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太陽係曾經的大真相
字數:5210 加入書籤
第二十一章 太陽係曾經的大真相
“土哥,在說太陽係曾經的大真相之前,我普及一下關於太陽係的知識,你不介意吧!”小玉認真的問到。
“小玉,我真的不介意,要知道聽著你的聲音就是一種享受呢!”萬土實話實說到。
“嘻嘻,土哥,你喜歡就好!那我開講啦!”小玉開心的說到。
“太陽係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係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
“太陽係位於距銀河係中心大約24~27萬光年的位置,銀河係的恒星數量約在1000億到4000億之間,太陽隻是其中之一。”
“太陽以220千米秒的速度繞銀心運動,大約25億年繞行一周,地球氣候及整體自然界也因此發生25億年的周期性變化。”
“太陽運行的方向基本上是朝向織女座,靠近武仙座的方向。”
“截至2025年,太陽係包括太陽、8個行星、近500個衛星和至少120萬個小行星,還有一些矮行星和彗星。”
“若以海王星軌道作為太陽係邊界,則太陽係直徑為60個天文單位,即約90億千米。”
“若以日球層為界,則太陽距太陽係邊界可達100個天文單位(最薄處)。若以奧爾特雲為界,則太陽係直徑可能有20萬天文單位。”
“太陽係的形成大約始於46億年前一個巨型星際分子雲的引力坍縮。太陽係內大部分的質量都集中於太陽,餘下的天體中,質量最大的是木星。”
“八大行星逆時針圍繞太陽公轉。此外還有較小的天體位於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也存在大量的小天體。還有很多衛星繞轉在行星或者小天體周圍,小行星帶外側的每顆行星都有行星環。”
“在遠古的時候,人類就注意到天上許多星星的相對位置是恒定不變的。但有5顆亮星卻在眾星之間不斷地移動。因此動的星星稱為行星,不動的星星稱為恒星。”
“古代中國人給行星各自起了名字,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其中水星也稱辰星,它最靠近太陽,不超過一辰(30度)。”
“金星又叫太白星或啟明星、長庚星。它光彩奪目,是全天最亮的星。”
“火星又稱熒惑,因它的火紅顏色而得名。”
“木星也稱歲星,它大約12年運行一周天,每年差不多行經一次(全天分成十二次),古代用它來紀年。”
“土星也稱鎮星或填星,因為它大約28年運行一周天,一年鎮守一宿(中國古代把全天分成二十八宿)。”
“這就是肉眼能看見的五大行星,中國古代統稱它們為五星,再加上太陽、月亮總稱為“七曜”。”
“古希臘人稱天空中最明亮的五顆天體(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為行星,意思是漫遊者,這是行星一詞的由來。”
“天王星距太陽約29億千米,體積是地球的65倍,僅次於木星和土星,在太陽係位居第三。它的直徑為5萬多千米,是地球的4倍,質量約為地球的145倍。”
“海王星是一個氣態行星,雖然擁有一個質量與地球相近的石質內核,但主要部分由冰殼和氣體組成。赤道半徑24766千米,接近地球赤道半徑的4倍,體積為地球的57倍,質量為地球的1722倍。”
“除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八大行星外,太陽係還有其它天體。”
“比如小行星帶,分布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間,距離太陽23au(1au約等於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至33au的範圍內。它被認為是受到木星的引力幹擾而不能凝聚成型的失敗行星,是太陽係形成時遺留下的物質。”
“小行星帶包含成千上萬,甚至數百萬顆直徑過一公裏的小天體。盡管這樣,估計小行星帶的總質量不會超過地球的千分之一。”
“而處於海王星軌道更外的柯伊伯帶是由大量碎屑組成,類似於小行星帶,但是組成物體的主要成分是冰。它延伸在距離太陽30au至50au的空間之間,估計其間包含直徑數百米到數千米的矮行星。”
“估計柯伊伯帶有100,000顆直徑大於50公裏的小天體,但柯伊伯帶的總質量隻有地球的十分之一或甚至隻有百分之一。主要天體有冥王星、鳥神星、創神星等。”
“離散盤與柯伊伯帶是重疊的,但是向外延伸至更遠的空間。在太陽係形成的早期過程中,因為海王星向外遷徙造成了引力擾動,一些天體從柯伊伯帶被拋入反複不定的軌道中,從而形成了離散盤(天體)。”
“鬩神星是離散盤天體。它的質量比冥王星大25,又與冥王星有相近的直徑。它是已知矮行星中質量最大的天體。”
“彗星是在萬有引力作用下繞太陽運動的一類質量很小的天體,是太陽係小天體。彗星大多由彗核、彗發、慧雲和彗尾組成,慧核近似球形,是彗星頭部密集而明亮的部分,由冰、甲烷、氨和塵埃組成。”
“慧發分布於慧核四周,呈球形雲霧狀,半徑可達數十萬千米,由氣體和塵埃組成。”
“慧雲包圍在慧發外圍,直徑約有1001000萬千米,主要由氫原子組成。”
“慧核、慧發和慧雲合稱慧頭,慧尾是慧核背向太陽一側長達12億千米的尾巴,由慧核在太陽風作用下拋出的塵埃和氣體組成。”
“日球層是超聲速太陽風向外膨脹時與鄰近星際介質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巨大“泡狀”空間,主要受源自太陽的磁場和等離子體所控製。”
“日球層頂以外是廣袤無垠的恒星際空間,充滿了等離子體、中性原子、塵埃等星際介質。”
“太陽風與恒星際介質“兩軍對壘”形成的邊界層擋住了高能宇宙線等的侵襲,是地球家園最外圍“城牆”。”
“奧爾特雲是一個球體雲,範圍大約從距離太陽50,000au(約1光年)並延展至100,000au(187光年)。這裏擁有數量高達1兆的冰天體,而且被認為是所有長周期彗星的來源。”
“通常認為,奧爾特雲就是太陽係的邊界。當人類對奧爾特雲更了解時,這可能會有所改變。”
“從古代東方的天圓地方,西方的地心說、日心說,到現代的宇宙觀,曆經一代代人探索發現而來。”
“土哥,科學事實證明確實不錯,但是那久遠的神話傳說卻值得一提!”小玉感歎的說到。
“這個怎麽說?”萬土向小玉問到。
“土哥,前麵我長篇大論的介紹了一下來自於目前為止人類探索發現證實的太陽係,現在我將要講我所說的太陽係曾經的大真相了!”小玉故作神秘的說到。
“哈,小玉別買關子呀!我真的很想知道啊!”萬土笑著說到。
“好的,既然是土哥要求,那小玉我隻能從命啦!土哥且聽我慢慢說來。”小玉不慌不忙的說到。
“嗯嗯,洗耳恭聽!”萬土急著說到。
“話說多年盤古開天辟地,女娃摶土造人…”小玉裝腔作調道。
“小玉,容我打斷一下,這很懸乎吧?”萬土懷疑的問到。
“不好意思哈!土哥,我隻是想烘托一下氣氛嘛!其實現在科學發現已經是八九不離十了,沒有什麽好講的呢!”小玉狡黠的眼神說到。
“啊!不會這樣就完了吧!所謂的太陽係曾經的大真相?感情小玉你就是給我科普來了呢!”萬土不敢相信的說到。
“土哥,你別急嘛!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雖然是八九不離十,但還差個一二嘛,剛好小玉我就略知一二呢!”小玉笑嘻嘻的說到。
“小玉,吊你土哥胃口,這樣不好!很不好!小心我打你小屁屁!”萬土裝作威脅的說到。
“土哥,我好怕,我錯還不行嘛!嗚嗚…”小玉笑著裝哭的樣子,演技太假了,不過在萬土眼裏,小玉不管是什麽樣子都是美美的!
“小玉,土哥說著玩的呢,不要在意啊!不過咱們這話題嚴重偏軌,趕緊告訴我那一二是啥吧!”萬土知道小玉裝作哭樣,還是馬上哄著,畢竟對自己要好一點,將話題扳回正軌。
“嘻嘻,我就知道土哥和我玩呢,接下來我就說說這一二啦!”小玉開心的說到。
“無論是科學發現還是神話傳說,和太陽係曾經的大真相還是有一二的差異,對於太陽係以及八大行星的形成,將近五十億年。”
“而地球人類從遠古普通動物進化到高等動物所用的時間不到一千萬年,特別是從原始人進化到現代人連一萬年都不到,這其中真的就是這麽簡單嗎?”小玉拋出了一個疑問句。
“肯定不會,畢竟四十億年前地球上就有了古細菌,在這麽長的一個時間內,誰知道發生了什麽呢?”萬土也答問到。
“土哥說的不錯,我剛好知道一點點呢,在這四十億年內,除了地球還有金星、火星以及那個毀滅的行星外,太陽係內總共有四個生命星球。”小玉語出驚人的說到。
“土哥莫急我接著說,其實最早出現生命的星球是金星,但是因為智慧生命的破壞,造成如今金星連鐵都能融化的地表溫度。”
“而火星也不像現在一樣荒涼,看不到一點生機,至於處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就是四顆生命星球中最小的那顆星球的殘骸。”
“而我們上次回收的那顆靈神小星星,就是這顆星球的部分星核,土哥,是不是很神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