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完全沒轍

字數:1888   加入書籤

A+A-


    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神級軍工係統》最新章節。
    他憤憤不平地說:“最可恨的就是那幫人,把國家搞得一團糟,讓我們白白浪費了十年!”說完,他一拳砸在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
    蘇晨想了想,開口道:“其實,也不是完全沒轍。”
    詹老將軍眼睛一亮,急切地問:“啥辦法,快說來聽聽。”
    蘇晨回答:“詹哥剛才說了,三樣核心部件中,cpu不屬於禁運物資,而且現在米國和咱們的關係正在緩和,弄到應該不難,這個問題先放一邊。剩下的就是電池和碳纖維螺旋槳。”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拿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接著說:“其實,我的那架原型機用的7055廠的鎳鎘電池也能湊合用,就是電量存儲不足。
    第一次試飛時,隻撐了5分鍾,但是,經過謝老他們對整體機型的優化,重量減輕了不少,所以,我覺得再延長點飛行時間應該是可行的。
    還有,回頭我和郭教授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通過減少載荷,降低電機功率需求,這樣一來,電量消耗就能省一些。
    再者,我想試著編寫一套電量管理係統,讓無人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功率,自動控製電量輸出,這樣又能增加一些滯空時間。
    最後,我聽說哈工大正在研究一項關於鎳鎘電池的技術升級,如果成功了,電池的儲電能力也會提升。
    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我覺得讓整個係統留空時間達到15分鍾是有可能的,至少10分鍾應該沒問題,這樣就有了實戰價值。”
    詹老將軍聽得頻頻點頭,說:“不錯,雖然我對技術不太懂,但你提出的方案聽起來切實可行,許恪,你和小蘇同誌好好合作,一條條落實。
    遇到困難就去找軍區裝備部的楊部長。這個項目雖然不是國家直接撥款的,但在軍區內已經達成共識,作為軍區自研裝備改進的課題,雖然資金不多,但還是有的。你們要好好利用,盡快解決問題。”
    許恪連忙點頭,心裏暗自高興:
    嘿嘿,這下可以從楊老頭那兒搞點好東西出來了。
    聽完詹老將軍的安排,蘇晨順著自己的思路繼續說道:“電池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是最棘手的。
    碳纖維是巴統嚴格限製的物資,據我所知,目前隻有米國和倭國能生產,其中倭國的東麗公司是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的。”
    許恪接話道:“沒錯,情報顯示,東麗的碳纖維占據了全球超過80%的市場份額,幾乎形成壟斷,對我們國家的封鎖特別嚴格。我們的同誌要想搞到一些,真是費盡周折,有時候甚至要冒很大風險。”
    蘇晨接過話茬繼續說:“其實,東麗公司原本是一家生產傳統紡織纖維的企業,主要產品是腈綸,也就是pan原絲。
    60年代初,倭國科學家近藤昭男發明了用pan作為碳纖維前驅體的技術,東麗公司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機,便引進了近藤昭男的技術,於1971年開發出了t300碳纖維。
    起初,碳纖維僅用於體育器材,東麗率先將其應用於高爾夫球杆,隨後成功製作了碳纖維魚竿、羽毛球拍等。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