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新與舊,兩樣情

字數:11115   加入書籤

A+A-




    bj一處會所,假山清池,亭台樓閣,青磚黛瓦。
    紫檀雕花的屏風後麵,坐著的不少文化領域,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除了華易大小王,還有另一位影視行業的重要人物。
    以製片人、投資人身份活躍於文化娛樂領域的董瓶。
    董瓶名聲不顯,但是在在電影投資、製作和資本運作方麵,具有顯著影響力。
    早年涉足廣告和影視行業,96年創辦華藝影視,00年,通過整合保力集團的文化資產與自身影視資源,迅速成為行業頭部公司,參與投資《臥虎藏龍》《鬼子來了》等影片。
    05年反向收購上市,將保力華藝與香港上市公司華藝新媒體合並,完成借殼上市,打通資本市場通道。
    09年公司更名為文化中國傳播集團,業務覆蓋影視、廣告、出版等領域。
    10年引入企鵝作為戰略投資者,20股權賣了25億港元,實現資本擴張與資源整合。
    通過增發融資收購多家影視公司股權,擴大內容製作與版權儲備。
    同時綁定頭部資源,與周星池、王家為、陳克辛等導演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鎖定優質i,提升公司估值。
    董瓶可以說是民營電影的“教父”,也是資本高手。
    不過作為bj文藝圈的名人,董瓶公開披露的資料不多,行事非常低調,但是關係網絡非常強大,特別在官方層麵。
    此時一群文化、商界的大人物聚在一塊,有些關係也不是特別好,過往有恩怨,不過因為三通娛樂的擠壓,逐步有了合作的基礎。
    今天的聚會,是王忠軍提議,後麵也有他的關係網幫忙促成。
    華易選擇了最容易圈錢的一條路,卻未曾想電影行業可以如此賺錢。
    09年華易上市,王忠軍憑借自身廣闊的人脈,和馬暈的關係,敏銳而強烈地意識到,華易不能隻做電影。
    恰逢中國c互聯網正臻於極盛,阿狸迎來十周年,易趣節節敗退,和ebay的關係岌岌可危,被用戶抱怨體驗極差的支付寶,使用體驗越來越好,企鵝憑借qq和遊戲的出色表現,市值屢創新高
    王忠軍感覺到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移動互聯網的滔天巨浪還未出現在世人麵前,但他嗅到了迎麵撲來的海風。
    所以推動去電影單一化,下注房地產和互聯網。
    華易開始將影視娛樂、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互聯網娛樂作為華易的新三駕馬車。
    互聯網領域,王忠軍投資了掌趣科技,以自有資金1485億元投資掌趣科技,獲得掌趣科技22的股權,斥資266億元收購了在線票務平台賣座網51的股份。
    策略不能說錯,但是三通娛樂市值已然突破千億,依靠正是電影。
    王忠軍再也無法淡定。
    華易要是延續上市前後的勢頭,做不了三通娛樂,也能做第二。
    哪像現在,行業第二的名頭都岌岌可危。
    看三通娛樂賺錢,比自己虧錢難受。
    這個錢還是自己可以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失之交臂的,實在是痛不欲生。
    春節檔過後,王忠軍是又饞又哭。
    這塊肉太大,春節這段時間,國內票房一度在全球單一電影市場中排名第一,三通娛樂賺麻了。
    而華易在春節檔的電影《逆戰》,聯合英煌打造,穿梭約旦、中東、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地取景,製作成本沒到宣傳的超過兩億,也有一億多。
    周潔論、謝廷峰的組合,卻無法從火熱的春節檔裏分一杯羹。
    院線給出的票房預測,三通娛樂兩部戲能卷走四十億,吸幹了大盤。
    有的人活著,是為讓其他人更好地活。而有的人活著,就不讓其他人活。
    三通娛樂的存在,獨占了最大檔期春節檔,顯然屬於不讓其他人活。
    讓他們這些認真做事的,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眼看閑聊的差不多,王忠軍進入正題:“各位,沈三通現在是上桌了,而他之所以上桌,是把我們全部賣了。”
    “今天來的各位,要麽是吃文化產業這碗飯的,要麽是關心文化產業,希望文化健康發展的。”
    “我們要看到,三通娛樂出賣本土文化產業利益的,引狼入室,放好萊塢大踏步進來。”
    “整個文化產業最近一年的變化,比過去十年都要來的猛烈,文化產業可以說迅速失控,走在了崩潰的邊緣。”
    王忠軍端起茶,一字一頓道:“我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實到了這個地步。沈三通要讓妖魔鬼怪占據正常從業者的生態位。”
    立刻有人接話:“我這人不會說話,隻會老實幹活,可我也知道,沈三通這是撅了我們的飯碗。”
    又有人說:“招數也很讓人不恥。鑽營取巧,黨同伐異,排除異己都是這些爛招數。雖然這是人類社會常態,但並不代表該提倡吧?”
    “他的電影什麽檔期都能賺錢,為什麽要霸占最寶貴的春節檔。”
    “是啊,他有能力,他想顯擺自己,為什麽不做些外國人喜歡的,把我們文化推廣出去,卻隻在這裏窩裏橫呢!”
    “看看現在的電影行業吧,不隻是三通娛樂一家獨大的問題,連那個叫什麽闖龍年,那個羊的動畫片竟然拿了這麽多票房,還是電影藝術嗎?”
    在場的人迅速達成了共識。
    要搞沈三通和三通娛樂,美其名曰從失控的邊緣拉回來。
    董瓶隨聲附和,但是眼底一片冷靜。
    他倒是知道眼下這個局麵,直接原因是三通娛樂讓人眼紅,同時製造了刺耳的聲音,擠壓了原有利益者。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深層次因素。
    國內是有一條線的。
    官方不斷壓製資本擴張,並且利用種種舉措,五年、十年的推動一輪變革,逼著行業進步。
    而他們則是要盡可能給自己鬆綁,擺脫束縛在身上的鎖鏈。
    這個矛盾,可謂是由來已久。
    王忠軍的圈子,是要改變現狀。
    誰也不想五年、十年就有可能被淘汰,需要更多安全感。
    董瓶支持這個做法,鬆綁之後,他也有好處。
    沈三通走的是另外一條路,並不覺得這是枷鎖,甚至唱反調,包括審核和分級的觀點,以及曆史觀點可見一斑。
    董瓶也知道,有些人不止一次的想要拉沈三通加入。
    以三通娛樂的文化影響力,加入之後,會是一股很大的助力,起到遠超華易的作用。
    隻是各種或明或暗的試探、招攬,全部都被拒絕了。
    隨著好萊塢進入,雙方關係惡化、破裂,幾乎到了撕破臉的邊緣。
    見眾人討論的熱火朝天,董瓶透露了消息:“韓三瓶應該會動一動。”
    有人玩笑道:“往哪動?地上動,還是天上動?”
    其他人沒有笑,特別是王忠軍:“能確定嗎?”
    董瓶點了點頭:“韓三瓶任務已經完成了。”
    “能參與經濟論壇就是一個信號,這次的規格,包括雙方談判,電影隻是一個添頭。這個添頭從我們要加入世貿時一直如此。”
    “之前電影上不了桌,現在三通娛樂在國內依靠本土優勢能夠抗衡好萊塢電影,至少有了一個參與論壇交流的機會。”
    “而且我還聽說,文化宣傳領域以後會偏向於使用和產業相關的人。”
    話不用說透,一點就明。
    在座的沒有傻子,韓三瓶要是動一動,那就不是14年,而是能到17年,甚至是19年都有可能。
    主要是這條路徑要是走通了,就不隻是一個人,三通娛樂的重要性會進一步加強。
    沈三通有什麽關係嗎?
    沒有,也不需要。
    三通娛樂就是沈三通最大的背景。
    能夠在國內電影市場和好萊塢捉對廝殺,所能提供的東西,是人情往來,送錢、拉關係都換不來的,也是沒法替代的。
    王忠軍心情複雜,當年華易也具有類似的意義。
    在推動電影市場化之初,做商業片,獲得好處直到今日也受用不盡。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阻礙別人進步,恩怨更可怕。
    尤其是電影行業,本身就比較邊緣,好不容易可以進步,不讓人家進步,這種時候,誰擋路,誰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有人開口道:“沈三通也還可以,還是幹了些活的。”
    “是啊,年輕,以後未必不會幡然醒悟。”
    “倒不如好好整治一番動畫片,和遊戲一樣,毒害青少年。”
    “這個簡單,送給特定領導看一看,隻要送對人,再製造出聲勢出來,問題就解決了。”
    動畫片算個屁的電影!
    治不了沈三通,還治不了動畫片?
    董瓶提議道:“其實,我們不用去做,敲敲邊鼓就行了。”
    王忠磊見自家哥哥給了個眼神過來,心領神會問道:“董老哥,你別賣關子了。”
    董瓶搖頭,打了個哈哈:“這茶真好。”
    最多提醒一句,傳出去,他倒要遭人恨。
    老話說拳怕少壯,沈三通他不陌生,《讓子彈飛》時有過合作,把薑聞忽悠的摸不著北。
    性格強,該髒的時候髒,這樣的人沒誰想要直麵。
    尤其是這個圈子,多多少少都有點問題。
    吃吃喝喝玩樂一番,王忠軍單獨留下董瓶。
    私下裏,董瓶也不藏著:“恨沈三通大有人在,李銨、張偉評、陳克辛、吳語森”
    “何況還有好萊塢,隨著協議簽訂,份額確定下來,三通娛樂會成為好萊塢攻占國內市場的最大絆腳石。”
    王忠軍大為讚同:“我和好萊塢保持不錯關係,關鍵時刻,我們也可以發揮作用。”
    “不過光靠台麵下的恐怕很難,至少我們要做出點成績出來。”
    董瓶有些意外,最近兩年王忠軍可以說昏聵,沒想到能力依然在,於是問:“你的意思?”
    王忠軍道:“我覺得要在春節檔碰一碰,郭子健的西遊電影,掛上周星池的名字,明年春節檔,到時候再找人拉拉偏架,讓三通娛樂讓出位置。”
    董瓶不由皺眉,《西遊降魔篇》他也有投資,這關乎他的利益:“豈不是要和早已定檔的《大聖歸來》撞上,同樣是西遊題材,《大聖歸來》可是做了好幾年。”
    同樣題材,同時期,讓人不由想到了幾年前的《赤壁》。
    太慘了。
    “周星池絕對有一戰之力。”王忠軍篤定道:“而且你也說了,看不慣他的不隻是我們,到時候天時地利人和全部站在我們這邊,縱使電影再好又如何?”
    飛往洛杉磯的航班,十個小時了,還在飛。
    沈三通睡了一覺,醒來見韓三瓶早醒了,年齡大的人睡眠就淺。
    在萬裏高空上,迷迷瞪瞪的兩人,暢想了有關電影的未來。
    主要是沈三通說:“以後是屬於好電影的天下,電影好就能破除一切。”
    韓三瓶搖頭:“哪有怎麽簡單。”
    沈三通說:“就是這麽簡單,我們的文化寶庫足夠豐厚,足以支持大量的優秀故事。”
    中華文化能經得起上稱,相比之下,外國的文化經不起上稱。
    譬如,外國的曆史一個個跟故事一樣。
    也不是,因為必須有一定邏輯。
    寫也不敢寫洪水農業,黃泛區是好的,每年發大水,多少淤泥衝上來,獲得了肥沃的土地,形成了獨特的洪澇農業,養活了多少多少人。
    純弱智。
    現實裏卻真有煞有其事吹噓,神奇的尼羅河,甚至能形成一個古文明。
    沈三通覺得,以後就是小的縫縫補補,一個大廈已經建造起來了。
    至少有了三通娛樂,以後電影行業糟心的事,會少很多,不會出現《滿江紅》踩著《流浪地球2》的情況。
    從《哪吒2》就能看出來,《流浪地球2》是一次赤裸裸的搶劫。
    要是讓《流浪地球2》把趨勢做成,第一部破60億的電影會是《流浪地球2》。
    那樣的話,《滿江紅》也就是二三十億。
    結果是滿江紅不斷拉踩,靠著刷票以及粉絲控評,《流浪地球2》反而成為了《滿江紅》的踏腳石。
    不知道《滿江紅》有什麽優點,看票房比《流浪地球2》高就知道了。
    推開了科幻片大門的電影,第二部質量不輸於第一部,《滿江紅》票房能穩穩壓住一頭,肯定有可取之處。
    可笑不可笑?
    但是真就是做成了。
    拿下首日冠軍又如何?
    我拖著你,趴在你身上,讓你甩不開。
    四字粉絲不輸肖占的,23年的《滿江紅》就是加強版的25年《射雕》,大導演+大i+大流量這個模式,一模一樣。
    隻是張一謀比許可強一點,i上嶽飛比金勇強一點,流量上那個時候還沒到發爛發臭的地步,四字風評比肖占強一點。
    而且操作上也比《射雕》強,不買邊角,包夜場,和片方一塊。
    年初一小破球票房第一,年初二粉絲、片方一塊行動。
    從《射雕》就能看出來,這群粉絲是能刷出成績的,至少頭幾天可以。
    春節檔最賣票的是初五之前,把前三天票房刷起來,硬生生趴在《流浪地球2》背上,扛過前三天,之後刷票的成本就低了。
    還是那句話,《滿江紅》沒有含金量無所謂,《流浪地球2》有就行了。
    所以,凡事就怕對比。
    一對比,陳思成有才有德了,夠爺們。
    成才有小心思不錯,但人家也是真爺們。
    演《士兵突擊》和許三多是一個矛盾組合,現實裏二人現在合作的很好。
    商業專業和情懷都有,是合格的導演。
    初二初三,《唐探1900》要是給哪吒上強度,是可以做的,張一謀的《滿江紅》作為前輩已經把路寫好了。
    幸好《唐探》是為了讓整個係列活過來,沒用大流量。
    要是《唐探》和《射雕》合二為一,哪吒真有可能喝一壺。
    至少話術上來說,《唐探1900》能講的故事比《滿江紅》多的多。
    第三部首日創下影史記錄,前三天二十五億多,再加上第四部也有民族敘事,能壓哪吒一頭不也正常嗎?
    至少比《滿江紅》勝過《流浪地球2》合理性更強吧?
    不過再來一次,電影行業就完犢子了。
    《哪吒2》的票房走勢說明了一切。
    觀眾不是不願意去電影院看電影,而是如今的電影圈出品的質量太差了,觀眾對進電影院看一點興趣都沒有。
    同時,觀眾也怕了,謹小慎微,生怕遇到電影刺客。
    經過《熱辣滾燙》、《滿江紅》喂屎,觀眾消費習慣不得不發生改變,要觀望,等到確定是真的,不是營銷出來的,才會加入觀影狂潮。
    實在是怕再次被強行喂屎。
    這也是《哪吒2》神奇走勢的原因,觀望之後,發現確實是好東西,才安心去看。
    同樣的,也說明了觀眾眼睛是雪亮的。
    沈三通對未來充滿希望,三通娛樂會用真實、大眾化的作品實現文化傳承與商業價值的雙重使命。
    以電影為媒介,通過商業與藝術融合的宏大布局,力圖在挖掘中華“曆史長河”文化底蘊的同時,打造萬億級電影市場。
    驅逐短視逐利、價值觀扭曲的電影,實現工業化流程與東方文化內核結合,推動中國電影產業升級。
    也讓世人看看,中國電影人,不隻是《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這樣的電影,中國電影的脊梁,不會跪著看別人登頂!
    中國電影的血,從未冷過!
    用刻進骨血的長情與驕傲,用血脈鑄就的真實不虛的曆史,用千年不滅的文明火種,用理想主義光和熱溫暖現實。
    中華文化,不是冰冷的他人定義的刻板機器,是有血有肉,是活著的呼吸,是祖先隔著時空的凝視,是十四億人共赴的一場千年浪漫!
    不是“西風壓倒東風”,而是讓東方的根係在鋼筋水泥,在工業時代的花園上,開出一朵帶刺的玫瑰。
    沈三通躺在座椅上為韓三瓶盡情的描摹未來。
    “電影的軌道已經鋪就,好萊塢入場,我們隻要麵向市場就行了,交給市場。”
    “文化產業從業者一定要有文化,電影導演一定要會拍電影,編劇一定要會寫故事,電影經費一定花在電影上,電影票一定賣給看電影的人,演員一定要會演戲說台詞,預告片一定要和電影內容有關,觀眾影評一定要是觀眾評價的,電影院買票的時候一定要有觀眾。”
    “一個光明的前景,已經近在眼前。隻要我們電影人一塊努力,做到基礎的,幾年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因為我們走在了正確的軌道上,越走越輕鬆。”
    中國電影已經奠定了無敵的根基,沈三通相信,哪怕三通娛樂掉隊了,也有其他人跟上。
    前途一片光明!
    韓三瓶心裏不由吐槽,想上春晚的沈三通又保守了,還是搞電影的沈三通哈人。
    小崽子是真敢想。
    以他吃過的鹽比沈三通吃過的飯多來看,敲定電影配額,水麵就會沸騰起來。
    萬裏長征不過是第一步,文化始終是軟實力,輝煌不可能輕鬆獲得。
    不過韓三瓶沒說什麽喪氣話,先讓沈三通開心開心吧:“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飛機降落。
    遠方的太陽懸掛天上,無盡旭日光芒穿透雲層,將整個天空都照亮,光包裹了飛機,通過窗戶,也照在了沈三通身上,讓他沐浴暖暖陽光。
    “會的。”沈三通篤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