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請陛下罪己詔!

字數:4320   加入書籤

A+A-




    “武功縣急報,蝗蟲入境,寸草不生”
    “雲陽縣急報,蝗蟲入境”
    一道道急報,打破了皇宮的寧靜,百官為之震動。
    在外忙活的高聖元三人,收到消息,也匆匆跑回來。
    “好端端的,哪來的蝗災?”高聖元愁眉不展,人都快瘋了。
    流民的事情還沒解決,又冒出來個蝗災,老天這是要亡大貞嗎?
    “不知道,半點征兆都無。”杜豐年苦著臉,“而今,可真是多事之秋,這可如何是好?”
    一眾官員都被召集入宮。
    李京,李克等人得知消息,也紛紛跑過來詢問相關事宜。
    李玄明心急如焚的回宮,入宮第一件事,就是將百官召至觀文殿。
    “陛下,您可算回來了,出大事了。”朱漸離滿嘴苦澀的道:“京兆開始鬧蝗災了。”
    “不用你說,朕就是為了這件事回來的。”李玄明用沙啞的聲音道。
    “這蝗蟲就像是憑空冒出來的一樣,打的咱們措手不及呀!”高聖元苦悶道。
    “憑空冒出來的?不見得!”李玄明冷聲道:“早在數天前,便有人警示朕,要小心蝗災。
    朕可是提前做了警示的,可有人,卻沒有把朕說的話,放在心上!”
    此話一出,百官麵麵相覷。
    “敢問陛下,向誰做了警示?”瑞國公,禮部尚書竇寬出列問道。
    他本是北朝開國皇帝的外甥,入貞後,深得兩任皇帝信任。
    李玄明看了一眼獨孤信,沒有說話。
    獨孤信亦是滿嘴苦澀,上前一步,跪在了地上,“陛下向我做了警示,是我,沒有認真調查,釀成了大禍!”
    若是小事,李玄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但這一次的事情,太大了,大到獨孤信要用一生的功勞來做墊背。
    他隻希望災情別太嚴重,否則,就算他是第一功臣,也背不下這黑鍋。
    不少人驚呼了起來。
    獨孤信做事一向穩重,怎麽能在這種大事上出紕漏?
    觀國公,侍中楊仁道:“你貴為吏部尚書,豈能拿這種事當兒戲?若是一開始,你就重視這件事,便能防微杜漸,這蝗災也就消弭無形。
    眼下,京兆各縣均有受災,還不知道有沒有向外擴散。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兩日,鋪天蓋地的蝗蟲大軍,就要飛到京師來。
    恰逢秋收,這蝗蟲一來,又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今年的秋稅,朝廷是收還是不收?
    這責任,又豈是你但的起的?”
    不少人都點點頭,孔清更是道:“這本是天災,現在,卻是人禍了!”
    獨孤信低著頭,心中大恨。
    這些人,想置他於死地呀。
    一旁的李京也眉頭緊皺,咬牙站出來道:“眼下,不是怪罪誰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齊國公也不想的。
    依我看,當務之急,理應想辦法共克時艱才是。”
    李克冷笑道:“孔庶子說的沒錯,這已經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既是人禍,那就要把事情說清楚。
    必須以儆效尤,若不然,以後再出現此類事情怎麽辦?
    以後誰還會把百姓死活,江山社稷放在心上?“
    “三哥,慎言!“李京壓著聲音道。
    李克才不搭理他,獨孤信可沒少打壓排擠他,現在楊仁挑頭,他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如果能把獨孤信摁死,最好不過。
    但他也明白,獨孤信是國舅,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沒人敢動他。
    “都別吵了。”李玄明拍了拍案牘,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
    “長卿,朕,對你很失望。”李玄明道。
    “微臣愧對陛下期望,甘願受罰。”獨孤信眼淚說來就來,趴在地上,滿臉懊惱之色。
    “不過,惠褒說的沒錯,現在不是責怪的時候,等處理完災情,朕自有懲罰降下!“李玄明收回目光,看著他們,“這是朕寫的防治蝗蟲辦法,現在馬上傳閱。”
    獨孤信也不哭了,跪在那裏,大氣都不敢喘,生怕再引他人注意。
    楊仁冷哼一聲,雖然這一次沒有扳倒獨孤信,但後續的懲罰,完全取決於蝗災的後續破壞。
    很快,眾人傳閱了李玄明寫的防治辦法。
    高聖元不由看向了幾乎躲到了柱子後麵的秦達,“你願意按照兩文一斤的價格收購蝗蟲?”
    秦達都蒙了,他什麽時候說要收購蝗蟲了?
    剛想否認,就瞥見了上方的李玄明,生生把話咽了下去,“不錯,有多少收多少。”
    “你要蝗蟲作甚?”杜豐年不解,“吃嗎?”
    秦達也沒看蝗蟲防治辦法,沒好氣道:“對,吃!”
    “行了,你們也別多問了,阿寶願意兜底,是百姓之福,中書省盡快下命令,把這個防治辦法發下去,盡可能的減少損失。
    其次,派遣欽差去下麵各縣查探情況。
    今年京兆地區的秋稅全免了!”
    李玄明心都在滴血。
    雖說京兆也旱,糧食減收,但好歹也能收點糧食上來。
    現在,他是一粒米也別想入袋。
    不過,這件事他有責任,如果當時他能像秦牧一樣上心,是不是就能免去這一次蝗災?
    而秦牧那一句‘辦法再好,也看當權者良心’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傳朕命令,從現在開始,隻要家裏有人的,都給朕出去抓蟲子。”李玄明走下金鑾殿,“朕也要去抓蟲子!”
    看到李玄明出宮,眾人都是一愣,旋即紛紛追了上去。
    隨著消息傳出宮,京師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個又一個天災接踵而至,民間甚至開始謠傳,這是大貞立國殺戮太多,冤魂作祟導致的。
    還有人說,是李玄明得位不正導致。
    這兩種說法,雖說之前就有,但隻是小範圍的流傳。
    這一次蝗災爆發後,甚囂塵上,幾乎成了所有百姓默認的說法。
    哪怕街道上有大量的士兵巡邏,卻依舊止不住謠言的散播。
    這消息到李玄明耳中,直接把他心態給幹崩了。
    孔清懇求道:“陛下,罪己詔吧!”
    “罪己詔?”李玄明怒聲道:“這蝗災可是朕引起的?朕已經警示了,是長卿誤我,與朕何幹?”
    孔清悲聲道:“不罪己詔,不足以安民心!”
    隨即,有不少人符合,“請陛下,罪己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