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

字數:8688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興平二年,正月。
    一隻白鶴由西而來,飛入臨淄城,落在左將軍府內院閣樓,高鳴四十餘聲,望雲霄而飛。
    淩晨。
    異香滿室,呱呱嬰啼。
    “使君,大喜,弄璋之喜,母子平安!”中年隱婆懷抱嬰兒驚喜而出,小心翼翼的將繈褓中的嬰兒遞給劉備。
    《詩.小雅.斯幹》:“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弄璋之喜,是祝賀別人家生了兒子。
    這中年隱婆是鄭氏人,受鄭氏家風熏陶,亦能吟詩。
    “蹉跎三十餘載,終於有了子嗣。”劉備忍不住淚盈滿眶。
    孫堅隻比劉備大五歲,然而孫堅的長子孫策今年就及冠了。
    “快,速請軍師將軍來此!”
    劉備領左將軍後,就將軍師中郎將改為了軍師將軍,由鄭平擔任,署左將軍府事,為左將軍府的幕僚屬官。
    而在劉備身旁,三歲的長女劉弈,卻是踮著腳尖,奶聲奶氣的喊:“父親,父親。”
    劉備也沒有冷落了長女,於是蹲下身子,讓劉弈也瞧瞧繈褓中的幼子。
    劉弈瞪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小手兒在嬰兒的臉頰撫摸,語氣有些興奮:“阿弟,阿弟。”
    不多時。
    門口響起了虎豹般的嗓音。
    “大哥,侄兒誕生,你怎麽隻請軍師不請俺。”
    “若不是俺恰好在軍師身邊,俺都不知道。”
    “大哥你太偏心了。”
    張飛的大嗓門由遠及近,一見到繈褓中的嬰兒,伸手就搶:“大哥,讓俺抱抱侄兒。”
    劉備嘴角抽了抽:“翼德,你自己兒子誕生都沒這麽興奮。”
    “那不一樣,俺第一個就是兒子。”張飛脫口而出,完全忽視了劉備那忽然變得幽怨的眼神。
    鄭平卻是自後方搖扇而入,作禮而笑:“今早白鶴西來,聲聞於天,我就猜到使君有必有大喜。如今終得麟子,使君也能安心了。”
    劉備見鄭平到來,那一絲的幽怨也消失了,開懷大笑:“顯謀博古通今,文采斐然,不如替這小子取一名如何?”
    張飛抬頭笑道:“上次大哥對弈,就取名為弈,這次白鶴西來,怎麽不直接叫劉鶴?”
    劉備瞪了一眼張飛一眼:“就你話多!”
    鄭平略思一陣,詢問道:“曾聞夫人夜夢日月而孕,不知真假?”
    劉備不假思索地道:“夫人的確有夢日月,次日尋醫官把脈,這才得知有了身孕。”
    鄭平笑道:“日月者,明也。”
    “《大雅.皇矣》傳曰:照臨四方曰明。凡明之至則曰明明。明明,猶昭昭也。”
    “《大雅.大明》《常武》傳皆曰:明明,察也。”
    “《詩》言明明者五,《堯典》言明明者一。”
    “又有《禮記》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家父注釋曰:謂顯明其至德也。”
    “夫人名昭,昭,亦明也。”
    “可取名劉昭,既寓意了使君跟夫人鸞鳳和鳴之情,又給予了使君對令郎德行才學的期盼,亦包含了使君掃蕩世間黑暗、恢複漢室光明的大誌。”
    鄭平說的極慢,劉備聽得仔細。
    鄭平的一字一詞,劉備都記在了腦海。
    “劉昭,劉昭,劉昭。”
    “好名!好名!好名!”
    劉備眉開眼笑,自張飛手中接過長子。
    “今後,你就叫劉昭了。”
    “在你長大之前,為父會掃蕩世間黑暗,恢複漢室光明,讓你不用如為父一般,生於微末,長於戰亂。”
    “哈哈——”
    劉備顯然對劉昭這個名字很滿意,抱著劉昭就往內屋走去。
    “軍師,你這取名也太懶了吧。”
    “就將大哥的姓和嫂嫂的名合在一起?”
    張飛顯然自動過濾了鄭平的引經據典,隻聽到了“夫人名昭,昭,亦明也。”這句,認定鄭平隻是想偷懶。
    鄭平搖扇,笑而不語。
    真要偷懶,我取名劉禪不更簡單?都不用去引經據典的尋找“昭”的出處和寓意。
    第(1/3)頁
    第(2/3)頁
    但以劉備如今的地位,真要取名劉禪,那就是在給曹操等人中傷劉備的把柄。
    築土為封,除地曰禪。
    古者天子巡守,到了四嶽,封泰山祭天,禪小山祭山川。
    齊桓公欲封泰山,管仲設辭拒之,謂非有符瑞,不可封禪。
    到了秦始皇時,始皇帝惑於神仙之說,欲禱祠以求長生,遂以封禪為異典。
    劉備本是漢室宗親,如果給長子取名為禪,不論是有心還是無意,都會被流言中傷。
    朝中的那群公卿,可是巴不得劉備表露野心!
    “阿叔,抱。”小劉弈張開蓮藕似的雙臂,大眼盯著張飛。
    張飛一把提起小劉弈,直接扛在肩頭,驚得小劉弈哇哇大呼。
    “軍師,你成婚時間也不短了,俺什麽時候才能去你府上賀喜啊?”
    鄭平搖扇輕笑:“該來的,自然會來。我都不急,翼德你急什麽?”
    張飛嘿嘿一笑:“軍師要有兒子,俺就讓苞兒跟軍師的兒子結為兄弟,軍師要有女兒,嘿嘿——”
    鄭平搖扇的手一滯,轉身道:“翼德,你想多了!還是你回去多努力,多生幾個女兒吧。”
    “哎,軍師你別走啊,你走了我怎麽辦?”張飛頓時急了,有心想將劉弈放下,又怕將劉弈給惹哭了。
    鄭平哈哈一笑:“那是翼德你的事,我公務繁忙,就不奉陪了。”
    “還公務繁忙,你這軍師將軍是最閑的一個了。”張飛嘟囔幾聲,看著越來越興奮的小劉弈,頓時愁眉如苦瓜。
    而在屋內,郭昭也見到了繈褓中的小劉昭。
    聽到劉備將長子取名劉昭,郭昭心中的擔憂也消失了。
    嫁給劉備幾年了,眼看劉備的官職越來越高,但劉備卻沒有一個子嗣,這流言蜚語自然就多了。
    連平原王劉碩都在勸郭昭,將郭昭的表妹堂妹引給劉備當小妾,然後生出兒子認郭昭為親母。
    郭昭拒絕了劉碩的提議,而是勸劉備若有中意的,可納妾入家。
    郭昭很清楚,如劉備這般一心搞事業的,最忌諱的就是家中女眷幹涉大事。
    以劉備如今的地位,納誰當妾,這都是有講究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納妾。
    雖然妾的地位是不高,但那也得看是誰的妾!
    劉備如今是左將軍、青州牧、臨淄侯、皇叔、假節大臣,劉備的妾,其地位能用一般人的妾來相提並論的嗎?
    劉備雖然嘴上答應了郭昭,但並未真的就去納妾。
    妾生長子,對於劉備這種地位的人而言,就是禍亂之源。
    公孫瓚就是庶出子,然而公孫瓚寧可持刀護衛犯事的嶽丈、任用從弟族弟甚至於沒有血親關係隻要姓公孫的,也不肯向人提及自己的父親是誰,親兄弟有哪些人。
    因為見過太多豪門內兄弟鬩牆,劉備不想自己的子嗣也走上這條路。
    因此。
    劉備心中早有決定,這長子隻能是郭昭所生。
    如今長子誕生,不論是劉備還是郭昭,都暗暗鬆了一口氣。
    “將軍,小沛的甘氏女,是二叔送來的,你也不要冷落了。”郭昭懷抱劉昭,靜靜開口。
    由於劉備一直沒有兒子,關羽就在徐州挑了一個身世清白沒有家族背景的美人,送給劉備當小妾。
    劉備雖然收了,但也隻是當成會歌舞的美人欣賞,而未真正納入房中。
    劉備怕一不小心甘氏女給自己生了個長子,那這繼承人的事就不好處理了。
    “夫人寬心,雲長不是外人,不會因為我冷落了甘氏女,而有怨言的。”劉備輕聲安撫郭昭。
    在劉備眼中,關羽是可以絕對信任的生死兄弟,在郭昭眼中,關羽依舊隻是劉備的下屬,是需要盡力去安撫的。
    安撫了郭昭後,劉備讓侍女好生照料郭昭和劉昭,隨後出門。
    門外的張飛還在逗著劉弈,見劉備出來,連忙迎上:“大哥,快找個人帶阿弈去換身衣服,俺脖子都濕了。”
    劉備不由扶額。
    讓張飛自行去更換衣物後,劉備來到前署尋鄭平。
    “翼德沒來?”
    “翼德被尿濕了,更換衣物去了。”
    “看來小阿弈有了個好嶽丈啊。”
    “哈哈,我對阿苞也挺喜歡的。”
    劉備和鄭平相視而笑,同席而坐。
    “使君如今有了子嗣,這麾下的文武也都能安心了。”
    “然而敵人狡猾,或許會針對小阿昭,使君不可疏忽了。”
    “正好趁這個機會,召元化兄出仕,負責臨淄城的醫署。”
    第(2/3)頁
    第(3/3)頁
    “臨淄城所有的草藥管理,包括檢查、試味、聞香、觀色等,都得由親信人來負責。”
    “可從白毦兵中,挑選一些機靈的,加入醫署。”
    “阿統、阿亮和阿遜,也要加入醫署跟元化兄學習一年。”
    鄭平謹慎的給出了應對方案。
    劉昭對於劉備勢力而言,太重要了。
    而這個時代,子嗣夭折率又很高,鄭平必須盡可能的保證劉昭能安然成長。
    劉備凝重點頭:“請華神醫出仕,還得顯謀你多勸說了。至於阿統、阿亮和阿遜,讓他們加入醫署學醫,是否有些屈才了?”
    鄭平搖頭:“但凡大才,多有驕矜之意,若無醫者之心,難憫軍民之苦,獻策用計時,往往也會癡迷於勝利,而忽略對將士和百姓的考慮。”
    “再者,多掌握一些醫術,也能讓阿統、阿亮和阿遜,明白一些養生之道。”
    “大才天生富貴,然而又往往遭天妒難長命,在醫署待一年,也能讓他們多明白些道理。”
    劉備略思一陣,同意了鄭平的提議。
    畢竟龐統、諸葛亮和陸遜,那可是未來要重用的少年俊傑。
    學一些醫術藥理和養生之道,也能少些夭折意外。
    “就依顯謀之言,讓他們去醫署待上一年。”劉備沒有多猶豫,頓了頓又道:“近日有消息稱,袁紹遣子袁譚,統兵三萬,有意征討遼東。”
    “不少東萊縣去遼東避難的士人,紛紛乘船返回青州。”
    “公孫度也遣使渡海求援,希望青州能出兵牽製袁紹。”
    “顯謀以為,公孫度是救還是不救。”
    鄭平輕搖羽扇,不假思索地道:“公孫度野心之輩,據遼東而自立,向來不問中原事。”
    “如今事急而求援,他日必有反叛之心。”
    劉備凝聲道:“可不救公孫度,萬一讓袁譚得了遼東,他日必然會渡海來犯東萊。屆時袁譚走海路,袁紹走陸路,青州兩麵皆敵了。”
    鄭平徐徐搖扇,語氣多了幾分冷意:“使君可出兵遼東,但不能以救遼東為名。這遼東,不能再出一個遼東王!”
    劉備眼神一凜:“顯謀之意,是要我趁著袁譚進攻遼東的時候,也出兵攻打遼東?可公孫度若是轉投袁譚,又該如何應對?”
    鄭平冷笑:“公孫度不會屈從於袁譚的,而袁譚也需要執掌遼東來向袁紹證明自己的能力。”
    “袁譚要的遼東,是一個隻聽袁譚號令的遼東,而不是一個可能會隨時反叛的遼東。”
    “使君要的遼東,同樣是一個隻能聽使君號令的遼東,而不是一個隨時可能倒向袁紹的遼東。”
    “公孫度想要引使君之兵跟袁譚爭鬥,他好坐收漁利,哪有這麽好的事?”
    公孫度遣使渡海求援?
    鄭平半個字都不信!
    不外乎是有人給公孫度出了個主意,引劉備之兵來抵擋袁譚,然後公孫度就可以假意屈從。
    若能趁機引起劉備跟袁紹之間的大戰,就沒人會顧及到遼東了。
    到時候袁劉大戰,遼東又是山高水遠之地,公孫度想要裂土封王,誰還能管的了?
    然而公孫度的陰謀,又豈能騙得過鄭平的雙眼。
    想當漁翁,那也得有當漁翁的本事。
    劉備也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公孫度待在遼東,就是一隻不安分的豺狼。
    這豺狼,可能咬袁紹,也可能咬劉備。
    那麽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袁譚也在打遼東,青州同樣出兵打遼東。
    要麽兵敗回青州,要麽擊敗袁譚得遼東。
    這便宜,決不能讓公孫度得到!
    “要渡海而戰,就隻能用飛軍營了。”
    “我這就下令,遣飛軍營渡海入遼東。”
    飛軍營自成立後,還未真正打過硬仗。
    這一次,正好拿遼東的公孫度和進攻遼東的袁譚,來檢驗飛軍營的戰鬥力。
    想了想,劉禪還是當弟弟吧。
    至於兒子避諱媽的名,咳咳,寫嗨了。我後文打補丁吧。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