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我橘青登又來救場裝逼了!【4900】

字數:10428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麵對般若的叫囂,齋藤一冷哼一聲:
    “你想跟橘先生單挑?先打敗我們再說吧!”
    般若咧開嘴,兩隻嘴角幾近開裂至耳根,露出猩紅的牙床和森白的牙齒。
    “說得也是啊!那就等打敗你們,再去跟橘青登單挑!”
    土方歲三看了眼總司,接著又看了眼般若,沉聲道:
    “出於某些緣故,橘去處理更加要緊的事情了,一時半刻是趕不回來了。”
    說罷,他握緊手中的和泉守兼定,表情凝重地緊盯著般若。
    他身後的芹澤鴨、中澤貞祇,亦是相同模樣。
    同時迎戰總司、永倉新八和齋藤一,並且絲毫不落下風……這副畫麵已然說明般若的強大!
    就連向來張狂、天不怕地不怕的芹澤鴨,在親眼瞧見般若的恐怖實力後,也不禁變了麵色,額角冒汗。
    新選組的三大高手齊上陣,也隻能跟他戰成平手……如此一來,怕是也隻有青登能跟這人單挑了!
    瞬息萬變的戰鬥,容不得任何輕疏大意。
    眨眼間,總司等人又與般若戰作一塊兒!
    月光拉長了4道高速移動、反複變化的身影。
    說時遲那時快,齋藤一發動了突襲。
    同時,總司瞬間前衝,永倉新八也飛身躍起。
    齋藤一的刀刺向般若側腹。
    總司的刀猛斬般若胸膛。
    永倉新八的刀劈至般若眉間。
    旋即響起鋼刀相撞的“鐺鐺”的震響。
    隻見般若靈活扭身,先是躲開總司的斬擊,然後在閃躲的同時,順勢揮刀彈開齋藤一的刺擊。
    下一刹,他將刀拉回至手邊,把永倉新八的刀也給彈開了。
    般若的可怕之處,可不隻有速度和精準度,其力量亦不容小覷。
    體型健碩,同時又修習神道無念流的永倉新八,是新選組裏數一數二的力士。
    可結果,他與般若拚刀,竟沒占到任何便宜!
    當那強烈的反作用力震蕩過來,永倉新八尚能憑著自身的體重和肌力,牢牢地穩住身形。
    並不以力量見長的齋藤一,就沒這個本事了。
    出於刀力剛猛的緣故,齋藤一的刀被彈開後,他直接像是被大象給撞飛了一樣,身體向後暴退,雙腳在屋頂上拖出兩條長痕,身體架勢出現破綻。
    倘若這時般若撲將上去,對齋藤一展開追擊,那他怕是凶多吉少了。
    幸而總司及時上前,挺身攔住了般若,為齋藤一爭取了寶貴的重整架勢的時間。
    般若的精湛刀法、強悍體能,雖讓總司三人險象環生。
    可相對的,總司三人的默契配合、連環猛攻,同樣讓般若吃了不少苦頭
    永倉新八深吸一口氣,稍稍放鬆雙腿的肌肉。
    正當他重新沉下腰身、準備上前發起新一輪攻勢的這個時候,冷不丁的,其身後突然傳來總司的喊聲:
    “新八,退下!”
    永倉新八怔了一瞬,出於對總司的了解,以及對總司的信任,他當即矮下身體,往側邊閃去。
    隨著他的閃身,當即露出其身後的、擺出青眼架勢的總司。
    青眼——總司最擅用的構式。
    總司岔開雙腳,刀尖斜指般若的胸膛。
    流光瞬息之際,個頭小小的總司像顆炮彈一樣猛衝向般若。
    衝鋒的勢能、自身的體重、與生俱來的爆發力——總司將這些能夠利用的力量,統統灌注進掌中的加賀清光,使出一記無比淩厲的刺擊。
    般若瞳孔瞬間緊縮成針孔大小,格外驚險地側身躲開。
    那刺擊穿透般若的殘影,強勁的劍氣激射而出!足足傳出好幾米才緩緩消散。
    總司迅速將刀收回,不過一眨眼功夫就把加賀清光拉回手邊。
    般若還未來得及喘口氣,新的襲擊來了——齋藤一如鬼魅般悄然移身至般若的身側,腰間出手,橫掃一刀。
    齋藤一的出手時機與揮刀角度,挑不出任何毛病,堪稱“完美”。
    饒是般若,也險些中招。
    雖又讓他躲了過去,但齋藤一的刀尖還是擦過其軀體,割破了其衣裳與肌膚,留下一條顯眼的血痕。
    戰至現在,般若總算不再是“無損”狀態。
    齋藤一攻勢剛歇,一旁的時刻準備上前支援的永倉新八,立時錯開腳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殺奔向般若。
    同一時間,稍息完畢的總司,配合著永倉新八自側麵發起嶄新的猛攻。
    切莫小瞧“試衛館派”當年吃同一鍋飯、住同一屋簷下的情誼。
    同為各自流派的佼佼者,總司、永倉新八和齋藤一平日裏可沒少互相切磋。
    一同交流劍術、探討心得什麽的,就更是家常便飯了。
    久而久之,他們對彼此的刀法、愛用的招數,可謂是知根知底。
    說得直白通俗一點——對方隻要稍稍抬一抬刀,自己就能馬上明白對方要出什麽招!
    出於此故,三人才得以施展出如此默契的配合,愣是打出了“1+1+1>3”的絕妙效果。
    在親眼瞧見“三英戰般若”的這一幕幕激烈光景後,土方歲三等人不得不承認,總司方才說得是對的——再添人手上去,已無裨益,反會互相絆了手腳。
    有過戰鬥經驗的人都知道,打群架的時候,並非人越多越好。
    人太多了,常會互相妨礙、放不開手腳,十分實力用不上五分。
    第(1/3)頁
    第(2/3)頁
    一般而言,以3、4人去圍攻對手,分別堵住對手的前後左右,就足矣了。
    如此,既不會互相妨礙,也能讓對手疲於奔命。
    土方歲三和中澤貞祇的實力不夠。
    芹澤鴨實力雖夠,可他與“試衛館派”關係不和,打不出默契的配合。
    綜上所述,眼下的“司、八、一”的陣容,已是最佳陣容了!
    除非有誰敗下陣來了,否則這場戰鬥根本就沒有土方歲三等人出場的份兒了。
    乍一看去,三英與般若戰得難解難分,已成相峙之勢,局勢並不明朗。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這個時候,土方歲三緩緩地轉動視線,看向遠方的天際線,仿佛是在看著什麽地方,似乎是在等待著誰……
    ……
    ……
    京都,洛中——
    “山泉水!清涼的山泉水!剛打上來的清涼山泉水,隻要喝上一口,暑氣頓消!”
    “烤魷魚!剛剛烤好的魷魚!”
    “媽的!擠什麽擠!沒看見這兒有人嗎?!”
    “嘖,這些鄉巴佬可真是聒噪啊!穿扮醜陋也就罷了,連基本的禮儀都不知道,真跟猴子似的!”
    “就是說啊,都怪這些鄉巴佬,害我們京都的格調都變差了!”
    ……
    一邊是腥風血雨。
    一邊是熱火朝天。
    新選組與尊攘派在池田屋打得血流漂櫓。
    反觀洛中卻是一片祥和,沒有半分殺戮、血腥之氣。
    如此強烈的反差,用“恍若隔世”來形容,實在是不為過。
    一年一度的“山鉾巡行”,算得上是京都百姓們最期待的慶典活動之一——可能沒有“之一”。
    一盞盞燈籠照亮了逐條街道,亮如白晝。
    為了方便山鉾通過,街心已經清空,人們聚往兩側街邊。
    抬眼望去,人人帶笑,滿麵喜色——大家都在盡情享受這難得的節日。
    哪怕摩肩接踵,即使連轉個身都費勁,也無法打消大家的熱情。
    那澎湃的熱量,支配了洛中的空氣。
    說是“全京都的人都在這兒”,未免誇張。
    可說是“大半個京都的人都在這兒”,那倒是準確的。
    作為祇園祭的最高潮,“山鉾巡行”就是有著這樣的吸引力。
    隨著時間流逝,當預定的開始時間漸近,起點處的人們紛紛伸長脖頸,翹首以盼,眼巴巴地看著在街心排成長列的一輛輛山鉾。
    若用通俗易懂的話來形容……山鉾其實就是造型別致的花車。
    百姓們設計出造型不同、大小各異的多種山鉾,寄托著不同的願望。
    比如“螳螂山”,因車頂設有螳螂造型的禦神體而得名,遊行過程中,“螳螂山”的螳螂禦神體會搖晃腦袋,揮舞雙鉗,向路人傳達不畏強敵、勇敢抗爭的精神。
    【注·禦神體:可理解為神像】
    再比如“占出山”,車頂的禦神體人偶右手握魚竿、左手拿香魚,模仿日本古代神宮皇後垂釣香魚、占卜戰事的姿態。山車胴懸上描繪著日本三景,引人入勝。
    長刀鉾、函穀鉾、太子山、保昌山……五花八門,總共三十多輛山鉾,讓人目不暇接。
    按照慣例,在巡行中打頭的山鉾,一定是長刀鉾。
    所謂的“長刀鉾”,顧名思義,就是在車頂處插有一把長刀的山鉾。
    它不僅是打頭的山鉾,還是造型最精美、曆史最悠久的山鉾。
    終於,在萬眾期待之下……開始巡行的時間到了!
    這一刻,人們的期待感上升至最頂點,空氣中的熱量驟然膨脹。
    在一束束期待目光的注視下,長刀鉾上的稚兒緩緩站起身,舉起手中的刀。
    稚兒——可理解為神靈的使者。
    祇園祭上的稚兒是為了淨化遊行道路,以便山鉾通向神界。
    遊行前,稚兒由壯漢扛上山鉾。
    除長刀鉾的稚兒由10歲男童扮演,其餘山鉾的稚兒均為人偶。
    長刀鉾上的稚兒是有重大任務在身的。
    他要揮刀斬斷鉾上的注連繩,象征著“打開結界”,以讓山鉾能夠通往神域。
    一身盛裝、打扮得跟瓷娃娃似的稚兒依照事先排練好的那般,以莊敬的動作舉起手中的小刀,往下一劃——注連繩應聲而斷。
    至此,“山鉾巡行”正式開始!
    “弟兄們!拿出你們的氣概!”
    長刀鉾上的音頭取扯著嗓子,氣勢十足地呐喊一聲。
    音頭取——山鉾車隊中的指揮人員。遊行時,音頭取並排站在車頭上,揮舞折扇,指揮山鉾前進。
    音頭取話音剛落,聚在長刀鉾周圍的曳手們頓時歡聲應和,隨後撐開雙臂,協力推動山鉾。
    曳手——不難從名字看出,這是負責拽動山鉾的人。每輛山鉾都需要40-50名曳手來拉動、牽行。
    很快,長刀鉾就像是被注入了生命,微微一晃,隨後緩緩前行。
    緊接著,後方的其餘山鉾亦紛紛啟動,跟上長刀鉾。
    第(2/3)頁
    第(3/3)頁
    如此盛大的慶典,怎能少了音樂呢?
    伴隨著音頭取和曳手們的吆喝,充滿節奏感的樂聲傳蕩而出——雜子方開始奏樂了。
    雜子方——一般由8名鉦手、8名笛手與2名太鼓組成,遊行過程中一般會演奏30多首曲目。
    負責指揮的人、負責牽拽的人、負責轉向的人、負責演奏音樂的人……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才能讓這一輛輛山鉾變為“活動的畫卷”。
    每當風兒吹過,便有一顆顆火星從燭燈上掉落,飛向空中,將太鼓的聲音染上夢幻般的色彩。
    當這一輛輛山鉾總算動起來,當那呼號、鼓聲縈繞在耳際,已難以用具體的言語去形容現場的熱鬧、歡騰。
    不消片刻,三十餘輛山鉾全數駛上街心,排成浩浩蕩蕩的長隊,場麵好不壯觀。
    山鉾移動的速度並不快,甚至可以說是笨重。
    沒過多久,車隊順利抵達巡行路上的第一個拐口。
    音頭取喊道:
    “轉彎咯!轉彎咯!”
    曳手們放緩速度,車方們一擁而上,開始為山鉾拐彎做準備。
    車方——山鉾車隊中調整車輪方向的人員。山鉾轉彎時,車方會在車輪附近鋪上竹板,再將清水灑在竹板上,方便車輪轉彎。
    車方們忙前忙後,巡行現場陷入短暫的繁忙。
    出於正在拐彎的緣故,車隊行進的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幾近停滯。
    便在這個時候……異變突生!
    街邊的人群中,突然竄出數十名神情嚴肅的武士。
    他們沉著臉,閉緊嘴,硬生生地以蠻力推開麵前的人群,動作粗暴,不管不顧,惹得怨聲一片。
    因為現場群眾的注意力都放在巡行活動上,所以這些武士的異常舉動並未立即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在擠開人群後,這些武士頓時猶如一隻隻餓狼,撲向街心的那一輛輛山鉾!
    首當其衝的,便是位於車隊最前頭的長刀鉾。
    長刀鉾上的音頭取見狀,立即斥責道:
    “喂!你們是什麽人!想做什麽?!你們實在太無禮了!豈可來衝撞山鉾?!”
    武士們無視其警告,取下腰間的一隻隻瓷瓶,往山鉾上甩去。
    哢嚓、哢嚓、哢嚓、哢嚓、哢嚓!
    伴隨著瓷瓶的碎裂,裏頭所裝盛的透明液體頓時四濺而出。
    霎時,混亂降臨。
    “喂!你們這些混蛋!想幹什麽?!”
    “這到底是什麽玩意兒?”
    “是油!是火油!”
    油——當聽見這一字眼,長刀鉾上下的音頭取、曳手、車方,瞬間慌了神,嚇得麵色煞白,頓時亂成一團。
    類似的場麵,還發生在其他鉾車上。
    一夥夥武士撲向一輛輛鉾車,一看就知他們是有備而來。
    受襲的鉾車,足有8、9輛,主要集中在人最多的隊列前端。
    粗略算來,這群驟然偷襲車隊的武士,足有百人以上!
    眾所周知,每逢人多的地方,不論是喜悅、悲傷,還是憤怒、惶恐,甭管是何種情緒,都會飛速傳播、擴散。
    許多站在街角邊緣的人,根本看不見車隊的現狀,更不清楚發生了何事,隻聽見愈發吵鬧、混亂的動靜,以及那逐漸激烈的叫聲,不禁恐慌起來、驚懼起來。
    當瞧見這群武士擲出火油時,就有不少人猜出他們打算做甚。
    果不其然……在往山鉾丟出火油後,他們便從懷中掏出了一根根火折子……
    “啊啊啊啊啊啊!”
    “快逃!快逃!”
    “這群瘋子打算放火!”
    若以“瞬息萬變”來形容眼下的事態,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從這群身份不明的武士驟然現身至現在,攏共隻過去1分鍾不到的時間。
    正當現場眾人被這群欲圖放火的家夥給嚇到的這一刹間……一道利矢貫穿空氣,正中某位手拿火折子的家夥的胸口!
    那人連聲慘叫都來不及發出,就直接瞪圓兩眼,雙目凸出,一命嗚呼。
    這根箭矢,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嗖!嗖!嗖!嗖!嗖!嗖!
    一根接一根箭矢自遠方激射而出,精準命中那些瘋子的要害處。
    當眾人循著箭矢射來的方向看去,赫然瞧見一名身披淺蔥色羽織的年輕武士。
    他手拿一張和弓,胯下騎著一名身背長槍的大胖子。
    *******
    *******
    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jpg)
    ps:前文中反複提及“山鉾巡行”,其實就是在埋伏筆!(豹嗨.jpg)
    豹豹子老家有相似的慶典活動。每年年初會隆重慶祝沈祖公(唐初名將,家族的驕傲)的生辰,扛著沈祖公的神像繞著全村跑,說是這樣能賜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