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文醜戰敗,公孫殺帝奪璽

字數:9023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文醜大怒:“小兒,打你何須冷箭!”
    在孫策的故意激將下,文醜拍馬直取孫策,雙方就在兩軍陣前,策馬廝殺。
    “文醜易怒,受不得激。”
    “趙將軍,可有把握?”
    陣前將旗下,周瑜冷冷的掃了一眼跟孫策激鬥的文醜。
    趙雲微微點頭,右手取下了弓箭:“文醜陣戰經驗豐富,射殺不易,若隻是射傷,卻有機會。”
    周瑜輕笑:“五軍陣的目的在於圍堵攔截,而不在於擊潰文醜。為了避免文醜自恃武勇壞五軍陣布置,讓他在營寨中養傷比較穩妥。”
    對於周瑜而言,陣前單挑是否放冷箭,在於放冷箭的目的。
    若要單純的提高士氣,自然是以陣前斬將為主,這個時候是不能放冷箭的。
    放冷箭不能讓士氣受到鼓舞。
    若陣前單挑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士氣,放冷箭就不需要理由了。
    冷箭都防不住,還玩什麽陣前單挑啊。
    文醜此時被孫策激怒,一心想要斬殺眼前這個小輩。
    “孫堅的兒子,也不過如此。”
    “讓孫堅來跟本將打!”
    文醜一邊怒砸手中槍一邊試圖以言語激怒孫策。
    孫策忽然嘿笑一聲,猛地來了個馬腹藏身的技巧。
    就在文醜微微錯愕的一瞬,猛地聽到了一陣破空聲。
    下意識的,文醜將頭一低,卻不料趙雲這一箭壓根就不是衝著射殺文醜而放的。
    文醜低不低頭,都不影響趙雲的冷箭射中文醜的胳膊。
    “無恥小兒,竟敢放冷箭!”文醜又怒又恨。
    若不是孫策剛才喊了一句“就怕你軍中有小人射冷箭”,文醜鐵定也會安排人放冷箭。
    文醜隻是易怒,但不是蠢。
    如果能冷箭殺敵,文醜是不會蠢到不用的。
    隻不過,孫策以小輩身份搦戰,又故意諷刺文醜單挑隻會放冷箭,這才讓文醜放棄了布置。
    結果,就這一次的疏忽,就被眼前的孫策給誆了。
    孫策大笑:“文醜,小爺隻是說怕你軍中有小人放冷箭,沒跟你說小爺我不放冷箭啊。”
    “你一個三軍主將跟小爺玩陣前單挑,連冷箭都不會放,你這是宋襄公轉世嗎?”
    “你應該慶幸,小爺沒準備毒箭。”
    文醜氣急攻心,這右臂上的傷口也越來越疼。
    “撤!”
    文醜不敢再戀戰,急忙引軍回營寨。
    周瑜見狀,令旗一揮,白袍營全軍壓上,強攻文醜的營寨。
    文醜中了箭傷,不敢出營作戰,隻憑借兵力優勢固守營寨。
    還未等文醜鬆口氣,接二連三的情報驚得文醜都想跑路了。
    “報!營寨左側有敵軍搦戰,旗號是關羽。”
    “報!營寨右側有敵軍搦戰,旗號是張飛。”
    “報!營寨後方出現兩支敵軍,旗號不明。”
    “報!臨淄城有探子拚死入營來報,劉備親率大軍欲打南皮城。”
    “.”
    文醜已經被情報給震驚得有些麻木了。
    “這劉備,這是要跟大將軍決戰了?”
    “得立即給大將軍傳訊,僅憑我是守不住南皮的。”
    文醜此時已經忘記了在袁紹麵前誇的海口了,什麽斬關羽張飛孫堅之類,文醜早已拋在腦後。
    如今都被孫堅的兒子給誆了一陣,又如何言勇啊。
    報信的騎卒自營寨後方奔出。
    為了確保信使能安全突圍,文醜專門派了一支兵馬護衛。
    孫堅亦是假裝攔截了一陣,任由信使離去。
    當袁紹得到信使傳訊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
    “文將軍敗了?”
    “劉備親征南皮城?”
    袁紹忍不住多問了信使一遍,似乎很難接受這個事實。
    直到問了信使三遍後,袁紹的眼神才漸漸變得嚴肅。
    下意識的,袁紹想到了許攸的斷言:
    第(1/3)頁
    第(2/3)頁
    “劉備是在向劉協表明一個態度,那就是青州有資格跟大將軍動兵。”
    “倘若南皮城失守,劉協一定會去青州,若讓劉備有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大權,這對大將軍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南皮城一丟,劉協就會去青州,劉備就有資格調六州兵馬北上。”
    想到這裏,袁紹更是忿忿。
    “可惡的劉備,這是下定決心要拿本將的南皮城,向劉協那小皇帝邀功。”
    “真當本將受公孫瓚牽製,就不敢調兵南皮城了嗎?”
    “公孫瓚一介困獸,又能有什麽作為?”
    原本袁紹的應對之策,是讓文醜南下助張郃守南皮,然後主力速滅公孫瓚再南下退兵。
    而如今,公孫瓚尚未完全中計,文醜就已經敗了。
    再加上劉備親征,袁紹隱隱有些擔心張郃會直接開城投降。
    雖然瞧不起劉備,但袁紹也很清楚,劉備聚人的能力不比自己差。
    想到張郃的家眷如今在文醜軍中,袁紹又是一陣來氣:“逢元圖誤我!”
    若張郃的家眷在涿城,張郃顧及家眷安危還不敢投降;可張郃的家眷如今在文醜軍中,這一旦被劉備截獲,再有劉備親自勸降,張郃想不投都不行了。
    一想到這種可能,袁紹就感到背脊發涼。
    “傳本將令,召回顏良!”
    公孫瓚隻是困獸,留一大將牽製就可以了,袁紹壓根不擔心公孫瓚還能在幽州複起。
    圍困易京城隻是軍事方略,而袁紹在圍困公孫瓚期間早已經將幽州諸郡縣都安插了袁氏門生。
    換而言之。
    公孫瓚在幽州已經沒有了號召力了!
    這一次,不論是許攸還是逢紀都沒有反駁袁紹的決定。
    逢紀是沒臉反駁。
    尤其是讓文醜帶上張郃家眷去南皮的計策,如今成了南皮城丟失的最大風險。
    逢紀其實也挺冤的。
    本來是想讓張郃感激袁紹用人不疑繼而死守南皮城,沒想到文醜敗得這麽快!
    倘若張郃的家眷被劉備截獲,本就跟劉備有舊日情誼的張郃,很容易就會被遊說。
    許攸則是不想反駁。
    對於許攸而言,公孫瓚隨時都可以誅殺,但南皮城是不能丟的。
    許攸雖然貪,但不會學逢紀一般亂咬人誤袁紹大事。
    因此,在逢紀構陷荀諶入獄後,許攸又稍微改了下荀諶的部署後,讓袁紹繼續執行荀諶的計劃。
    而現在也同樣如此,南皮城顯然比公孫瓚更重要!
    “正南,涿城就交給你固守了。”袁紹看向沉默的審配。
    審配是大將軍長史,亦是頗曉兵法能統兵,守涿城,袁紹很放心。
    而逢紀則是跟著袁紹南下。
    對於這個安排,逢紀也沒有多言,隻是暗暗發誓:“待我協助大將軍擊退劉備,我逢紀依舊是大將軍麾下最厲害的謀士!”
    “許子遠,你給我等著!”
    許攸沒有跟著袁紹南下,畢竟許攸還是涿郡太守,還得負責涿郡的軍政諸事。
    “審正南,本初雖然讓你統兵守涿城,但你也要知曉本分,我許攸才是涿郡太守,別管太多閑事!”許攸跟審配互相看不對眼,這袁紹剛走,許攸就開始跟審配劃清界限。
    審配也是個剛直的性子,對許攸的話壓根就沒當回事:“我是大將軍長史,負責涿城城防,按戰時律令,你得聽我調遣。”
    許攸冷哼:“我隻管你糧草!其餘事,你就別操心了,年齡大了就要少管事,否則容易累死。”
    審配身邊,一個容貌俊逸的少年,看著許攸得意離去的背影,徐徐諫道:“審長史,大將軍離開涿城,許攸沒了約束,這貪墨就會肆無忌憚了。”
    “然而,涿城的安危比起許攸而言更重要,審長史不必理會許攸。”
    審配冷哼:“早晚要讓大將軍嚴懲許攸這貪墨之徒。”
    另一邊。
    回到府邸的許攸,則是喚來了侄兒許逸,囑咐道:“審配若是派人催軍糧,能拖就拖。”
    許逸有些擔憂:“叔父,若是拖了審配的軍糧,以審配的性格,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許攸冷哼:“隻是拖又不是不給!若審配親自來催,不僅要給,而且還要多給審配一些,表示歉意;若審配不親自來,就說軍糧乃國器,誰知道這催糧的是不是奸細。”
    “隻要你在律令之內拖審配的軍糧,哪怕大將軍回來了,審配也尋不到理由彈劾我。”
    “三天餓三頓,看他審配還如何穩定軍心。”
    許逸頓時眼前一亮。
    律令之內拖軍糧,這就太簡單了。
    反正隻是拖,又不是不給。
    這擺明了就是在惡心審配!
    袁紹的兵馬調動,同樣讓易京城的公孫瓚覺察到了異樣。
    雖然易京城外,依舊有顏良的將旗,但公孫瓚明顯感受到了袁紹軍在轉攻為守。
    第(2/3)頁
    第(3/3)頁
    “是誘敵之計嗎?”
    公孫瓚雖然有疑慮,但也沒有多想。
    管他是不是誘敵之計,打了再說!
    如今的公孫瓚,已經沒有什麽是不可以輸的了。
    在袁紹軍據營而守的第三日,公孫瓚直接開始劫營奇襲。
    冒充袁紹的袁尚,驚駭不已,連夜間被劫營、主將要第一時間組織防禦都忘記了,隻顧逃命似的狂奔。
    若不是高覽反應及時,這處營寨都能被公孫瓚直接拿下。
    而這一次劫營,也讓公孫瓚發現了不對勁。
    “顏良不在!”
    “淳於瓊、蔣奇也不在。”
    “袁紹暗中撤軍,定然其他城池遇到了危機。”
    “這個時候,誰會來打袁紹的城池?”
    猛然間,公孫瓚腦海中浮現了劉備的身影。
    “是玄德!”
    “必然是玄德出兵了,否則袁紹不可能將顏良、淳於瓊和蔣奇都撤走!”
    “玄德若是出兵,涿城必定空虛。”
    “若我奇襲涿城,袁紹得知消息必然回兵,玄德就能從容攻城了。”
    公孫瓚身邊雖然沒什麽軍師出謀畫策,但公孫瓚跟孫堅一樣都是用兵多年,這種程度的戰機還是能分析出來的。
    想到這裏,公孫瓚直接給副將田楷下達了命令:“田將軍,你在易京城虛設旗幟,若敵軍攻城,隻需固守三日即可。”
    “三日過後,許你開城投降。”
    田楷跟隨公孫瓚多年,不忍相棄:“將軍欲去何方?末將誓死追隨!”
    公孫瓚搖了搖頭:“田將軍,本將家眷已經送往青州,本將已經了無牽掛了。但田將軍與諸位將軍的家眷都在易京城,豈能玉石俱焚?”
    “本將已經對你們有愧疚,豈能再讓你們跟著送死?”
    “這次本將離城,有妻兒尚在的,都不用跟隨本將。”
    盡管田楷賭咒發誓要跟公孫瓚共存亡,但公孫瓚還是放棄了讓田楷跟隨。
    跟著公孫瓚出城的,幾乎都是家眷已經被袁紹軍禍害了的。
    這些將士,不會投降袁紹。
    是夜。
    公孫瓚趁著夜色,避開了城外的袁尚和高覽,直奔涿城。
    涿城雖然有審配駐守,但審配並未料到公孫瓚會奇襲涿城。
    許攸敢讓許逸拖審配的軍糧,同樣也是認為涿城不可能會有人來攻打。
    烏桓三王都臣服袁紹了,公孫瓚在易京城也快亡了,還有誰會來打這涿城?
    因此。
    當公孫瓚的騎兵在黃昏的時候忽然殺至涿城下,守城的將士全都是懵的。
    等審配反應過來,公孫瓚的騎兵已經殺入了涿城,直奔皇宮而去!
    公孫瓚沒有任何的遲疑,下達的也是死命令。
    入城之後,直奔皇宮,有任何阻攔者,皆殺!
    目的十分明確!
    公孫瓚要殺偽帝,搶玉璽!
    偽帝是公孫瓚立的,玉璽是公孫瓚搶的,而這一切公孫瓚都要將其還給劉備。
    對於公孫瓚而言,玄德是小弟,永遠都是小弟。
    隻有當大哥的可以施恩小弟,哪有當大哥被小弟施恩的?
    劉備又是出兵救公孫瓚家眷、又是出兵牽製袁紹,這讓公孫瓚頗受感動的同時也想給劉備送上一份大禮。
    入宮之後,公孫瓚徑直來到偽帝劉陔的寢宮,沒有任何猶豫的將劉陔一刀給砍了。
    隨後公孫瓚又來到放傳國玉璽的小閣。
    袁紹有野心,雖然驅逐了公孫瓚,但這傳國玉璽依舊都放在皇宮而不是存放在大將軍府。
    公孫瓚驗證了傳國玉璽的真假後,連忙將其包裹好綁在身上,隨後又率兵殺出皇宮。
    但此時,審配已經聚集了涿城兵馬,將皇宮團團圍住。
    看著公孫瓚斜挎的包裹,審配臉色大變:“公孫瓚,將東西留下!”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