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章 加封賜婚
字數:3780 加入書籤
沒過一個時辰,完槿生與葛文‘大戰’山匪的事跡在整個縣裏流傳開來。
上到百歲老人,下到總角兒童無不讚美這兩位剿匪英雄,完槿生也是從祝玉岫口中才知道自己的事跡。
說實話,昨晚她隻是給葛文提了個醒,順帶出了個主意,她也沒想到事情會進在展得如此順利。
“好了,先別講了,我讓你送去京城的信,你可安全給那信使了。”完槿生揉著她的臉,柔聲問道。
“那是自然,姑娘交代的事情定是要辦妥的。”祝玉岫拿開她的手,搓了搓自己受委屈了的小臉,語氣堅定。
······
次日清晨,完槿生才剛起床就從驛館下人口中聽說了言虞之已經被押往京城的消息。
連同而去的還有葛文。
雖說葛文昨日立功,但為了讓縣尉調人去山寨捉匪,坦白了一切,所以總要受些懲處。
接下來,一路相安無事,隻有梁婆婆變得格外熱情,不似先前那般百般刁難。完槿生依舊與她不遠不近,話也不多,畢竟,這個老婆子會變臉。
臘月初五的隅中,竇家車馬終於抵達善定門。
祝玉岫頭一回來長平京,眼睛總是閑不住地張望,滿腹喜悅。
完槿生也掀開簾子。
時至年關,又逢前線取勝,遠遠看去,城內街道上的人摩肩接踵,絡繹不絕,進城的人也排起長隊。
她早就將此地視作第二個故鄉,可又又眼睜睜地看著它走向滅亡。
這一次一定不會是這樣的結局。
正想著,便聽有人喊道:“竇二姑娘何在?”
完槿生聞言,從回憶中剝離:“在此。”
城門郎向她作揖道:“陛下有令,竇二姑娘入京,即刻進宮麵聖,並特指從築燕門入。”
“是,臣女領命。”完槿生微微頷首。
於是,進城後,竇正則並梁婆婆先行回了竇家複命,完槿生所乘的馬車穿過築燕大街駛向築燕門。
這下,祝玉岫顧不上街上琳琅滿目的新鮮玩意、讓人垂涎欲滴的各色美食,隻剩下緊張和忐忑。
“怎麽辦,怎麽辦,天家叫姑娘入宮是做什麽的?大千宮裏該行什麽禮?”祝玉岫十指交纏在一起,裙擺都被她揉出褶子。
如今的天家是大千的第五位皇帝,姓周名崇,字世成。在前三代皇帝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千迎來兩個盛世,當日之大千,可謂百業俱興,民康物阜,萬國來朝。
然而,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周崇的父親有過三任皇後。
第一任為現任黃北道采訪使吳守功之堂姐,吳悅白,繼任三年仙逝。第二任為現任平右府大都尉弗勒鬆的姑媽弗勒桂,繼任八年去世。第三任為現任東陽都留守霍雄的妹妹霍廉丹,前兩任皇後所出之子無一存活。
延續到周崇,太後出身霍氏,如今的德妃是弗勒氏出身。
周崇雖並非太後親子,但仍深受霍氏與弗勒氏掣肘,遂提拔了潘氏等一眾寒門,朝局才稍有撥亂反正之象。
“好了,不用緊張,一會兒你和馬夫出去等我。”完槿生搭上她的手,安撫道。
話音剛落,馬蹄聲停下,外麵有內侍說話:“姑娘,從此處就該要下車了。”
完槿生掀開簾子,走下馬車,這才發覺她們已經走過萬佑街,停在萬佑門外,皇城內還有各處官員遊走辦差。
按理來說,官戶女眷都要成景門出入,她不明白皇帝對她如此重視的目的,隻好走一步算一步。
上了轎子,內侍引著轎子從明政殿西側穿過幾道宮門,又停在昇平殿的長階之下。
與內侍告別後,踏上長階,月台之上便出現了一個熟悉的麵孔,正是跟在天家身邊的長福大公公。
長福引著她進到殿內,她垂著頭,餘光卻瞥見了寶座右下首處坐著一個男人,雖看不見麵容,但她能猜到的身份也隻有那一個。
“陛下,竇家二姑娘到了。”長福走到寶座側,行禮道。
等他說完,完槿生跪地叩首,聲音高亮清楚:“大理寺卿之次女竇岌雲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他笑聲爽朗,言語親切。
“多謝陛下。”
“丫頭可認得這位郎君?”周崇笑著示意完槿生,絲毫不掩飾自己八卦的眼神。
這也給了她看清男子全貌的機會。
膚如凝脂,麵如冠玉,眼若桃花,笑容蠱惑。論姿色,他可以碾壓長平京的所有男女,他就是離光國質子——易和。
想當初,方願兒也是因為愛慘了這張臉才死活都要嫁給他,絕不是因為榮華富貴和質子妃的地位。
易和轉著手中的茶杯,聽她答道:“回陛下,臣女瞧著這位郎君儀表堂堂,氣宇不凡,眉眼間又頗有富貴之相,莫非是質子殿下?”
一猜即中,易和眉尾一挑,微抬下巴,嘴角揚起一個幾不可察的弧度。
這樣毫不羞澀畏懼的直視,易和從未遇到過,從那雙本該明媚禍人卻無任何雜念的狐狸眼中,他隻看到一汪平靜且深不見底的池潭。
他更沒想到,有一日,淡眉素衣居然勝過了這一城的朱羅翡翠,濃妝豔抹。
“哈哈哈,真是個聰明孩子。”周崇笑道,他雙手撐在大腿上,身體前伸:“你在汴州捉拿山匪的事情已經傳到了京城,汴州也已經上報給我,你想要什麽恩賞,盡管提。”
“回陛下,臣女還未想好。”她搖搖頭又求道:“臣女鬥膽,不知可否日後再向陛下討賞?”
“好,那就等你想好了再說。”周崇靠回寶座,又正色道:“竇家二姑娘既已回京,那便說說你們的婚事,易和你也過來一起聽旨。”
易和白狐毛扇一折,走到完槿生身側,二人雙膝跪地,雙手伏在身前。
長福則接過早已擬好的聖旨。
“門下:朕聞大理寺卿竇武之次女竇岌雲毓質名門,秀外慧中,果敢颯爽,不拘閨門,立於世而剿匪綏民,遂命中書製詔,特封臨禧縣主,食邑一千戶。
離光留朝宿衛、左驍衛將軍易和,德才兼備而自謙,處世清正而不濁,孝天而敬大千。
二人年齒相當,門當戶對,朕主易和與竇岌雲於下年十月擇日成婚。當鸞鳳和鳴,鴻案相莊,鶼鰈情深。以此著昭天下。”
“臣臣女叩謝陛下聖恩。”