操》成本七千萬,比之《赤壁》兩個億降低很多。”
“拍《曹操》三部曲,再拍劉備做主角的《玄德》,大量製作三國題材的電影,成本會進一步降低,降到三四千萬,而且還能保持有一定特效。”
“這就是規模效應,我們有很多道具可以重複使用,有很多資料,也有很多服裝,再加上特效素材,做的越多,成本會越便宜。”
“三通娛樂也在做院線,如果成本降到三四千萬,六七千萬票房就能小賺。”
“如果這個模式成功,唐朝係列也可以如此。”
“《李世民》我們成本高一點,一億多,成功後,做成三部曲,再做一些唐朝經典戰役,成本也能降下來。”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也是唐朝曆史背景的電影,資料、服裝,以及特效素材能夠重複使用。”
“未來,我們甚至可以把電影特效下放,用在電視劇上麵。”
沈三通有做架空曆史的想法,比如《玄德》,現代人穿越劉皇叔,很好看。
至於曆史虛無主義,要看互動,拍出來不是解構,不是抹黑,充滿對曆史的熱愛,那就不是。
當然,估計有人要用這個來打沈三通。
你不允許曆史虛無主義,我就把大眾愛看的曆史文創全部打掉,讓大眾討厭這個,走極端執行歪,口碑大壞,自行終止,然後黑鍋還是要你來抗。
沈三通先把按照史實的曆史係列做出來,先走好這一步。
當然,這種規模效益,最喪心病狂的還是青春題材電影。
給偶像小生,接觸大屏幕的機會,可以做成一個校園世界觀。
規模化生產後,一部戲幾百萬上千萬就能做好。
這個容易被模仿,沈三通不會傻傻說出來。
觀眾很興奮。
沈三通描繪的場景,高品質電影批量生產。
參加的嘉賓和業內同行,還有導演,一個個麵色凝重。
三四千萬的成本拍出《赤壁》《曹操》這樣的電影,不是大哥,你真把錢花在電影上啊?
你洗一洗米行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